本文目录一览:
- 1、七子饼茶的来历
- 2、七子饼茶的由来
- 3、云南七子饼茶由来
- 4、饼茶的传说七子饼茶的由来
- 5、为何普洱茶圆茶称为七子饼?
- 6、为什么叫七子饼茶
- 7、普洱七子茶饼来源
- 8、普洱茶357克的由来
- 9、云南七子饼命名的由来
七子饼茶的来历
在云南茶法里清廷规定了云南外销茶为七子茶。云南茶法将云南上市交易的茶、外销的茶之形状、重量、包装规格用法律的形式定下。云南茶法出台,七子饼亮相,茶法催生出了七子饼茶。也就是说每筒7饼,每饼7两是清政府颁布的云南茶法之规定,是为了计税方便,是为了符合每张“茶引”核定的数量100斤,也是为了云南输出的茶有一个统一的规格形状,不再像过去蒸而成团时各家各户不一,有大团、小团、中团、瓜状等,计税计量都不方便,且外形也不整齐美观。云南茶从雍正13年(1735年)开始实行,从茶法公布那天起圆茶一词已经出现。七子圆的称法,在乾隆年间已有之,从倚邦桓盛号茶庄留下的账本上来看,乾隆年间六大茶山的茶商们已经在用七子圆名称记账。在云南方言中圆茶、饼茶并无多大的区别,七子圆与七子饼也就是一个意思,茶法中称为七圆为一筒,云南人也可称作七饼一筒。近几年海外有文章称七子饼茶名称是勐海茶厂1957年首次使用,此说法有误,云南省档案馆存藏的民国时期佛海茶厂的档案中,有多份七子饼茶购销存报表,1940年云南中国茶叶公司的多份电报中特将七子饼茶定为是普洱茶,范和均给云南中国茶叶公司的报告中也将七子饼茶作为普洱茶的代称。从云南省档案馆所藏的佛海茶厂档案来看,民国初年在东南亚一带普洱茶与七子饼茶是同一个概念。七子饼茶从出世起,由于受清政府颁布的“茶法”的管控、监督,在质量上就有一定的保证,加工的农户或茶号均不敢欺诈朝廷,七子饼茶代表着大清王朝法律的尊严,也代表着一定的加工水平和质量,依法管理的产品可信度高。七子饼茶从亮相至今经过二百多年的传承和凝练,留下很高的声誉,已成为普洱茶的历史品牌,在中国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消费者中有很深的信任感和文化情结。七子饼茶,从他出世的那天起就决定了它的尊贵与唯一,因为中外历史上,用国家法律来规定、来宣布一种茶品的外形、重量、包装规格,得此殊荣的只有云南的七子饼茶(七子圆茶)。七子饼茶的来历另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多出来的那张分离的饼用来上税。还有另一种说法: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七子饼茶谁教你只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云南省11个地州的算什么?不要乱摘抄,抄错误导其它茶友。
介绍普洱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武王时期,这是最早的七子饼茶的历史记载。
后三国时期,有武侯遗种之说。
清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滇设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鄂尔泰勒令云南各茶山茶园顶级普洱茶由国家统一收购,挑选一流制茶师手工精制成饼,七饼一筐、谓之七子饼茶。并亲自督办,在贡茶上印《鄂尔泰》私宝,进贡朝廷。
于公元1732年,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此为有记载的,最早的七子饼茶进贡历史。
七子茶饼,又称圆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
七子饼茶也属于紧压茶,它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外形美观酷似满月的圆饼茶,然后将每7块饼茶包装为1筒,故得名“七子饼茶”。
扩展资料:
七子饼茶冲泡方法
1、保证水温92℃以上(建议用优质的矿泉水);
2、第一道冲洗,让茶叶吸水舒展;
3、饼茶比较投茶量要小些,使用茶刀撬饼茶少投茶多闷盖为宜,大约5克左右;
4、每泡将茶汤倒尽;
5、热饮最佳;
6、高冲低泡,沿碗壁注水。注:普洱茶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味道才会更好。普洱茶的功效很多人都不清楚,而普洱茶的喝法也半知半解,只知道普洱茶能减肥,普洱茶确实具有减肥的功效,尤其是掌握了普洱茶的正确喝法效果更为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的由来
七子饼茶的由来:七是吉利的数字,七子代表多子多福的象征,七子饼茶形似圆月,为云南传统出口港澳与东南亚一带,圆有团员意涵,为了运输方便,一筒装七饼共计2500g,其中每饼净重357克,直径约7寸(21厘米),筒身约7寸(21厘米),因此被取名为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品质特点:
