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智利葡萄酒产区的气候与土壤
- 2、智利红蔓庄园的智利葡萄酒介绍
- 3、智利的红酒怎么样 品尝智利葡萄酒的口感和特点?
- 4、智利的地理环境对葡萄酒有着怎样的影响?
- 5、智利葡萄酒主要的产区有多少,分别是哪些?
- 6、智利有开发新的葡萄种植土地吗?寒冷的地方也能种吗,比如说靠近海洋的地方?
- 7、智利葡萄和阿根廷葡萄
- 8、据说智利的地理环境独特,所以那儿的葡萄酒才别具风味,能介绍一下智利的地理环境吗?
- 9、都说智利是葡萄种植的天堂,有机种植更是举世闻名,具体是怎样的?
智利葡萄酒产区的气候与土壤
智利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夏天温暖干燥,冬天凉爽多雨,正是葡萄所爱。智利是一个非常狭长的国家,从北部的Atacama沙漠到到南部的Patagonia冰川有4500公里长,但是东西平均只有150公里长宽,两侧分别是终年积雪的安第斯山和太平洋。流经智利的Humboldt洋流对气候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在葡萄生长的季节,白天阳光明媚,晚上气温又戏剧性的下降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巨大的昼夜温差正好让葡萄产出新鲜的口味和清爽的酸度。深深的颜色,成熟的丹宁酸和高酚类物质正是红葡萄酒所需。智利拥有适合葡萄生长的完美气候绝不是偶然。葡萄园深受太平洋寒流和来自南极洲冰面、吹向南美洲西海岸的洪堡洋流(Humboldt Current)的影响。洪堡洋流是从南极冰川流经南美西海岸,奇怪的是,当洪堡寒流撞击智利北部海岸线时,产生云雾天气,但却极少有降水(阿塔卡马Atacama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天然屏障,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东部的安第斯山脉,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和南极冰川,西部的太平洋和海岸山脉,保障智利的葡萄园远离有害物质,并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土壤类型,酿出品种及价位多元的美酒。葡萄酒产区主要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附近,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酿酒葡萄生长。降水主要在冬季,而且安第斯山融化的雪水为智利提供纯净的水源。智利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根瘤蚜疾病困扰不需嫁接的葡萄酒产区,温和的气候和较大的昼夜温差,让葡萄可以比其他产区有更长的成熟期。
智利红蔓庄园的智利葡萄酒介绍
智利的葡萄酒产区是按南北划分的,根据气候分为三个区域:北部产区,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多为高山和沙漠;中央山谷,以地中海气候为主,是最主要的葡萄酒产区;南部产区,雨水丰富,人少,岛屿多。中央山谷是智利最为主要的葡萄酒产区,中央山谷并不仅仅指两座山之间的山谷,中央山谷可以细分为8个产区,其中就包括红蔓庄园所在的麦坡谷,而酿造红蔓各款葡萄酒采用的葡萄则来自其中四个著名的产区,如下所示:阿空加瓜谷(ACONCAGUA VALLEY)智利北部和中部的分界岭,是一个横贯东西的山谷,南靠安第斯山脉,气候相当稳定。采光足,霜冻危害少,总体属于地中海气候。土壤多为粘土、沙壤土、砾石、花岗岩的混合土壤。以出产红葡萄酒为主,多为色泽深,单宁出众的葡萄酒。圣.安东尼谷(SAN ANTONIO VALLEY)半干旱地中海气候,有强烈的太平洋洪保德洋流带来冷风调节气候,温度不高,能使葡萄慢慢成熟,适合种植喜欢凉爽气候的葡萄品种,如白葡萄和黑品乐。土壤表面为粘土、沙壤土、中间石英砾石,下局为紧实粘土。生产的白葡萄酒通常有着怡人的果香和自然的高酸,以及明显的矿物质的风味。麦坡谷(MAIPO VALLEY)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所在地,是智利最古老的葡萄种植区,酒厂最为密集。这是一个横向的山谷,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葡萄收获季节基本无雨。葡萄的生长期昼夜温差大,这能让葡萄皮更加厚实,单宁和香气更加集中。此外,安第斯山风和太平洋的海风同时吹向葡萄园,让葡萄干爽而不容易滋生病毒,是理想的葡萄种植地。