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吗?

本文目录一览:

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吗?

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以武夷岩茶为代表,大红袍最为著名。武夷山被誉为“东南一绝”,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武夷山之所以闻名中外,不仅因为风景优美,更因为它是盛产“武夷岩茶”的岩茶之乡。外来种、单一种、名杉各有特色,名杉是岩茶之王

闽北乌龙茶有哪些


闽北乌龙茶主要以武夷岩茶为代表,其具体品种有水仙、肉桂、武夷奇种、梅占、观音、雪梨、奇兰、金锁匙、千里香、不知春、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矢、北斗等。
闽北乌龙则是以水醇为胜,有水中沉香的特点,与闽南乌龙合称为“南香北水”。主要茶品有:四大名枞(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肉桂、水仙等,尤以大红袍最为出名,被赞称 ”茶王之王“ 。
武夷岩茶的领袖茶:大红袍;
四大名枞: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
当家茶:水仙、肉桂;
品种茶:北斗、八仙、金锁匙、奇兰、瓜子金等。
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原产于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上,享有“武夷岩茶茶王”的盛誉,是武夷岩茶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品。
茶叶呈条状,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呈深橙黄色。香气浓长,具岩骨花香,滋味醇厚爽口。
武夷肉桂、水仙
水仙和肉桂都是武夷岩茶的代表茶品,武夷山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
武夷水仙外形肥壮,色泽绿褐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耐冲泡,叶底软亮,叶边缘朱砂红点明显。
冲泡后,茶汤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闻起来茶香中融入了淡雅的花果香。
武夷肉桂外形紧结,色泽青褐鲜润,香极辛锐刺鼻,桂皮香明显,味鲜滑甘润,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亮,红点鲜明。
岩茶是闽北乌龙的主流,也是乌龙茶中独具特色的代表,主要产自武夷山茶区。
闽北乌龙的制法特点为“重晒、轻摇、摇次多、重发酵”,闽北乌龙条索整齐,颜色多为深褐色,是它重晒和重发酵所产生的结果。
“岩骨花香”是其主要特点。
干茶外形条紧结卷曲,匀称肥壮,色泽油润明亮,具有特殊的“岩韵”,香气浓郁醇厚持久,入口厚醇霸气回甘迅猛,叶底叶底肥厚柔软,优柔匀齐“三红七绿”呈“青蒂绿腹红镶边“状。

闽北乌龙茶的四大名枞

闽北乌龙茶的四大名枞为:1.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带,以其“一山、二水、三云、四岩、五洞”的自然条件,制作出具有鲜明花香、柔和醇厚味道的乌龙茶。2.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建茶村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石上,制作出具有蜜香、浓郁、厚实的乌龙茶。3.阳羡茶:产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阳羡镇,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山林环境,制作出口感清爽,回甘舒适的乌龙茶。4.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大红袍村一带,具有浓烈的炭焙香和蜜香,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闽北乌龙茶的特点

1.叶形美观:闽北乌龙茶的茶叶形状整齐美观,外形紧结长条,色泽绿油油。2.香气高雅:闽北乌龙茶的香气清幽高雅,带有淡淡的花果香味,非常诱人。3.口感绵细:闽北乌龙茶口感醇厚,茶汤绵细顺滑,滋味鲜爽,回甘持久。4.回甘强烈:闽北乌龙茶的回甘非常强烈,口齿留香,适合长时间品尝。5.耐泡性强:闽北乌龙茶的茶叶比较厚实,耐泡性强,而且茶汤汁色稳定,泡出来的茶汤清澈明亮,非常漂亮。6.富有弹性:闽北乌龙茶的茶叶非常柔软,富有弹性,水分充足,可以在水中舒展开来,展示出其优良的品质。

