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佛手冲泡步骤
- 2、永春佛手的冲泡方法有讲究吗?
- 3、【 怎么泡永春佛手的答案 】
- 4、中药里的拂手是起什么做用的
- 5、永春佛手茶品鉴四要点
- 6、泡功夫茶为什么要放很多茶叶 功夫茶一次茶量是多少?
- 7、泡茶叶的水温多少度最佳?
- 8、有豆香味儿的茶叶究竟是哪种茶?
- 9、福建十大名茶 永春佛手
佛手冲泡步骤
工具/原料
永春佛手茶,盖碗,杯盖,小瓷杯,公道杯,沸水
洗杯,冲泡,刮沫,看茶,品茶
方法/步骤
1
先把开水煮沸,然后用沸水将盖杯,公道杯等茶具冲洗烫热,提高杯具温度,俗称白鹤沐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将准备好的乌龙茶永春佛手,使用茶匙放入茶壶中,完成落茶。投茶量5-7克,根据个人喜好灵活掌握。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
提壶高冲,沸水应沿茶壶边缘冲入,不宜直接往壶中心冲,以免破坏茶叶品质。使茶叶在杯中随开水旋转,茶艺步骤雅称为高山流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
倒入沸水后,使用杯盖刮去浮在杯面上的泡沫,并用沸水冲洗杯盖,后将杯盖沿壶边缘斜插入盖好,该步骤称为春风拂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
浸泡2分钟后,把壶中的茶汤依次倒入品茗杯中,乌龙茶茶艺中俗称关公巡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6
把杯中剩余的茶汤,一点一滴的茶汤依次注入茶杯中,使每杯茶浓淡均衡,口感无差异,该步骤有个好听名字叫做韩信点兵。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7
茶汤冲泡完成后,就可以看茶,注意观察汤色,并闻杯盖上的茶香,完成初步的赏茶闻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8
最后一步就是品饮佛手茶汤,鉴定茶叶品质,要边啜边嗅,浅尝细品,该步骤称为品啜甘露。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9
经验总结:
1.把开水煮沸,冲洗烫热茶具——白鹤沐浴。
2.灵活掌握投茶量,放入壶中——乌龙入宫。
3.沸水高冲,使茶叶在杯中旋转——高山流水。
4.用杯盖刮去杯面泡沫,盖好杯盖——春风拂面。
5.浸泡完成后,将茶汤依次倒入品饮杯中——关公巡城。
6.将剩余茶汤依次倒入小杯,使茶汤浓淡均匀——韩信点兵。
7.观赏茶汤颜色,闻盖上茶香——赏色闻香。
8.奉茶之后,开始品饮茶汤,边啜边嗅,浅尝细品——品啜甘露。
永春佛手的冲泡方法有讲究吗?
你好,没有讲究
这北京吧算是彻底的废了。。。。 我头像真好看尧
当然有 ,什么韩信点兵,请君入瓮,。。。具体忘了
永春佛手茶的冲泡方法
一、使用茶具:
?
白色陶瓷有盖的杯(审评杯)90ml、审评碗110 ml、评茶盘20×24×5cm、叶底盘、汤匙等。
二、洗涤加温茶具:
?
用温开水冲洗要冲泡和饮用的茶具。
三、取茶样看外形(茶叶的外形与色泽):
扦取具代表性永春佛手茶样5-6克于冲泡杯(审评杯)中;同时察看茶叶的外形是否紧结,色泽是否砂绿油润。永春佛手茶外形干看以条索、色泽为主,整碎、净度为辅。
四、冲泡与审评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1、以100℃开水冲泡(山泉水及矿泉水最适宜)。
2、先刮沫:以杯盖刮除浮在杯上的茶沫,冲洗干净,再盖上杯盖。
3、审评内质。第一泡:冲泡后1—1.5分钟后闻杯盖香,看品种香气是否纯正,何种香型,永春佛手品种特征(香椽香等)是否明显;约2分钟时,倒出茶汤于审评碗中,看其汤水是否金黄清澈;品其汤水,是否纯正醇厚回甘,香气是否与杯盖一致,是否有永春佛手的品种特征。
第二泡:
?
? 以第一泡同样的方法冲泡。2分钟时闻其杯盖香,与前次比较,看香气是否一致,判断香气的强弱程度。3分钟时倒出汤水,看其汤水色泽及品其汤水的香气、醇厚、回甘程度。
第三泡:
?
