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信阳毛尖产地
- 2、信阳毛尖主要产在哪些地方
- 3、信阳毛尖主要产在哪些地方?
- 4、信阳毛尖原产地是哪(信阳毛尖产于哪里)
- 5、信阳毛尖的简介,跪求。急需。
- 6、信阳毛尖产地在哪里
- 7、信阳毛尖核心产地
- 8、信阳毛尖核心产区
信阳毛尖产地
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等。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
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信阳毛尖的特点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
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1915年信阳毛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
信阳毛尖主要产在哪些地方
主要产地在信阳市_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毛尖茶属于绿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茶作为传统名茶,因其外形条索紧秀、圆直有峰、白毫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于信阳故名“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气高爽、回甘悠长、汤色黄绿”的风格著称。
信阳毛尖品质优异,炒制工艺独特。全国茶学专业大、中专统编教材《制茶学》等及众多的茶学专著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茶经》、《中国茶学辞典》、《中国名优茶选集》、《茶业大全》、《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等均收录入册。
扩展资料
特点
信阳毛尖产区称鲜叶为茶草、茶青、青叶、生叶等。鲜叶质量优劣与成品茶质量关系密切,温湿度好的地区鲜叶生长好,制出毛尖茶外形油润发亮;温湿度差的生长也差,制成品有干枯感。采大与小也有差别,采早叶太嫩香味不足,产量少,厚老,茶叶粗老,香味低劣。
鲜叶分级,确定质量高低依据其鲜叶大小,色泽、轻重、厚薄、老嫩等几项因素而确定质量的高低。信阳毛尖鲜叶分级方法有粗分和细分二种。
信阳毛尖鲜叶分级首先检查是否有劣变。如因存放时间过长,鲜叶变红,轻者列为次级,重者作为省变处理,分别摊放制作。有老叶林片含杂的鲜叶要求当时挑拣分开,除去杂质。老嫩混杂的鲜叶与鲜叶单一老嫩的分开,大鲜叶与小鲜叶分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主要产在哪些地方?
主要产地在信阳市_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毛尖茶属于绿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茶作为传统名茶,因其外形条索紧秀、圆直有峰、白毫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于信阳故名“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气高爽、回甘悠长、汤色黄绿”的风格著称。
信阳毛尖品质优异,炒制工艺独特。全国茶学专业大、中专统编教材《制茶学》等及众多的茶学专著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茶经》、《中国茶学辞典》、《中国名优茶选集》、《茶业大全》、《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等均收录入册。
/iknow-pic.cdn.bcebos.com/bd315c6034a85edfb7e89ef347540923dc5475f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d315c6034a85edfb7e89ef347540923dc5475f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d315c6034a85edfb7e89ef347540923dc5475fd"/>
扩展资料
特点
信阳毛尖产区称鲜叶为茶草、茶青、青叶、生叶等。鲜叶质量优劣与成品茶质量关系密切,温湿度好的地区鲜叶生长好,制出毛尖茶外形油润发亮;温湿度差的生长也差,制成品有干枯感。采大与小也有差别,采早叶太嫩香味不足,产量少,厚老,茶叶粗老,香味低劣。
鲜叶分级,确定质量高低依据其鲜叶大小,色泽、轻重、厚薄、老嫩等几项因素而确定质量的高低。信阳毛尖鲜叶分级方法有粗分和细分二种。
信阳毛尖鲜叶分级首先检查是否有劣变。如因存放时间过长,鲜叶变红,轻者列为次级,重者作为省变处理,分别摊放制作。有老叶林片含杂的鲜叶要求当时挑拣分开,除去杂质。老嫩混杂的鲜叶与鲜叶单一老嫩的分开,大鲜叶与小鲜叶分开。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4%BF%A1%E9%98%B3%E6%AF%9B%E5%B0%96"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信阳毛尖">百度百科-信阳毛尖
河南信阳产毛尖
1、信阳市的核心产区有:
车云山:位于湖北与河南两省交界的桐柏山区,一山跨两省,常年云雾缭绕。境内群峰挺拔,山势巍峨,苍山青翠,巨石嶙峋。盛产毛尖,信阳毛尖发源地.
