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呼伦贝尔的行政区划

本文目录一览:

呼伦贝尔的行政区划

呼伦贝尔的行政区划包括12个县级行政区,其中有2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5个旗以及1个自治旗。
呼伦贝尔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这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这里被划分为多个旗和县。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这些旗和县经过多次调整和合并,最终形成了现今的行政区划格局。
具体来说,呼伦贝尔市下辖2个市辖区,分别是海拉尔区和扎赉诺尔区。此外,还有4个县级市,包括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和额尔古纳市。这些县级市在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除了市辖区和县级市外,呼伦贝尔还包括5个旗,分别是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这些旗在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
最后,呼伦贝尔还有一个特殊的自治旗,即新巴尔虎右旗。这个自治旗在行政上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可以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特殊政策和措施。
总的来说,呼伦贝尔的行政区划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包括市辖区、县级市、旗和自治旗等多个层级和类型。这种行政区划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既反映了历史演变的痕迹,也体现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呼伦贝尔是哪个省

呼伦贝尔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省)。
呼伦贝尔,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呼伦贝尔市下辖14个旗市区,其中,有2个区(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5个市(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总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全市草原总面积为1.49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38亿亩。全市水资源总量316.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98.1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亿立方米。
地理环境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东西630千米,南北700千米,总面积25.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市域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与俄罗斯、蒙古国边境线1733.32千米,其中:中俄边境线1051.08千米,中蒙边境682.24千米。
呼伦贝尔市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形成三大地形单元和经济类型区域:大兴安岭山地为林区,海拔700—1700米;岭西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草原畜牧业经济区,海拔550—1000米。
草原与林地的过渡地带,多是黑钙土,适于发展种植业,形成以农牧企业为主要成分的农牧结合经济带;岭东地区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形成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区,海拔200—500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市简介

呼伦贝尔市(Hulunbuir),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
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之间。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公里的边境线。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2001年10月10日撤盟设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为高。有滨洲铁路等多条铁路和111国道、301国道、绥满高速公路经过。2012年7月9日入选国家森林城市。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呼伦贝尔市气候特点:
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
全市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利用率高,无霜期短,日照丰富,降水量差异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至8月。
全年气温冬冷夏暖,温度较差大。全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只有大兴安岭以东和岭西少部分地区在0℃以上,岭东农区年平均气温在1.3至2.4℃之间,大兴安岭地区为-2.0—5.3℃,牧区为0.4—3.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8~至30℃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6至21℃之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属于哪个省

呼伦贝尔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省)。
呼伦贝尔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全市共辖2个市辖区、4个旗和3个自治旗,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呼伦贝尔市拥有12.6万平方公里森林、10万平方公里草原、2万平方公里湿地、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仅有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呼伦贝尔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32公里的边境线,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呼伦贝尔美食:
1、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 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把羊肉而言。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欢的餐食,也是他们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
2、美味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达斡尔蒙古考》中载道:“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即烤全扬)者”。烤全羊蒙语称“昭木”。据史料记载,它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也是元朝宫廷御宴“诈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面积

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陆地之和,在世界上与新西兰陆地面积相当,比英国24.4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还要大。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
这里有水草丰美的草原,有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这里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区。
位置区域:
呼伦贝尔市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呼伦贝尔包括哪些城市和地区

截至2021年,呼伦贝尔市共辖1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2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4个旗、3个自治旗,分别是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2019年数据)
1、额尔古纳市
额尔古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地理坐标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也是中国最北的边境城市。
2、阿荣旗
阿荣旗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一个旗,位于大兴安岭东麓,东经122°2′—124°5′、北纬47°56′—49°19′。西部与扎兰屯市隔河相望,东部与扎格敦山岭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邻,北部和鄂伦春旗相连,西北部与牙克石市接壤,南以金界壕为界与黑龙江省甘南县毗邻。
3、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
4、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中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鄂温克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鄂温克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
5、陈巴尔虎旗
陈巴尔虎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8°48′—50°12′,东经118°22′—121°02′等等。

呼伦贝尔大草原民族习俗

呼伦贝尔大草原民族习俗有祭火、祭敖包。
1、祭火
蒙古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因为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感谢火神爷的庇佑,祈祷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2、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届时,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还会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活动。
呼伦贝尔草原的气候情况
呼伦贝尔草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干旱区域,年均温-2.6~1.8℃,全年无霜期80~110天,春季多大风,夏季短暂、温暖,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呼伦贝尔草原的降水主要来源于太平洋夏季风带来的湿润空气,但地处内陆、季风水汽被大兴安岭阻挡,导致年降水量较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50~350毫米。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自东向西递减,呼伦贝尔草原降水最少的为呼伦湖、克鲁伦河,降水量为250毫米以下。呼伦贝尔草原受蒙古高压、季风环流和地形因素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夏、秋季节多雨,降水多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80%左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在各朝代的叫法

鲜卑时期:莫贺延洲,辽朝时期:达鲁古城,金朝时期:达鲁城,元朝时期:呼伦贝尔路。1、鲜卑时期: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呼伦贝尔地区被称为“莫贺延洲”,是鲜卑族的发源地之一。2、辽朝时期:呼伦贝尔地区被称为“达鲁古城”,是辽朝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和商贸中心。3、金朝时期:呼伦贝尔地区被称为“达鲁城”,是金朝的一个边疆重镇和商贸重镇。4、元朝时期:呼伦贝尔地区被称为“呼伦贝尔路”,是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隶属于辽阳行省。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