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老白茶属于发酵茶吗,如何冲泡
- 2、白茶属于半发酵茶吗?
- 3、白茶是不是半发酵茶
- 4、老白茶怎么分类
- 5、白茶属于发酵茶还是半发酵茶,白茶的种类
- 6、六大茶类发酵程度排序
- 7、白茶是发酵茶还是半发酵茶
老白茶属于发酵茶吗,如何冲泡
老白茶属于发酵茶中的微发酵茶。老白茶的冲泡法包括盖碗泡法、紫砂壶冲泡、叶底蒸煮法等。其中,盖碗泡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投茶(般投茶量为盖碗容量的1/3)、洗茶(醒茶)、冲泡、出汤;紫砂壶冲泡的具体步骤包括温具(用沸水冲洗)、置茶、醒茶(洗茶2-3次)、冲泡(90-95℃沸水为佳)、出汤、分茶、品茗;叶底蒸煮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温具、置茶、冲泡、出汤、分茶、品茗。
一、老白茶属于发酵茶吗
1、老白茶属于发酵茶的一种,为微发酵茶。老白茶指贮存多年的白茶,这个多年指的是在一个合理的保质期内。一般而言,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为老白茶,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已非常少见了。
2、白茶在多年的贮存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一般存放时间越长,滋味也越醇和,其品饮价值也会更高。
二、老白茶如何冲泡
1、盖碗泡法
盖碗泡法是最常用的冲泡方式,具体步骤包括投茶(般投茶量为盖碗容量的1/3)、洗茶(醒茶)、冲泡、出汤。这种泡法具有不夺香、不吸味、简便、易学、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
2、紫砂壶冲泡
紫砂壶泡茶不夺香,可让茶叶更加的醇厚,也不会因为茶具而影响茶叶的原味,具体步骤包括温具(用沸水冲洗)、置茶、醒茶(洗茶2-3次)、冲泡(90-95℃沸水为佳)、出汤、分茶、品茗。
3、叶底蒸煮法
叶底蒸煮法,也就是将多次冲泡味道、基本变淡后的叶底置于煮壶,通过沸水蒸煮析出茶叶剩余成分,具体步骤包括温具、置茶、冲泡、出汤、分茶、品茗6个步骤。
白茶属于半发酵茶吗?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发酵程度5-10%,另外绿茶是不发酵茶,茶青采摘后进行直接杀青
白茶是不是半发酵茶
白茶不是半发酵茶,属轻微发酵茶。是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半发酵茶:
半发酵茶,别名乌龙茶,种类包括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它既有不发酵茶(如绿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主要营养成分是茶多酚和咖啡碱。
生产工艺主要有,采摘鲜叶、凋萎(晒青、晾青)、做青(摇青)、杀青、揉捻、毛火烘焙、包揉、足火、烘干等。
扩展资料
白茶品质特征: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饮用注意事项:
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发酵茶
老白茶怎么分类
老白茶分为四类,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老白茶属于老茶行列,为微发酵茶,是白茶通过适当的存储方式贮存多年的陈茶,而老白茶通常是指存放年限超过3年的陈白茶。
白茶的分类以及品质特点:
白茶一共分为四类,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菜茶)、寿眉,其次又有细分等级。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最好的,所谓物依稀为贵,白毫银针多为芽头带点小叶壳,也会被称为米粒针。它的采摘期在春季芽头刚冒出来的那10天左右,产量少,价格也就贵了。有特级和一级两个等级,等级越高品质越好。
好的白毫银针芽头肥硕,白毫密集,摸起来顺滑,不过不同地区也有点不一样,高山茶就偏细长。
不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香一定是清爽无杂味,银针白毫密布,所以毫香定然是浓郁的,有年份的银针那香气更是浓厚,但每个人对味道的感知都不一样,官方的标准是香气清纯,毫香显露,滋味清鲜醇爽,毫味足,汤色浅杏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壮、软嫩、明亮。
2、白牡丹
白牡丹有花仙子一称,因外形像花朵,被称为白牡丹,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 分为四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现在很多三级白牡丹甚至二级白牡丹,会归到特级贡眉上去了,所以虽然有标准,但这个标准还是没有完全固定的。
