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地在哪个省份

本文目录一览:

武夷岩茶产地在哪个省份


武夷岩茶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所谓武夷岩茶指的是符合国标《GB/T18745-2006》规定,在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范围内,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武夷岩茶其品种有水仙、肉桂、大红袍、水金龟、雀舌、奇兰、金观音、北斗等。
2006年武夷山市相关部门重新制定了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GB/T18745-2006),替代了2002年的标准,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在产地范围中取消了产区的划分,统一规定为福建省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域范围,不再对产地进行划分。
按国标来讲,武夷岩茶产地范围包括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按流行的山场观点,武夷岩茶依生态条件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外山茶。
其中正岩区号称岩岩有茶,其中三坑两涧最为著名,其余坑涧也是各有特点。
三坑两涧:
三坑: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亦说大坑口。
两涧:悟源涧、流香涧。
何为岩茶的岩骨花香:
花香是指干茶及开汤后,香气清正幽远,清香为下,幽香为上;粗香为下,细香为上,杯底香显花果、果香、乳香,气息浓郁,持久绵长。一款标准的正岩茶,香气应该蕴含在茶汤中,汤融水中。鼻腔嗅到的盖香、杯底香显得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在茶汤入口后,能否寻觅到的细细甜甜幽幽厚厚的香气。
岩骨首先是指岩茶生长在丹山谷壑、峰岩、涧坑之畔,土壤介于烂石与砾壤之间,为典型的风化岩土。清代崇安县令王梓在《茶说》中记载,“武夷山周围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其品质有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

武夷岩茶有哪些核心特点?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介绍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独具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是中国青茶中之极品。
闽北的武夷山,奇秀甲于东南。生长着厚重的武夷岩茶,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
下面就跟小叶子一起来了解一下武夷岩茶吧。
什么是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属于青茶,产于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由当地传统树种(包括水仙、肉桂、武夷菜茶、矮脚乌龙等),经过武夷岩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武夷岩茶产在哪里?
按国标来讲,武夷岩茶产地范围包括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按流行的山场观点,武夷岩茶依生态条件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外山茶。
其中正岩区号称岩岩有茶,其中三坑两涧最为著名,其余坑涧也是各有特点。
三坑两涧
三坑: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亦说大坑口)
两涧:悟源涧、流香涧
武夷岩茶有哪些“天赐”的生长环境?
武夷山地处中亚热带,境内群山重叠,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三十余座,形成天然屏障,具有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武夷山四季气温较均匀、温和湿润,年均温18℃-18.5℃,年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这些条件足以孕育武夷岩茶的风骨。
武夷岩茶的工艺有何讲究?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属青茶制作,区别于台湾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
大致分为: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烘干(初烘、摊凉、复烘)→毛茶(捡剔)。
武夷岩茶长什么样?
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
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
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
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
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
武夷岩茶如何分类?
产于武夷山的青茶,统称为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不同,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
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 高味醇厚,岩韵特显。
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
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
依据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武夷岩茶分类如下:
大红袍系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研制出商品大红袍。它主要由纯种大红袍等武夷岩茶中质量优异者拼配而成。
水仙系列▼
外形,条索壮结;滋味,浓爽鲜锐;叶底,嫩软亮。
肉桂系列▼
色泽,油润、砂绿明;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软亮。
名丛系列▼
名丛指自然质量优异,具独特风格的茶树单丛,是从大量“菜茶”品种中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现有武夷岩茶中著名的四大名丛是(纯种)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
奇种▼
由当地的菜茶品种采制而成。
武夷岩茶如何冲泡?
武夷岩茶的冲泡,别具一格。有“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掾,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遂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的说法。正确的冲泡和品饮才能充分发挥出岩茶风韵和每泡茶的特征。
泡茶器具
准备乌龙茶专用茶具一套(冲泡壶宜选用90-150毫升的紫砂壶或盖碗)。
投茶量
需淡些则投茶量少些为冲泡壶具容积的1/3-1/2,需浓些则投茶量多些为冲泡壶具容积的1/2-2/3。
泡茶用水
以山泉水为上,洁净的河水和纯净水为中,硬度大或氯气明显的自来水不可用;沸水冲泡为宜。
浸泡时间
1至3泡浸泡10-20秒,以后每加冲一泡,浸泡时间增加10-20秒。浸泡时间的调整原则为1至7泡的汤色基本一致,且可冲泡10余泡。冲泡次数与浸泡时间有关。
一口茶,喝的是一方水土,一方水土也成就了一泡茶的筋骨。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对武夷岩茶了解更多了呢!