连云山:位于河南省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黄龙寺村连云山,是国优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之一
集云山:位于信阳市区西部40公里处,地处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由仓房垛,五棵树两山组成,海拔600多米。由于山上常常云雾聚集,故得名集云山。集云山村,全称为信阳市师河区董家河乡集云茶叶专业村,又名信阳集云山茶场,是正宗信阳毛尖主产地之一,也是信阳毛尖西山茶的发源地。集云山茶场现有茶园1000余亩,年产值800余万元。集云山上有一小天池,水清柳绿,还有挺拔古松,直插云霄。集云山茶场最好的茶产在主峰“大岭”。“大岭”产的茶,条细色翠,显白毫,汤清明亮,滋味浓醇,耐冲泡,可冲泡3—5道。
天云山:在董家河 往吴家店方向,距离信阳市区40公里左右,这里产的信阳毛尖也是非常棒的。
云雾山:位于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境内的深山处,与湖北省接壤,同四望山相连。这里三峰鼎峙,形似笔架,亦名笔架山。云雾山高耸入云,在海拔800米东南有一峰,危石耸立,形似鹰嘴。西南一峰,望如合鼎,形似鸡冠。传说古时有只神鹰追逐一只神鸡,追到此山天黑了,神鹰、神鸡各落到山峰休息。一夜过后,那只神鹰化作一堆石头,形若鹰嘴,人们称之为鹰嘴石。那只神鸡也化作一堆石头,形似鸡冠,人们就称它鸡冠垛。云雾山终年云雾烘托,朝辉晚霞,五光十色,风景宜人。清末,北山坳曾出土古钟一座,上刻仙山寺,可见云雾山早为名胜之地,且有武陵风光之说。登山远眺,蓝蓝南湾湖,静静河水,雄浑义阳关,长台古渡、贤岭松风等名胜,尽收眼底。云雾山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海拔500-700米之间,长年云雾缭绕,茶叶资源极为丰富,出产信阳毛尖。
白龙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这里的山大约800米左右,群山巍峨,深藏秀水,如同仙境。白龙潭背靠猴儿石山海拔近800米,盛产信阳毛尖。
黑龙潭:景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由上、中、下三个瀑布组成。黑龙潭瀑布地处两山峡峙之中,流水下泻,形成三潭,瀑布跌落在一潭后,回旋翻滚奔泻而出,直下二潭,然后顺潭溢出,缓缓滑落三潭。黑龙潭瀑布以二潭瀑布最为壮观,明代大文学家何景明观潭后赞曰:“川流一曲抱,峭壁万年开;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蛟龙亦自舞,鸥鹭当相猜;谁识仙潭上,天公此钓台”。主要经济作物信阳毛尖。
何家寨: 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何家寨,距离信阳市45公里,海拔最高处86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群山起伏,森林茂密,稀有动植物繁多,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似火红的晚霞在怒放,数不清的春兰吐出浓郁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夏天则浓荫密布,凉爽宜人,简直就是一个清新优美的天然氧吧。放眼望去,崇山峻岭间,莽莽丛林中,处处呈现一派原始自然的古朴风貌,堪称世外桃园!这里产的信阳毛尖曾多次获奖。
2、罗山县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茶叶、芝麻、银杏、板栗等。罗山是信阳毛尖主产地之一,罗山茶已成为“信阳毛尖”中一支耀眼的奇葩,驰名中外。
3、商城县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商城茶叶品牌在1986年前只有2个,即炒青茶和烘青茶。1986年后,通过制茶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制茶加工基本普及了机械化,再经茶技人员和茶农的精心研制,到2002年,全县已制作成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名优茶品牌15个:信阳毛尖、金刚碧绿、仙洞云雾、南岩翠毫、龙山碧芽、天堂春芽、龙潭云芽、白云香茗、鹰山秀茗、莲花雾毫、龙潭春、天堂春雾、其鹏碧云、苏东迎春、其鹏三香。商城县是信阳毛尖的主要核心最大产区之一。
4、光山县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光山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茶叶之乡”,信阳毛尖茶的主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光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科学决策,围绕“茶”字做文章,掀起了打造大茶业的新热潮,茶基地、茶工业、茶市场、茶文化、茶旅游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光山人“种植全国茶、加工全国茶、购销全国茶、走向全国去卖茶”的特点,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规模扩张,品质提升,产业升级,效益提高。