? 与前两次冲泡方法基本一致。3分钟时,闻其杯盖香,与前两次香气比较,判断其香气的强弱纯正程度。4分钟后,倒出汤水,看其色泽,品其汤水的,与前两次比较香气、醇厚回甘情况,判断本泡茶样的耐泡程度。有需要进一步审评可以同样方法继续冲泡、审评其香气滋味。审评滋味后,先嗅叶底余香,再将茶叶倒入装满清水的白色搪瓷盘中评叶底。
【 怎么泡永春佛手的答案 】
如何泡饮永春佛手茶?很多茶友,特别是北方的茶友不是太了解,将永春佛手茶如绿茶般用大杯浸泡。这样泡法完全无法品出永春佛手茶的独特韵味,白白浪费了一泡好茶。其实泡永春佛手茶并不需要如茶艺表演那么烦琐的程序,下面以盖碗为例来详细介绍怎样冲泡永春佛手茶。 一、茶具的选择 泡永春佛手茶根据各人喜好选择瓷茶具或紫砂茶具均可。但由于近年来永春佛手茶流行轻发酵,比较重视茶叶的香气,建议选择瓷茶具(盖碗或壶均可),这样有利于发挥出永春佛手茶的香气,盖香明显。由于紫砂壶密度较小,壶体孔隙会吸附一部分茶味,所以感觉起来香气就差了一畴。当然,喜欢养壶的朋友用紫砂壶冲泡永春佛手茶也是可以的,只是要分些观音给壶喝就是了。 二、永春佛手茶的冲泡 1.取适量茶叶(一般一泡茶7克,现在有专门的包装机,每7克一包装,真空包装,很是方便)放置于盖碗中,用沸水冲泡。 2.用盖子刮去泡沫。 3.快速将茶冲倒于公道杯(茶海)中。公道杯上放置滤网,可滤去碎茶叶。由于这第一道茶水主要是洗茶,并不饮用,故而快冲快出为好。 4.用公道杯(茶海)中的第一道茶水冲洗滤网和茶杯。 5.洗好杯子后,再用沸水冲泡第二道茶水,盖上盖子。
中药里的拂手是起什么做用的
您好!
是“佛手”吧?
这是种药食两用的好东西。
可理中焦脾胃之气,开郁,帮助消化。
中药佛手泡水喝,可以顺气!如果你特别生气,肚子胀,可以喝点!少儿不宜喝。
万事别生气!气出病来没人治。
补肾、补气血、护肝、养胃、健脾、改善睡眠、增强性欲、改善腰酸背痛、改善房事时间、硬度、勃起、提高免疫力。
天然植物~养肾王者
[编辑本段]佛手①
概述: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切成薄片。
佛手 属芸香科香橼的一个变种,与原种性能相似,形态不同之点为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指。果肉几完全退化。供药用,为芳香健胃药。
佛手 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是枸橼的变种,与该种的不同处是:叶先端印,有时有凹缺;果实长形,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其裂数即代表心皮之数。裂纹如拳者称拳佛手,张开如指者叫做开佛手。
我国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果皮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为调香原料;果实及花朵均供药用。
性味 辛、温。
成分 含挥发油及橙甙等。
功用 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用于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胸闷气胀,呕吐咳嗽以及神经性胃痛等。
[肝胃气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
鲜佛手12—15克(干的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玄胡索各6克,水煎服,治胃气痛有效。
[湿痰咳嗽(包括慢性支气管炎)]
佛手、姜半夏各6克,水煎去渣,加砂糖温服。
[传染性肝炎]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药用便方有:
1、肝气郁结、胃腹疼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
2、恶心呕吐: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
4、白带过多:佛手20克,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分食。
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佛手的花与果实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笋尖、佛手炖猪肠等;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佛手干9~27克,败酱草按年龄计算,每岁l克,十岁以上每两岁增加1克,水煎,每日3次分服,服时可加白糖或葡萄糖,10天为一疗程。计治64例,皆愈,临床症状平均在4~6天内消失。(《中医杂志》1957.7.361~362页)。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2.《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3.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5.《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6、<<陈帅佛传>>:佛手是佛教七宝之一。
【英文名】 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别名】佛手柑、手柑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棕黄色。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壁不均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多角形,偶见类圆形气孔。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多角形的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双锥形。