七子饼茶外形结紧端正,松紧适度。熟饼色泽红褐油润(俗称猪肝色),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厚回甘,带有特殊陈香或桂圆香。生饼外型色泽随年份不同而千变万化,一般呈青棕、棕褐色、油光润泽,汤色红黄鲜亮、香气纯高、滋味醇厚、清爽滑润,具有回甘、生津之特点。
七子饼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
一饼七子饼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因此,七子饼茶可以长久陈放,每多放一年它的品质及价值会向上攀升一个档次。
历经年深日久,一个普通的七子饼也会从平凡到卓越。如今,市场流通的七子饼茶一般为5年,7年以上的已经很贵,10年以上算得上上乘品质,20年以上在流通领域中已极为罕见。
云南七子饼茶由来
云南七子饼茶是一种传统的茶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相传明朝末年,时任云南巡抚的吴三桂出征西北,经过马蹄营一带时,那里的土著族群将这样一种“小七子饼”赠予他,吴三桂喜爱这种小饼,并留下了在茶饼上印制“吴氏茶标”的习惯。这样,云南七子饼茶就由此得名。当时,“小七子饼”是用茶叶和当地的谷物混合糊制成的一种传统糕点,后来发现用茶叶制成的“小七子饼”有一定茶味,于是被当成茶叶来饮用。云南七子饼茶的制作历经了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项复杂而高度技艺的工艺。锡兰红茶、滇红、普洱等茶叶均可以作为云南七子饼的原料,而茶饼的大小、形状、质量则取决于原料的不同和制作的工艺。
饼茶的传说七子饼茶的由来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所喝茶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确实一壶好茶可以使人身心愉悦也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饼茶也是茶的一种,那么你知道饼茶的传说吗?七子饼茶有何而来大家又了解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七子饼茶的由来吧。普洱饼茶一、饼茶的传说在古代传说中,神农氏尝遍百草发现草,有一句“尝百草曰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其中荼即茶。由此可知在中国原始社会后期,茶就被发现和利用。当时,茶并非作为饮料,而是作为用和食用。二、七子饼茶的由来七子饼茶,又称圆茶,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圆饼形,每7块包装为1筒,因此而得名。七子饼茶,是中外历史上,用国家法律来规定外形、重量、包装规格的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普洱散茶为原料,经筛、拣、高温消毒、蒸压定型等工序制成七子饼茶,茶呈圆饼形每块饼重357克,以白绵纸包装后,再每7块用竹笋叶包装成1筒,古色古香,宜于携带以及长期贮藏。出口饼茶也有采用古朴典雅的纸盒包装的,每盒只有1块。饼茶的传说“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当年乾隆皇帝对七子饼茶的品评。七子饼茶又称圆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月圆人也圆,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儿女结婚时的彩礼以及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祝贺家合万事兴,这也是用“七”不用“六”的原因。三、普洱饼茶七子饼是普洱茶代表性的体现形态。普洱茶因普洱府得名,普洱茶经茶马古道名扬天下。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而得名,在官方文书中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普洱成了当时加工、生产、集散茶叶的重要集镇。所产炒青、蒸青、晒青团茶和散茶赢得了许多客商的亲眯。到万历年间,朝廷在普洱设官府管理茶叶贸易,封疆大吏们把普洱茶区的茶叶运到北京,再献到宫里,普洱茶就开始得名而风靡天下。饼茶以上就是小编对饼茶的传说,七子饼茶的由来问题的整理和见解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喜好喝茶的你,品质生活,有你有我。七子饼茶,口留余香。相关更多内容都在家居装修网中收录,欢迎前来查阅。
为何普洱茶圆茶称为七子饼?