5、新县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新县茶叶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特产。新县种茶历史悠久,为茶叶生产基地县,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全县年产干茶200万公斤,有毛尖、炒青、龙井、花茶、红茶、蒸青茶等数十个品种。
6、固始县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固始茶叶属信阳毛尖系列。年产量100万公斤左右。主要品牌有“九华山毛尖”、“仰天雪绿”、“十八盘毛峰”、“杨山春绿”等。其中“九华山毛尖”已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固始茶叶属信阳毛尖系列。年产量100万公斤左右。主要品牌有“九华山毛尖”、“仰天雪绿”、“十八盘毛峰”、“杨山春绿”等。其中“九华山毛尖”已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信阳毛尖原产地是哪(信阳毛尖产于哪里)
1、信阳毛尖的产地是在河南省。
2、而好的信阳毛尖的应该有以下特点: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信阳毛尖的简介,跪求。急需。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2007年日本世界绿茶大会荣膺最高金奖
简介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浉河区西部的浉 信阳毛尖开汤
河港、董家河、吴家店乡的深山区、南部东双河、柳林、李家寨、谭家河、十三里桥以及平桥区的平桥镇等乡镇的部分高山区和浅山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阳中部五里店、彭家湾、游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岗、邢集等乡的丘陵岗地上陆续发展。1967年春天,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茶种引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岗,建立了红旗茶场,开创了茶树北上过淮河的先例。正宗信阳毛尖的产区,除浉河区外,还含平桥区和毗邻罗山县南部灵山一带涩港、彭新、青山三个乡,这是解放初期国家统购统销茶叶时开始确认的。
信阳毛尖品牌价值
2010年中国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对全国113个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进行了评估,首次发布了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茶叶品牌价值前三甲: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201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总量达810亿元,平均品牌价值8.62亿元,其中信阳毛尖45.71亿元位居第三。
信阳毛尖荣誉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 1915年,信阳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据查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森(万寿)、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阳毛尖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
编辑本段信阳毛尖产地
信阳毛尖产地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浉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具体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信阳茶叶资源极为丰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区皆有种植,荣获国家金质奖信阳毛尖的原料则主要来自信阳西南山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即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五云两潭一寨”海拔均在300~800米之间,所产 毛尖茶质量最优。