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酒精属于易燃物吗?
- 2、酒精的热值是多少
- 3、乙醇和酒精区别
- 4、酒精是酒吗
- 5、酒精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酒精属于易燃物吗?
酒精属于易燃易爆品,易燃易爆品的定义是在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和保管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爆炸、燃烧,同时会造成人身伤亡和产生损失的物品。
酒精属于易燃物
38℃以上的都能燃烧。高于40度易燃状态 酒精是醇类有机物,它的化学特性就是易燃,易挥发,
食用酒精都是粮食发酵获得。工业酒精中由于含有(是添加了)甲醇所以不能食用。想想酒的税率,就应该明白为什么工业酒精要添加甲醇了,要不添加甲醇,食用也没有什么关系。添加甲醇是为了不让人们食用工业酒精,而不是说工业酒精不能食用。当然了,工业酒精中不含有酒中所含有的有益身体的微量物质。
用蒸馏法提高酒精浓度最多能到73%左右,因为乙醇和水会形成共沸混合物。
药用酒精只是浓度为70%(体积比)的酒精,可以用化学合成酒精。
没有具体界限说达到某一浓度就可以成为酒精。实际上,在化学中,乙醇俗称酒精。哪怕1%的乙醇,也可以成为酒精溶液。
补充: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学名是乙醇, 分子式C2H6O,(酒精燃烧C2H6O+3O2→2CO2+3H2O)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凝固点-117.3℃。沸点78.2℃。能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以任何比例混溶。有吸湿性。与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78.15℃。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W)。酒精在70%(V)时,对于细菌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也可以作防腐剂,溶剂等。处于临界状态(243℃、60kg/CM·CM)时的乙醇,有极强烈的溶解能力,可实现超临界淬取。由于它的溶液凝固点下降,因此,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可以作防冻剂和冷媒。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物理性质:黑体.化学性质:斜体.
酒精的热值是多少
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
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物理意义是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1t的水在太阳能热水器中1h能升高12℃,它所吸收的热量是5.04×107J,相当于1.68 kg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乙醇(ethan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分子式为C2H6O,俗称酒精。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
乙醇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性,味甘。乙醇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乙醇可用于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乙醇在化学工业、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农业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物理性质
乙醇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或者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极性分子,其中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味甘。在20 ℃常温下,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3 g/cm3。乙醇的熔点是-114.1 ℃,沸点是78.3 ℃。乙醇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0 ℃下,乙醇的折射率为1.3611。
乙醇和酒精区别
乙醇和酒精区别:名称含义不同、特点不同、用途不同。
1、名称含义不同:酒精是俗称,一般代指乙醇水溶液,乙醇是化学名称,一般指代纯净物。
2、特点不同:通常所说的乙醇是95.57%的乙醇溶液,剩余的部分是水,无水乙醇是纯度较高的乙醇水溶液,99.5%的叫无水乙醇。
3、用途不同: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无水乙醇可以用来稀释制备其他的原料,也可以用来配置标准溶液。
使用酒精的注意事项
在室内用完了以后,要通风半个小时再关闭窗户,不然刺激性会较大,对于人们的身体来说是不利的。还有用过的清洁工具,也要用清水洗干净,并放到外面晒干了以后再拿进来,不要直接就堆放到一边。
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酒精是酒吗
酒精不是酒,两者是有区别的。酒和酒精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酒精的乙醇含量很高,如医用酒精的乙醇含量为97%,且一般把酒精视作乙醇的俗称。而酒的乙醇含量在5%—58%,一般把酒精也就是乙醇视作酒的度数。此外,酒是通过粮食或者水果发酵(微生物作用)产生乙醇的,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饮品,而一般称为酒精的是化学物品。
酒精不是酒,两者是有区别的。酒和酒精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酒精的乙醇含量很高,如医用酒精的乙醇含量为97%,且一般把酒精视作乙醇的俗称。而酒的乙醇含量在5%—58%,一般把酒精也就是乙醇视作酒的度数。此外,酒是通过粮食或者水果发酵(微生物作用)产生乙醇的,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饮品,而一般称为酒精的是化学物品。
酒精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乙醇(ethanol),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H?O,结构简式CH?CH?OH或C?H?OH,俗称酒精,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乙醇是醇类的一种,是酒的主要成分,所以也俗称酒精,有些地方俗称火酒,呈中性。乙醇易燃,是常用的燃料、溶剂和消毒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室温下,乙醇是无色,且有特殊味道的挥发性液体。
乙醇易挥发,且可以与水、乙酸(醋)、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乙二醇、甘油、硝基甲烷、吡啶和甲苯等溶剂混溶。
此外,低碳的脂肪族烃类如戊烷和己烷,氯代脂肪烃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也可与乙醇混溶。随着碳数的增长,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下降。
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盐(氯化钠)和氯化钾则微溶于乙醇。
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例如大多数香精油 和很多增味剂、增色剂和医药试剂。
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但是由于纯乙醇无法渗透到细胞壁内层,故纯乙醇的杀菌效果不好。体积浓度75%的乙醇用于医用消毒,同样,碘酊(俗称碘酒)的溶剂也是乙醇。
高纯乙醇(~95%)会使细菌细胞脱水,但无法完全杀死在细菌细胞膜内的细菌细胞,原因是高纯度乙醇不能完全溶解由磷脂组成的细胞膜,而无法使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出以杀死细菌。
酒精的浓度太高,反而马上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对细菌反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所以高浓度酒精(95%)消毒杀菌效果,反而不及稀酒精(70~75%浓度最佳)。
高浓度的乙醇会刺激皮肤和眼球,若食用过量则导致呕吐及恶心。长期食用则会损害肝脏。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6酒精同盟发表于2018年9月的研究认为,若要使健康损害降至最低,每周的酒精消耗水平应为研究中定义的标准摄入单位(10克纯酒精)的零倍。
扩展资料:
人类很早就会用糖类发酵制造酒精,这也是最早的几项生物技术之一。古代人也知道饮酒所带来的欣快作用,自史前时代开始人类就已开始喝酒,而其中会使人欣快的主要成分就是酒精。
在中国发现的九千年前的陶器,上面就有酒的残留物,因此可以看出,当时新石器时代的人已经开始饮酒。
酒精发酵的总体化学式为:
C?H??O? (葡萄糖) + Zymase (酶) → 2C?H5OH + 2 CO?