武夷岩茶的特点是什么

岩茶,一般产于武夷山的岩缝中,所以称岩茶武夷岩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清指的是汤色清澈艳亮,茶味清纯顺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纯无杂,没有任何异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岩茶种的凡品甘指茶汤鲜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为“苦茗”活指的是品饮武夷岩茶时特有;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ldquo秀甲东南rdquo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
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武夷岩茶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成茶,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有明显的岩骨花香,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有独特的岩韵,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叶端扭曲,条索紧结,色泽乌褐或青褐油润内质香清甘活其中岩韵特别显著,当然来自不同山场采制的茶叶,它的品质特征还是有一些不同,那这个就需要我们消费者,认真的品鉴;导语武夷岩茶是汉族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
大红袍无论是在国内或者国外都是具有知名度的,武夷大红袍也是一种地理标志茶叶,武夷山也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可见武夷岩茶在中国的地位很高的,也是一般茶叶无法比拟的名丛是武夷山茶农从奇种中选育出品质优良有特性的单株;武夷岩茶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从4月下旬开始采摘做青到焙火打堆包装,民间的茶往往也要经过四个月的周期,称为半发酵茶因此,武夷岩茶综合了绿茶不发酵和红茶全发酵的制法特点大红袍的滋味以浓厚浓醇鲜爽为佳;1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半发酵茶,所谓武夷岩茶指的是武夷山规定范围内,采用适制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制成的具有岩骨花香特征的乌龙茶,因此,武夷岩茶只是乌龙茶的一个细分品种,其茶具有显著的岩骨花香,且山野;而且,山岩区域也生长着很多花卉植物,形成了他独特的香味和味道武夷岩茶的口感是很香的,茶水的味道也是有着甘甜,醇香,鲜这样的特点的,入口后口腔中会充满茶的芬香,茶水不会很涩,很绵软,不刺激;岩茶的共性特点含上述“属性”中的特点,兼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且性温健胃,具“岩骨花香”之特征岩茶的个性特征分析1品种特征某一品种不论种在何山场只要按乌龙茶工艺加工到位后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撇开山场。
武夷岩茶的茶叶是特别醇厚,总的来说是要比绿茶的淡,但又要红茶和黑茶的要浓,茶汤看上去要比绿茶的厚稠,但又不像普洱类黑茶,看上去清淡,所以武夷岩茶的茶汤很很醇很厚,茶叶很浓郁武夷岩茶的茶汤特点三茶汤清鲜;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km2品种分类 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通称为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武夷岩茶的形态特征是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km#178。

武夷山岩茶的特点

武夷山岩茶的特点:答案是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指的是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具有条索紧结,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乌褐油润的特点。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叶底软亮,香气以花果香型为主,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有独特的“岩韵”。1.特殊的花香:武夷山岩茶采摘后经过发酵处理,产生了特殊的烟香和花香。其中烟香是由炭火烘焙过程中产生的,而花香则是由茶树蒸腾作用所引发的。2.口感鲜爽:武夷山岩茶的口感清爽,带有一定的酸味和甜味,且滋味持久。这是因为武夷山岩茶生长在岩石缝隙中,通过根系吸取岩石中的矿物质,使茶叶中富含矿物质和有机酸,故茶汤呈现出清甜的口感。3.茶汤橙黄:武夷山岩茶的茶汤呈橙黄色,金黄色,有时也会呈现出带有红边的鲜艳色彩,茶汤清澈亮丽。4.抗氧化性好:武夷山岩茶因其采摘时间、品种等因素的影响,含有较多的儿茶素、茶多酚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降低血脂等功效。5.可多泡:武夷山岩茶的茶叶含水量较低,不容易散开,故可反复冲泡3-5次,茶水味道一般而言是从第二次起,茶汤更加清甜醇厚。