一是高山云雾多,光照适宜,短光波的蓝、紫、红光易被 叶绿素吸收,增强光合作用,使茶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茶叶味香浓。二是 高山雾浓,空气湿润,芽叶持嫩性强,粗纤维少。三是高山日夜温差大,茶 叶经光合作用积蓄物质,有效积累多,故高山茶叶味浓郁。四是高山林茂, 枯枝落叶多腐烂为土,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松软,偏酸性,有利于茶树生 长。五是空气、水质洁净,很少污染,茶叶质量纯正,无杂味。 除信阳西南山区外,商城、光山、罗山、新县、潢川、固始、信阳市等地皆产茶叶,并且多出名茶。商城县金刚台、大苏山等地层峦叠翠、去雾缭绕,所 产“雀舌茶”形如鸟雀舌尖,汤色淡黄微绿,滋味香醇。“银针”茶以谷雨 前采嫩芽焙制外形细直有毫,汤色翠青,入口馥郁。“金刚碧绿”、“大别 山龙井”也各具特色。固始县有“仰天雪绿”,光山县有“苏山茗芽”、“ 净居毛峰”、“赛山翠绿”、“赛山毛峰”,新县有“香山翠峰”,地区茶 叶试验场有“雷沼喷云”。“灵山云茶数千年,古今中外美名传。清香明目 延年寿,长生何湎术仙丹”。罗山县灵山茶也有鲜明的特色,“灵山剑峰” 在1990年河南省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新名茶,又有“天山香”为代表 的一优质茶相继问世。目前,信阳拥有国家级名优茶1个,省级名优茶14个, 地区级名优茶11个。
编辑本段工艺特点
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这些地方海拔多在500-800米以上,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乾隆时有个拔贡叫程悌,常游车云山而留有一诗:“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常伴山中客。”黑白两潭景色更是绮丽诱人,清时张铙有诗描述:“立马层崖下,凌空瀑布来。溅花飞霁雪,暄石响晴雷。直讶银河泻,遥疑玉洞开。缘知龙伯 信阳毛尖 产品
戏,击水不能回。”这云雾弥漫之地,丝丝缕缕如烟之水气,滋润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特的信阳毛尖提供了天然资源。 上等优质原料是炒制名茶的基础。信阳茶区属高纬度茶区,四季分明,茶园比南方开采晚、封园早。每年隆冬季节,冰雪封冻了高山,覆盖了大地,万物失去了生机,唯有茶树傲寒而立,青枝绿叶,茶花次第怒放,浓香溢人,煞有春意,似乎在向大自然宣告——我是强者。人们为了给这强者注入更强的活力,每年都及时对茶园进行封根培土,增施有机肥。茶树借助这特殊力量和休养生息的机会,贮存了大量的养分,满足了翌年生长需要,加之深山区阳光迟来早去,所以这里茶叶内含物丰富,特别是氨基酸、儿茶素、咖啡喊、芳香物质、水浸出物等含量,均优于南方茶区,为南方茶区所不及。这里采茶期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只采少量的“跑山尖”,“雨前毛尖”被视为珍品。每逢采茶季节,满山遍野身着红、绿衣的采茶姑娘,似仙女下凡,似玉蝶翩翩起舞,用她们纤细的嫩手,一朵朵、一芽芽的采摘细嫩芽叶。你怎会想到1千克特级信阳毛尖竟然需10万多个芽头。这里凝结了多少采茶姑娘的心血啊。“谁知杯中茶,朵朵皆辛苦”,可想信阳毛尖的采摘标准要求是如此严格。特级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点85%以上;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正常芽叶占80%以上;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正常芽叶占70%左右;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及对夹叶为主,正常芽叶占35%以上;要求不采蒂梗,不采鱼叶。80年代后期,新开展的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信阳毛尖对盛装鲜叶的容器也很注意,用透气的光滑竹篮,不挤不压,并要求及时送回荫凉的室内摊放2-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鲜叶当天炒完。 信阳毛尖品质好,端在炒中成。信阳毛尖炒制工艺独特,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用双锅变温法进行。“生锅”的温度140-160℃,“熟锅”的温度80-90℃,“烘焙”温度60-90℃,随着锅温变化,茶叶含水量不断减少,品质也逐渐成。“生锅”是两口大小一致的光洁铁锅,并列安装成35℃-40℃度倾斜状。“生锅”用细软竹扎成圆扫茶把,在锅中有节奏地反复挑抖,鲜叶下绵后,开始初揉,并与抖散相结合。反复进行4分钟左右,实成圆条,达四五成干(含水理55%左右)即转入“熟锅”内整形;“熟锅”开始仍用茶把继续轻揉茶叶,并结合散团,待茶条稍紧后,进行“赶条”,当茶条紧细度初步固定不沾手时,进入“理条”,这是决定茶叶光和直的的关键。