闽北乌龙茶的代表茶是什么


闽北乌龙茶的代表茶为大红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奇兰等,闽北乌龙茶的核心做特征为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时无包揉工序,因而制成的干茶条索壮结弯曲,色泽乌润,香气呈熟香型,叶底三红七绿,红镶边明显。
闽北乌龙茶的代表茶有哪些:
大红袍
闽北乌龙中,当属武夷岩茶最出名。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说的就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生长在岩凹、石隙、石缝等构筑的“盆栽式” 茶园里,从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吸收养分,茶叶质量高、回甘清甜持久,人称有“岩韵”。
而武夷岩茶中最有名的,当属大红袍了。大红袍的母树只有六株,长在九龙窠断崖上,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动不大,而且岩顶终年有细小甘泉滴落,为大红袍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大红袍独特的焙火工艺,更是赋予了它持久耐泡的特点,冲至第九次尚不脱原茶真味。
现在,从母树上采摘的大红袍已是很难喝到了,市面上卖的大多是大红袍的后代,或者水仙、肉桂等拼配而来的茶,但滋味也还是相当好的。
武夷水仙
武夷水仙为历史名茶,据记载水仙茶源起于清朝道光年间,而后栽种到武夷山。干茶条索壮结沉重,叶端稍扭曲,色泽绿褐油润;香气花香鲜锐,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岩韵显,汤色橙黄;叶底肥软黄亮,叶缘红点鲜明。
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至今有近200年历史。条索紧结,叶端稍扭曲,色泽青褐淡黄带砂绿;香气辛锐,似桂皮香,有“香不过肉桂”之美誉;滋味醇厚甘润、岩韵显;汤色橙黄;叶底柔软黄亮、叶缘朱红。

福建乌龙茶产地


福建乌龙茶分为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闽南乌龙产地为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其乌龙茶品种有铁观音、漳平水仙、永春佛手等,闽北乌龙茶的产地为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其乌龙茶品种有大红袍、水仙、肉桂等。
福建乌龙茶产地和品种介绍:
一、闽南乌龙茶~茶叶百科
闽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以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以及漳平水仙最为著名。
1.铁观音
铁观音的原产地是在福建闽南山区安溪县,成茶外形紧实沉重,色泽砂绿油润。
内质香气馥郁、芬芳悠长,滋味醇厚甘鲜,汤色金黄明亮,饮之齿颊留香、甘润生津,香气具有独特的风格,俗称为“观音韵”。
2.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产于福建省永春县,以其优异的品质,多次荣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和名茶称号。长期以来,在闽、粤、港、澳等地及东南亚侨胞中负有盛名。
永春佛手外形条索紧卷圆结,肥壮重实,匀整美观,色泽砂绿油润;内质香气馥郁幽长而近似香橼香,汤色金黄明亮,滋味甘厚,叶底柔软黄亮,红边明显。
3.漳平水仙
乌龙茶家族多为条形、半球形或球形散茶,漳平水仙算是乌龙茶中特立独行的一款,10克的方形茶饼是漳平水仙的特色之一。冲泡时展现出高扬的兰花、桂花或水仙花香,是漳平水仙的一大特色。
二、闽北乌龙茶~茶叶百科
闽北乌龙茶以武夷岩茶最为出名,武夷岩茶又分为奇种、单丛奇种、名丛奇种、名种四种,其中名丛中的大红袍享有最高声誉,武夷肉桂和武夷水仙也是岩茶的当家花旦。
1.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原产于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上,享有“武夷岩茶茶王”的盛誉,是武夷岩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茶叶呈条状,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呈深橙黄色。香气浓长,具岩骨花香,滋味醇厚爽口。
2.武夷肉桂、水仙
水仙和肉桂都是武夷岩茶的代表茶品,武夷山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
武夷水仙外形肥壮,色泽绿褐而带宝色,部分叶背呈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耐冲泡,叶底软亮,叶边缘朱砂红点明显。
冲泡后,茶汤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闻起来茶香中融入了淡雅的花果香。
武夷肉桂外形紧结,色泽青褐鲜润,香极辛锐刺鼻,桂皮香明显,味鲜滑甘润,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亮,红点鲜明。