(2) 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佛手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性味归经】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用法用量】 3 ~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文名称: 佛手
外文名称: Fu Sheo
公司: 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年代: 四十年代
单位数量: 10
类型: 直软标
规格: 长182mm 宽77mm
参考价格: 30~60元
图片: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2/SmokeMark/DL/DL-164239/SmokeMark/Pic/0/imageView/__end_key__
临床应用:
1.(《闽南民间草药》)治痰气咳嗽;陈佛手6-9g。水煎饮。方中佛手和胃化痰,为君药。
2.(《闽南民间草药》)治妇女白带:佛手15-30g,猪小肠1尺。水煎服。方中佛手行气,燥湿,疏肝解郁,为君药。
3.佛手露(《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恶,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佛手120g,五加皮30g,木瓜、青皮各12g,栀子、陈皮各15g,良姜、砂仁、肉桂各9g,木香、公丁香各6g,当归18g,白酒20斤,冰糖5斤。上药为粗末,装入绢袋内,入酒浸,文火煮之,滤清入冰糖即成。每服约30g,1日3次。孕妇忌服。方中佛手行气止痛,和胃化痰,为君药。
[编辑本段]佛手②
佛手,佛手茶(永春佛手)的简称。永春佛手系“中国申奥第一茶”,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和桂洋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乃佛手品种茶树梢制成, 是福建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品。
佛手茶树品种有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以春芽颜色区分),以红芽为佳。鲜叶大的如掌,椭圆形,叶肉肥厚,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开采,分四季采摘,春茶占40%。
佛手茶成品特征茶条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浓锐,味甘厚,耐冲泡,汤色橙黄清澈。冲泡时馥郁幽芳,冉冉飘逸,就像屋里摆着几颗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发出来的绵绵幽香沁人心腑。
佛手本是柑桔属中一种清香诱人的名贵佳果, 茶叶以佛手命名,不仅因为它的叶片和佛手柑的叶子极为相似,而且因为制出的干毛茶,冲泡后散出如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永春佛手始于北宋, 相传是安溪县骑虎岩寺一和尚,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经过精心培植而成。其法传授给永春县狮峰岩寺的师弟, 附近的茶农竞相引种至今。清光绪年间,县城桃东就有峰圃茶庄,在百齿山上开辟成片茶园种植佛手。清康熙贡士李射策在《狮峰茶诗》有赞佛手茶诗句:“品茗未敢云居一,雀舌尝来忽羡仙。”原全国人大副委员会周谷城先生亦为之题赠“永春名茶”条幅。
永春佛手茶树属大叶型灌木,因其树势开展,叶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为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其中以红芽佛手为佳。茶树树冠高大,鲜叶大如掌,呈椭圆形,尖端较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地柔软,叶色黄绿油光,叶缘锯齿稀疏。
佛手茶相传为闽南一寺院住持采集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所得,其叶与佛手柑的叶片相似,茶水具有独特的“佛手韵”。永春已有300年的栽培历史,现有茶园2万亩,年产1500多吨,50%以上出口日本、东南亚各国,是全国最大的佛手茶生产出口基地。佛手茶外形紧结卷曲、肥壮重实,色泽沙绿油润,汤色黄绿清澄明亮,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味甘爽。不仅为名贵茶饮,民间长期兼作药用,既能提神醒脑、醒酒消暑、开胃健脾,又有抗癌、减肥、降血脂之功效,为著名保健茶品,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国名茶。永春佛手还被香港皇室集团制成“皇氏谓常宝”,是一种糅合螺旋藻等中药的药剂,以养为主;和传统药品依靠氧化铝化学成分的治疗观念完全不同。
清康熙年间(1704年)永春狮峰岩建成,“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永春佛手已有300年的栽培历史。
永春佛手茶在1985年、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1987年获“全国华侨茶叶基金会”授予的“佛手奖”1995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上世纪30年代初,就有少量佛手茶开始转销国外。现有茶叶种植面积6万多亩,产量4000 吨, 其一等品每公斤售价在150元以上,每年外销茶叶2500余吨。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闽南一带的华侨不仅将其作茗茶品饮,还经年贮藏,以作清热解毒、帮助消化之药。赞其“西峰寺外取新泉,饮佛手赛神仙;名贵饮料能入药,唐人街里品茗篇。”
[编辑本段]佛手壶
中国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壶身设计巧妙,仿一佛手,而瓜蒂与叶巧妙连接,而壶注藏于瓜头之间,含蓄自然,巧夺天工,精致非常,令人爱不释手!
