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仙毫是名茶吗,汉中仙毫和雀舌如何区分

本文目录一览:

陕西茶叶三大品牌

汉中仙毫、紫阳毛尖、商南泉茗。根据查询茶之道网得知,陕西三大名茶指的是汉中仙毫、紫阳毛尖、商南泉茗,三者皆属于绿茶类,不经发酵,茶性偏寒,其中汉中仙毫的产地为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宁强、南郑等地;紫阳毛尖茶产地为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商南泉茗的产地为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陕西的美食有:锅盔牙子、牛羊肉泡馍、臊子面、 肉夹馍、油泼面、陕西凉皮等。

陕西三大名茶指什么茶

陕西三大名茶指的是汉中仙毫、紫阳毛尖、商南泉茗,三者皆属于绿茶类,不经发酵,茶性偏寒,其中汉中仙毫的产地为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宁强、南郑等地;紫阳毛尖茶产地为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商南泉茗的产地为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
陕西三大名茶指什么茶:
1.紫阳毛尖
产于陕西紫阳县汉江两岸的近山峡谷地区,为著名历史名茶,清朝已在名茶之列。制作工艺在近年有所变化,晒青改为半烘炒,品质有所提高。
产区层峦叠嶂,多云雾,冬暖夏凉。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而成的黄沙土和薄层黄沙土,矿物质丰富,土质疏松,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地区。
2.汉中仙毫
产区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地区东部,北阻秦岭,南塞巴山,汉水流经此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茶园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处,富含锌硒,无污染。
鲜叶于清明前至谷雨后10天采摘,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干茶每公斤需6.2万个芽头。
汉中仙毫是汉中绿茶系列的代表产品。形似兰花,色翠显毫,香气持久,爽口回甘。以玻璃杯冲泡,下沉者如初春嫩芽,上浮者若初绽之兰花,十分美观。
3.商南泉茗
商洛的商南茶以其"香高、味浓、回甜、耐泡"为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七十年代初引种栽培,八十年代开展一体化经营,九十年代取得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发展经验,茶园面积扩大到5万亩,茶叶产量提高到40万公斤,产值达1200万元。形成了"商南泉茗"、"珍眉"、"富硒"、"炒青"四等大类二十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

汉中仙毫属于什么档次?是名茶吗?

汉中仙毫属于绿茶类、不发酵、性偏寒,2005年开始,汉中市借鉴龙井、铁观音等名茶成功经验,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分步实施。
都行好物属于什么档次?市民穿法,市民场的一个很多信号是比较高端的产业的,所以说它价钱是比较贵的,它也属于是非常高档的,这个产业的
汉中仙毫是陕西当地茗茶,档次肯定不用说,它在陕西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午子栗香汉中仙毫在陕西就跟竹叶青在四川一样有品牌地位,但是出了陕西知道了人可能就不多了,所以在全国的档次就不好说了,不过同价位的汉中仙毫肯定品质好于龙井。

汉中仙毫:一杯好茶,值得等待!

老茶客们大都知道,“明前茶,贵如金”。明前茶无可替代的鲜爽口感令众多茶友为之臣服。然而四川茶已开采将近一月之久,令老茶客翘首盼望的北方名茶——汉中仙毫却还得十来天才能上市。同为“明前茶”,汉中仙毫为何如此“不徐不疾”?

? ? ?四川茶区大多纬度略低,茶园多分布在大巴山、米仓山以南,早春寒流多被秦岭、巴山阻隔,因此二月中下旬便可开采。而汉中茶区,大多在秦岭以南,大巴山、米仓山以北,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气温偏低,开园初采基本上在三月中下旬。汉中的高山茶区,采摘时间会更晚一些。平均海拔1200米的玖客茶罗镇高山茶区,开园头采基本上要到四月初了。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充足的生长周期,赋予了汉中仙毫优异的品质特征。

一、汉中茶区四季分明,春季光照适中,相较于南方茶,汉中仙毫的氨基酸和茶多酚配比适中,造就了鲜爽又兼具醇厚的口感,这也是许多老茶客倾心汉中仙毫的原因之所在。


二、茶树经过漫长冬季的休整,生长周期较缓慢,积聚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符合人体“春生夏长”的需要。