“理条”手势自如,动作灵巧,要害是抓条和甩条,抓条时手心向下,拇指与国外四指张成“八”定形,使茶叶从小指部位带入手中,再沿锅带到锅缘,并用拇指捏住,离锅心13-17厘米高处,借用腕力,将茶叶由虎口处迅速有力敏捷摇摆甩出,使茶叶从锅内上缘顺序依次落入锅心。“理”至七八成干时出锅,进行“烘焙”;烘焙经初烘、摊放、复火三个程序,即成品优质佳的信阳毛类。上等信阳毛类含水量不超过6%。 信阳毛尖初制后,经人工拣剔,把成条不紧的粗老茶叶和黄片、茶梗及碎末拣剔出来。拣出来的青绿色成条不紧的片状茶,叫“茴青”,春茶茴青又叫“梅片”。“茴青”属五级茶,拣出来的大黄片和碎片末列为级外茶。经拣剔后的茶叶就是市场上销售的“精制毛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1994年元月,原信阳行署经专家论证,决定将同纬度、同工艺、同质量、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这是一个科学而明智的举措,起到了“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从而使信阳毛尖产地扩大到9个县(区),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名优茶生产基地。 2003年2月19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批准信阳毛尖注册证明商标,信阳市茶叶协会受信阳市政府委托,成为信阳毛尖的注册人。证明商标是公益性商标,可授权符合条件的单位使用。该证明商标规定:信阳毛尖证明商标的使用范围必须是东至固始县泉河流域、西至桐柏山大别山交界处、北到淮河沿线、南至大别山北侧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信阳毛尖品质特点和加工工艺的茶叶。
编辑本段鉴别
品质特点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一般顾客上门,都会先询问其想要购买什么价位的茶,送人还是自己喝,然后拿出两三种价位相近的茶供客人品尝挑选。“开汤”是购茶必不可少的程序,所谓“开汤”,即指现场品茶。提醒茶客要仔细观察茶汤和闻香气。品味道,优质信阳毛尖头道苦二道甜,并且耐泡,一般能泡3~5道,而劣质的毛尖最多泡2次。
品饮方法
使用纯净水和玻璃器皿,依据个人口味酌量投放毛尖。品饮时先用水冲洗茶具,然后再投放毛尖;洗茶用85℃的水冲泡摇晃茶杯并随即倒掉清洗水,再加水冲泡。过半分钟后再品饮,茶汤饮至1/3添水续饮。继续添水续饮至茶汤变淡。一般可品饮3至5次。 新茶与陈茶鉴别
外观 新茶色泽鲜亮,泛绿色光泽,香气浓爽而鲜活,白毫明显,给人有生鲜感觉;陈茶色泽较暗,光泽发暗甚至发乌,白毫损耗多,香气低闷,无新鲜口感。
茶汤 新茶汤色新鲜淡绿、明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鲜浓、久长。叶底鲜绿清亮;陈茶汤色较淡,香气较低欠爽,滋味较淡,叶底不鲜绿而发乌,欠明亮,保管不好的,5分钟后泛黄
真假信阳毛尖差异
信阳毛尖 汤色嫩绿、黄绿、明亮,香气高爽、清香,滋味鲜浓、醇香、回甘。芽叶着生部位为互生,嫩茎圆形、叶缘有细小锯齿,叶片肥厚绿亮。真毛尖无论陈茶,新茶,汤色俱偏黄绿,且口感因新陈而异,但都是清爽的口感。
替代品 汤色深绿、混暗,有苦臭气,并无茶香,且滋味苦涩、发酸,入口感觉如同在口内覆盖了一层苦涩薄膜,异味重或淡薄。茶叶泡开后,叶面宽大,芽叶着生部位一般为对生,嫩茎多为方型、叶缘一般无锯齿、叶片暗绿、柳叶薄亮。
茶的苦与涩
信阳毛尖是绿茶,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信阳毛尖茶叶里的成分让茶叶有苦和涩的口感在茶汤里,当茶的清香覆盖了苦涩感的时候,是特级信阳毛尖的表现。等级次的信阳毛尖,香味慢慢减少,苦味开始出现。没有苦和涩、只有板栗香的是特级茶,有清香有苦不涩的是春茶,而涩的信阳毛尖一定是夏茶或陈茶。
编辑本段信阳毛尖等级划分
信阳毛尖,因白毫显著,产于河南信阳境内,故又称“豫毛峰”。但是,绝不是所有信阳毛尖都叫“豫毛峰”!“豫毛峰”是在生产优质信阳毛尖的基础之上,挑选采于原产地核心产区、原生态高山茶场、用最完整的细嫩芽叶在第一时间再加工。原则:不采老,不采小,充分吸收天地之精华,以最全面的营养物质和最高标准的口感回报爱茶人的关爱与呵护! 一品春茶|豫毛峰先天具备的三个优势法则: 第一法则:源自最佳的天然产区 “绿茶生长黄金地带·北纬32度” 第二法则:最完美的茶园生态环境 “长于高山·来自深山” 第三法则:最适宜的时节进行采摘 “好毛尖·采自春天” 春品|豫毛峰 品质分类:叶纯正,茶清香! 【元春】:即“明前级”春茶,借喻春季最早、内质最好的茶叶 【探春】:即“明后级”春茶,借喻春季“雨前早期”的茶叶,于谷雨节气头一星期采摘 【迎春】:即“雨前级”春茶,借喻春季“雨前晚期”的茶叶,于谷雨节气后一星期采摘 【惜春】:即“雨后级”春茶,借喻春季“春茶尾”的茶叶,于谷雨后春茶将要结束时期采摘,叹惜春季将逝,不再采摘。
明前茶
清明节(阳历4月5号)前采制的茶叶。春天刚刚冒出的嫩芽采制而成。这期间的茶叶嫩,喝着有种淡淡的香。因为生长速度慢,几乎100%嫩芽头,是信阳毛尖级别最高级别的茶。它的最大特征是芽头细小多豪汤色明亮。泡上的条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高档与品位!
