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的由来为什么叫铁观音,铁观音名称的来源

本文目录一览:

铁观音茶叶为什么叫铁观音?

铁观音的由来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盛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国内外享有殊誉。
关于茶名“铁观 音”的由来民间有两种传说:
一说:清代乾隆皇帝一生饮茶成癖,尝遍名山名茶。一次微服游历江南,进入福建,品尝了 一种茶,其味甘醇爽滑,有一种特殊的天然兰花香气,色泽祸渌,如铁压手,饮后赞誉此茶香 美寒赛观音。以后方知此人乃当今皇帝,于是遂命名“铁观音”,名气大振。
二说:清乾隆年间,安溪松村头乡林民魏饮笃信神佛,每天清晨必以清茶一杯敬献于观音菩 萨像前。一天,魏饮进山,发现乱石隙中有一棵茶树,在朝阳辉映下叶片闪闪发光。魏好奇而 移植屋旁,精心栽培,春来枝茂叶繁,遂采撷嫩芽制茶。发现茶叶较其他茶叶为重,且暗渌似铁,人们便顺口称它为“重如铁”。重如铁茶香气浓郁特异。由于这种茶常被魏饮作供佛之用,故改称为“铁观音”。
铁观音传说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而且经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茶叶为什么叫铁观音?

铁观音的由来,有一个说法便是观音托梦;据说,18世纪初期,安溪尧阳松岩村有个笃信佛教,敬奉观音的老茶农魏荫,每天早晚在观音像前敬上清茶,数十年如一,不曾停过,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 茶叶 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 铁观音。
另一个说法则是乾隆赐名;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 茶叶 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 铁观音 ”。

铁观茶为什么会叫铁观音,它的名称由来?

一种传说是,古时有一位诚心敬奉观世音菩萨的人,他每天清晨必在观音菩萨像前敬奉一盏清茶。有一次他在敬茶时,观音菩萨显灵,指点他某处山岩有一株神茶,可以采撷。于是他跋涉攀登到山岩上,果然找到了这株神茶,只见茶树的叶片闪烁着铁色幽光。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株茶移植家中,精心维护,插枝繁衍,这就是铁观音茶树之祖。
另一种传说是,清朝乾隆年间,安溪松林头乡有一位叫魏欣的樵夫,有一次,魏欣砍柴时,在观音庙旁山岩间隙,偶然发现了一株奇异的茶树,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乌润砂绿铁色之光。于是他便将这株茶树挖出,取回家中,用插枝法在自己的院内培植起来,采摘其叶制作茶,称此茶为铁观音。
我是安溪人,“沙发”发表的故事就是在我们那里流传的关于“铁观音”茶叶由来的传说。
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两种历史传说,
一说是西坪茶农魏饮做了一个梦,观音菩萨赐给的一株茶树,挖来栽种而成;另一说是安溪尧阳一位名叫王士让的人在一株茶树上采叶制成茶献给皇上,皇上赐名“铁观音”而得。
  一、“魏说”--观音托梦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音"。
  二、“王说”--乾隆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还有一些传说与以上两种传说类似。这些传说的共同点是,茶树都与观音菩萨有关,故而茶名之中有“观音”二字。而之所以冠以“铁”字,又有两种解释:一是由于茶树叶片在太阳下闪烁着“铁色”之光,另一种说法是茶经过发酵后,“茶色如铁”。
  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在西部的“内安溪”,高山海拔1045米铁观音发源地----安溪县蓝田乡,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土层深厚,特别适宜茶树生长。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县西坪。“内安溪”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民谚说:“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可谓得天独厚,群山环抱,土质大都是红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宜于茶的生长,又可谓得地之灵气。安溪铁观音条索肥壮,卷曲紧结,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清香悠长,品之滋味浓郁,醇厚甘鲜,入口留余香,回味甘甜带蜜味,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安溪铁观音“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食之能治百病”。常饮铁观音茶,有益于祛病保健,养生长寿,犹如观音菩萨保佑一般。加之安溪铁观音茶叶冲泡之后,量重如铁,形如观音,故名“铁观音”。

铁观音茶名字的来历?