天然的坡度方便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的品种,麦坡谷的红葡萄酒色泽深、单宁较重、果味丰富。赤霞珠尤为优质。空加瓜谷(COLCHAGUA VALLEY)是一个传统的葡萄酒产区,相当于美国的纳帕谷,是智利葡萄酒旅游建创先河的地方。有河流贯穿整个葡萄酒产区,气候温和,山谷间夏天比较炎热。山坡上平坦的地方为冲击土壤,由粘土和砾石土壤组成;山坡上的土壤则多为花岗岩风化土壤;靠近河流的地方多为沙壤土。主要出产浓郁而风格成熟的红葡萄酒,如优质的卡曼尼、赤霞珠等,同时还是南美出产最佳马尔贝克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智利葡萄酒有国家生产标准,但酒标上标明的分级并不像法国那样是硬性的国家法规。智利葡萄酒在这方面的自由度比较大。但是国家没有制定分级标准并不意味着酒厂可以任意而为。在智利行业里有潜移默化的分级标准。因为智利酒大部分用于出口,不仅对品质要求严格,而且价格也要有竞争力。宽松的等级划分,可以使生产者拥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基本上,智利的葡萄酒是划分成四个等级:品种级:只列葡萄名称,这是最基本的酒;珍藏级:酒是由橡木桶储存过的,比品种级的酒好;特级珍藏级:使用更多、更新的桶,储藏的时间较长,质量也更上一层楼;家族珍藏级:基本上表示是某酒庄最好的酒。不过,对于不同酒庄但同一级别的酒不能直接比较,而要根据 酒厂对品质的要求而论。所以等级划分只是对质量评定的一个参考指标,针对智利酒,还需要了解品牌以及其企业的背景和实力以作判断。
智利的红酒怎么样 品尝智利葡萄酒的口感和特点?
智利的红酒有着独特的特点,这主要得益于智利的气候和土壤。智利地势高低起伏,气候多样,这为葡萄酒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智利的气候干燥,阳光充足,这使得智利的葡萄成熟得更为充分,果实更加饱满。同时,智利的土壤富含矿物质和营养物质,这也为葡萄酒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条件。因此,智利的红酒通常具有浓郁的果味和深度的香气,同时也具有柔和的酸度和丰富的单宁。智利的红酒虽然不如法国和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产区那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其独特的特点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智利的红酒有着独特的特点,这主要得益于智利的气候和土壤。智利地势高低起伏,气候多样,这为葡萄酒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智利的气候干燥,阳光充足,这使得智利的葡萄成熟得更为充分,果实更加饱满。同时,智利的土壤富含矿物质和营养物质,这也为葡萄酒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条件。因此,智利的红酒通常具有浓郁的果味和深度的香气,同时也具有柔和的酸度和丰富的单宁。智利的红酒虽然不如法国和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产区那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其独特的特点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智利作为一个著名的葡萄酒生产国家,其红酒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智利的红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那么,智利的红酒到底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品尝一下智利葡萄酒的口感和特点。
智利的地理环境对葡萄酒有着怎样的影响?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北部是世界上最干燥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多为高山和沙漠。中部为地中海气候,汇集了智利大多数的葡萄园,降雨多集中在冬季,春末至秋末有旱灾,昼夜温差大,日间温度在炎热季节可达30℃至40℃,沿河地区的夜间温度可降到10℃至18℃度。南部降雨较丰富,平均温度较低,日照时间较短。