武夷岩茶的特点

武夷岩茶的特点:答案是乌龙茶。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同时武夷岩茶也是具有岩骨花香特色乌龙茶的统称,而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丛、奇种都属于武夷岩茶范畴,武夷岩茶素以岩韵显著,有活、甘、清、香的内质特征,且香气高扬,层次感明显,耐泡程度较高。武夷岩茶的特点:答案是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指的是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具有条索紧结,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乌褐油润的特点。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叶底软亮,香气以花果香型为主,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有独特的“岩韵”。武夷岩茶的特点是:1.地理特征: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环境。2.采摘季节:武夷岩茶只在春茶、秋茶时节采摘,鲜叶清新。3.加工方法:武夷岩茶的特殊加工方法,包括摇青、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制作出茶汁鲜爽、滋味醇厚、香气浓郁的优质茶叶。4.独特风味:武夷岩茶的口感特点在于韵级丰富、茶香浓烈、滋味醇厚,同时具有特殊的矿物质味道,与其他茶叶有很大的区别。5.保健功效:武夷岩茶含有丰富的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等,因此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清热解暑、消食化积、降脂减肥等。

武夷岩茶属于什么茶

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
说到乌龙茶大家或许都会想到铁观音,没错了,这2种茶在乌龙茶界可谓是分庭抗礼,不分伯仲。武夷岩茶是汉族传统名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
因为生长的地区特殊,才有了武夷岩茶的名称。说起岩茶的品质,当真是独特。它既有绿茶之清香,又有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岩茶不仅品质独特,就连长相也很可爱。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光是岩茶的香气,就有很多种,大致分为:花香、果香、蜜香。
武夷岩茶的生长环境
从地理学上来说,武夷山属于丹霞地形。各具形态的巨大岩石山峰,武夷山地表之所以呈现褚红色,是因为岩石中铁元素年长日久氧化的结果。武夷山岩石,主要是石英班岩,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等几种。表层的土壤,则是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红壤。
这种土壤,正如古人所说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非常适合茶树生长。除了地形表土外,经纬度、海拔、气候也是重要因素。武夷山景区处于北纬2743,,东经11801。平均海拔六百多米,最高的三仰峰729米。
属于中海拔地区。而一般来说,中国的名优茶,特别是乌龙茶,几乎都产于这种海拔地区。气候则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在18—18,5之间。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升左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执行标准

武夷岩茶是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区特有的一种名茶,其执行标准如下:1.茶叶外观:茶叶形状紧结,色泽乌绿油润;白毫显露,芽头紧细。2.香气:干茶有浓郁的桂花香气,冲泡后有独特的岩韵香气和苦中带甜的余味。3.汤色:茶汤清亮的黄绿色,透明度高。4.滋味:茶汤口感醇厚,入口略带涩味,回甘鲜爽,苦中带甜。5.叶底:茶叶叶底肥厚,嫩度好,叶色灰绿,在翻动过程中有明显裂纹。6.水分:茶叶水分应控制在6%~7%之间。7.储存条件:茶叶要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下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8.冲泡方法:每次投茶量3g左右,用沸水冲泡,第一次冲泡时间为20秒左右,每次泡茶时间随后逐渐延长,茶汤可重复冲泡6~8次,第四到第五泡为最佳。9.化学指标:水分≤8%,全茶酚含量≥11%,咖啡碱含量≥1.5%,灰分≤7.5%。