铁观音茶名字是当年乾隆皇帝看到这种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扩展资料:
“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
参考资料:铁观音-百度百科
铁观音茶名字的来历有两种 ,一种是“观音赐茶”一种是“皇帝赐名”:
一、观音赐茶
相传,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的老茶农魏荫(1702-1774年),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暮必在观音像前敬奉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有一天晚上,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第二天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他细加观察:茶树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异于它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茶树经数年的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于是魏荫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他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嘉宾临门,才取出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就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的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岩石中发现,岩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听后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皇帝赐名
相传,在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有位仕人叫王士让,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出生,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车,乾隆十年(1745年)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卒任上。王士让平生喜欢收集奇花异草,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让告假回家,访亲问友,亲朋们经常聚集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他总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王士让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它种,遂移植在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压枝繁殖。这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后,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在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时,以此茶馈赠。方苞品其味非凡,遂转献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问尧阳茶史。王士让如实禀告此茶发现始末。乾隆细察、掂量此茶,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
铁观音茶名字的来历
一、“魏说”--观音托梦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
),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儿十年
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
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
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
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
,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
音"。
二、“王说”--乾隆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
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
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
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
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
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
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
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要说这个铁观音的名称来历,既有观音托梦,又有皇帝赐名,这两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但是我个人理解,觉得铁观音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铁”意指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观音”应该是从形状上来看比较似观音。故名铁观音。不管如何理解,总能反映出铁观音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扩展资料
铁观音---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问(1725一1735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
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形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
参考资料:铁观音(茶叶)_百度百科

铁观音名称的来源

非也非也!你们此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魏荫发现,加以培育研究,其时名为“魏荫种”。王氏成名。经多方转进贡乾隆,乾帝饮之觉其味香色美,形沉似铁,美如观音,便赐其名:铁观音!(以我多年经历与考研,其名字应解释为茶树品种培育和成品茶制造成名两者解析安溪铁观音茶)
安溪铁观音基本可分为正枞铁观音、正宗铁观音、铁观音。这三种铁观音的茶香和价格相差很大。品尝即是一种艺术,品茶爱茶研究茶从而得到自己对茶的认识和解析,这才能成的上 茶人!
“魏说”--观音托梦
“王说”--乾隆赐名
"铁观音"的传说
"铁观音"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盛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关于它的名字的由来在民间有两种传说:
一说:乾隆皇帝一生饮茶成癖,尝遍名山名茶。一次,他微服游历江南,进入福建一家茶馆品尝了一种茶,感觉其味甘醇爽滑,有一种特殊的天然兰花香气,又色泽暗绿,如铁压手,不觉赞誉此茶香美寒赛观音。此后不久,当地纷纷传闻那日饮茶客人乃当今皇帝,于是约定俗成此茶名为"铁观音"且声名大振。
二说:清乾隆年间,安溪有一位叫魏饮的乡民笃信神佛,每天清晨必以清茶一杯敬献于观音菩萨像前。一日清晨,他进山途中发现乱石隙中有一棵茶树,在朝阳的辉映下其叶片闪闪发光。魏饮因好奇而将其移植自己住屋旁,精心裁培。春来枝繁叶茂,遂采撷嫩叶制茶。茶成后他发现此茶较其它茶叶为重,且暗绿似铁,便顺口称其为"重如铁",又因该茶香气浓郁特异,魏饮便用它来供奉观音。久而久之,人们便将此茶改称"铁观音"了。

