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八步骤,茶叶制作流程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制茶的八道工序

1、采青:采茶多在清晨朝露未干时采茶,此时的茶叶营养价值最高。采茶时以拇指和食指夹住茶芽摘下,按不同茶类分别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到五叶不等,2.萎凋:置于竹编竹篾上方,摊凉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鲜叶水分降到65%左右。自然风干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的原有香味和有机成分。3.杀青:去除青草味,蒸发一部分水分,炒制后利于揉捻成形。4.摇青:把茶叶置于摇青器具中,通过转动,茶叶与机械摩擦,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5.揉捻:分为机器揉捻及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使茶叶成条。6.烘焙: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定型、产香。7.干燥: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8.焖黄:焖黄是使黄茶形成金黄的色泽和醇厚茶香的关键工序。湿度和温度越高,变黄的速度越快。叶子含水量的多少和叶表温度是影响焖黄的主要因素。9.渥堆:是普洱熟茶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工艺,也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资料拓展:“茶”字出于《尔雅_释木》:“_,苦荼(即原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由于中国各地方言对“茶”的发音不尽相同,中国向世界各国传播茶文化时的叫法也不同,大抵有两种。比较早从中国传入茶的国家语言依照汉语比较普遍的发音叫“cha”,或类似的发音,如阿拉伯、土耳其、印度、俄罗斯及其附近的斯拉夫各国,以及比较早和阿拉伯接触的希腊和葡萄牙。俄语和印度语更叫“茶叶”(чай、chai)。而后来由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先后占据台湾,从闽南语中知道茶叫“te”,或类似的发音,所以后来了解茶的西欧国家将茶称为“te”(后演变为tea),尤其是相距很近、互相之间完全可以用自己语言交谈没有问题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茶的名称却完全不同。

英山云雾茶的制茶工艺是哪几个步骤

一般自制茶叶制作过程八大步骤是:采摘、挑选、摊晾、杀青、搓揉、烤茶、慢烤、真空包装。精挑细选鲜嫩叶的为佳,摊晾散发鲜叶水分及除清臭气,萎靡到一定程度搓揉,当形成卷曲状小火慢烤,不仅能让茶叶发出香气还能干燥茶叶的水蒸气,最后真空打包保存。【摘要】
英山云雾茶的制茶工艺是哪几个步骤【提问】
一般自制茶叶制作过程八大步骤是:采摘、挑选、摊晾、杀青、搓揉、烤茶、慢烤、真空包装。精挑细选鲜嫩叶的为佳,摊晾散发鲜叶水分及除清臭气,萎靡到一定程度搓揉,当形成卷曲状小火慢烤,不仅能让茶叶发出香气还能干燥茶叶的水蒸气,最后真空打包保存。【回答】

手工制茶步骤

制茶八步骤,简单来说就是采摘、萎凋、炒青、揉捻、团揉、渥堆、干燥、紧压。
1、采茶
采茶时需用食指、拇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利用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
2、萎凋
采摘下来的茶青须于日光下均匀摊晒,或利用热风使茶青水分适度蒸散,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从而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
3、炒青
4、揉捻。
将炒青后的茶叶用置入揉捻机(或手工揉捻)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

红茶的制茶过程 红茶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1、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红茶制作过程,简述制作红茶的8大步骤
6、筛分,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传统手工制茶过程

1. 采摘鲜叶:茶树的新梢萌发后,采摘时间要在清晨,可以出售的茶都是两片嫩叶和一碎叶(红茶),三四片带黄的叶子(绿茶)。
2. 晾放枯水:将采摘鲜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放,以去除人工收药机损伤叶子的味道。
3. 杀青:将晾放后的鲜叶扔进锅里,翻炒至颜色变绿,破坏物质氧化酶活性,防止后续过程的氧化反应。
4. 揉捻:将挑拣好的茶叶放在揉捻机或手动揉捻的大盆中,轻轻揉捏数百次,从而均匀排列叶子纤维、释放出茶汁,揉成长条状或散状的茶叶。
5. 发酵:挑选好的茶叶分别根据黑、绿、黄、白茶等不同工序,放入具有通风性和维持湿度的固定区域,一般程度为50%左右,使茶叶自然进行后发酵。
6. 干燥:将经过发酵的茶叶放置在高温下进行烘干(100度左右),使黄茶、白茶蒸烤,其他茶类一般进行低温烤(50~70度)。
以上制茶步骤需要经验丰富的手工厂家来完成,他们会根据天气、气候、特种品味等多方面进餐的调整上述各环节的工艺内容。

在家做绿茶的步骤是什么?