武夷岩茶是( )乌龙茶的代表。

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
武夷岩茶属于半发酵茶,茶性平和,主产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区内,其中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为武夷岩茶最核心产区。其他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均可视为正岩,但事实上,我们一般讲到的“三坑两涧”,更多的是代指武夷山岩茶核心产区的概念,而不仅仅只有上述的五个地方。
武夷岩茶品种之多,令人惊叹,茶农所说有八九百个,经记载有名的有264个。最有名的是大红袍,其母树位于九龙窠,“大红袍”三个字是1927年崇安县长吴石仙所刻。
武夷岩茶的著名种类:
1、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为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大红袍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质温和,适合四季饮用。
2、铁罗汉
武夷最早的名丛。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记载:“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传说原产地在慧苑岩内鬼洞和竹窠岩长窠。据传,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极受欢迎。
3、白鸡冠
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早于大红袍。白鸡冠树高1.75米,分枝颇多,该树叶色呈淡绿,嫩叶浅绿微黄,叶面开展,春梢顶芽微弯,茸毫显露似鸡冠。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
4、水金龟
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后被洪水冲至牛栏坑坑底的兰谷岩。

乌龙茶包括哪几种茶


乌龙茶包括铁观音、凤凰单丛、漳平水仙、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东方美人、大红袍、肉桂、水仙、凤凰水仙、岭头单丛、白芽奇兰、水金龟、本山、铁罗汉等,根据产地的不同,主要分为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四类。
乌龙茶分为哪几种
一 、闽北乌龙茶
闽北乌龙茶主产福建武夷山一带,主要有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北乌龙等几个品类。
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因茶树品种不同,有不少“名枞”最出名的名枞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此外还有十里香,金锁匙,不知春,吊金钟,瓜子金,金柳条等普通名枞。
除了名枞之外,还有以品种命名的单枞,如奇兰,乌龙,梅占,肉桂,雪梨,桃仁,毛猴等。
闽北乌龙茶外形条索状,色泽乌褐,香气高而持久,且具有显著的岩骨花香
二 、闽南乌龙茶
闽南乌龙茶主产于南部安溪一带,最著名,品质最好的是安溪“铁观音”和“黄金桂”。
铁观音是用铁观音品种芽叶所制,而黄金桂是用黄棪品种芽叶所制。这两种乌龙茶外形弯曲,呈青蜓头状,汤色金黄,有兰花香,耐冲泡,多次冲泡后仍有余香。
闽南乌龙茶所用品种还有佛手,毛蟹,本山,奇兰,梅占,桃仁,香椽等,以这些品种混合制作或单制混拼而成的乌龙茶统称“色种”。
三 、广东乌龙茶
广东乌龙茶主产于广东潮州地区,凤凰单丛和凤凰水仙是广东乌龙茶中最优秀的产品。
近年来,广东的石古坪乌龙和岭头单枞(白叶单枞)也较出众,其次是产于饶平县的饶平色种。广东乌龙茶外形条索状,色泽棕褐,汤色金黄,滋味浓厚,有甜香味。
四 、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主产于南投,台中,桃园,苗栗,嘉义,花莲等地。
依据其做青发酵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发酵乌龙茶,中发酵乌龙茶,和重发酵乌龙茶三类。
清香乌龙茶及部分轻发酵包种茶(文山包种)属轻发酵乌龙茶,其品质特征是色泽青绿(似绿茶),冲泡后汤色黄绿,花香突出,叶底青绿,基本上看不出有红边。
也有冻顶乌龙,木栅铁观音和竹山金萱等,其品质特征是外形多数为半球形颗粒状,也有曲卷状,色泽青褐,汤色金黄,有花香和甜香,滋味浓醇,叶底多数黄绿,看得出有少量红边。
其次还包括台湾乌龙,膨风茶,香槟乌龙,东方美人等,其品质特点是色泽乌褐,嫩芽有白毫,汤色橙给,有蜜糖香和果味香。
乌龙茶为半发酵,但在半发酵之中,还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
1、轻度发酵乌龙茶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8%—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有油光,汤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爽口,收敛性好,回甘性强。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乌龙茶,发酵程度15%—20%。“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代表性。
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冲泡后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嫩香回甘。
2、中度发酵乌龙茶
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较重,属于中度发酵,主要代表有传统制法的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以及广东凤凰单丛等。
比如闽北乌龙,其外形粗壮紧结,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汤色深橙黄或橙红色,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一般其发酵程度可高达50%左右。
3、重度发酵乌龙茶
重度发酵的乌龙茶,非白毫乌龙茶莫属。白毫乌龙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是乌龙茶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也有些多达75-85%。
其外形枝叶连理,白毫显露,故称白毫乌龙茶,因其外形白、绿、黄、褐、红色相间,犹如朵花,又称“东方美人茶”。其汤色呈琥珀色,鲜艳明亮;蜂蜜香型或熟果香型,甜香明显且浓长;滋味甘甜、鲜爽、醇厚。
不同的乌龙茶,因茶树品种和制造工艺的不同,成就了不同的品质特征。以香气为例,轻度发酵茶似绿茶,具有清香;中度发酵茶清香较浓烈;重度发酵茶似红茶,具有蜜香。
爱茶的朋友们可以根据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乌龙茶,细啜一口,体会古人“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的妙境。