谷雨茶
谷雨(阳历4月20号)前采制的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茶叶的生长正在含苞怒放,一芽一叶正式形成。泡好’条形‘虽然仅次于明前级,但是味道稍微加重了。这种茶结合了对信阳毛尖外形的档次感、还它的口感为一体。(外形,口感各占50%)。主要适合稍高档消费的人群。
春尾茶
春天末期(阳历6月份)前采制的茶。经常说雨前茶大概就是这个时期的茶。大家都知道最好的茶要喝春天的!因为一个冬天的精华都体现在这个时候。口感也不例外!实际意义上的好茶也告此一个段落。这时候的茶叶价格已经成熟,条形虽然不能和明前、谷雨相比,但是绝对耐泡好喝,价位相对比较便宜,这种茶适合大众人群。
夏茶
夏天采制的茶。随着温度升高,雨水充足,茶叶也迅速的生长。价格是一年最低的!叶子泡出来比较大、宽。茶水比较浓,味道微苦,耐泡。主要适合对茶叶需求比较大的饭店,茶馆——因为它便宜。喜欢喝浓茶的朋友这个其实挺不错的。
白露茶
此时的茶叶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茶客喜爱。
编辑本段历史
据史书记载,我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高原,随着气候以及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变迁,而传到祖国各地以至外国。陈椽教授所著《茶叶通史》中就这样记载着:“西周初年,云南茶树传入四川,后往北迁移至陕西,以秦岭山脉为屏障,抵御寒流,故陕南气候温和,茶树在此生根。因气候条件限制,茶树不能再向北推进,只能沿汉水传入东周政治中心的河南(东周建都河南洛阳)。茶树又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大别山信阳生根。”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地区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可见信阳种茶历史之悠久。 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茶光州(今光山县)上……”。旧信阳县志记载:“本山产茶甚古,唐地理志载 采摘下的信阳毛尖
,义阳(今信阳县)土贡品有茶。”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1℃,一般年份界于14.5℃至15.5℃之间。3月间下旬开始,日均温达10℃,可持续220多天,直到11月下旬才下降。有效积温达4864℃,80%的年份为4683℃。4至11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7℃,最热的7月份均温为27.7℃,最冷的1月份月均温为1.6℃。信阳的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4—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太阳辐射量为89.25千卡/cm2,有效辐射量为43.74千卡/cm2。这些自然条件,都是茶树生长生育所需要的适宜范围。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正如群众常说的,“云雾高山有好茶”。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31o431至32o371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这正是炒制优质绿茶所不能缺少的。历来为多人向往的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就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典型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信阳毛尖,内含有效物质丰富,香高味爽。据中国茶科所对车云、集云、黑龙潭等几个名山的春茶一级毛尖茶样的生化分析,氨基酸含量为3.62 —4.34%,咖啡碱4.06—4.73%,儿茶素117.71—146.38mg/g,茶多酚20.02—21.87%。茶水浸出物,一般为43%左右,高的达46.5%,高出国家标准≥39%。所以,信阳毛尖香高味浓又鲜爽,多次冲泡,香味犹存,魅力诱人。
编辑本段手工制作工艺
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 信阳毛尖 摊放
,厚度宜(5~10)cm , 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 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 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 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 左右,即可下炕。
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 4h 以上,厚度宜 30cm 左右,待复烘。
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 左右,每隔10min 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 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
毛茶整理
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再复烘