在家做绿茶的方法如下:
制茶第一步:洗锅,生火烧热锅。由于茶叶需要烘焙,量也较大,所以最好选用柴火灶。把锅洗净,生火并将锅烧热。
制茶第二步:炒青。倒入采摘回来的茶叶,用竹筷反复翻动,直到将茶叶炒软。此时需大火。
制茶第三步:装入簸箕。将炒软的茶叶盛出,装入簸箕。盛出茶叶后,将锅洗净。
制茶第四步:揉搓(搓茶)。擦茶需趁热,用手反复揉搓,跟揉面差不多。将手在冷水中浸湿,这样就不怕烫啦。当茶叶揉搓成一团,感觉茶叶也凉了后,将揉成团的茶叶散开,这一遍搓茶就算结束啦。
制茶第五步:重炒并重复揉搓。将搓好的茶,放入热锅中再炒热。同样用筷子来回翻动至,直到茶叶充分加热,后再装出揉搓。重复5遍炒、搓过程才能制出好茶。
最后:烘焙制干。经过五遍反复炒、搓过程后,将最后一遍搓过的茶,放入热锅内,来回翻动五到十分钟,接近干燥时需停止翻动,避免碎。最后熄灭明火,用灶内余烬烘干即可。
扩展资料: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发酵类茶等所不及。
参考资料:绿茶 百度百科

自己摘的茶叶怎么制作 制茶的工序有哪些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一般泛指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及人们用它们泡制的饮料。那么自己摘的茶叶要怎么制作呢?我们摘完茶叶之后,需要进行炒制,抄完之后进行摊凉,在进行复烘,步骤是比较多的。有对制作茶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阅读。
摘完茶叶后怎么制作 1、炒茶:把新鲜的茶叶摘回来之后,我们需要进行炒制,把锅烧热,然后倒入茶叶开小火,用手不停的翻炒。
2、摊凉:茶叶经过炒制之后,会变成深色,这时就可以出锅了。要把炒好的茶叶放在容器里进行摊凉。
3、复烘: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到5厘米为宜,用60到65度的温度进行烘焙,每隔10分钟需要轻翻拌一次。
4、整理:把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要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的杂物剔出来。
制茶的工序有哪些 自己摘的茶叶怎么制作,制茶的工序又有哪些呢?制茶的过程一般分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精制、包装。而不同种类的茶叶又有着不同的制作细节,要找到合适的制作方法才能制出好茶叶。

茶叶制作流程简介?

  茶叶制作的流程有哪些,茶叶的制作过程是如何。茶叶制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希望你们喜欢!
  1、采青
  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 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 茶性比较粗犷