铁观音的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铁观音(tiě guān yīn)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
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品茗红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
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在南岩山麓发现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
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品茗红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
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在南岩山麓发现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其一,相传安溪西坪尧阳有一位仕人王仕让,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南轩开辟有一个茶苗圃,1736年春,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在南岩山麓发现一株形态独特的茶树,遂移植种在南轩的苗圃里,茶树长得很快,枝叶繁茂,到了春茶时节,他及时采制,加工成品,即铁观音茶。
其二,相传清朝期间,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必定在观音像前敬奉清茶一杯,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一日晚间,他睡熟中,朦胧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梦境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了梦中的茶树。只见此茶叶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又种在铁鼎中,故取名"铁观音"。
其三,清代乾隆皇帝一生饮茶成癖,尝遍名山名茶。一次微服游历江南,进入福建,品尝了一种茶,其味甘醇爽滑,有一种特殊的天然兰花香气,色泽祸渌,如铁压手,饮后赞誉此茶香美寒赛观音。以后方知此人乃当今皇帝,于是遂命名“铁观音”,名气大振。
“铁观音”之茶名的由来是有历史典故的: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民,乡民称茶为圣树。元丰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
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品茗红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
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在南岩山麓发现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挑选优质铁观音有以下几个技巧:
一、观外形
观外形:就是观看干茶颗粒的结实、紧密程度。越紧结越好,越松散越差。平常泡茶时,有的人拿起盖杯上下摇动,听茶叶撞击盖杯所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悦耳,就是辨别颗粒紧结程度的一种表现。
匀整度:就是观看干茶颗粒大小的均匀整齐程度。越匀整越好,颗粒大小差别越大越差。
悦目度(顺眼度):干茶表面色泽越翠绿或乌黑发亮越好,越暗淡失色越差。
二、闻香气
香气浓郁持久,带有兰花香、生花生仁味、椰子香或者果甜香等,气息清纯,香气持久的就是上品茶。如果香气不纯、香气弱、不持久的就是品质较差的茶。
三、看汤色
茶汤具备适度的金黄,清澈见底,又光亮夺目就是品质较好的铁观音,反之就是品质较差的茶叶。
四、品滋味
爽口度:茶汤入口,滋味甘醇爽口,感觉良好,就是好茶;反之就是品质较差的茶叶。
饱满度:茶汤在口腔里,要有浓浓的茶滋味,不能太淡,也不能太苦太涩。如果滋味太淡或者太苦太涩,就不是上品茶,不过这得以冲泡规范为前提。
回甘度:茶汤喝过之后,口腔和喉底会慢慢生津、回甘,回甘效果越明显的越好,回甘越不明显的就越差。
五、看叶底
柔嫩度:茶叶冲泡四遍或者多遍以后,茶渣越向下沉的越好,茶渣越集结的越好,说明嫩度好。如果茶渣松散,向上膨胀、拱起的就越差。
肥厚度:茶渣叶片越肥厚的越好,越薄的越差。
发白度:就是茶叶冲泡到最后茶味淡了,不再冲泡时,将杯盖翻开约2分钟后,茶渣叶片越发白越好,越暗淡失色的越差。
1、“铁观音”即是茶名,都是茶树种类名
“铁观音”即是茶名,都是茶树种类名。在我国的茶叶品种有许多,据不彻底统计分析超出600种左右,在这种茶树中大多数按照下列二种方法取名的:第一种:即是地区名,也是茶树种类名和荼叶产品名:如西湖龙井茶、鸠坑茶等;第二种:按照茶树种类名字命名这类取名方法,较多地出现在乌龙茶中,如乌龙茶中的水仙花、乌龙茶、肉桂、大红袍、奇兰、铁观音、毛蟹等,这种茶名即是荼叶产品名字,也是茶树种类名,铁观音是不是以这类方法而出名则不知道的。
2、“铁观音”本身厚重而出名
“铁观音”本身厚重而出名。制做铁观音独特的加工工艺促使铁观音的索条太紧结,相对密度提高,这就看起来更重;次之,铁观音茶青比一般的茶更厚,因而制做的成饮茶外观设计就更加紧结重实,索条更肥硕、厚重;此外,科研证实,铁观音的营养元素含水量要远远超过别的茶系。依据安溪茶商的工作经验,营养成分含水量越高制做的成饮茶就会越厚重,这都是安溪别的色种茶树比不上的。
铁观音毛茶
3、观世音通过梦境而出名
流传,1720年前后左右,安溪尧阳松岩村(别名涿州松林头村)有一个老茶商魏荫(1703-1775),勤奋种茶,又坚信佛家,敬奉观世音。每日早中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没中断,有一天夜里,他熟睡了,若隐若现中梦到自己背着铁锹摆脱家门口,他赶到一条溪涧边上,在石头缝中突然发觉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惑,跟自身所闻过的茶树不一样……
第二天早上,他沿着昨晚梦里的路面找寻,果真在观世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寻找梦里的茶树。仔细观看,但见荼叶椭圆形,叶肉肥厚型,嫩叶紫红色,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小一口铁鼎里,细心培养。因这茶是观世音通过梦境获得的,取名字"铁观音"。
安溪尧阳松岩村铁观音母树
4、乾隆赐名
流传,清朝乾隆皇帝年间(1736),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镇南岩村)一位秀才全名是王士让,平生爱好收集稀有植物,曾在深圳南山之麓筑小书房,名叫“南轩”。他常常与亲朋好友集聚于南轩。
这一年初春的一天,王士让在南轩之旁的层石中发觉一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不同于不同寻常,遂将它移殖到花苑中用心培养,压枝繁育。这株茶树成茶乌润肥硕,味道非凡,冲调后,香味浓香,味道醇厚。
乾隆皇帝六年(1741),王士让上京奉召,拜谒礼部侍郎方望溪,赠予自身用这株茶树做成的茶。方望溪品后倍加称赞,遂送给内廷。乾隆皇帝饮后甚喜,召(站长 推荐:茶的分类品种及特点,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 关注:Www.lhecha.coM)见王士让,垂问此茶历史时间。王士让属实奏享此茶的发觉历经。乾隆皇帝细察、估量荼叶,觉得其茶条形乌润牢固,重若陨铁,味香形美宛如观世音,便赐名叫“铁观音”。此后,铁观音就会有了“好像观世音重如铁”一说。
乾隆赐名