三、汉中茶区清明前气温较低,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有机无污染。再加上全程实行有机化种植,物理防虫灯伴随人工锄草,更保证了始终如一的安全好茶。


四、由于春季气温较低,开始采茶时,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芽很少。再加上明前茶非常细嫩,每一颗茶芽都由人工精心采摘而得。通常一个娴熟的采茶工,一天也只能采半斤鲜叶。而4斤鲜叶才做1斤汉中仙毫干茶。最后再经过筛选、精制,每斤干茶,其芽头通常在70000个以上。物以稀为贵,这样一来,汉中仙毫更显珍贵。


在独特自然禀赋资源的基础上,罗镇茶园更是科学施肥,以每亩四百五十斤的羊粪与茶渣做基肥,从根部给予茶树充足的营养。因此,玖客茶春茶在保证茶芽肥硕饱满、营养丰富、口感鲜爽的前提下,预计可比同地区茶园提早一周开采。


多一点时间,给茶芽生长;多一份畅想,待品时独尝。一杯饱含大自然与玖客茶心意的好茶,敬请期待!


玖客茶专注好茶


? ? ? ? ? ? ? ? ? ? ------只为你

汉中仙毫泡久了还立吗

立。汉中仙毫泡是汉中名茶,无论是泡多久都会是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会一直保持立的状态。