  2、萎凋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
  失 水:叶子晒干晒死 造成味薄
  积 水:没有搅拌 造成苦涩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 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酵。
  浪 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
  擦,促进氧化。
  3、发酵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杀青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揉捻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 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
  第二、 成形。
  第三、 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
  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6、干燥
  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7、初制茶
  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8、精制
  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下: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 经过这些程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各种茶制作过程
  一、绿茶制作过程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自唐代我国便采用蒸汽杀青的方法制造团茶,到了宋代又进而改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我国又发明了炒青制法,此后便逐渐淘汰了蒸青。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绿茶加工过程是: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1、杀青: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一是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三是蒸发一部分水分,使之变为柔软,增强韧性,便于揉捻成形。鲜叶采来后,要放在地上摊凉2—3小时,然后进行杀青。杀青的原则一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使杀青锅或滚筒的温度达到180℃左右或者更高,以迅速破坏酶的活性,然后适当降低温度,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影响绿茶品质,达到杀匀杀透,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杀青的其二原则是要掌握“老叶轻杀,嫩叶老杀”。所谓老杀,就是失水适当多些;所谓嫩杀,就是失水适当少些。因为嫩叶中酶的催化作用较强,含水量较高,所以要老杀,如果嫩杀,则酶的活化未被彻底破坏,以产生红梗红叶;杀青叶含水量过高,在揉捻时液汁易流失,加压时易成糊状,芽叶易断碎。低阶粗老叶则相反,应杀得嫩,粗老叶含水量少,纤维素含量较高,叶质粗硬,如杀青叶含水量少,揉捻时难以成形,加压时也易断碎。杀青叶适度的标志是: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无红梗红叶,手捏叶软,略微粘手,嫩茎梗折不断,紧捏叶子成团,稍有弹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
  2、揉捻;揉捻的目的是为了缩小体积,为炒干成形打好基础,同时适当破坏叶组织,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揉捻一般分热揉和冷揉,所谓热揉,就是杀青叶不经堆放趁热揉捻;所谓冷揉,就是杀青叶出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放,使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揉捻。较老叶纤维素含量高,揉捻时不易成条,易采用热揉;高阶嫩叶揉捻容易成条,为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采用冷揉。目前除制作龙井、碧螺春等手工名茶外,绝大部分茶叶都采取揉捻机来进行揉捻。即把杀青好的鲜叶装入揉桶,盖上揉捻机盖,加一定的压力进行揉捻。加压的原则是“轻、重、轻”。即先要轻压,然后逐步加重,再慢慢减轻,最后部加压再揉5分钟左右。揉捻叶细胞破坏率一般为45—55%,茶汁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润滑粘手的感觉。
  3、 干燥:干燥的方法有很多,有的用烘干机或烘笼烘乾,有的用锅炒干,有的用滚桶炒干,但不论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一、叶子在杀青的基础上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品质;二、在揉捻的基础上整理条索,改进外形;三、排出过多
  水分,防止霉变,便于贮藏。最后经干燥后的茶叶,都必须达到安全的保管条件,即含水量要求在5—6%,以手揉叶能成碎末。
  二、红茶的制作过程
  红茶的基本制造过程是: 鲜叶***1***萎凋***2***揉捻***3***发酵***4***干燥 。红茶对鲜叶的要求:除小种红茶要求鲜叶有一定成熟度外,功夫红茶和红碎茶都要有较高的嫩度,一般是以1芽2、3叶为标准。采摘季节也有关,一般夏茶采制红茶较好,这是因为夏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适制红茶。
  1、 萎凋:萎凋目的就是要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叶片变软,青草气消失,并散发出香气。鲜叶采摘后,要均匀的摊放在萎凋槽上或萎凋机中萎凋。萎凋槽一般长10米、宽1·5米,盛叶框边高20cm。摊放叶的厚度一般在18—20cm,下面鼓风机气流温度在35℃左右,萎凋时间4—5小时适度。常温下自然萎凋时间以8—10小时为宜。萎凋适度的茶叶萎缩变软,手捏叶片有柔软感,无摩擦响声,紧握叶子成团,松手时叶子松散缓慢,叶色转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鲜叶的青草气减退,透出萎凋叶特有的愉快的清香。
  2、 揉捻:揉捻目的一是使叶细胞通过揉捻后破坏,茶汁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内质奠定基础;二是使叶片揉卷成紧直条索,缩小体积,塑造美观的外形;三是茶汁溢聚于叶条表面,冲泡时易溶于水,形成外形光泽,增加茶汤浓度。红茶的揉捻机一般都比较大,多使用50cm 以上甚至90cm的揉捻桶。其揉捻的适合度,以细胞破坏率90%以上,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叶表面,用手紧握,茶汁溢而不成滴流。
  3、 发酵:发酵是功夫红茶形成品质的关键过程。所谓红茶发酵,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发酵室气温一般在24—25℃,相对溼度95%,摊叶厚度一般在8—12cm为宜。发酵适度的茶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春茶黄红色、夏茶红黄色,嫩叶色泽红匀,老叶因变化困难常红里泛青。
  4、干燥:发酵好的茶叶必须立即送入烘干机烘乾,以制止茶叶继续发酵。烘干一般分两次,第一次称毛火,温度110℃—120℃,使茶叶含水量在20—25%,第二次称足火,温度85℃—95℃,茶叶成品含水量为6%。
  三、青茶的制作过程
  乌龙茶的制造工艺,要经过:采青、凉青、晒青、凉青、做青***摇青摊置***、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成品。制乌龙茶制作严谨,技艺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高山茶分春秋两季。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5月上旬***为春茶;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7月上旬***为夏茶;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8月下旬***为暑茶;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10月上旬***为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公开,特别是早青、午青、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以午青品质为最优。
