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六安瓜片是什么茶
- 2、安徽名茶之六安瓜片——最复杂的绿茶之一
- 3、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类?
- 4、瓜片六安是什么茶
- 5、六安瓜片是什么茶,六安瓜片的产地在哪里
- 6、六安瓜片是什么茶 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
- 7、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类?
- 8、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类?
- 9、六安爪片茶是什么茶叶?
六安瓜片是什么茶
六安瓜片是绿茶,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其茶叶外形近似瓜子,呈现宝绿色,不含有芽尖和茶梗,冲泡后的茶汤为淡绿色,且六安瓜片主要以单生茶叶为原料,经过采摘、板片、毛火、小火等工艺制作而成。
六安瓜片是哪种茶 1、绿茶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其茶叶呈现扁平形,形状近似瓜子,颜色为鲜绿色,且六安瓜片冲泡后的茶汤澄澈透绿,按照采摘季节可以分为三个品种,分别是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品质最为优良。
2、生产地区
六安瓜片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六安市的土壤为普通黄棕壤和山地黄棕壤,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酸碱度为4.8-5.5,土质黏重,有利于茶树生长,并且六安市的年日照数可以达到2100个小时,能使六安瓜片茶树更为旺盛。
3、制作方法
六安瓜片主要是经过采摘、板片、杀青、毛火、老火等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其中采摘茶叶时,需要选择单生茶叶,将茶叶上的梗芽去除,减少茶叶中的苦涩气味,而杀青会使六安瓜片中的含水量降低,使其保存时间延长。
4、养殖方法
六安瓜片茶树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为15度以上的地区中,养殖六安瓜片茶树时,需要在梅雨季节时期,为植株排出土壤中的积水,以免其生长不良,并且要将茶树开放的花朵剪掉,减少养分的流失。
安徽名茶之六安瓜片——最复杂的绿茶之一
六安瓜片,绿茶,十大名茶之一,安徽省名优绿茶。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以其形美、色绿、香浓、味醇而称誉于世。
安徽省金寨齐云山周边所产的六安瓜片茶在形、色、味、香上均堪称一绝,是典型的六安瓜片茶生产区。
六安瓜片外形:颜色宝绿鲜艳,外形呈单片瓜子形,茶条均匀。
茶水:茶水颜色为浅绿色,清香高爽,滋味香醇。
叶底:泡开的茶叶为嫩绿色,叶面较完整。
在中国复杂的茶叶谱系中,六安瓜片十分特殊。
一方面,它是唯一无芽无梗的叶茶,采摘期仅限为谷雨前后的十余天,所产地域以皖西齐头山方圆几十公里为限;另一方面,六安瓜片的加工工艺极为复杂,反复长达一周,尤其讲究烘焙火工的拿捏,老一分则苦,嫩一分则涩。
在茶叶的外形塑造上,更是极尽雕琢之能事,以至冲泡出来如同翠绿的瓜子片,并以此得名。
即使在今天,瓜片的生产仍需投入大量人力,这使得成本居高难下。有好事者曾统计《红楼梦》中80多处提到六安瓜片,但现实中此瓜片茶却流通不广,仿佛只存在于小说与遐想中。
与其他茶叶不同,瓜片的采摘极为讲究,只采摘最嫩的叶片,既不要芽也不要梗,一根枝条上最多只能采五六片。从采摘技术上看,瓜片茶是唯一的每片叶子单独采摘的茶叶。
每年3月底茶树经过越冬期开始萌发新芽;4月初,一芽一叶初展,即第一个叶片长出;4月上旬第二个叶片长出;4月中旬第三个叶片长出;第四个叶片长出时应该在4月20日谷雨前后。当第四片叶子长出时,采茶人开始轻轻摘下第二片叶子。
第一叶是不要的,因为长时间包着芽头,长出时就老了;而此时第二叶刚刚展开,页面长度在3厘米左右,既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又保证叶片的嫩度,正好采摘。同时,茶树经过一年的积累,新叶独具精华。
第二叶采摘后,隔1~2天后第三叶则叶形初展,即可采摘,以此类推。
随着气温的升高,叶片的老化程度越来越快。所以,在众多鲜叶中,以第二片为极品,最为华贵,传统上才称其为“瓜片”。第一片叶称为“提片”,第三和第四片叶称为“梅片”,芽头称为银针。
瓜片的黄金采摘期就是在谷雨前后的十余天内,一旦过了5月5日的立夏,气温上升快,叶片迅速变老。可以说,立夏之后,已无瓜片。此时采茶,已不需要绣花般的精细,用手掳采即可。
采茶时期的天气也很重要,不能下雨,否则叶片含水过多,容易发酵。如果天气热得太快,新叶加速老化,采摘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采茶是个技术活,需要手法细腻,把叶片轻轻捏下,不可使叶片受损,也不能折断枝条。
一人一天工作12个小时,也只能平均采3~4斤的鲜叶,手法最快、最麻利的工人也只能多采1斤鲜叶。一般4~5斤的鲜叶加工后才能产出1斤瓜片,所以一个工人一天所采鲜叶也产不出一斤茶。
瓜片传统的采摘方法与现在有所不同,以前采摘直接将长了四五片叶的枝条掐断,然后增加一道“板片”工艺——就是采茶回来后,将叶片从断枝上一一摘下,再按照老嫩程度分别归类,嫩叶与老叶用不同的火候杀青,而芽头可做毛峰,或将芽、梗加工后自己喝。
