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白族三道茶是哪三道 白族三道茶
- 2、大理白族“三道茶”是哪三道,有何讲究?
- 3、白族三道茶用( )等原料制作而成。 A、生姜 B、乳扇 C、茶 D、蜂蜜
- 4、白族的“三道茶”是哪三道?
- 5、白族三道茶包括哪三道 白族三道茶的介绍
- 6、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什么
- 7、白族三道茶礼仪内容
- 8、三道茶是哪里的民俗
白族三道茶是哪三道 白族三道茶
1、第一道茶叫“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里一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此道茶以浓酽为佳,香味宜人。因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这道茶只有小半杯,不以冲喝为目的,以小口品饮,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为趣。寓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面对苦境,我们惟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2、第二道茶叫“甜茶”,是用大理特产乳扇、核桃仁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制作而成。此道茶甜而不腻,所用茶杯大若小碗,客人可以痛快地喝个够。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经过困苦的煎熬,经过岁月的浸泡,奋斗时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最后硕果累累。这是对勤劳的肯定,这是付出的回报。当我们在鸟语花香里,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3、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是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绿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因桂皮性辣,辣在白族中与“亲”谐音,而姜在白语中读“菒”,有富贵之意,所以此道茶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如恭喜发财,大富大贵)。因集中了甜、苦、辣等味,又称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诸如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等等的诱惑。要做到“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气度。如果一味沉湎于成功或失败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过执着,就会作茧自缚,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丧失了许多人生乐趣。所以,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不妨看得轻些淡些,不要让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抛弃的重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大理白族“三道茶”是哪三道,有何讲究?
也是一个体育大国,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大 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篮球运动是一项团体作业的运动,篮球比赛成绩 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参赛者的身体素质、篮球技术,更和篮球战术的运用 息息相关。
对于一定的体育项目而言 ,它在一定条件下开展可能是属于民间体育的范畴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不属于民间体育的范畴
所谓大理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和回味茶。第一道是苦茶,又称“烤茶”或“百门 茶”,饮后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第二道是甜茶,内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等配料,饮后提神补 气、神清气爽;第三道是回味茶,内有花椒等配料,饮后满口清香,其内涵丰富,有着很深的哲理。
主要意思是告诫人们,生活是先苦后甜,要经过艰苦奋斗,才能得到幸福。它提醒人们,在走过 一段路程之后,要认真总结一下,然后信心百倍地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在当地饮用“三道茶”,还有一种调节人际关系和传扬民族文化的作用。不论是在街头巷尾, 还是在公园船头,饮用三道茶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
此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大理白族的“三道茶”,确实值得“回味”。云南的茶叶向来是很有名的,其种类繁多,大理地区尤以下关沱茶和苍山雪绿享誉中外。
大理“三道茶”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徐霞客之《滇游日记》。说是在当年的一个元宵节上, 徐霞客于鸡足山悉檀寺西楼观灯,“注茶为乐,先清茶,中盐茶,次密茶”,即是为“三道茶”之雏 形。后来,佛教在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共饮之,“三道茶”便逐渐发展起来。到 了明清年间,这种饮茶方式已在市镇及广大农村广泛传开,并增加了乳扇、蜂蜜、核桃等配料。 人们在举行某种仪式、婚礼及过节时,均专门加工、饮用“三道茶”助兴。其内容和形式也逐渐 完善和固定下来,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风格。
白族三道茶用( )等原料制作而成。 A、生姜 B、乳扇 C、茶 D、蜂蜜
【答案】:A、B、C、D
白族在制作三道茶时的原料主要为:茶、生姜片、红糖、熟芝麻、熟桃核仁、乳扇、花椒、桂皮、蜂蜜等。
