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本文目录一览: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答案】:C
解析: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产生于1947年的大陆,曲作者张彻,词作者邓禹平,是一首以高山族曲调描述山地风情、人物的民歌。故本题答案选C。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台湾高山族的
高山族
高山族
台湾高山族
台湾省高山族。
《阿里山的姑娘》是改编阿里山民歌《高山青》,歌曲《高山青》创作于1949年,为电影《阿里山风云》主题曲,首唱者为该片女主角张茜西。
歌曲作曲者为《阿里山风云》的导演之一张彻,作词者为邓禹平和周蓝萍。歌曲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奚秀兰演唱后,在中国内地开始广为传唱。
扩展资料:
清黄叔《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记载34首番歌,其中有歌颂劳动、反映生产斗争的肖垄社《种稻歌》、大武郡社 《捕鹿歌》;歌颂祖先、歌颂斗争历史的阿束社和武洛社的《颂祖歌》。
歌唱新婚、会饮等生活题材的南北投社《贺新婚歌》、南社《会饮歌》等,还有力田、念祖、 被水、认饷、祀年和别妇等内容的民歌。
现代高山族民歌中,反映生产劳动和斗争的有耕作、狩猎、捕鱼和祭祀、会饮、祝年等歌;反映恋爱和婚姻的有恋歌、抒情示爱歌、婚礼、思妇、念夫等歌;一般生活民歌包括怀乡歌、悲歌、禁忌歌、迎宾、送宾、怀念、思家等歌。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家人?

高山族
阿里山族啦!
邹族,大陆统称高山族。
高山族民歌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

苗族
高山族
《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是香港导演张彻唯一创作的曲子,受欢迎的程度很高,虽然不是真正的民谣,但总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其实只是应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所谱写而成的创作歌曲,还曾一度传为周蓝萍所作,后经证实,才知为张彻的作品。
在六、七十年代,由于它是唯一以高山族曲调描述山地风情、人物的名歌,又使用铃鼓和小鼓等乐器,因此在当时的国语流行歌曲中独树一格。「高山青」最早由青山演唱,曾经风靡一时,由于歌词内容盛赞高山族,因此也被其他高山族歌手如施孝荣等重新翻唱过。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阿里山的姑娘是高山族的民歌。《阿里山的姑娘》是改编高山族民歌《高山青》,歌曲《高山青》创作于1949年,为电影《阿里山风云》主题曲,首唱者为该片女主角张茜西。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阿里山的姑娘》歌词简介。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哈啊哈啊哈啊。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高山长青涧水长蓝,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碧水长围着青山转,高山青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哈啊哈啊哈啊哈,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高山长青涧水长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哈啊哈啊哈啊,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高山长青涧水长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民歌是台湾省高山族的民歌,演唱者是我国著名的民歌歌手奚秀兰,她个人也因这首《阿里山的姑娘》而在台湾省家喻户晓。这首歌也成为我国民歌中的一首经典曲目。
台湾高山族的民歌
阿里山的姑娘不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歌,阿里山的姑娘是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谱写的歌曲。
《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填词者为邓禹平(四川人,定居台湾),作曲者为知名导演张彻(杭州人,从上海去台湾,后定居香港),首唱为女主角张茜西。
《阿里山的姑娘》是香港导演张彻唯一创作的曲子,虽然不是真正的民谣,但总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其实只是应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所谱写而成的创作歌曲。
由于《阿里山的姑娘》是唯一以高山族曲调描述山地风情、人物的名歌,又使用铃鼓和小鼓等乐器,因此在当时的国语流行歌曲中独树一格,由于歌词内容盛赞高山族,因此也被其他高山族歌手如施孝荣等重新翻唱过。
扩展资料
高山族的歌谣:
高山族歌谣多数是群体即兴创作的作品,歌谣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和人情世态,其中颂祖歌、劳动歌、征战歌、祭祀歌与情歌占有相当的比重。如赛夏人的《矮灵祭歌》即是祭祀歌中非常著名的,全歌诗行完整,唱法特殊,与矮灵祭之迎灵、娱灵、送灵之舞步相配合。
祭歌内容有赛夏族对矮人冒犯行动的忏悔,也有矮人对赛夏人的谆谆训诲。词句错落,音律跌宕,是祭祀歌谣中代表性作品。乐器有嘴琴、竹笛、鼻箫和弓琴。杵乐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音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里山的姑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高山族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其实真正说的是阿里山邹族原住民。传统做法是把许多少数民族都说成是汉族的分支,所以在国家并没有搞过民族调查,也并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民族。
后我们又无法去台湾做调查,所以只好把鲁凯族、排湾族等统一称为高山族。现在台湾人对本土民族作了很详尽的研究和调查,但这种研究多半是泛绿势力赞助的,怀有令大陆所厌恶的政治动机,因此无法接受。而且56个民族的说法由来已久,也不能轻易改变。
因此,我国也一直把台湾少数民族统称为高山族,也习惯上把《阿里山的姑娘》称为高山族民歌。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民族

阿里山的姑娘是台湾高山族。
阿里山的姑娘是台湾高山族,不过最早生息在台湾的人们通称高山族,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为的“东鳀人”和“夷州人”,后来改称为“山胞”、“台湾土著族”、“台湾先住民”、“台湾原住民”。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阿里山的姑娘》是改编阿里山民歌《高山青》,歌曲《高山青》创作于1949年,为电影《阿里山风云》主题曲,首唱者为该片女主角张茜西。
《阿里山的姑娘》歌词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哈啊哈啊哈啊。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高山长青涧水长蓝,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哈啊哈啊哈啊哈,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高山长青涧水长蓝。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哈啊哈啊哈啊,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高山长青涧水长蓝。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阿里山的姑娘

卓依婷演唱《阿里山的姑娘》“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传唱这首《阿里山的姑娘》。提起《阿里山的姑娘》,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是一首台湾高山族情歌,这是不对的,其实,这首歌的产生地在1947年的大陆,曲作者张彻(从上海去台后定居香港的导演),词作者邓禹平(四川省三台县有名的才子)。

1947年,上海国泰电影公司导演张彻率摄制组到台湾拍摄电影《阿里山风云》,电影急需一首主题歌,张彻让一同前去的邓禹平写歌词。邓禹平从来没去过阿里山,他回忆以前和女友在家乡山水间嬉戏的场景才写出了这首歌。

《阿里山的姑娘》原名《高山青》,歌曲与台湾有关系的是他们在当地采风用了当地土著的歌调,但词曲均以创作为主,这一创作套路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让听众领略了原汁原味的台湾风情。在电影拍摄过程中,解放军过了大江,1949年电影拍完时,摄制组已不可能返回大陆,结果他们留在了台湾,后来成了台湾电影界的中坚力量。

《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曲有众多的歌唱家参与传唱,其中著名歌唱家朱逢博对该歌的传播功不可没。经过她富有创意的改编,使这首小调式的歌曲变成了大气磅礴的舞曲,而且音乐结构非常完整,焕发出独特的光彩,唱出了劳动人民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深厚感情。二胡曲《阿里山的姑娘》由赵国良先生改编和演奏,改编和演奏都很成功,奏出了台湾山地同胞载歌载舞的情景和高山族音乐的原生态之美,与二胡曲《阿美族舞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