智利是个狭长形的国家,有点象蚕的形状,这也使看起来不大的国家却有着寒\温\热等多种气候带. 根据气候来分,主要分三个区域:北部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多为高山和沙漠,出产矿产。中部为地中海气候,而葡萄酒产区多在这个区域。南部雨水丰富,但人少,岛屿多。
智利的气候对葡萄树的光合作用帮助很大,晚上的低温又给予了葡萄树充分的休息,使葡萄成熟的最理想的条件。色泽和香气都很完美。智利的葡萄酒由于夏天干燥,葡萄很少得病,加上天然的环境,很少受到葡萄病毒的入侵。这样好的种植环境,在全球都很少见。
智利作为一个狭长国家,其地理和气候状况受到东部安第斯山脉和西临的太平洋影响。北至Atcama,南到Bio-Bio,在智利中部长达800公里的地带,几乎在每个地方都能找到青翠的葡萄园和憨厚的智利酒农。多样化的气候带在北方则呈现出干燥酷热,而南方则表现得潮湿凉爽。在首都圣地亚哥附近的著名产区Valle Central中央谷地,干燥的气候特征下拥有平均每年380毫米的降水,春季霜冻也与这块宝地无缘。和安第斯山区类似的干型 气候提供了昼夜间的巨大温差。这种温度骤降能够将葡萄的酸度维持在最佳的状态。按照地理学上的理解,在南纬32到38°之间的智利葡萄酒产区,气候应该相当于西班牙和北非的气候条件。然而智利产区的气候对于酿酒者 来说要更优越和温和一些,从出产葡萄酒的意义来说,其条件可以堪比加州和波尔多这些世界顶尖的产地。总体来说,那个地带的气候仍然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的平均温度在15-18°C之间,由于巨大的昼夜温差,那个地带夏季的最高温度也能达到30°C。
安第斯山脉的运动在几千年前就为智利人准备好了河滩平原的地形,由于这种得天独厚的灌溉便利,智利人一度注重产量而不注意葡萄的品质,在1980-90的智利葡萄酒“技术复兴”时期,这种状况获得了和好的改善,更多的酒园采用“滴灌”系统,对于葡萄每天摄入的水分进行严格的监控, 尽管产量降低,但葡萄品质的提升有目共睹 。土质方面,智利既拥有适合梅洛生长的粘土地区(Colchagua谷地的地貌特征)也有混合壤土,石灰石以及砂 石地形产区。在南部的,凝灰岩土质的Rapel和Maule的部分区域以及Cuirico和Bio-Bio的火山土质都称得上是智 利独特的土壤风格。
智利的气候对葡萄树的光合作用帮助很大,晚上的低温又给予了葡萄树充分的休息,使葡萄成熟的最理想的条件。色泽和香气都很完美。智利的葡萄酒由于夏天干燥,葡萄很少得病,加上天然的环境,很少受到葡萄病毒的入侵。这样好的种植环境,在全球都很少见。
智利葡萄酒主要的产区有多少,分别是哪些?
首先智利是一个狭长的国家,葡萄产区从北至南分布,主要有4个,最北面是科金博(Coquimbo)大区,往南是阿空加瓜大区(Aconcagua),再往南是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最南边是南部产区(Southern Region)。
其中最重要的产区是阿空加瓜大区(Aconcagua)里的卡萨布兰卡谷,以及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的拉佩尔(Rapel)和麦坡(Maipo)。
中央山谷是智利最著名的产区,比较有名的酒庄也多数处于此处,如智利芝嘉酒庄等
中央平原(中央山谷),智利最高产的葡萄酒产区。这个肥沃多产的地带位于科斯塔与安第斯山脉中间,有着非常广泛的气候类型和土壤条件,总的来说,东部靠近安第斯山脉的地方主要是冲积土和崩积土,西部靠近太平洋的地方多数是沿海山地,阻碍了温润的海洋气候的输送,但却也制造出许多微气候,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就像Secano这个地方一样,对农作物生长来说缺少充足的水分,但对于传统非灌溉的葡萄农田来说却相当有利,和它优越的气候条件共同造就了葡萄酒酿造的绝佳环境。另外,中央平原横贯东西的奔腾河流给农业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它生产的葡萄酒占全国的60%以上,智利的一些著名的葡萄酒(大部分是红葡萄酒)都是在那儿诞生的。这显示了它在这种新的互补质量指示下的真实价值。它横跨山谷,横贯智利南北,成为这个国家的历史象征。中央山谷又可细分为八个产区:阿空加瓜谷(ACONCAGUA VALLEY),卡萨布兰卡谷(CASABLANCA VELLEY),圣.安东尼谷(SAN ANTONIO VALLEY),美波谷(MAIPO VALLEY),卡恰波阿尔谷(CACHAPOAL VALLEY),空加瓜谷(COLCHAGUA VALLEY),库里科斯(CURICO VALLEY),马利谷(MAULE VALLEY)。
参考资料:www.winesofchile.org/chilean-wine/viticultural-paradise
智利有开发新的葡萄种植土地吗?寒冷的地方也能种吗,比如说靠近海洋的地方?