铁观音为什么叫铁观音?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
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
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
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
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
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目
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
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
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
、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
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
,产期较青心乌龙晚五。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茶。
【著名产地:安溪】
  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铁观音乌龙茶批发网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
出口的基地县。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据《安溪县志》记载:安
溪产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龙凤名区”、“闽南茶都”之
美誉。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外贸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
区”;2002年,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4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列入“
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自古“名茶藏名山,名山出名茶”。安溪铁观音就是由那种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
出来的。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饮茶为什么会有许多好处呢?这对一般人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
所以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19世纪初,茶业的成分才逐渐明确起来。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
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
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
、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
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
。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一.茶叶基本成份:
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
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二.茶叶基本成份之功能:
儿茶素类:
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
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
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咖啡因:
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红茶茶汤中,与多无酚类结合成为复合物;茶汤冷后形成乳化现象。
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故喝茶可使长途开车的人保持头
脑清醒及较有耐力。
矿物质: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可帮助
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1.钾:促进血钠排除。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多饮茶可防止高血压。
2.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3.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维生素:
1.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可转换为维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饮咽才可补充。
2.B群维生素及维生素C:为水溶性,可由饮茶中获取。
其他机能成份:
1.黄酮醇类具增强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2.皂素抗癌、抗炎症功效。
3.胺基酪酸于制茶过程中强迫茶叶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称佳叶龙茶可以防高血压

铁观音的命名是怎么得来的?

关于茶名“铁观音”的由来民间有两种传说:
一说:清代乾隆皇帝一生饮茶成癖,尝遍名山名茶。一次微服游历江南,进入福建,品尝了一种茶,其味甘醇爽滑,有一种特殊的天然兰花香气,色泽祸渌,如铁压手,饮后赞誉此茶香美寒赛观音。以后方知此人乃当今皇帝,于是遂命名“铁观音”,名气大振。
二说:清乾隆年间,安溪松村头乡林民魏饮笃信神佛,每天清晨必以清茶一杯敬献于观音菩萨像前。一天,魏饮进山,发现乱石隙中有一棵茶树,在朝阳辉映下叶片闪闪发光。魏好奇而移植屋旁,精心栽培,春来枝茂叶繁,遂采撷嫩芽制茶。发现茶叶较其他茶叶为重,且暗渌似铁,人们便顺口称它为“重如铁”。重如铁茶香气浓郁特异。由于这种茶常被魏饮作供佛之用,故改称为“铁观音”。
摘抄的,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铁观音的由来,在安溪茶区广泛流传着两种历史传说——“魏说”和“王说”。
  一、魏说
  相传,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安溪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有一位姓魏名荫(1702~1774年)的茶农,善于种茶制茶。他又信奉观音菩萨,每日晨昏都要在自家厅堂供奉的观音佛座前点燃三柱清香,十分虔诚,数十年不辍。在雍正三年(1725年)在一个晚上,魏荫在睡眠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崖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喷发出一股兰花香气,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魏荫躺在床上惋惜地追忆着,再也睡不着。第二天清晨,魏荫扛着山锄,顺着梦中的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崖石缝间,发现有一株破石而出的茶树,迎着晨风摇荡着,好象在欢迎着他!他又惊又喜,近前细看,与梦中所见的茶树一个模样,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与一般茶树有异,他顺手采摘了一些茶青,回到家中,细心制作。茶叶经开水一冲泡,奇香扑鼻;喝了一口,只觉得喉底回甘,精神大振,筋骨轻松。魏荫如获至宝,喜出望外,认定是山茶王,决定压条培植。
  起初,他还守口如瓶,不敢张扬。自己一个人在茶树上压条培植,悉心看护,待生根发芽后,把茶苗移植在几个破铁鼎内。经过两三年,株株茁壮,叶叶吐翠,便适时采制。茶品果然香韵独特,品质特异,便作为家珍至宝密藏罐中,遇到佳宾贵客来临,才取出来冲泡品赏。凡饮过此茶的人,都赞不绝口地说是茶王。一天,有一位塾师饮到这泡好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什么好茶?”魏荫把梦中的经过详细告诉塾师,并说:“此茶尚未取名,先生学富车,见多识广,就请先生起个名吧!”塾师想了一想说:“这茶既然是观音托梦得来,又曾种于铁鼎之中,就称'铁观音'才雅!”魏荫连声叫好。“铁观音”从此便出了名。
  铁观音茶园
  二、王说
  相传安溪西坪尧阳(今西坪镇南岩村)有一位仕人王仕让(有的称王士谅,清雍正时任过十年副贡),平生喜欢搜集奇花异草,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南轩开辟有一个茶苗圃。清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到南岩山麓游览,突然在一片荒园的层石间,发现一株形态独特的茶树,散发出阵阵清香,遂移植种在南轩的苗圃里。经过细心照顾,茶树长得很快,枝叶繁茂。到了春茶时节,他及时采制,加工成品,果然,茶样特别,气味芳香,滋味醇厚,他便把这些茶叶精心收藏起来。乾隆六年(1741年),士让奉召赴京,他把茶叶带到京城送给礼部侍郎方苞。方侍郎原本是个识货的“茶仙”,一闻茶香非凡,便作为一种“贡品”献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平素也是爱茶成癖,品尝后称为“佳品”,立即召见王士让,询问茶的由来。王士让便把经过禀述一番。乾隆皇帝细细观察茶的外形,掂量茶的紧结度,发现它貌似观音重如铁,产地在南岩,便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因“观音赐茶”、“皇帝赐名”,更因其具有独特“观音韵”和“兰茶香”的优异品质而一炮打响,为世人所喜爱,闻名遐迩,声扬天下。