所以等级越高芽头越粗壮,反之则越细、等级越高白毫越密集,反之则越稀疏、等级越高叶片越小,反之则越大,逐次递减来分辨等级。
白牡丹的滋味标准是清甜醇爽,等级就是浓淡的区别了, 白牡丹和银针的一个很大区别是,白牡丹花香胜于毫香,而银针是毫香胜于花香,官方标准的汤色是黄、橙黄、清透,白茶被称为不落地茶,所以茶汤也是当时干净清透的。叶底是有芽心,叶张嫩而明亮,等级低的叶张稍红。
3、贡眉
贡眉(菜茶)也称为菜茶,贡眉的主要原料来自群体种茶树,一定是有嫩芽的,所以才说有些商家会把等级低的白牡丹归为贡眉。贡眉也有四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虽说分了等级,但市面上的贡眉相对少,很多已经部分贡眉寿眉了。
好的贡眉一般多为一芽二三叶,叶张比较小,且卷曲,以灰绿色为主,差一点的会带点红,贡眉香气都是清爽无异味的,等级越高口感越醇爽,等级低的会比较浓厚,汤色以橙黄为主,随等级逐渐加深,叶底嫩亮鲜活。
4、寿眉
寿眉是白茶中最接地气的一种,也是产量最高的一种,所谓便宜又大碗,但因为外形,可能有些人接受不了,不然对不起落叶的称号,但一旦喝上就会打脸的,所以也不要以貌取茶。寿眉分为一级,二级,好像很多根本不分等级了,等不等级的没那么重要了,好喝就够了。
寿眉一般是一芽二三叶,叶张比较大,新茶以翠绿为主,陈化后颜色会有层次感,灰褐绿甚至带点黑都是有可能的,香气纯正无异味,口感醇厚鲜爽,汤色以橙黄为主,叶底带芽头,叶张看起来柔软鲜嫩有韧性,叶脉也可能带红色。
如何区分新白茶和老白茶:
1、储存时间不同
一般茶叶的保质期为两年,如果过了两年的保质期,即使保存得再好,茶的香气也消失贻尽,但白茶不同,白茶储存的年份越久茶味就越醇厚和香浓,在喜爱白茶的茶友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叫“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的就是在正确的储存条件下,白茶存放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一般三年以上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比较难得。
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
2、外形及茶叶香味区分
从外形上区别,老白茶整体感官黑褐暗淡,但依然可从茶叶上辨别些许白毫,轻闻慢嗅,陈年幽香阵阵,毫香浓重但不浑浊,可立时令人醒神;新茶泛指当年的明前春茶,一般有白毫、白牡丹等等。
茶叶外形褐绿或灰绿针白且白毫满布,特别是阳春三月采制的白茶,叶片底部及顶芽的白毫较其他季节所产的更为丰厚,制作工艺精细、好的白茶香气中毫香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夹杂着清甜味和茶青的味道。
3、茶水及茶香不同
用95度以上的开水泡制老白茶和新茶茶叶,老白茶的香气清幽略带毫香,且头泡带有淡淡的中药香味,数秒亦可醒神,口味醇厚带有清甜充斥于口中;新茶毫香幽幽,带有鲜爽滋味,口感较为清淡,有茶青的生叶味,清甜回甘,茶香怡人。老白茶茶汤颜色较新茶的杏黄深。
4、茶叶的耐泡程度
老白茶是非常耐冲泡的,在普通泡法下可达二十余泡且到后面仍然滋味尚佳,有条件的可以用来煮,老白茶用煮才能完全显现出它的神韵和精髓;新茶可依从个人习惯泡,七泡且滋味尚佳,乃为新茶上品。
白茶属于发酵茶还是半发酵茶,白茶的种类
白茶属微发酵茶。茶叶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不发酵茶、微发酵茶、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分别对应的茶叶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又名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因茶树品种以及原料(鲜叶)要求的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4种。其中,白毫银针因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白牡丹因形状与花朵相似,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姿态优美,因而得名。
一、白茶属于发酵茶还是半发酵茶
1、白茶属微发酵茶。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即为发酵茶。
2、茶叶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依次可分为不发酵茶、微发酵茶、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发酵程度从轻到重,依次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又名乌龙茶)、红茶、黑茶。