现在“板片”工艺已经基本不用,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要增加额外的人力,另一方面,直接将分拣环节提前到采摘环节,可以尽量保证每片叶子的嫩度最佳。
刚采回的鲜叶是没有味道的,经过10小时的摊晾后,开始散发出淡淡的花果香气。
摊晾时不能被太阳直晒,地面要通透性好,也不能堆太厚,有条件的要翻一翻。
在鲜叶加工中尤其讲究火工,是瓜片制作的一大特点。甚至可以说,唯其如此,瓜片才可称之为瓜片。
第一道工序是杀青,即对鲜叶进行初步干燥。与其他绿茶不同,瓜片杀青分为生锅和熟锅,两锅连用,先炒生锅后炒熟锅。炒茶锅的直径为80厘米,锅台是一个大约25~35度的斜面。炒茶的工具是一个细竹丝或者高粱穗编成的“茶把子”,像一个扁扁的小扫帚。灶台用木柴加热,生锅的锅温为100~120摄氏度。
投下鲜叶约2两,要每一片叶子能都接触到锅底。鲜叶落锅有炸芝麻的噼啪声则温度合适,若温度过高叶子就焦糊了。炒生锅时,炒把手心向上,托住把柄推动叶子在锅内不停地旋转,边旋转边挑抛。
炒生锅大概1~2分钟,叶片开始发软变暗,叶片的含水率降到60%左右。于是将生锅中的叶片直接扫入并排的熟锅。熟锅的温度要低一些,约为70~80摄氏度。
炒熟锅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它的作用在于给叶片雕琢形态,整理形状,通过茶把子的拍打使叶片两侧边缘向后折叠起来,形成瓜子形状,如同用手折纸飞机。不过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一口炒锅内用茶把子完成的,需要炒茶师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瓜片之所以叫瓜片,就是取其形状之意,如果熟锅定型不成功,茶叶品级就会大大降低。
炒茶师边炒边拍,使叶子成片,嫩片拍打用力小,老片用力稍大,使叶片边缘向后折叠。炒熟锅不仅要定型,还起到了“揉捻”的作用,使茶叶香味更浓。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分钟,茶叶已变为暗绿色,含水率进一步降到35%左右。
两道杀青完成后,开始进入茶叶的干燥烘焙阶段,这将直接决定茶叶的口感、香气。瓜片烘焙分为三个阶段——毛火、小火和老火。
一般情况下,茶农在熟锅杀青后马上就要“拉毛火”。
烘焙的燃料要选择最好的栗炭,不能有一点烟气,否则茶中就会有烟火味道。拉毛火需要竹条编制的小烘笼,形似一个宽檐礼帽,下有圆柱形的笼裙拢住火苗。每笼约铺放3斤熟锅茶叶,烘顶的温度约100摄氏度,每2~3分钟翻一次,八成干后可以出笼。拉过毛火后,叶片已经比较干燥,含水量不超过20%,颜色由暗绿转为翠绿,叶片两侧边缘向后折起,形似细长的瓜子。
拉完毛火的茶称为“毛茶”。茶农白天采茶,当晚就要经过杀青和毛火,常常要忙到半夜,如果不及时加工,茶叶就可能发酵。毛茶制好后放到大竹笸箩里,去掉形状不规整、颜色不好的叶片。挑拣完成后,毛茶就可以卖给茶厂,按级定价。到了茶季,各村镇都有茶叶夜市,即使半夜农民也可以挑着毛茶去交易。
后面的两道工序——小火和老火,则由茶厂完成。
火在毛火后一天进行。每个小烘笼上摊放5~6斤毛茶,下面由炭火烘烤,烘顶温度则比拉毛火时上升了20摄氏度,最高到120摄氏度。由一名茶师不停地翻摊,直到茶叶飘出清香味,此时茶叶含水率降到10%左右。
小火后,把茶叶放入竹篓中停放3~5天,按照制茶的术语称为“吐绿”或“回疲”。由于鲜叶中叶脉的含水量高于叶片,经过几重炒制、烘焙后,叶片已基本干燥,而叶脉仍有水分。经过三五天的停放,使叶脉将水分吐出,整片茶叶的含水量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下一步继续烘焙。
拉老火是瓜片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决定茶叶的香气、色泽、定型、断碎度和上霜度。拉老火要用大号烘笼,直径1.5米左右,每笼上可摊放茶叶6~8斤。烘笼顶端的温度继续上升,要达到160~180摄氏度,80斤木炭排齐挤紧,形成一个大大的炭火堆,火苗有一尺多高,火势猛烈均匀。
按照正常的瓜片生产周期,从采摘到成品需要一个星期。由于干燥彻底,6%的含水率低于其他茶叶,瓜片的出茶率也比较低,平均4.5斤鲜叶出1斤干茶。
瓜片采摘只能手工一片一片摘,杀青、毛火、小火、老火等工序也必须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
六安瓜片的冲泡方法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玻璃茶具和陶瓷茶具都是适合冲泡的器具,这里建议用盖碗、直通玻璃杯冲泡。
1、准备一壶开水,一只透明玻璃杯;
2、然后用开水清洁杯具;
3、将3g六安瓜片投入玻璃杯中,茶水比例为1:50;
4、然后向杯中注水七分满,顺时针旋转杯身,静候3分钟;
5、待茶浸润舒展开后,即可品饮六安瓜片,茶汤饮用至茶杯1/3处,即可再次续水饮用。
冲泡经验提示
六安瓜片一般采用两次冲泡的方法,先用少许的水温润茶叶,水温一般在85℃左右。
因为春茶的叶比较嫩,如果用100℃的水来冲泡就会使茶叶受损,茶汤变黄,味道也就成了苦涩味。
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类?
绿茶。
六安瓜片,中国传统的历史名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属于绿茶特种茶类,简称瓜片、片茶。