武夷岩茶怎么分等级


根据GB18745-2002标准所示,武夷岩茶大红袍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武夷岩茶肉桂分为原味、特级、一级、二级;武夷岩茶水仙分为原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武夷岩茶奇种分为原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武夷岩茶名枞分为一个等级。
为什么要制定标准样品呢?
因为茶叶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光靠标准文本的文字描述很难体现该产品的质量状况,标准样品就体现了这个等级茶叶的质量状况,通俗的说,就是告诉你特级肉桂是怎么样的,特级水仙是怎么样的。
标准样品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指导企业生产,二是检验机构进行参照检验,三是质量仲裁。
武夷岩茶的审评与品鉴:
1、看干茶
在看干茶的阶段一般审评人员会抓一把茶叶在手上感受它的重量。
查看茶品的整碎度是否达到标准,条索完整的茶品一般揉捻到位,脱水率适中。
同时有一定重量的茶内质相对丰富,制率也会偏高。
如果感觉很轻且松散不规整的茶则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做青过程中吹风太多以及做青过度,茶叶脱水过度。
2:揉捻不到位,导致塑形不成功使得干茶条索过于粗松。
没有厚重感,会导致滋味较淡薄,不耐泡等后果。
3:鲜叶采摘嫩度偏老,光照过长导致叶片大且薄。
一般来说春茶的身骨重,而夏、秋茶轻。
2、看汤色
武夷岩茶茶汤以橙黄、橙黄明亮为主。
若精制时焙火程度偏高,内含茶黄素增加茶汤颜色也会随之变得厚重,会显示橙红。
但是无论茶汤的颜色为什么,茶汤都要以干净清透明亮为基础。
若出现浑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揉捻过度导致茶汤浑浊
2:采摘鲜叶过嫩
3:走水未到位,导致脱水率未达标使得干燥后的茶叶返青
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茶汤滋味淡薄且出现苦涩感,是工艺不达标的表现。
3、闻香
在毛茶审评的时候香气主要表现为:品种香、地域香
精制后的茶品香气主要表现为:工艺香、品种香以及地域香
在香气审评过程中忌讳出现以下几种香气:杂味、青味、酵味、酸味、闷味
这都是在毛茶阶段以及储存焙火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导致的杂香。
4、尝滋味
武夷岩茶滋味丰富,在审评时一般分为几个方向:茶汤的薄厚、茶汤的回甘程度、是否存在苦涩感、有否落水香及岩韵。
若以上几点并没有非常突出一般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滋味淡薄:鲜叶采摘偏老、揉捻程度不够导致条索不紧结、做青时走水不完整、原料采摘等级(山场)偏弱。
苦涩感:鲜叶采摘老嫩不匀、走水不够到位、揉捻程度过度以及部分品种特性。
回甘及落水香主要原因在于原料采摘等级(山场)偏弱及工艺上出现了缺陷。
一般而言,茶水的厚重感不够、落水香不足、滋味苦涩感重,可以通过后期精制去改进。
但忌讳杂异味,因此审评滋味的最低标准便是茶汤滋味清晰无杂味。
5、看叶底
武夷岩茶叶底的观察主要从色泽、柔软度、舒展度、以及完整度四个方面进行打分。
叶底的色泽主要表现在绿叶红镶边。
红边不匀表示青叶有受损现象、发酵缺陷以及走水不干净等问题。
叶片偏青绿色,红边不明显走水不够到位或者炒青过程没有到位。
这两种情况下的茶同样会出现苦涩感,并且带有青味。
叶底的柔嫩度主要表现在叶底的活度,触感是否扎手,且不会回软。
如果叶底偏硬,缺少柔软度和光泽度,则说明采摘偏老或者做青过程中吹风太多。
工艺精良的茶,叶底一定是有弹性的、有光泽的、揉搓叶片时不会破碎。
叶底的舒展度主要表现在叶片泡在水里会膨胀。
舒展性差的茶在冲泡时会具有苦涩感或者香气不好的隐患。
叶底的完整度主要表现在外形的好坏。
叶底的整碎度可以直观的表现该茶在揉捻工艺中是否存在缺陷。
揉捻多度则会导致外形破损且条索不好看,同时在冲泡时不容易把握冲泡程度,容易造成滋味淡薄或滋味过度的后果。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