为何普洱茶圆茶称“七子饼”呢?也有诸多不同的见解与答案。
“七片一筒或称一提,一片七市两,单片357克的质量。”俗称“七子饼”,这是茶界广泛认知接受的常识。
其七子饼的名字的含义为“吉祥团圆”的意思,已获得民间审美的通过。但说到“七子饼”的由来,确实难考证真实的年代始起,到野史中寻答案竟然可以追塑到周武王时期。此野史不但路子野,且还山寨得很。
武候遗种就出自这篇小野史文里。把“茶祖帽子”扣诸葛亮头上的那哥们写的,在怀疑的同时,觉得是写野史的人乱来呢还现代人作的敝?也懒得去考证,反正相当的不靠谱,这个历史说法恐连司马迁都会感到汗颜。因为,在那个时间段云南可能连文字都有不起。而周武王是什么时间段的人呢?3000多年前的人。那时的“南蛮人”就懂得制作七子饼茶么?陆羽他老人家一定会做恶梦的。茶树都还在被自然发明的路上走着,何来的七子饼茶?会生七个儿子倒是有可能,真遗憾不是真的,否则云南这块宝地一定是世界文明的摇蓝。
清史中的普洱茶,史正茶也正。贡茶的祖地在易武这个地方。百年的历史易信也易考证,那个时期其正名并不称“七子饼”,七子饼是泛指“圆茶”的一个统称。同时还有另一个俗称“筒茶”。清时代的普洱茶是以本商号的名字来定名的,就相当于现在的商标。比如宋聘号,车顺号等。
普洱茶是何历史原因成为清时代的贡茶呢?但终究是“物源本迷”,无必要深追下去。清王朝跨掉之后,这些茶商号已失去生存的基石。跟着集体破了产,曾经涌去茶山的“众多制茶淘金客”的命运突变,变成了当耕田活命的农民。发财梦虽然熄火了,生活还将继续。曾经的贡茶子孙们集体沦为成“山野村夫”,耕地种田,发展养殖。民国时期政局一直不稳,国人也穷的要紧。
茶叶虽然也做,可价格与白菜大萝卜一个档次。根本赚不上大钱。熬到1949之后的50多年里,日子更是难以言苦的艰难。贡茶的子孙们已经完全忘记了祖上的荣耀。此时的茶叶只能换点柴米油盐而已,穷巴巴的苟活于世上。
文/刘素|更多普洱茶冲泡、品饮、保存等知识,请加高级茶艺师董玥微信:dydy600 学习。
为什么叫七子饼茶
圆茶是一和圆周饼形的蒸压黑茶包装时每装7块,因此又称“七子饼茶”,七子饼茶又称国茶,是勐海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七子饼茶属紧压茶,外形美观,为圆饼形,酷似满月。因每7个饼茶包装为一筒,故称七子饼茶。七子饼茶因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著称。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系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圆饼形,每7块包装为1筒,故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厂生产。以普洱散茶为原料,经筛、拣、高温消毒、蒸压定型等工序制成,成品呈圆饼形,直径21厘米,顶部微凸,中心厚2厘米,边缘稍薄,为1厘米,底部平整而中心有凹陷小坑,每饼重357克,以白绵纸包装后,每7块用竹笋叶包装成1筒,古色古香,宜于携带及长期贮藏。出口饼茶亦有采用古朴典雅的纸盒包装的,每盒1块。
七子饼茶生产历史悠久,公元1000年以前即见证载,历来用为馈赠礼品。其外形结紧端正,松紧适度,洒面匀整,冲泡后水浸出物近40%,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该茶于1983年7月与1987年9月先后两次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3年12月获省优产品称号;1988年l月获省优质食品奖;1988年11月荣获全国优质保健食品"金鹤杯"奖;1988年12月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70年开始出口港澳地区。
普洱茶为什么叫七子饼
普洱茶是我国的一款特殊茶,不论从制作工艺、功效、特性上来看,都是有别于其他茶类,普洱茶还有一个响亮的别名“七子饼茶”,但是普洱茶为什么叫七子饼呢?七子饼是何意义,普洱茶和这个数字七有着怎样的关联?下面就看看茶叶网为您做的介绍。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以往的茶饼都是357克,当然现今的茶厂为了饼形更丰满,制作成380克或400克也叫七子饼。
普洱茶为什么叫七子饼?民间流传三种说法。
说法一:“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说法二: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说法三: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数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经过本文的一番描述后,相信大家都对普洱茶为什么叫七子饼有所了解了吧,品茶我们也要懂茶,不能只是一味的了解茶的功效,茶文化的掌握也是茶友们必备的。随着大家对茶叶的认识越来多,扩展茶叶加盟、茶叶批发业务的人也慢慢增多,大家在选择加盟商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提防茶叶加盟骗术。
普洱七子茶饼来源
云南普洱紧压茶鉴赏 1. 看包装 云南普洱紧压茶包装大多用传统包装材料,如内包装用棉纸,外包装用笋叶、竹篮,捆扎用麻绳、篾丝,而且也为广大普洱茶嗜好者们所接受、认同。查验包装材料是否清洁无异味,包装是否紧实、端正、牢固,外形包装的大小是否与茶身密切贴合,是否松动;棉纸是否为纯棉质,字迹是否清晰等。另外,其它创新包装形式、精美小包装等也要细致查验。 2. 外观 主要看匀整度、松紧度、色泽、嫩度、匀净度等,看形态是否端正,棱角是否整齐,条索是否清晰,有无起层落面。如云南七子饼茶(7572、7542、7262等),要求直径20cm,中间厚(2.5cm),边缘薄(1.0cm),而且"臼"处于饼中心,不偏歪,茶条索清晰,无起层落面、掉边,松紧适度,具"泥鳅"边。 3. 看汤色 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的云南普洱紧压茶,泡出的茶汤汤色明亮。质次的,茶汤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或絮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有"酱油"色。 4. 