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太平猴魁属于什么茶 太平猴魁冲泡方法
- 2、太平猴魁茶的品质特征以及特点
- 3、太平猴魁属于什么茶类
- 4、太平猴魁茶介绍 太平猴魁茶资料
- 5、太平猴魁产自什么地方
- 6、什么是太平猴魁(图文)
- 7、太平猴魁属于什么茶
- 8、太平猴魁是什么茶叶?
太平猴魁属于什么茶 太平猴魁冲泡方法
1、太平猴魁是绿茶,茶性偏寒且不经发酵,太平猴魁的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猴岗一带,制作工艺为采摘、拣尖、摊晾、杀青、布尖、排版、烘压、烘干等工序,制成的太平猴魁干茶扁平壮实,两叶抱一芽,色泽明亮,口感鲜爽醇厚且回甘生津。
2、太平猴魁的冲泡方法:
(1)宜选用修长的透明玻璃杯冲泡猴魁比较合适,这样方便观察其条形。
(2)在冲泡猴魁的时候,投茶量可以适当加大,先将玻璃杯烫热,取8~12根放入杯中,利用杯身的热量将茶叶烘热,趁机闻其干香。
(3)随后注入少量热水,水温85℃~90℃为宜,让茶叶润湿,顺便再闻一闻茶叶的香气,这时候的兰花香是最浓郁的,闻香完毕之后,将水注入杯中七八分满,待茶叶舒展开之后便可开始品饮。
(4)等杯中的水只剩下1/3的时候,再次注入热水,如是可以冲泡4~5次,正如前面讲过,猴魁的口感特点可以概括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每一泡的滋味都不尽相同,细细感受,回味无穷。
太平猴魁茶的品质特征以及特点
外形:太平猴魁茶外形芽叶肥壮,扁直且自然舒展,白毫隐伏,两叶抱一芽。
色泽:苍绿匀润。
汤色:嫩绿明亮,清澈洁净。
香气:鲜嫩清高,兰花香持久。
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猴韵”显著,味醇鲜浓。
叶底:叶底嫩匀肥厚,成朵,黄绿匀亮。
太平猴魁产区介绍太平猴魁,绿茶。
属于尖茶类的一种,是尖茶极品。所谓尖茶指的就是,一种不揉捻的烘青绿茶。
其核心产区为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候坑—带山区。
太平猴魁原产区属黄山支脉,东邻樵山,南与阔山毗邻,在太平湖上游,三面临水,一面连山,由凤凰尖、狮形尖、鸡公尖三峰构成的鼎行高山地带,海拔为 709~777 m,山峦重叠,终日云雾弥漫,残积物丰富,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鲜明,雨量充沛,湿润温暖,日照较少,小气候特点显著。
太平猴魁的分类与等级历史上,太平猴魁属于尖茶类,其中太平猴魁、魁尖和尖茶是尖茶系列品目。
以猴魁为最好,品之可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独具“猴韵”。
目前的太平猴魁,根据《地理标志产品太平猴魁茶》(GB/T 19698—2008)规定,不分品类,只按品质分为五个级:极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特级、二级各设一个实物标准样。
太平猴魁茶的品质特点其外形芽叶肥壮,扁直且自然舒展,白毫隐伏,两叶抱一芽,其芽藏而不露,呈两头尖,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身骨重实,色泽苍绿匀润,主脉或侧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
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嫩清高,兰花香较长;
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有“猴韵”,味醇鲜浓;
叶底嫩匀肥厚,成朵,嫩黄绿匀亮。
太平猴魁属于什么茶类
太平猴魁属于烘青绿茶类,不发酵茶,主产于安徽黄山,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
属性:烘青绿茶,不发酵。
工艺:拣尖、摊放、杀青、理条、压型、烘焙。
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
香气:兰香、清香馥郁且持久。
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著。
太平猴魁茶产地介绍太平猴魁产自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一带,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
太平猴魁原产地黄山区(原太平县)一带,海拔700余米,坐落在太平湖畔,山岭纵横,峰峦起伏,坑峪幽深,山水相映,“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
太平猴魁要求的条件很特别,土壤是变质页岩风化的乌沙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营养,茶园在海拔700米以上,柿大茶为茶树良种,茶园四周植被覆盖率为90%以上。
新明乡的猴村、猴岗、颜家三个自然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太平猴魁核心产地。
太平猴魁茶的品质特点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
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太平猴魁茶的冲泡可选用玻璃杯,取3-5克茶叶,用开水下投法冲泡,第一次加水1/3杯,等待1分钟,茶叶逐渐舒展开来;然后第二次加水,3分钟后,即可饮用。
太平猴魁茶介绍 太平猴魁茶资料
1、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2、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减肥作用、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等功效。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
3、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并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世博会等活动。
太平猴魁产自什么地方
太平猴魁主产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等地,其中尤以猴坑所采制的尖茶品质为佳,太平猴魁,安徽名优绿茶,未经过发酵,同时也是尖茶的典范,其茶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色泽苍绿,兰花香馥郁,其滋味鲜爽、醇厚,且喉韵明显。
太平猴魁产地环境:
茶园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土质多黑沙壤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茶山地势多坐南朝北,位于半阴半阳的山脊山坡。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
1.气温
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
2.光照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3.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据统计,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0.8以下,属湿润地带。
4.土壤
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太平猴魁的特点:
1、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2、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3、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
太平猴魁的冲泡方法:
1.备具
准备太平猴魁茶5克大约10根(茶与水的比例为1:50,即5g茶叶需要250ml左右的水)建议使用,长直筒或长广口玻璃杯,以便茶叶充分舒展,观型。
2.投茶
用茶匙将太平猴魁从茶荷中轻轻拨入玻璃杯中。
3.注水
水温为85℃(水沸腾的晾后温度),将热水倒入玻璃杯中,左右旋转杯身,再冲入85℃左右的水至玻璃杯七分满即可。
4.赏茶
只见茶叶徐徐伸展,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高爽持久,叶底嫩匀肥壮,3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什么是太平猴魁(图文)
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新明一带,该区低温多雨,土质肥沃,云雾笼罩。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
太平猴魁的传统制作工艺包括采摘、捡尖、摊放、杀青、头烘、二烘、三烘和装筒,即烘青绿茶。现代工艺中则添加了捏尖和整形两步,以使茶叶更加平整,两端不弯不翘。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采摘之后进行“拣尖”,“拣尖”过程,也是短时间摊放,实际上是一种轻度的萎凋,使少量失水,便于杀青,同时也有利于内含物质的转化,对猴魁香气、滋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重要内容介绍: 太平猴魁:绿茶。
主要产地:安徽省黄山市。
制作工艺:采摘、捡尖、摊放、杀青、头烘等多道工序。
现代工艺:添加了捏尖和整形。
太平猴魁属于什么茶
您好
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
曾出现在非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中。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稳红,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并赢得荣誉。此外,还有其茶文化,保健作用。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世界上叶片最大的绿茶之太平猴魁
什么是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什么茶叶?
太平猴魁属于绿茶类尖茶类。
太平猴魁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蕴有诱人的兰香,味醇爽口。
扩展资料
太平猴魁其实是茶叶的名茶,是产于安徽省黄山地区的一种绿茶类的尖茶性茶品,属于我国的历史名茶。由于黄山地区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以及有机成分,使的出品的太平猴魁别有一番风味。
太平猴魁芽叶挺直细嫩,形状肥硕,茶叶呈翠绿色,同时还伴有白毫。太平猴魁冲泡出拉力的茶汤呈现翠绿色,茶香十分的香浓,品饮起来滋味甜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猴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