泥料特性:
简介: 缎泥原矿称之“老团泥”,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当泥胚制陶外,亦可磨筛成细颗粒,作为调砂效果之用;烧成后呈次鹅黄色,略含极少数红色斑点。另一缎泥之原矿为本山绿泥,产地亦为黄龙山,原矿呈绿灰色,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烧成后呈米黄色调。
窑温:约1175~1180度。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江苏宜兴赵庄山系朱泥矿~黄石黄之共生矿。
泥性:感甜嫩绵密,质坚而温润,呈近田黄色调,为江苏宜兴赵庄山系朱泥矿~黄石黄之共生矿,经挑拣练制而成,因含铁量只达6%左右,致陶之后呈“金田黄色”。
特点:许多玩家误认为缎泥会“吐黑”,其误解之起因,乃昔时窑炉均为低温窑,而缎泥系为高温泥(一般烧成温度约摄氏度1175~1180),故每每窑烧不足,成品遇水后呈现还原为原矿色之现象(玩家称“吐黑”);此为窑温不足所致,而非泥质之缺陷,希玩家勿因果倒置才是。
冲茗特性:缎泥适泡之茶较为宽广,一般而言,透气率均佳;茶汤顺和平适,操作冲茗技巧要求不高,甚适生手使用。
作者简介 花货专家。1966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父母都是紫砂紫砂工艺厂老艺人。从小耳濡目染制壶之术,并受蒋蓉大师的悉心指导,壶艺日益渐长,专攻花壶。二十多年来,对壶艺之道已颇有心得,作品工艺精细,形象逼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所制作品得众多名家和收藏家的青睐,深受业内人士及海内外收藏家的赏识。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芸香科木本植物佛手的果实。产于广东、福建、云南、四川等地。秋季果实未完全变黄时采收,切薄片,干燥用。亦可鲜用。
[性能]味辛、微苦,性温。能舒肝解郁,理气和中,化痰。
[参考]含挥发油、佛手内脂、柠檬内脂、橙皮甙等。
对肠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肠痉挛有解痉作用;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能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以及保护心肌缺血;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用途]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呕逆少食;咳嗽痰多。
[用法]一日5~10g。煎汤,浸酒,泡茶。
[附方]
1,佛手玫瑰茶:佛手10g,玫瑰花5g。沸水浸泡饮。
本方以佛手、玫瑰花舒肝理气。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饮食减少。
2,佛手姜糖饮:佛手、生姜各10g。加红糖适量,煎水饮;或以沸水浸泡,代茶饮。
本方以佛手舒肝理气、健胃和中,生姜健胃止呕。用于肝胃气滞,胁肋、脘腹胀痛,呕逆少食。
永春佛手茶品鉴四要点
正如品酒一样,品鉴茶叶质量重在色、香、味三方面,所不同的是有的茶叶还评叶底。下面就以清香型永春佛手茶为例,分四要点说明如何品鉴茶叶:
一、 嗅香气 :冲泡后,用拇指、食指、中指将杯盖竖起移至鼻端,深吸嗅香。香气以其品种的花果香型,如佛手茶的香橼香、雪梨香,其香强持久且耐泡为佳;品种香弱的为次;如带有烟、焦、霉、水闷气、日晒气、油气等异味为劣。嗅香气应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第一泡判别茶叶中的异气味和 香型 ,第二泡判别香气的 浓淡、强弱 ,第三泡判别香气的 持久性 。
二、 观汤色 :嗅香气之后,立即将茶汤倾倒入审评碗中,然后趁热辨别茶汤的颜色、深浅、明暗、浑浊等。永春佛手茶汤色一般要求 橙黄或浅金黄,以明亮清澈为上品 ,暗淡混浊为次。一般来说,清香型的永春佛手茶汤以金黄色为佳,夏茶以橙黄色为好,秋茶以浅橙黄色为好。
三、 尝滋味 :看汤色的同时或之后尝滋味。尝滋味要趁热(45-50℃)时最为准确。用茶匙舀取适量茶汤吮入口中,用舌头在口腔内循环打转,边打转边吸气,使舌部味蕾充分感受,作出相心的综合反应。舌头各部位对味觉分工不同,舌尖辨甜味,舌两侧辨咸酸。舌心辨鲜涩,舌根辨苦味,咽喉与鼻腔相通,亦可辨香气。茶汤在口中打转不宜过久,以免舌头失敏感性。审评滋味是品尝茶汤滋味的浓淡、醇厚、鲜涩、甘甜、鲜爽、青臭味、刺激性,辨别茶汤中香味有否异味及茶叶火候等。茶汤入口,有一股芬香,过喉甘滑、醇厚、鲜爽、回甘为上品。第一泡滋味浓度大,先辨别有否杂异味、品种味;第二泡滋味最好,品种特征更明显,对辨别鲜爽度、醇厚度、韵味、回甘有利,是判定级别的依据;第三泡辨别茶叶耐泡性、持久性,以及与第一、二泡的滋味是否基本一致。永春佛手茶滋味要求“ 醇厚圆滑无异味,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润韵无穷 ”。
四、 察叶底 :先嗅叶底余香,用右手将审评审杯倒翻,左手持杯盖半盖着杯面,移至鼻端深吸嗅香。然后将茶渣倒入装有清水的叶底盘中,用汤匙翻动叶片鉴别。叶底主要观察:1、嫩度:叶了的柔软肥厚程度,具弹性还是硬挺;2、匀整度、断碎度;3、叶色;4、红边红点分布情况,是鲜红色还是褐红色;5、品种纯度、有无品种混杂。永春佛手茶 叶底以肥厚、柔软、明亮、色泽一致、绿叶红边、匀整、纯正者为佳 。补充一点说明,品鉴时通常泡三泡即可,不等于只泡三泡,那就浪费了,永春佛手茶耐泡,可以多泡好几泡,具体看个人感觉喜好。
白云山人曰:嗅其香,观其色,尝其味,茶焉廋哉!茶焉廋哉!