  1、采青***采摘***:晴天的正午10:00至下午15:00时采摘的鲜叶质量最好,采集时不能在下雨天及阴天中采摘,否则将很难行成甘醇的之味及香气;而且茶叶的鲜嫩度要适中,一般选三叶一芽,枝梗宜短,细小。这样枝梗的含水量才会少,制作出来才会形成高档气质。采青很辛苦,采青的最佳时间也正是太阳正烈的时候且全靠手工一叶叶的采摘,因此需要很多人手,乌龙茶采摘讲究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开采,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枝梗粗壮不利于粗制,太短了叶片太嫩做不成茶。
  2、晒青:茶青采下来后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爆晒,当茶青积累到一定量***一般够做十来斤毛茶***就运回家里置于空调房内。等到夕阳西下时,在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
  青。晒青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摊在水筛上架在架子进行;有的是直接摊铺在地上;有的在地上铺上竹筛进行。主要还是根据当时的气温来。晒青的目的是先利用地热、柔和的夕阳和晚风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为摇青作准备。此时的关键是叶片上的泥土味、杂味等要去尽又不能晒死。
  3、晾青:茶青经过晒青后,将茶青置于竹筛上,放入空调房静置,茶青经过晒青时,会蒸发部分水分,青叶成遢软样,在空调房静置时,叶梗、叶脉的水分这时会往叶面补充,这时,叶面又会挺直起来
  4、摇青:当茶青晾青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将竹筛中的茶青倒入竹制摇青机中准备摇青,在摇青的过程中,通过“闻青叶香气,看青叶颜色变化”来决定摇青的次数和轻重。一般要重复2到3次的摇青,每次摇青间隔个把小时。具体的要看茶青的质量和当天天气。这一环节在反复的摇青和静置中决定了茶叶的质量,为制茶中最关键的部分。将摇青过的青叶移入青间,放在水筛架上静置。这时在摇青时青叶散发的水分通过静置,又会从叶梗、叶脉往叶面补充散发,到完成最后一次摇青已是夜深人静,这时要将茶青静置到第二天使其发酵。
  5、杀青***炒青***:到了第二天茶农就要不时通过对茶青的看、闻、摸、试,来决定是否要炒青。这一环节将最终决定乌龙茶的质量,也决定毛茶价格。有经验的茶农都能把握时机制作出优质乌龙茶。由于杀青后叶子上会产生一定的红边此时还要将红边去除否者会影响茶叶质量。
  6、包揉成型: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俗称茶巾***,利用“速包机”把整个茶叶紧包成球状。从这个环节开始其目的就是制作外形和颜色。
  7 、揉捻:将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使茶叶成型 。茶球在紧包的状态下在揉捻机中滚动,里面的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颗粒状”,从叶状到颗粒状的神奇之作全在这里,当然是要经过很多遍的操作。
  8、打散:把打包好的茶球打散,以便重复进行包揉和揉捻。
  9、焙火: 将茶揉捻到有一定溼润并有一定色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上,至于炉中焙烤。包揉、揉捻与焙火是多次重复进行的,这些过程重复得多了将使茶叶颗粒暗淡无光色泽不活,重复次数少了又会使颗粒蓬松颜色发白。应适可为此直到外形满意为止。
  10、烤焙:当茶叶最终成型就要放要进行烤焙将茶叶中的水分烘干。这将影响到茶叶的储存时间保证在茶叶的储存和转运中不变味。一般要进行一个小时。
  四、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不同的白茶品种加工工艺各不相同。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白
  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但是从制作工艺步骤来说,却有着细微的差别,白毫银针制作工序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白牡丹、贡眉工艺为:鲜叶、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或筛拣***、复火、装箱。 其中的关键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白茶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四步:
  1.采摘: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储存: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开启,进行包装。白茶主产地在福建省,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茶树的生长,后来的采摘以及制作工艺更加考究,传统采摘方法有"十不采"的约束,所以每个细节都决定了茶叶的质量。
  五、黄茶独特的“闷黄”制作方法
  黄茶是我国特产,属于六大茶之一,因黄汤黄叶而得名,其制法采用独特的“闷黄”制作工艺,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溼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制作步骤:杀青、闷黄、干燥、揉捻。
  1、杀青: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闷黄: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到黄茶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溼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
  3、干燥: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4、揉捻:黄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
  六、黑茶的制作方法
  1.杀青: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 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杀青能杀匀杀透。
  2.初揉: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
  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溼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决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溼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溼。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4.复揉:将渥堆适度的茶坯解决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菸味,分层累加溼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干燥判断标准:茶梗易折断,手捏叶可成粉末,干茶色泽油黑,松烟香气扑鼻时,即为适度。干毛茶下焙后,置于晒簟上摊晾至与室温相同后,及时装袋入库。

贵生制茶的方法

贵生制茶是一种传统的制茶方法,常用于制作一些高档的茶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其制茶过程如下:1.选材:选择新鲜嫩芽,采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露水,采摘的时间一般在春季清明前后或秋季霜降后。2.杀青:将采摘的嫩叶迅速放入锅中炒制,达到杀青的目的,避免茶叶氧化。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以破坏茶叶细胞壁,让茶叶自然释放出气味和味道。4.萎凋:将揉捻后的茶叶散放在凉爽、通风的地方,进行萎凋,让其在低温下慢慢失去水分,同时挥发出一部分异味。5.发酵: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在发酵室中,进行发酵。贵生制茶的发酵需要十分严格的控制,一般控制在五六成左右。6.烘干:将发酵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控制烘干时间和温度,将茶叶烘干,达到外皮干燥、内部湿润的效果。7.包装:将烘干后的贵生茶进行筛选、分级、包装。一般言之,每公斤原茶能产生250-300克的最终高品质的贵生茶。贵生制茶需要精细步骤和精湛技术,另外还要控制好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才能制作出品质优良、味道醇厚的茶叶。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