陕西有什么茶

陕西三大名茶 1、午子仙毫 产区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地区东部,北阻秦岭,南塞巴山,汉水流经此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茶园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处,富含锌硒,无污染。 鲜叶于清明前至谷雨后10天采摘,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干茶每公斤需6.2万个芽头。 午子仙毫是午子绿茶系列的代表产品。形似兰花,色翠显毫,香气持久,爽口回甘。以玻璃杯冲泡,下沉者如初春嫩芽,上浮者若初绽之兰花,十分美观。 2.紫阳毛尖 产于陕西紫阳县汉江两岸的近山峡谷地区,为著名历史名茶,清朝已在名茶之列。制作工艺在近年有所变化,晒青改为半烘炒,品质有所提高。 产区层峦叠嶂,多云雾,冬暖夏凉。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而成的黄沙土和薄层黄沙土,矿物质丰富,土质疏松,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地区。 紫阳毛尖鲜叶采自紫阳种和紫阳大叶泡,茶芽肥壮,茸毛多。清明前10天开采,至谷雨前结束。标准为一芽一叶。 成茶外形条索圆直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爽回甘。 3.汉水银梭 为陕西省南郑县新创制的名茶,1986年研制成功。因外形扁平似梭有白毫,产于汉水上游,故名。 茶区地处秦岭以北,巴山南麓,汉水上游,为陕西古老茶区。境内丘陵起伏,茶园垂直分布于海拔500-1300米处,鲜叶品质优异。 采制技术十分讲究,为一芽一叶初展与一芽一叶展开两个等级。 成茶扁平似梭,翠绿披毫;嫩香持久并带花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慧甘。
陕西有名的茶为:
1、紫阳毛尖
产于陕西紫阳县,是驰誉省内外的名茶。所谓“毛尖”,是指带有白茸茸毫毛的嫩茶尖,一般在清明前采制,在唐代,人们称这种茶叫“茶芽”,是向朝廷进贡的二等贡品,俗称“皇茶”。“紫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经加工出来的茶叶条形紧结匀称,外形碧绿油润,捧在手上细瞧,茸茸的白毛清晰可见,冲泡的茶叶清澈鲜艳,清香的气味沁人肺腑,小口啜饮,则感到清淡之中有一种甘美之味。据化验,紫阳县产的茶含硒量比皖、浙、闽等地的高6至32倍,长期饮用,有防癌和预防血管硬化作用。此茶与西湖龙井并列为全国名茶。
2、秦巴雾毫
产于陕西镇巴县,它的原名叫“口含茶”,因采茶姑娘每采下一片嫩茶尖,都要尖朝里、尾朝外地含在口内,用少女的口液浸泡十余分钟,然后才取出晾晒杀青,因此而得其名。这种茶在冲泡时确有出奇之处,将沸烫的壶水居高临下,冲入玻璃杯中,茶叶借着水势上下翻滚,三上三下,叶片舒展,一片片由上沉下,好似天女散花,沏定后茶尖一律朝上,亭亭玉立在绿豆色的水中,恰似碧海中的片片风帆,十分赏心悦目,乘兴啜饮几口,顿觉脑清神爽,大有“洗尽千古人间愁”之感。此茶汤色鲜美,气味芳香,在省内外颇负盛名。
3、午子仙毫
产于陕西西乡县高耸入云、雾霭朦朦的午子山上,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生产的茶叶条形紧细匀整,甘冽可口,经久耐泡,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而名噪京师。这种茶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两叶的嫩芽制成,古人谓之一枪一旗,每斤成品茶约31000个芽头,嫩度和香味都很独特,1985年5月被评为省级优质名茶,1986年6月初,在福州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中国茶叶》杂志曾向国内外介绍了这一名茶。
正确的坐姿:腰椎间盘突出应该是膝关节稍高于髋关节,可以在桌子下面放一块东西,把脚垫高一些。并应经常注意坐姿、改变体位和活动腰腿。带上片子报告单还有他那需要提前约。
1、汉中仙毫
南国汉中,天造茶乡,秦巴苍茫,汉水悠广,经纬适当,温润和爽,雾罩碧嶂,山高水长。(来自《汉茶赋》)说是的汉中的茶叶——汉中仙毫,汉中仙毫是“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个品牌的总称。
2、紫阳毛尖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汉江上游、大巴山麓的紫阳县近山峡谷地区,系历史名茶。紫阳毛尖特征条索圆紧,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茶香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
3、平利绞股蓝
绞股蓝被誉为东方神草、人间福音草,是陕西省平利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百度百科上解释绞股蓝是中草药名,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2002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其实很多人把绞股蓝也当做是一种常饮茶。
4、商南泉茗
商南县位于秦岭山脉的莽岭、新开岭和郧西大梁山交汇处,这里山势峻峭、翠峰叠嶂、雨热同季,具有独特的山地小气候特征。
该地区远离大气、酸雨等工业污染,土壤富含硒、锌、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为“商南茶”优异品质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象园雾芽
象园雾芽,是陕南著名绿茶,产于,秦岭南麓陕西商洛市镇安县象园村。因为产地在象园故称象园茶。后来从江苏潥阳请来的炒茶师看到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触景生情,便为象园茶定名“象园雾芽”。
象园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其色泽墨绿、栗香浓郁、甘味悠长、形态优美而著称。镇安地处北纬33°07′35″~33°42′02之间,是中国最北缘茶区。茶叶生长在海拔800以上的高山,常年云雾笼罩,光照适宜。
6、泾阳茯茶
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且蒸压后的外形成砖状,故称为“茯砖茶”,是再加工茶类中黑茶紧压茶的一种。
“泾阳茯砖茶”茶体紧结,其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清香持久、陈香显露、清彻红浓、醇厚回甘绵滑,具有“消惺肉之腻,解青稞之热”的功效,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扩展资料:
陕西安康,地处陕西省南部,终南山南,巴山北麓。也是最北方的茶叶产地之一。
安康茶叶包括:紫阳富硒茶、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等。安康的紫阳县、平利县都处于我国稀有的富硒带上,所产茶叶富含硒元素,有特种保健功效,其中紫阳富硒茶是世界首个通过科学鉴定的富硒茶,深受养生人群的信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陕茶