白云山人编辑20170301
泡功夫茶为什么要放很多茶叶 功夫茶一次茶量是多少?
功夫茶其实是一种饮茶的习俗,泡茶的方法,属于茶艺,功夫茶还有专门配套的功夫茶具。其中有名的还是潮汕地区的功夫茶。泡功夫茶一般要放较多的茶叶,这是为什么呢?
泡功夫茶为什么要放很多茶叶 功夫茶一般指的是乌龙茶的泡法,尤其是潮汕人或者闽南人,像铁观音、凤凰单丛、永春佛手、凤凰水仙等都可以用功夫茶泡法。
乌龙茶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兼顾提香和做形,采用的原料都是较老的茶叶(台湾部分高山茶除外),因而在冲泡的过程中,茶中的元素不那么容易释入到茶汤中,显得味不足。因而,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好口感的茶汤,就需要多放茶叶,这是其一。
其二,乌龙茶的特点是香,喜欢喝乌龙茶的人更爱的是乌龙茶冲泡出来的那一瞬间,在揭开碗盖或者壶盖或者从壶口分汤时的那一刻,茶香四溢,整个人的精神都觉得振奋和惬意了起来。因而,为了短期内获得足够的茶香,就需要多放些茶叶,通常是8克左右。
功夫茶一次茶量是多少 "功夫茶"用茶量要远大于其他泡茶法。通常功夫茶泡工夫红茶用量是4克,铁观音6克,乌龙茶可达8克(当然和泡具大小有关)。而其他泡法中每杯投茶量一般只在2~3克,如安吉白茶、龙井等。
功夫茶的特点是"好水沸水快出水",茶水快速分离是功夫茶技艺的核心。因为它出水快,一般不到30秒就要倒干,所以为了保证茶味,就必须加大投茶量。刚学泡功夫茶的人往往忽略这一点,认为留一点茶水在壶里问题不大。其实多留一滴水,下一泡茶汤滋味就容易变酸。
潮汕功夫茶有什么讲究 想好好泡一壶工夫茶,真正的工艺,连炉火都讲究,还精选榄炭烧火煮水。泡茶之前,要先用开水烫洗茶具,然后放上适量茶叶。第一泡茶,是不喝的,茶水里有泡沫,而且当是洗虑掉一些脏东西,毕竟茶叶手工制作,多少会有些不干净。第二泡开始,才是可以喝的。
如何冲茶也非常有讲究,三个茶杯挨一起,要均匀的倒茶,最后还要用到韩信点兵,把茶里的茶水完全的倒出来,不留一点水在茶叶里浸泡,以免坏了茶叶。水的温度也有控制,100度的不行,要稍微低些,太低也不行,不利于把茶的色和味充分体现。
具体说来,规矩挺多,技巧不少。所以冲泡一壶工夫茶,需要一个人,相当的关注,静静的来做,非常仔细。一壶好茶泡出来,色香俱全,聊以待客,也显得分外尊贵。
泡茶叶的水温多少度最佳?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按照传统的观念,泡茶的水应该越开越好,老北京甚至有这样的说法:水要烧开到浇到地上能“啪啪”作响才好。当然不同的茶对水温的要求也大不相同,这也是基本常识,比如绿茶水温要略低,而砖茶则要沸煮。 据有多年泡茶经验的师傅介绍,不同的饮法对水温的要求也大不同。 泡绿茶的水温一般要在90摄氏度以下,大约就是桶装水热水器绿灯亮后等几分钟后正合适。如果是矛尖、春芽之类的嫩芽茶,则水温要更低,可以先把水冲入空杯子(不要提前温杯),然后再放入茶叶。如果是夏天,还可以用冷水泡。就我试验过的品种,都可以泡出不错的效果。泡的时间在40分钟以上,投茶量可略多一点。但是这种冷水泡的绿茶很“去火”,不宜在秋冬天饮用。 茉莉花茶是轻发酵茶,而且多用茶梗,因此须用沸水冲泡。过去北京水质很差,碱味很重,因此泡不出好茶,唯有茉莉花茶香气浓重单一,可以遮异味,所以几乎垄断了老北京的茶品种。茉莉花茶如用冷水泡味道会很怪,变成了“茉莉水”,几乎没有茶味,像是喝香水,不推荐。 乌龙茶的品种太多,都可以使用潮州功夫泡法。泡功夫茶当然要用100度左右的开水,但前提是对投茶量和泡的时间要拿捏得很准。我个人感觉对于铁观音、高山茶等发酵相对较轻的茶,水温可以略低,水沸后离火,待水翻滚不再暴烈时冲茶;武夷岩茶、凤凰单枞等发酵较深的茶水温则要较高,但要注意不能直接冲到茶叶上,而要从盖碗壁冲入,这大约是怕直接把茶叶直接烫“熟”,香气就没了。但如果是用大杯泡,或者像我这样每天用Lock&Lock带茶上班,则水温不可太高。因为如果用沸水泡乌龙茶20分钟,甚至是在密封的容器里,那么茶汤肯定会变涩,出药味。我的经验是热水器绿灯一亮就立即冲入,如果中途变为红灯也不用停,这样倒入杯中的水温大约在90度左右,这样即便封泡一小时以上口感仍然很不错。乌龙茶也可以用冷水泡,而且有专门用冷水泡的品种:冷香乌龙。还有一种西藏产的“雪地冷香”,香气很浓,是否有加香料的嫌疑我尚未敢肯定,但口感确实很好。对于减肥心切或便秘的朋友,冷水泡铁观音是很有效且味道不错的偏方,有口服开塞露之称。可以在睡前泡下,醒来后服用,投茶量越大,见效越快…… 泡红茶的水温和铁观音类似,不可在狂沸时冲入。红茶不耐泡,如果水温过高味道会变涩。袋装红茶例外。用冷水泡红茶的效果差强人意,唯有滇红中的金芽类品种还可以,这其实是红茶类里发酵最轻的品种。 砖茶如今的品种很多,仅普洱就有千差万别。砖茶过去是煮着喝的,因此理论上是水越开越好。好的生普洱水温可略低,但依我的感觉,水温对普洱的味道影响不是很明显。砖茶不可用冷水泡,因为等把茶泡开了,也该变质了。