将茶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含水量 6% 以下。厚度宜(5~6)cm,温度60℃ 左右,每烘摊茶2.5kg 左右,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经30min左右,待茶香显露,手捏成碎末即下烘。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适当摊凉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温、卫生的室内。
信阳毛尖手工炒茶大赛
信阳毛尖炒制技艺已经荣列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提高浉河区名优绿茶加工技能,提升名优茶产品档次,营造良好浓郁的信阳茶文化,推进浉河区茶叶产业更好、更快、健康地发展,从2009年开始就举办了首次信阳手工炒茶大赛,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2009年9月23日至24日,信阳毛尖首届手工炒茶大赛在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乡如期举行。第二届信阳毛尖手工炒茶大赛在浉河区浉河港镇举行。2011年信阳手工炒茶大赛第三届在谭家河举行, 信阳毛尖手工炒茶大赛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原则,参赛选手自备炒茶把,自选烧火助手,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和炒锅位置,炒制好的参评茶叶实行无记名编号封存,由评委会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因子进行评分。
信阳毛尖产地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师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具体包括:师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信阳茶叶资源极为丰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区皆有种植,荣获国家金质奖信阳毛尖的原料则主要来自信阳西南山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即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五云两潭一寨”海拔均在300~800米之间,所产
毛尖茶质量最优。一是高山云雾多,光照适宜,短光波的蓝、紫、红光易被
叶绿素吸收,增强光合作用,使茶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茶叶味香浓。二是
高山雾浓,空气湿润,芽叶持嫩性强,粗纤维少。三是高山日夜温差大,茶
叶经光合作用积蓄物质,有效积累多,故高山茶叶味浓郁。四是高山林茂,
枯枝落叶多腐烂为土,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松软,偏酸性,有利于茶树生
长。五是空气、水质洁净,很少污染,茶叶质量纯正,无杂味。
除信阳西南山区外,商城、光山、罗山、新县、潢川、固始、信阳市等地皆产茶叶,并且多出名茶。商城县金刚台、大苏山等地层峦叠翠、去雾缭绕,所
产“雀舌茶”形如鸟雀舌尖,汤钯淡黄微绿,滋味香醇。“银针”茶以谷雨
前采嫩芽焙制外形细直有毫,汤色翠青,入口馥郁。“金刚碧绿”、“大别
山龙井”也各具特色。固始县有“仰天雪绿”,光山县有“苏山茗芽”、“
净居毛峰”、“赛山翠绿”、“赛山毛峰”,新县有“香山翠峰”,地区茶
叶试验场有“雷沼喷云”。“灵山云茶数千年,古今中外美名传。清香明目
延年寿,长生何湎术仙丹”。罗山县灵山茶也有鲜明的特色,“灵山剑峰”
在1990年河南省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级新名茶,又有“天山香”为代表
的一优质茶相继问世。目前,信阳拥有国家级名优茶1个,省级名优茶14个,
地区级名优茶11个。
信阳毛尖产地在哪里
信阳毛尖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的五云山(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等地,其中以五云地区的信阳毛尖而著称。
信阳毛尖的产地以及区域划分:
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是浉河区董家河镇“五云山”(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座山)、浉河港镇“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谭家河乡“一门”(土门村)。
信阳毛尖产地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
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浉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
具体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信阳毛尖如何辨别:
正宗信阳毛尖外形细秀匀直,看起来茶色纯正,上面还遍布白毫,大小均匀,是经过精细挑选的。
而很多假货外表看起来叶片平直,但颜色深绿,有些还发黑,仔细辨别的时候还会发现里面有碎茶的现象;同时叶片大小不是很均匀,也没有白毫。这样的茶叶不是添加色素就是经过其他处理的劣质茶叶,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下。