六安瓜片是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采自于当地的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和茶梗,再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六安瓜片叶底嫩绿,气味清香,口感特点是醇厚回甘,冲泡六安瓜片是采用两次冲泡,再次冲泡的味道会变淡。
物种简介
“六安瓜片”茶诞生于“六安瓜片”之中,是清朝名茶中之精华。根据六安史志记载和清代乾隆年间诗人袁枚所著《随园食单》所列名品,以及民间传说,六安瓜片于清代中叶从六安茶中的“齐山云雾”演变而来,当地人流传“齐山云雾,东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达金盆照月、北连水晶庵”的说法。
六安瓜片原产地在齐头山周围山区,清朝列为名品入贡,并畅销江淮之间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京津地区,曾远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市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六安瓜片
瓜片六安是什么茶
瓜片六安是一种绿茶,不发酵茶,即六安瓜片茶,主产于安徽省六安市,是以绿茶的工艺制作而成,其干茶呈瓜子形、背卷顺直、扁而平伏、无梗无芽、匀齐、宝绿上霜;花香馥郁,持久高长;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生津;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同时具有不苦不涩的特征。
六安瓜片茶的产地以及环境六安瓜片主产地是革命老区原金寨县和裕安区两地处大别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
内山瓜片产地: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以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
外山瓜片产地:六安市裕安区的石板冲、石婆店街道半径5公里范围、狮子岗、骆家庵一带。
这里汇集着五大水库,雨季里云山雾绕,茶树攀山栖水而生。当地人还认为,这里特有的独山小叶种茶,是制成六安瓜片的最佳原料。
其实,从品种来说,六安瓜片的传统品种,当地人称“笨茶”,“笨”是本地原生之意,生命力强韧、发芽晚。(以独山小叶种和齐山中叶种两个茶树品种为主)。
六安瓜片茶的品质特征《六安州志》中曾有“齐头绝顶常为云雾所封,其上产茶叶甚壮而味独……”的记载,且所产六安瓜片绝无农药及化肥污染,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而成的绿色有机食品。
六安瓜片,大约成茶于清朝后期,距今至少一百多年历史,现如今依然是中国绿茶中的翘楚。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因此,茶汤不苦不涩;
饮之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
六安瓜片是什么茶,六安瓜片的产地在哪里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类,茶性偏寒。六[lù]安瓜片的产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制成的干茶无梗无芽,茶叶口感不苦不涩,翠绿有光、香气清高、滋味鲜醇。
为什么叫“瓜片”
六安瓜片茶简称片茶、瓜片,因其外形似瓜子,呈片状而得名。其外形特点是单片、不带茶芽和茶梗,外形直顺完整,形若瓜子,叶边背卷平摊,色泽翠绿。
过去根据采制季节,分成三个品种:
提片: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瓜片”。
梅片:进入梅雨季节,茶叶稍微粗老,品质一般,这段时期采制的称为“梅片”。齐山瓜片分1~3等,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级8等。
注:六安瓜片是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号称“一片稀贵”,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六安瓜片的采制
六安瓜片茶的采制与一般烘青绿茶有所不同。采摘期一般在“谷雨”前后。
采摘时须待顶芽开展,嫩叶生长成熟,这样可使茶中有益成份含量提高。
六安瓜片茶的加工技艺精细。采摘回的茶叶要经“扳片”(即将芽、叶、茎拆散),然后分别炒制,以使产品叶质均一,烘焙均匀。
杀青要经过“头锅”(炒青锅)、“二锅”(炒熟锅)两次完成。但不经“揉捻”。烘制后即可趁热密封包装。
这种茶的顶芽制品叫“银针”;第一叶制品称“瓜片”;第二、三叶制品称“梅片”;嫩茎制品叫“针把”,是副品茶。
叶上有霜的六安瓜片是好茶吗
六安瓜片在炒制过程中,在拉老火以后,茶叶表面会蒙上一层白霜,这是茶叶内有机物质在高温下的升华。上等六安瓜片的叶片都会有这一层淡淡的白霜。
闻着有熟板栗味的六安瓜片才好
挑选六安瓜片,先看外形、透翠、老嫩、色泽一致,说明烘制到位。通过嗅闻,有烧板栗的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的六安瓜片;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工夫欠缺。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形状大小一致的,说明炒功到位。