白族的“三道茶”是哪三道?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抖茶”,先苦后甘,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二道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等佐料,能提神补气,使人神清气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椒、肉桂等佐料,饮之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白族三道茶源远流长,起源于唐初,之后不断得到发展,到了唐南诏国中后期,佛教在大理兴盛,寺庙倡导坐禅饮茶,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得以迅速发展。到明、清之际,白族家室多爱饮烤茶,招待客人饮甜茶,在婚事、节庆期间专饮“三道茶”。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极富文化内涵,其象征意义通常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白族三道茶包括哪三道 白族三道茶的介绍
1、苦茶,白族称之为“清苦之茶”,暗含着做人要先吃苦才能成功的寓意。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司茶者会将一只小砂罐放在小火上烘烤。等到小砂罐被烤热后,取适量茶叶放入砂罐中,并不停转动,以便里面的茶叶受热均匀。等到里面的茶叶发出“啪啪”的响声,叶子的颜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一会之后,主人将茶水倒进茶杯中,用双手捧着献给客人。这道茶因为经过烘烤和煮沸,颜色很好,看上去像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起来苦涩中有清香。这道茶一般只有半杯,大多数客人都会一饮而尽。
2、甜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就会重新用小砂罐制作第二道茶,烤茶和煮茶的程序与第一道茶一样,不同的是这个时候要加入少许红糖。按照这种方法沏出来的茶,苦中有甘甜,甘甜中有清香,味道很好,它暗含着白族人“苦尽甘来”的美好愿望。
3、回味茶。这道茶的煮法和前两道相同,只是里面的原料已经换成蜂蜜,还有花椒和核桃仁。客人在喝第三道茶时,要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用口轻吹,趁热喝下。第三道茶酸甜苦辣各种味道都有,回味无穷。
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什么
三道茶分别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苦、二甜、三回味”,表示经过努力得来的幸福生活才是最有品味的。
什么是三道茶?
三般茶也称三道茶,白语叫“绍道兆”,是白族待客的一种风尚,大凡宾客上门,主人一边与客人促膝谈心,一边吩咐家人忙着架火烧水,待水沸开,就由家中或族中最有威望的长辈亲自司茶,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并在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道茶寓意
苦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制作材料为烘烤的茶叶,茶汤为琥珀色,焦香味,喝下去滋味较为苦涩。
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
回味茶: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绿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
白族三道茶礼仪内容
白族三道茶礼仪是白族传统的祭祀仪式。其中包括“送茶”、“敬茶”和“祭茶”三个环节。1.送茶:祭师向祭桌上献上新茶,并吟诵祷文,祈求神灵的庇佑和教诲。2.敬茶:祭师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然后向每位参加仪式的人依次敬茶,代表着对神灵的敬仰和感激。3.祭茶:祭师将茶叶放入祭神器中,然后用热水冲泡。茶烧煮好后,祭师将茶液倒入祭神器前方的“茶滴”中,意味着将茶献给神灵。在整个仪式中,参与者需要保持安静谦虚的态度,以表达对神灵的尊重和敬意。茶的香气和芳香也被认为是与神灵沟通的一种方式。
三道茶是哪里的民俗
“三道茶”是云南省大理白族一种古老的传统茶俗。
大理市的白族村落主要分布在洱海附近,唐代南诏国时期(公元8世纪),其城郭大多建于现在214国道线附近,直到今天,几个重要的城镇依旧在这一位置周围。而“三道茶”习俗正是起源于南诏国时期,传承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成为大理地区白族独有的民俗。
“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又名“雷响茶”,因将开水倒入干焙茶叶的烤罐时发出沸腾声而得名,这道茶以苍山绿茶为主,味道甘苦,寓意人的一生经历波折。
第二道为“糖茶”或“甜茶”,主材料为红糖、乳扇、核桃仁片,甜而不腻,寓意苦尽甘来;第三道为“回味茶”,主材料为蜂蜜、花椒、桂皮,味甜微麻又略苦,寓意人老时对一生的回味。
文化轶事
关于三道茶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住着一位老木匠。一天,他对徒弟说:“你要是能把大树锯倒,并且锯成板子,一口气扛回家,就可以出师了。”于是徒弟找到一棵大树便锯了起来。
但还未将树锯成板子,就已经口渴难忍了,徒弟只好随手抓了一把树叶,放进口中解渴,直到日落,才将板子锯好,但是人却累得筋疲力尽。这时,师傅递给徒弟一小包红糖笑着说:“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后,顿时有了精神,一口气把板子扛回家。
此后,师父就让徒弟出师了。分别时,师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去后,问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甜、苦、麻、辣,什么味都有。”师父听了说道:“这茶中情由,跟学手艺、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后甜,还得好好回味。”
自此,白族的三道茶就成了晚辈学艺求学时的一套礼俗。随后三道茶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的一种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