泡茶的水温,人们都知道老茶宜沏嫩茶宜泡。所谓“沏”就是用刚新滚沸的开水直接泡茶,水温较高,通常可达97℃以上;所谓“泡”,就是把滚开的水稍等一会儿,或用热水瓶中的开水泡茶,水温较低一些。按科学道理来说,茶叶中,特别绿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用很滚的开水来泡茶,维生素C会受到很大破坏,但人们饮茶主要为求得一杯香味浓溢、生津止渴的茶汤,不是主要为追求茶叶的维生素,同时泡茶用水温度越高,茶叶中的香味才会更好地浸透和挥发出来。通常都习惯用新滚开水泡茶。如求两全其美,品饮细嫩的高级绿茶,水温可掌握80℃左右,特别幼嫩的芽茶,水温还可以再降低一些,其他中低级茶可用水温较高或新沸水冲泡。至于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完全可用新沸开水冲泡。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热水瓶中的新鲜开水泡茶是合适的,因热水瓶中的开水,水温通常在80-90℃之间。
红茶一般70-80度最适合铁观音一般80-90度最适合绿茶一般80-90度最适合 茶叶中的氨基酸对人体有好处,它在水温6℃的时候就能溶解出来。维生素C在水温70℃时就会受到破坏。茶多酚和咖啡碱在水温70℃时就逐渐溶解出来,若水温过高,茶的味道就过于苦涩了。因此,要想保持茶叶中的营养,让茶水味道清香,沏茶的水温最好在70℃至80℃之间为宜,一般是先将开水灌入暖瓶,而后再沏茶比较好。
1、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武夷岩茶(包括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漳平水仙、漳州黄芽奇兰、永春佛手、台湾冻顶乌龙、广东凤凰水仙、凤凰单枞等。其100度的沸水泡茶最佳。
2、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祁门工夫、宁红等。水入茶壶之际约为95℃,这是最适合红茶的温度。
3、绿茶:龙井、碧柔春、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信阳毛尖、庐山云雾茶等。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
4、白茶: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冲泡白毫银针,水温不宜过高,90度左右即可
5、黑茶:普洱茶、茯砖茶、六堡茶等。冲泡黑茶,水温100度
6、黄茶:霍山黄芽、蒙山黄芽等。冲泡黄茶,水温在70度-90度
冲泡茶叶的水温,要看水的质量和茶叶的等级。如果水质较好,烧开即可泡茶,过沸会损失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茶汤失去香味;若水质不佳,就要多煮一会儿,使杂质沉淀。俗话说:“老茶宜沏,嫩茶宜泡。”
所谓沏,就是用刚烧开的水;所谓泡,就是用热水瓶中的水。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用湿度很高的水沏茶,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但水湿过低又不易使茶叶香味溢出。
为两全其美,品饮高级、细嫩的绿茶,水温最好是80~90℃。特别嫩的茶,泡茶时水温还可以再低一些。其他中低档茶,可用100℃的滚水冲泡。至于红茶、花茶,则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
/iknow-pic.cdn.bcebos.com/960a304e251f95ca8b4df541c5177f3e6609528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60a304e251f95ca8b4df541c5177f3e6609528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60a304e251f95ca8b4df541c5177f3e66095288"/>
拓展资料泡茶的八个要素
一、台要简:指台面上除了茶具,尽量减少无关的器具。
泡茶是一份功夫活,须得用心吃茶,太多繁杂会影响我们品茗的心情。