六安瓜片是什么茶 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
六安瓜片简称瓜片、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
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名品入贡,并畅销江淮之间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该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根据采制季节的不同,六安瓜片可分成提片、瓜片、梅片三个品种。一般在谷雨前后开采,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制作工艺分为七道,分别是提摘、剥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和拉老火。六安瓜片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钙、钠、铁等元素,具有保健作用。
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类?
六安瓜片是绿茶。
六安瓜片简称瓜片、片茶,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在唐代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在明代被称为“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主要产地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原金寨县和裕安区两地处大别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产地: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以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
外山瓜片产地:六安市裕安区的石板冲、石婆店街道半径5公里范围、狮子岗、骆家庵一带。
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类?
六安瓜片是绿茶特种茶类。它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唐代被称为“庐州六安茶”,明代被称为“六安瓜片”,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2019年11月15日,六安瓜片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六安瓜片是一种绿茶,它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清朝时曾为朝廷贡茶,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六安瓜片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无芽无梗的茶叶,它泡出来的茶水味道香浓、不苦不涩,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当饮用对身体很好。【拓展资料】一、六(lù)安瓜片简称瓜片、片茶,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在唐代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在明代被称为"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二、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三、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四、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C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100克,嫩片酌减,老叶稍增。五、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或节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作用。炒至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时即可出锅,即时上炕。六、六安瓜片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六安瓜片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六安爪片茶是什么茶叶?
六安爪片茶是六茶叶绿茶。
安徽六安乃至全国都很出名的绿茶。
六安瓜片是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