中部是智利最适合种植葡萄的地方,很多葡萄品种都可以种,智利的南北也有,寒冷凉爽的地方也可以种。智利一直在开发新的种植土地,沿海地带也是不错的选择,受到海洋冷气流的影响, Sauvignon Blanc,Chardonnay和 Pinot Noir等不怕冷的品种生长更加旺盛。酿出来的酒也更加香醇。
葡萄园方面,智利正着力探索新的种植土地,特别是更为寒冷的地区,因为寒冷地区出产的葡萄酒酒精度更低,口感更加柔和。这意味着,智利需要深入研究土壤并与培育所合作,以确保土壤远离病毒,延长新兴种植园的生产年限。当然,其中也包括寻找能够适应智利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全新品种。
智利一直在开发新的适合种植葡萄风土条件,研究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以及灌溉方面的优势,寻求更好的方法来抵抗病毒对葡萄的影响
而且智利也是葡萄酒大国,葡萄种植面积很广泛,南北中都有种植
很容易亏本的,要写好策划书
土地、气候是种出好葡萄最重要两个条件,智利当然要下大功夫在这方面了,开发新的土地创造新的良好的种植环境是必然的。近些年来智利不仅在引入新的技术,探索发展生产方法,更加环保,也提高了葡萄产量和所酿造出来的酒的质量。
智利是一个狭长的国家。智利的葡萄酒产区沿着一条800英里长的土地,从阿塔卡马地区到南部比奥比奥地区。北部葡萄酒产区非常炎热和干燥,而南部葡萄酒产区由于气候多变比较凉爽潮湿。
下图是智利的葡萄酒产区分布情况,绿色部分是温度较低的葡萄酒产区,一般种植适应低气温的葡萄品种,如长相思、霞多丽和黑比诺。
智利葡萄和阿根廷葡萄
智利和阿根廷是南美洲的两个重要葡萄种植国,都生产大量优质的葡萄和葡萄酒。不过,由于气候、土壤、品种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两国生产的葡萄和葡萄酒在口感和品质上也有不同之处。智利的葡萄一般以橡树谷、库拉赫、塔尔卡和卡萨布兰卡四个地区为主要产区,气候条件适宜,降雨量适中,采收期间阳光充足,这些都为智利葡萄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特别是橡树谷地区,被誉为“世界最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其葡萄酒以清新、果味突出、酸度适中、口感柔和为特点。阿根廷的葡萄则以门多萨地区最为著名,门多萨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脉和拉普拉塔河口之间的平原上,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这使得阿根廷葡萄具有较高的香气和浓郁的果味,主要品种包括马尔贝克、卡本内和赤霞珠等。总的来说,智利葡萄酒通常比阿根廷葡萄酒清新,口感柔和,酸度适中,适合不同场合饮用;阿根廷葡萄酒则更具有特色和个性,带有较浓郁的果味和香气,更适合与红肉等重口味菜肴搭配。
据说智利的地理环境独特,所以那儿的葡萄酒才别具风味,能介绍一下智利的地理环境吗?