闻气味 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其方法与普洱散茶相同,优质的热嗅香气显著浓郁,且纯正,冷嗅香气悠长,有一种很甜爽的味道。质次的则香气低,有的夹杂酸、馊味、铁锈水味或其它杂味,也有的是"臭霉味"、“腐败味”。 5. 品滋味 与普洱散茶基本相同,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质次的则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6. 看叶底 主要是看叶底色泽、叶质,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和光亮度。优质的色泽褐红、匀亮,花杂少,叶张完整,叶质柔软,不腐败,不硬化;质次的则色泽花杂、发乌欠亮,或叶质腐败,硬化。另外,鉴别云南普洱紧压茶质量还要注意是否内外品质如一,是不是那种好茶在外,茶渣在内的“盖面茶”或“撒面茶”。 此外,在判定普洱茶的年份方面,五年以上陈茶在市面上已经不多,凭感官判断并不容易,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多注意。综合以上几点,可以作为判断年份的主要依据。如一般陈期五到十年的甘醇气味较重,汤色清亮,口感好;一到三年的则气味平平,略带有生味、水味或青味。 文人笔下的普洱茶 清代伟大小说家曹雪芹笔下的普洱茶 普 洱 茶 清.曹雪芹 普洱名茶喷鼻香,饮茶谁识采茶忙? 若怜南国采茶女,忍渴登山与共尝。
七子的规制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清末,由于茶叶的"形制"变多,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民国初期,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商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解放后,茶叶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其商标使用年限为1952年3月1日起至1972年2月28日止。因此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这个吉祥的名称"七子饼茶".从此,中茶牌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退出舞台,成就了七子饼的紧压茶霸主地位。
LOVE?你存到咩好茶啊?肥川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而得名,在官方文书中第一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普洱成为了当时生产、加工、集散茶叶的重要集镇。所产的蒸青、炒青、晒青团茶和散茶赢得了许多客商的亲眯。到万历年间,朝廷在普洱设官府管理茶叶贸易,封疆大吏们把普洱茶区的茶叶运到北京,献到宫里,普洱茶开始得名而风靡天下。谢肇制著《滇略》中就有"世蔗所用,皆普茶也"之说。 "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七子饼茶形似圆月,是云南传统出口品种,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过去民族,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不可,相传至今,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现在也很盛行。 为啥七子饼只装七张饼,而不装八张或六张呢?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咧?是用来上税滴。还有另一种说法: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普洱茶357克的由来
普洱茶357克的由来是因为交易时约定俗成。
七子饼茶原本是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带来的,交易时是七张饼捆扎好再加上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而那张分离的茶饼用来上税。因此,357克就成为了交易时约定的重量。
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七子饼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祝福家和万事兴。
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负有“合家团圆”的精神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
1、备具、备水
根据喝茶人数以及投茶多少,来选择一款适宜的紫砂壶;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并根据普洱茶的新老程度,将水烧至适当温度(老茶水温控制高一些,新茶水温控制低一些)。
2、温壶、涤具
在紫砂壶中置入烧开的水,荡壶,并倒入公道杯,再由公道杯分别倒入品茗杯中温洗品茗杯。
3、投茶
将普洱茶投入壶中,置撬好的茶,用茶匙投置入紫砂壶中;投茶量根据所品人数、茶品、紫砂壶容量而定。
4、润茶
沸水冲入壶中,快速倒去以醒茶(洗茶),同时还具有提高茶叶净度的作用。如果茶汤面上有泡沫,可注入开水至近乎满泻,然后再用壶盖轻轻刮去浮在茶汤面上的泡沫。
5、品饮
根据茶品和口感决定出汤快慢,前几泡出汤快一些,滋味变淡时可以延长出汤时间。
云南七子饼命名的由来
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数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其实,这三种说法中,前两种说法有类似之处,但并没有确切的文献支持。第三种说法则更像是事后的解释,并没能说清楚七子饼茶的来历。
我们没必要纠结它的确实历史由来,从以上观点可看出,七子饼的说法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为了便利或者美好寓意而提炼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