虽然古希腊及阿拉伯已有蒸馏的技术,但最早记载用酒蒸馏来制造酒精的是十二世纪意大利萨勒诺学校的炼金家。第一个提到纯酒精的是拉曼·鲁尔。
1796年Johann Tobias Lowitz利用部分纯化的乙醇(乙醇-水共沸物)制备纯乙醇,作法是将部分纯化的乙醇加入过量的无水碱,再在较低的温度下蒸馏。
拉瓦锡找出乙醇是由碳、氢、氧等元素所组成,1807年尼古拉斯·泰奥多尔·索绪尔确定了乙醇的化学式。五十年后阿奇博尔德·斯科特·库珀发表了乙醇的结构式,这也是最早发现的结构式之一。
麦可·法拉第在1825年首次以合成方式制备乙醇,他当时发现硫酸可以吸收大量的煤气。他将吸附煤气的硫酸液交给英国科学家Henry Hennell,他在1826年发现其中有乙基硫酸。
在1828年时Hennell和法国科学家Sérullas分别发现乙基硫酸可以分解,产生乙醇。因此麦可·法拉第在1825年无意的发现乙醇可以以乙烯(煤气中的一种成分)为原料,利用酸触媒的水合反应制备,这也类似现在工业制备乙醇的方式。
美国在1840年代曾用乙醇作为路灯的燃料,但在南北战争中针对工业用乙醇的课税很重.此作法没有经济效益.工业用乙醇的课税一直到1906年才消除。
从1908年起乙醇也是汽车的燃料之一,像福特T型车可以选择汽油或是酒精做为燃料。乙醇也是常用酒精灯的燃料之一。
工业用的乙醇一般会用乙烯制备。乙醇常被用做一些人类可能接触或消耗物质的溶剂,像香水、颜料及医药等。乙醇既是溶剂,也是制造其他物质的原料。乙醇很长的时间都作为可以提供光和热的燃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酒精化学名乙醇,CH3CH2OH. 是一切酒精饮料的主要成分,也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毒性:乙醇抑制大脑皮质的高级活动,大量时还能对周围神经产生抑制作用。长期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智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乙醇有肝脏毒性,可引起中毒性肝病。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可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人对酒精的耐受量有较大的差异。
中毒表现:饮酒后可出现脸红、心跳、头痛、头晕、呼吸加快、语无伦次、含糊不清、昏睡等。大量饮酒可引起无力、恶心、呕吐、腹痛、嗜睡。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皮肤黄染等表现。
紧急处理:一般醉酒可不必治疗。口服大量乙醇者可手法催吐或洗胃。但应注意保暖,昏睡者要采取昏睡体位,以防吸入性肺炎。出现中毒表现者需到医院治疗。
中毒预防:预防中毒发生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过量饮酒,特别是空腹大量饮酒
乙醇(ethanol),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俗称酒精,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扩展资料:
1、按生产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
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一般有薯类、谷类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质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由酵母发酵生成酒精);
糖蜜原料发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杀菌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酵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
和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利用造纸废液中含有的六碳糖,在酵母作用下发酵成酒精,主要产品为工业用酒精。也有用木屑稀酸水解制作的酒精)。
2、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合成法两大类。
3、按产品质量或性质来分,又分为高纯度酒精、无水酒精、普通酒精和变性酒精。
4、按产品系列(BG384-81)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二级相当于高纯度酒精及普通精馏酒精。三级相当于医药酒精,四级相当于工业酒精。新增二级标准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和生产的需要,减少生产与使用上的浪费,促进提高产品质量而制订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乙醇(酒精)
酒精的主要成分有乙醇。
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量46,分子中的-OH叫做羟基,是醇的官能团。酒精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顾学名成为乙醇。
根据酒精中杂质含量的多少及浓度的高低而将酒精分为高纯度酒精、精馏酒精、医药用酒精、工业酒精、无水酒精、试剂酒精等。
我国于1981年12月将酒精标准实现了系列化,分为四级:一级酒精相当于原来的精馏酒精;二级酒精适合配制各种饮料酒,它介于精馏酒精和普通医药酒精之间的一个新类别;三级酒精与原来的医药酒精相同;四级酒精为工业酒精。
扩展资料
酒精的用途
酒精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农业、医药卫生、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它,现在分述如下:
医药卫生方面:千百种药品的制造过程中都需要酒精,例如各种酊剂、消毒剂、片剂、中药的各种药酒,都离不开酒精。
食品工业方面:利用酒精配制加工成各种饮料酒。如兑酒便是用酒精同其他液体按不同比例勾兑而成。
国防工业:利用酒精制造炸药、雷汞等。
化学工业方面: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原料是酒精,利用它可以制造合成橡胶,冰醋酸、乙醚、聚乙烯、乙二醇、有机酸和各种脂类等。
农业方面:利用酒精制造农药。
溶剂方面:酒精是最常用的有机溶剂,香料、染料、树脂、油漆等工业部门均采用它做溶剂。
燃料方面:有些国家缺乏汽油,而以酒精为代替燃料,是一种既不污染空气而可保持环境洁净的新能源。
酒精可作为洗涤剂,抽提剂,冷冻剂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