乌龙茶的代表茗茶以及种类

乌龙茶分为台湾乌龙茶、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代表茗茶有铁观音、凤凰单丛、大红袍等。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东方美人、文山包种、金萱茶、杉林溪乌龙等。
闽北乌龙:大红袍、肉桂、水仙、奇种、名丛。
广东乌龙:凤凰单丛、凤凰水仙、岭头单丛、饶平色种、石古坪乌龙等。
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本山、毛蟹、永春佛手、漳平水仙等。
乌龙茶的分类以及代表茗茶乌龙茶的分类主要以产地为主,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形态、发酵程度等分类。
(本图仅供茶区分布展示~)1、产地
闽北乌龙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丛、奇种等);
(闽北乌龙茶-大红袍,)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本山、金观音、黄金桂、毛蟹、永春佛手、漳平水仙等);
(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凤凰水仙、岭头单丛、饶平色种、大叶奇兰、石古坪乌龙等);
(广东乌龙茶-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文山包种、东方美人、金萱茶、松柏长青茶、竹山(或杉林溪)乌龙茶、阿里山珠露、阿里山乌龙茶、龙泉茶、四季春茶等)。
(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2、形态
按形态分,有:
条索形乌龙茶(文山包种、凤凰单丛等);
半球形乌龙茶(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束形乌龙茶(八角亭龙须茶);
团块型乌龙茶(水仙饼茶)。
3、发酵程度
乌龙茶虽然是半发酵(生物氧化),但在半发酵之中,还有轻重之分。
a、轻度发酵乌龙茶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
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8%—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清香铁观音茶汤,)清香型铁观音属于轻发酵乌龙茶,发酵程度15%—20%。
“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的代表特性。
冲泡后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嫩香回甘。
b、中度发酵乌龙茶
主要代表有传统制法的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以及广东凤凰单丛等。 比如闽北乌龙,其外形粗壮紧结,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
(大红袍茶汤,)汤色深橙黄或橙红色,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一般其发酵程度可高达50%左右。
c、重度发酵乌龙茶
重度发酵的乌龙茶,非白毫乌龙茶莫属。
(东方美人茶汤,)白毫乌龙也叫东方美人,是台湾独有的名茶,是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有的甚至到80%。其外形枝叶连理,白毫显露,汤色呈琥珀色,带蜂蜜香或熟果香,滋味甘甜、醇厚。
4、香型
清香型
现代工艺制法,清香型乌龙茶的颜色翠绿,汤水清澈,花香明显,清香型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
浓香型
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烘焙再加工而成。
浓香型乌龙茶具有“香、浓、醇、甘”等特点,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滋味厚重。
(铁观音陈香型)陈香型
存放多年的乌龙茶具有陈香,即我们常说的老铁、老岩茶,具有“厚、醇、润、软”等特点,表现为色泽乌黑,汤水浓郁,绵甜甘醇,沉香凝韵。
结语
乌龙茶也被称之为青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半发酵茶,经过采青、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加工而成。
乌龙茶因其半发酵属性,口感独特,既有绿茶的自然芬芳,又有红茶的浓郁甘甜。
我国的乌龙茶产区分布广泛,但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广州等省份,而较为出名的依次分别为大红袍、冻顶乌龙、凤凰单丛。