如果我们在外形上面看不出来,可以通过冲泡观看汤色的方法来辨别真假。因为芽多而嫩,一般大家看到的芽上面都有白毫,而经过信阳毛尖的加工工艺就成了毛峰。信阳毛尖开汤后会在茶汤里看到白毫,这是正常的。
很多茶友对这种浑浊表示不理解,感觉很不满意,其实这叫白毫展显,并不是真正的浑浊。而有些茶叶的汤色发绿,这样的茶叶可能就是经过色素处理的;还有一种茶叶的汤色浑浊发黄,一般是因茶叶保存不当或者是陈茶的缘故。
信阳毛尖核心产地
信阳毛尖核心产地为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其茶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震雷山、何家寨、灵山寺等地,其中以五云山为代表的茶叶品质较佳,其次信阳毛尖也是十大名茶之一,具有细、圆、紧、直的核心特色。
信阳毛尖的产地:
“五云、两潭、一山、一寨、一寺”
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这些地方海拨多在500-800米以上,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丝丝缕缕如烟之水气,滋润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特的信阳毛尖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1959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又获国家银质奖,1990年获金质奖,1991年在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
信阳毛尖的特点:
从外形上看信阳毛尖茶干净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
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信阳毛尖是绿茶,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有氨基酸、生物碱和茶多酚,三种呈味物质的含量不同导致了整体口感的差异。信阳毛尖茶叶里的成分让茶叶有苦和涩的口感在茶汤里,当茶的清香覆盖了苦涩感的时候,是特级信阳毛尖的表现。
等级次的信阳毛尖,香味慢慢减少,苦味开始出现。没有苦和涩、只有板栗香的是特级茶,有清香有苦不涩的是春茶,而涩的信阳毛尖一定是夏茶或陈茶。
信阳毛尖核心产区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其核心产区又分为“五云、两潭、一寨”,即车云山、震雷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其出产的信阳毛尖茶细、圆、紧、直,干茶白毫显露,色泽显翠绿,滋味鲜润浓醇,且鲜爽回甘。
信阳毛尖产地介绍1、车云山
位于湖北与河南两省交界的桐柏山区,一山跨两省,常年云雾缭绕。境内群峰挺拔,山势巍峨,苍山青翠,巨石嶙峋,故而其盛产毛尖,是信阳毛尖发源地。
2、震雷山
震雷山也叫雷山,位于鄂豫接壤的信阳市平桥区,也是大别山山脉沿京广铁路方向到河南境内的最后一座山峰;
有着“豫风楚韵,北国江南”美誉的信阳市,就依傍在震雷山旁,淮河的支流浉河从山脚下绕城而过。绿水青山,春茶飘香,灵秀家园,是信阳毛尖茶的发源地
3、集云山
地处河南与湖北两省交界处,由仓房垛、五棵树和两山组成,海拔600多米。由于山上常常云雾聚集,故得名集云山。集云山村,又名信阳集云山茶场,它是正宗信阳毛尖主产地之一。
4、天云山
它位于董家河往吴家店方向,距离信阳市区40公里左右。
5、云雾山
它位于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境内的深山处,与湖北省接壤,同四望山相连。云雾山高耸入云,在海拔800米东南处有一峰,危石耸立,形似鹰嘴。西南一峰,望如合鼎,形似鸡冠。
云雾山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海拔500-700米之间,长年云雾缭绕,茶叶资源极为丰富。
6、白龙潭
它位于河南省信阳市,这里的山高大约800米左右,群山巍峨,深藏秀水,如同仙境。白龙潭背靠猴儿石山海拔近800米,盛产信阳毛尖。
7、黑龙潭
其景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由上、中、下三个瀑布组成。黑龙潭瀑布地处两山峡峙之中,流水下泻,形成三潭,黑龙潭瀑布以二潭瀑布最为壮观。
8、何家寨
它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何家寨,海拔最高处860米。当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稀有动植物繁多,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
以上统称五云、两潭、一寨核心产区,为信阳毛尖集团的核心产地。
我们再来看看,地理标志的产地范围:
《“信阳毛尖”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第五条规定:使用“信阳毛尖”证明商标的产品的种植地城范围: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带;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
具体包括:师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和10个国有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