/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266dec9c0523dd54574e748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266dec9c0523dd54574e748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266dec9c0523dd54574e7483"/>
二、器要洁:茶具要清洁无渍。
茶是追求口感的东西,稍有不洁,都会影响茶的韵味。
三、身要正:冲泡饮茶时身形要端正。
中医上讲究气,喝茶也有那么点小讲究,喝茶冲茶时身要正,这样才能保证气息通畅。俗话说“站如钟,坐如松”,这些都是有一定联系的。
四、心要净:没有杂念,一心侍茶。
五、气要和:身心合一。
这里说的和是生理和心理达到一种平衡,当然这个很难做到,也不好评判,我们姑且做到心平气和就足够了。
六、水要静:刚烧开的不沸腾的水。
刚烧开的水还在沸腾,不适合立刻泡茶,应该等水“静”下来,否则倒水时不好把握度量。
七、手要稳:手要稳定,不能抖动。
这也是最基本的要素,冲泡时手抖,度量不好把握,势必泡不出好茶来。
八、声要低:不可大声喧哗。
泡茶饮茶上升到文化高度,就是我们所说的茶道,既然是“道”,那必然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悟,大声喧哗则意境全无。
1、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武夷岩茶(包括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漳平水仙、漳州黄芽奇兰、永春佛手、台湾冻顶乌龙、广东凤凰水仙、凤凰单枞等。其100度的沸水泡茶最佳。
2、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祁门工夫、宁红等。水入茶壶之际约为95℃,这是最适合红茶的温度。
3、绿茶:龙井、碧柔春、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信阳毛尖、庐山云雾茶等。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
4、白茶: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冲泡白毫银针,水温不宜过高,90度左右即可
5、黑茶:普洱茶、茯砖茶、六堡茶等。冲泡黑茶,水温100度
6、黄茶:霍山黄芽、蒙山黄芽等。冲泡黄茶,水温在70度-90度
冲泡茶叶的水温,要看水的质量和茶叶的等级。如果水质较好,烧开即可泡茶,过沸会损失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茶汤失去香味;若水质不佳,就要多煮一会儿,使杂质沉淀。俗话说:“老茶宜沏,嫩茶宜泡。”
所谓沏,就是用刚烧开的水;所谓泡,就是用热水瓶中的水。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用湿度很高的水沏茶,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但水湿过低又不易使茶叶香味溢出。
为两全其美,品饮高级、细嫩的绿茶,水温最好是80~90℃。特别嫩的茶,泡茶时水温还可以再低一些。其他中低档茶,可用100℃的滚水冲泡。至于红茶、花茶,则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
拓展资料泡茶的八个要素
一、台要简:指台面上除了茶具,尽量减少无关的器具。
泡茶是一份功夫活,须得用心吃茶,太多繁杂会影响我们品茗的心情。
二、器要洁:茶具要清洁无渍。
茶是追求口感的东西,稍有不洁,都会影响茶的韵味。
三、身要正:冲泡饮茶时身形要端正。
中医上讲究气,喝茶也有那么点小讲究,喝茶冲茶时身要正,这样才能保证气息通畅。俗话说“站如钟,坐如松”,这些都是有一定联系的。
四、心要净:没有杂念,一心侍茶。
五、气要和:身心合一。
这里说的和是生理和心理达到一种平衡,当然这个很难做到,也不好评判,我们姑且做到心平气和就足够了。
六、水要静:刚烧开的不沸腾的水。
刚烧开的水还在沸腾,不适合立刻泡茶,应该等水“静”下来,否则倒水时不好把握度量。
七、手要稳:手要稳定,不能抖动。
这也是最基本的要素,冲泡时手抖,度量不好把握,势必泡不出好茶来。
八、声要低:不可大声喧哗。
泡茶饮茶上升到文化高度,就是我们所说的茶道,既然是“道”,那必然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悟,大声喧哗则意境全无。
有豆香味儿的茶叶究竟是哪种茶?