乌龙茶产地福建哪里

乌龙茶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市、泉州市、漳州市,福建乌龙茶分为两种,一种是闽南乌龙,如铁观音、黄金桂、闽南水仙、永春佛手等,另一种是闽北乌龙,如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武夷奇种、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等。
在地理位置上,闽南乌龙,顾名思义,是福建南部的乌龙茶。红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铁观音就是闽南乌龙的代表,除了铁观音,黄金桂、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等也属于闽南乌龙。
而闽北乌龙最主要的还是武夷岩茶。武夷山的茶树种类繁多,除去五大名丛、武夷肉桂、武夷水仙之外,其中也不乏精品,而选育出品种优良的单株被称为武夷名丛,其它的就可以称之为武夷奇种,也可以叫它们武夷菜茶。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名气最大者。
在外形上,闽南乌龙的干茶外形主要为颗粒形态,对于此,茶友们都很是熟悉,比如红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铁观音”。
不过,闽南乌龙中也有例外,比如,漳平水仙就很“方”,漳平水仙为乌龙茶中的紧压茶,而闽北乌龙的干茶形状,主要为条索形,呈现乌褐色,颜色较重。
在工艺上,虽然同为半发酵的乌龙茶,但是其制作工艺差别很大。
闽南乌龙有着“轻晒、重摇、摇次少、轻发酵”的特点,做青时轻发酵、重揉捻,因而其茶带有“绿叶红镶边”的特征。
而闽北乌龙“重晒、轻摇、摇次多、重发酵”,因而武夷岩茶的外形紧结卷曲,叶背起蛙皮状小泡。
在发酵程度上。闽南的清香型铁观音为轻度发酵,呈现“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传统工艺生产的闽南“浓香型”乌龙茶,属于中度发酵,其发酵程度相对较重。
相比之下,武夷岩茶不仅发酵程度较重,焙火也较足,通常会经由三道焙火。
制成的岩茶外形粗壮紧结,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汤色深橙黄或橙红色,显金圈,叶底肥厚,柔软,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甘爽。一般其发酵程度可高达50%左右。
在香气上,所谓“南香北水”的意思就是闽南乌龙以香气见长,闽北乌龙以水厚见长。闽南乌龙以铁观音为代表,其特点主要集中在香气上,而闽北乌龙以武夷岩茶为代表,其韵味在醇厚的汤水里。
虽说“南香北水”四字可以概括出福建南北乌龙茶的特点,但并不是说闽北乌龙就不香了,闽南乌龙就没有韵味了。
闽北乌龙的香也不差,尤其是武夷岩茶中的肉桂,素有“香不过肉桂”之说,但武夷岩茶是“重香求水”的茶品,香气固然重要,但汤水的内质显得更为重要。
而闽南乌龙的滋味同样也不赖,品尝过优质铁观音的茶友,也很难忘记它的余韵悠长,但由于近年来闽南乌龙工艺有所转变,有时候忽略了茶汤的内质,而重点追求香气去了,故而形成了“南香北水”的局面。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