铁观音为什么叫铁观音

“铁观音为什么叫铁观音?它为什么得名?”很多人肯定有这样的疑惑。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关于铁观音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可归纳如下。《韦硕》——观音抱梦。相传,1720年前后,安溪瑶洋严嵩村有一位老茶农印伟(1703-1775),勤于种茶,笃信佛教,崇拜观音。每天早晚,我都要在观音菩萨面前奉上一杯绿茶。十年来从未间断。一天晚上,他睡着了,梦见自己扛着一把锄头出了家门。他来到一条小溪边,突然发现一棵茶树,枝干粗壮,石缝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与他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上,他沿着昨晚梦见的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弄了一个石坑。仔细一看,只见茶叶呈椭圆形,叶肉肥厚,嫩芽紫红色,绿色欲滴:印伟很高兴,就把树挖出来种在家里的小铁鼎里,精心栽培。因为这种茶是从观音梦中得来的,所以取名“铁观音”“王朔”——乾隆被赐名。相传王土郎,安溪西平南沿石人【清雍正十年,乾隆在湖广黄州府金州任法官,曾在南山脚下建书房,名曰“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春天,王和他的朋友们在《南轩》中写道。每当夕阳西下,都在南轩旁流连。有一天,他偶然在一个光秃秃的石头园中间发现了一棵茶树,于是把它移植到南轩的茶园里,日夜管理,精心栽培,年复一年地繁殖。茶树枝叶繁茂,叶圆心红,成品润泽肥美。泡了喝,又香又醇。乾隆六年,王世让被召进京面见法务部侍郎方苞,把这种茶叶送给了方苞。方苞的品味非同寻常,所以他把它送到了皇宫。皇帝喝了之后,称赞了一番,并询问了瑶阳茶的历史。因此,茶是潮湿和固体,重如铁,美味。经过乾隆的仔细观察,这种茶看起来像观音的脸一样重如铁,因此得名“铁观音”还有一些类似于以上两种传说的传说。这些传说的共同点是茶树都与观音菩萨有关,所以茶名中有“观音”二字。“铁”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茶树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铁色”的光,另一种是茶叶发酵后“褐如铁”。简而言之,安溪铁观音“沐浴日月之精,集山岳之气,得烟云之辉,食之可治百病。”经常喝铁观音茶有益健康长寿,就像观音菩萨加持一样。此外,安溪铁观音茶冲泡后,重如铁,形如观音,故名“铁观音”。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