3、白茶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呈灰白色,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由于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作为原料,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后茶叶白茸毛保留下来,呈现白色,如银似雪而得名,因此被称为白茶。
二、白茶的种类
白茶因茶树品种以及原料(鲜叶)要求的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4种: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全部是芽头制作而成茶,因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白毫银针的鲜叶采自于大白茶的肥芽,晒干之后银装素裹,令人赏心悦目,素有茶中“美女”、“茶王”的美称。冲泡之后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
2、白牡丹
白牡丹,除了全芽之外,从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二三叶的原料都可以制成白牡丹,可以说是一个跨度很大的品种。其外形呈自然叶态,芽叶与枝相连,形状与花朵相似,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姿态优美,故称白牡丹。
3、贡眉
贡眉,以福鼎大白、福鼎白茶树制成的白茶,其中用茶芽叶制成的毛茶称为“小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因为形似眉毛而得名,形体偏瘦小,叶色灰绿带黄,无老梗,叶整卷如眉,带有特别的清香。其品质要比寿眉高一些,介于白牡丹与寿眉之间。
4、寿眉
寿眉,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外形如同枯叶,但价格实惠,口感顺滑,是很多茶友的白茶入门引路人,老寿眉则具有独特的陈香,用于煮茶堪称神品。
六大茶类发酵程度排序
绿茶:不发酵,发酵度为0~5%;2.白茶:微发酵,发酵度为5~10%;3.黄茶:轻发酵,发酵度为10~20%;4.乌龙茶:半发酵,发酵度为15~50%;5.红茶:全发酵,发酵度为70~80%;6.黑茶:后发酵,发酵度为100%。绿茶:不发酵,发酵度为0~5%;2.白茶:微发酵,发酵度为5~10%;3.黄茶:轻发酵,发酵度为10~20%;4.乌龙茶:半发酵,发酵度为15~50%;5.红茶:全发酵,发酵度为70~80%;6.黑茶:后发酵,发酵度为100%。从未发酵到全发酵,茶类发酵程度排序如下:1.绿茶:不经过发酵,保持原始鲜叶的绿色和天然芳香。2.白茶:微发酵,仅经过轻微的氧化处理。3.黄茶:比白茶稍微发酵一些。4.乌龙茶:半发酵,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5.红茶:全发酵,经过完全氧化处理。6.黑茶:经过微生物的长时间发酵和储存,色泽暗红或深棕色。
白茶是发酵茶还是半发酵茶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不是半发酵茶。
白茶的发酵程度大约是5%-10%左右,属于微发酵茶。制作工艺自然萎凋,不炒不揉,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风味。白茶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采摘、萎凋和干燥三个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茶叶内部的酶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轻微的反应,导致茶叶发生微发酵,从而改变茶叶的色泽、香气和口感。
半发酵茶指的是发酵程度在15%-70%左右的茶叶,这类茶的制作工艺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常见的半发酵茶有乌龙茶、铁观音等。这些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控制发酵的程度和时间,使茶叶形成特有的香气和风味。
举例来说,白茶中的银针白毫就是一种典型的微发酵茶。它的制作工艺主要是采摘嫩芽,经过自然萎凋和干燥后制成。银针白毫的色泽银白,香气清新,口感鲜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乌龙茶则是一种半发酵茶,它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和干燥等多个步骤。乌龙茶的色泽砂绿,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具有独特的韵味。
总之,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其发酵程度较低,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风味。而半发酵茶则具有更高的发酵程度,制作工艺复杂,形成了独特的香气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