陕西茶叶最出名有几种

陕西茶叶最出名有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泾阳茯茶等,其中汉中仙毫属绿茶,产于汉中西乡、宁强,其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的特点;紫阳富硒茶属绿茶,产于安康紫阳,其茶富硒量极高,营养价值较高;而泾阳茯茶属于黑茶,产于咸阳泾阳,独具金花菌且越陈越香。
陕西有比较好的茶叶有哪些
1、汉中仙毫
产区位于汉中秦巴山区,主要包含宁强、南郑、西乡等地,其产地地理位置北阻秦岭,南塞巴山,汉水流经此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茶园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处,富含锌硒,无污染。
其茶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制成,外形微扁挺秀匀齐,嫩绿显毫,香气高锐持久,汤色嫩绿清澈鲜明,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匀齐鲜活,嫩绿明亮,且富含天然锌、硒等微量元素。
玻璃杯冲泡,下沉者如初春嫩芽,上浮者若初绽之兰花,十分美观。
2、紫阳富硒茶
产于陕西紫阳县汉江两岸的近山峡谷地区,为著名历史名茶,清朝已在名茶之列。
秦岭以南,巴蜀以北,孕育了勤劳善良的安康人,紫阳便是安康十大县中一座山清水秀的小城,其意为紫气东来,阳光普照。提及紫阳,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紫阳茶。
紫阳茶产区层峦叠嶂,多云雾,冬暖夏凉。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而成的黄沙土和薄层黄沙土,矿物质丰富,土质疏松,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地区。
全县各地土壤含硒平均值为0.49ppm,自然生长的动植物便是有机硒的天然载体,“紫阳富硒茶”的称谓便由此而来。
▲ 紫阳县土壤富硒含量分布图
相较于其它茶类,紫阳茶无论是形、色、香、味,还是意趣,都更像是一首诗一场梦,一个盛大的春天。
其茶紧细卷曲,色泽嫩绿、嫩黄绿毫毛满布,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3、泾阳茯茶
陕西省泾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且蒸压后的外形成砖状,故称为"茯砖茶"。
茯茶中的"金花"是一种有益菌,生物学家现定名为"冠突散囊菌",是国家二级机密保护菌种,在自然界只有千年灵芝才有。如同奶酪中的乳酸菌。
"泾阳茯砖茶"茶体紧结,其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清香持久、陈香显露、清彻红浓、醇厚回甘绵滑,

汉中仙毫和雀舌如何区分

汉中仙毫和雀舌在产地、内质、显毫程度上都有区别。
产地:汉中仙毫产于陕西汉中,雀舌产地四川蒙顶山、宜宾,贵州湄潭等地。
内质:汉中仙毫茶微扁挺秀,鲜爽甘醇,回甘明显,而雀舌色泽较深,茶味浓郁,香浓。
显毫:汉中仙毫显毫程度高,而雀舌茶毫不显。
汉中仙毫和雀舌的区别
1、产地不同
汉中仙毫是在陕西汉中的名茶类之一,是经过科技人员研制而成的名优绿茶,而雀舌这款绿茶,最为有名气的就是在贵州湄潭所出产的雀舌茶,这是我国户著名的名茶之乡,也是中国最好的绿茶出产地。
其次,雀舌在四川宜宾、雅安蒙顶山、江苏江苏金坛都有生产。
2、外观不同
汉中仙毫作为陕西汉中的一款绿茶类,因为汉中仙毫的茶叶外形,拥有如兰花一样的美妙姿态,而且冲泡后的汉中仙毫,叶底的芽叶也可以看出是成朵状的,品质极高,区别于汉中仙毫的雀舌,因为外形如雀舌一样小巧玲珑而且由此美名,且单芽居多,其次,雀舌的色泽较深。
汉中仙毫:色更显绿,条形纤瘦,部分显毫,有清香,匀整度好
雀舌:色泽翠绿,条形呈锋形,干茶香气为清香,香气浓郁中等。
3、香气
汉中仙毫:香气一般,微苦,苦涩能够化去。汤感比较厚实,鲜爽明显弱许多,香气为清香,中间略有毫香、豆香。也有一些青味,生津回甘较明显。
雀舌:香气浓度也不错,清香中带有栗香以及淡淡的炒米味。茶汤厚度不错但水路显粗,显甘醇,汤感较顺,苦涩皆有,生津回甘明显,喉韵好。
4、显毫程度
汉中仙毫茶嫩度较高,采摘时间较早,其茶叶白毫明显,且鲜爽度更高,而雀舌茶茶毫较少,或不显,茶汤整体的醇度更高一些。
最后
汉中仙毫、雀舌两种茶虽然是两个产区的茶品,有一些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都是绿茶,且都已鲜嫩、鲜爽、甘醇著称,如不仔细观察,一般难以分别,毕竟相似度较大。