是普洱茶,一般陈年的普洱因为发酵的时间比较长,就会有这种味道,而且还会有橘子味儿,苹果味儿,糯米味儿,和其他的一些味道。
这种茶为,名茶掌中宝:永春佛手。「永春佛手,点滴入口,齿颊留香,色香味俱臻上乘,不愧为茶中名品。」 此茶产自海拔600米至900米的高山茶园,乃佛手品种茶树梢制成,鲜叶大的如掌,肥厚椭圆。
是白茶这种茶有的人去喝的时候会尝出豆浆的味道,但是可能是因为它的冲泡手法不一样才会出现这种味道,一般来说白茶是不会有这种味道的,它就是最简单的清香。
绿茶中能喝出豆香味的比较多,还有黄茶,因为制作工艺的关系,泡了以后会有豆的清香。还有龙井茶,因为高温干燥的关系,泡了以后,会有浓浓的一种豆香味。
朋友说,这次淘到一款好茶,性价比极高,最重要是这茶汤很稠厚,泡一壶你尝尝,有一种熟悉的味道。烫壶,温杯,投茶,冲泡,出汤,不过几分钟时间,这款被朋友视为“新宠”的白茶就冲泡完毕。一看叶底,典型的白牡丹特征,茶汤色泽黄亮,从外表看没有什么太大的缺点。但喝一口却让人难以忘怀——小时候外婆做的手磨豆浆的味道。冒昧地问一句:你们在喝白茶的时候有喝到豆浆味吗?
真的是豆浆的味道。
菇凉忍不住,还是给朋友泼了一盆冷水:
你这茶哪里好,明明是茶农做坏了,愣生生地闷出了这中味道,是茶没做好。
好吧,估计到春节后,这位朋友都不会邀请菇凉到他那喝茶了,因为真相往往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说回本文的主题:喝白茶真的会喝出豆浆味吗?
如之前购买了小陈家2014年的荒野牡丹的茶友,在微信上也和菇凉探讨过这个问题,这位茶友说,我在你的茶里喝到了豆香味,是那种新鲜的豆香。
菇凉细想了一会儿,后来才得出了结论:茶友口中的这股豆香味,其实是白茶的鲜爽感。
每个人的味蕾不同,对味道的感受也不同,故而用来形容味道的词汇和代表物也不同。
但,喝白茶是真的不会喝出豆浆味的,除非你冲泡的手法异于常人,让茶汤出现了豆浆味。
那么菇凉家的2014荒野牡丹应该是什么味道呢?2014年荒野牡丹,采摘自树龄在80岁左右的老茶树。
一芽一叶特征明显。冲泡之后,盖香层次变化如下:前调:毫香,这是白茶最本质的香气,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上较为明显中调:青草香、花香;青草香是一种鲜爽感的体现,而花香则是自然的馈赠,是属于太姥山白茶特有的香气后调:毫香。一起香气散去之后,又回归到最本质的香气——毫香。一如素颜女子,不论你如何粉墨装饰,最后还是要回归素颜,回归本真。
福建十大名茶 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锦斗和桂洋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主要品种有红芽佛手茶和绿芽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是福建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品,鲜叶似佛手柑叶,叶肉肥厚丰润,质地柔软绵韧,嫩芽紫红亮丽,制好后外形如海蛎干,条索紧结,粗壮肥重,色泽沙绿油润,冲泡时,香气馥郁幽长、沁人肺腑,其汤色金黄透亮,滋味芳醇,生津甘爽。
佛手茶相传为清康熙二十九年(0690年),安溪金榜骑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树枝条嫁接在香橼上而得(见庄灿彰《安溪茶业调查》)。康熙四十三年(1705年),传入永春达埔狮峰村。
佛手制乌龙茶,茶条紧结、肥壮、卷曲呈豪干状,色泽砂绿乌润,香高味浓,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绿明亮,独具风格;制红茶,汤色红浓,叶底红亮,品质甚佳。1996年,佛手被定为福建省茶树良种,现安溪县栽培较少,主产区为永春县,闽中、闽东、闽北有小量引种。
经福建中医学院研究证明,佛手茶对结肠炎、胃炎、止泻有显着的治疗作用,对降血脂血压、软血管等有保健功效。此外,佛手茶还具有提神益思、清心明目、利尿解毒、健美延年、降血糖,颐养身心等保健功效;经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周来兴长年临床经验证实,永春佛手茶对支气管哮喘及胆绞痛、胃炎、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有明显辅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