智利葡萄酒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走向了世界,由于低税、口味独特等优点,深受大众喜爱。因为智利独特的气候,其生产的葡萄别有风味,为其产出优质葡萄酒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欧洲古老的酿酒方法,使得酿制出智利葡萄酒既有欧洲传统,又不失南美风味,给人一种新旧交叠的感觉,是智利葡萄酒的独到之处。
可以参照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76DuzEFf4OKVxXWUaEdFBc6SmFtLxz3uA-JT7V2GaW9JrkaARVa3uRdGxvNJ-pXLUuZmZZumqjbIwXMTduSBfq
具体产品可以参照:http://www.moooton.com/category.php?id=26
仅供参考,谢谢。
智利国土狭长,北部是干旱的阿塔卡马沙漠,南部是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冰原,东临巍峨的安第斯山脉,西临广阔的太平洋。智利南北1400多公里范围内都是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干旱少雨、冬季湿润。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日照非常强,昼夜温差大。北部常年无雨,属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冬季多雨,夏季干燥,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南部多雨,多原始森林,属温带阔叶林和寒带草原气候.年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8.6℃和21.8℃
智利葡萄栽培起始于1518年,当时的西班牙传教士在圣地亚哥周边种植葡萄,以提供教会做弥撒用葡萄酒。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智利葡萄酒产业进入现代化阶段。智利的地形和气候都很适合葡萄的生长所以形成了这为著名葡萄酒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智利葡萄酒产区分三个区域,13个产区。
从南美洲东侧临南大西洋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起飞向西,几十分钟后就降落到西侧临南太平洋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中间飞越巍峨连绵山顶积雪的安第斯山脉。这条航线常常是浓重的积雨云,但山的西侧并不下雨。南半球正是夏末初秋收葡萄的季节,实际上这里的葡萄整个生长季节都是旱季,连山上的草都是枯黄的,要到冬天雨季来临后,才会满目葱茏。这样的气候条件,葡萄长不好没有道理。
从地理位置上说,智利是安第斯山纵贯南美大陆西缘后剩下的边角余料,西边为南太平洋,东边为安第斯山脉,狭窄细长,南北长达4300公里,而东西却只有一、二百公里。首都圣地亚哥位于中部,附近众多河谷里的石灰地、高海拔和干燥的气候,对于酿造世界级的葡萄酒来说极为理想。16世纪,西班牙征服者向智利引进酿酒工艺,但当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天主教领圣餐礼仪式的需要,因为葡萄酒象征着基督的血。直到1851年,智利才在迈波河谷(Maipo Valley)建造了第一个商业性的葡萄园,因铜矿业发财的大亨们则在这里修建密密麻麻的灌溉工程,葡萄园迅速从峡谷中蔓延开来。19世纪,法国的一场真菌感染毁掉了他们十分之一的葡萄,远在南美的智利葡萄酒躲过一劫,并远洋运送而来,填补了欧洲人餐桌上的空缺,从而名声大振。南美之远,总让人觉得它与我们是隔绝的,仿佛它不曾参与这个世界的进程,但对葡萄酒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今天的智利葡萄酒,以其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性价比,成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性产地。
都说智利是葡萄种植的天堂,有机种植更是举世闻名,具体是怎样的?
智利是葡萄种植的天堂,这是公认的,智利拥有很多方面的优势,比如气候、地理、土壤还有当地人对葡萄以及葡萄酒的热爱。
智利的葡萄之所以没受到根瘤蚜的侵害时因为智利独特的地理条件,智利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屏障,北接阿塔卡玛沙漠,东靠安第斯山脉,南连巴塔哥尼亚冰原,西接太平洋,这使得智利成为名符其实的农业岛屿。这些独特的地理屏障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条件,保护葡萄园免遭病虫害的威胁,从而体现有机种植的优势。
种植我也不内行,但朋友常给我扫盲,大概知道有机种植除了不用农药等绿色种植之外,还衍生出了一种根据日出日落的气候规律而调整葡萄耕作的时间,不仅仅是按照大体日期的完成每部操作,而是完全根据葡萄的成长状态和气候因素,以及不同的葡萄品种来有机种植。结果是葡萄会很好,成本会很高,通常用来酿制酒庄的高端酒。
因为智利葡萄种植区域一般在南纬32至38度之间,地形十分多变,非常适合栽培葡萄,于是被有些酒评家赞誉为“酿酒师的天堂”。智利气候条件独特,太平洋和南极的洪保德海流带来的凉风能很好地调节气候,沿海山脉形成雨影效应且能抵挡海风(如在Maipo和Cachapoal产区),十分有利于葡萄的栽培。
智利的标志性红葡萄品种是曾在波尔多(Bordeaux )红极一时的佳美娜(Carmenere)。该品种曾被人们普遍认为已于19世纪欧洲爆发的根瘤蚜菌病时绝迹,但上世纪90年代时,人们又在智利发现了该品种。智利因西靠太平洋,东接安第斯山脉,其葡萄园因此没有受到根瘤蚜菌的侵袭,佳美娜也就在此顺利地存活并发展起来。
智利其它的红葡萄品种还包括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和西拉(Syrah)等,以赤霞珠和梅洛t酿制的混酿酒品质最优。智利主要的白葡萄品种为霞多丽(Chardonnay)和长相思(Sauvignon Blanc)。南部较凉爽地区的雷司令(Riesling)和琼瑶浆(Gewurztraminer)也在逐渐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