汉中仙毫是啥茶 汉中仙毫茶的特点

汉中仙毫是绿茶,不发酵茶,主产地为陕西汉中,为陕西名优绿茶,是采摘茶树细嫩单芽、或一芽一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理条、做型、提毫、烘干、精选等工艺制成,成品茶微扁挺秀、匀齐,色泽嫩绿显毫,嫩香高锐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回味持久。
汉中仙毫产地介绍汉中位于陕西南部,具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为汉江源水流域。
是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保护地,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生态环境优越。
汉中市山清水秀,雨沛雾多,湿润温和汉中总体不热不冷,春天很少太阳,大体上大巴山和秦岭的汉中段常年处于云雾之中,而且属于高山地形。茶叶生长在海拔1000米上,云雾出现的概率高。
汉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高,被公认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中适合人类生活和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而制成的汉中仙毫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点。
再者,汉中仙毫特别经泡,总被人说有“鸡汤香”,比如氨基酸含量,汉中茶叶就特别高。
现如今,汉中茶区广泛分布于南郑、宁强、西乡、镇巴等区域,并成为中国最北部的大宗茶产区。
注意:现如今的汉中仙毫是经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整合而来,统称为汉中仙毫。
汉中仙毫的品质特征汉中仙毫是北方绿茶中的代表,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经过特殊杀青、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
成品茶外形微扁挺秀匀齐,嫩绿显毫,香气高锐持久,馥郁;
冲泡之后,汤色嫩绿清澈鲜明,根根茶叶竖立杯中,犹如刀剑林立。
饮之,滋味鲜爽回甘,清幽爽朗,且回甘明显,回味持久。
叶底匀齐鲜活,嫩绿明亮,且富含多种天然元素。
汉中仙毫的冲泡方法1、温杯
准备一壶开水,向杯中冲入少量,轻微摇晃,以提高杯温,利于茶香溢出,然后将水倒入茶盂中。
2、置茶
用茶匙取3~4克汉中仙毫拨置玻璃杯中,可提杯闻香。
3、泡茶
将稍作晾至的沸水,顺杯沿倒入三分之一处,轻微摇晃,使每一根每一粒茶叶得到充分的浸泡;
之后再次提壶,冲入茶杯七分满的水。
4、品鉴
观其形、赏其色、闻其香、品其味 冲泡好的汉中仙毫犹如少女在杯中翩翩起舞,其茶形似兰花,茶汤色泽翠绿,栗香浓郁,甘甜幽香,源远流长。
汉中仙毫的制作工艺 流程为:摊青→杀青→理条→做型→提毫→烘干→精选。
1、摊青
鲜叶均匀摊放于阴凉通风、不受阳光直射、干净卫生的室内竹质匾盘或晾席上,厚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每1至2小时轻翻1次,6小时内应付制。鲜叶失去光泽,叶质萎软、失重8%至10%为适度。
2、杀青
常用微型滚筒杀青机,锅温220℃至180°C。投叶量因机型而定。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叶色变暗,含水量60%左右为适度。
3、理条
常用五槽和七槽多功能机,锅温90℃至80℃。投叶量因机型而定。初步成形,含水量40%左右为适度。
4、做形
同理条用机械。锅温80℃至70℃。投叶量因机型而定。基本定形,含水量20%至30%为适度。
5、提毫
用炒茶锅手工提毫。锅温70℃至60℃,投叶量150至200克/锅次。白毫初露,外形固定为适度。
6、烘干
用热风式名茶烘干机,初烘温度100℃至90℃,摊晾30分钟,复烘温度80℃至70℃。烘到手捻成末,含水量6%以下为足干。
7、精选
除去碎叶、黄叶、粗条、老梗以及其他夹杂物,保鲜贮藏。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