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分类及其代表品类,茶叶分类及六大茶类的代表茶

本文目录一览:

茶叶分类及六大茶类的代表茶


茶叶分类及六大茶类的代表茶
茶叶是中国传统饮品之一,根据制作工艺和品质特征,茶叶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1. 绿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其特点是茶叶鲜绿,口感清爽。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脑、降低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中国绿茶的代表品种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2. 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其特点是茶叶深红,口感浓郁。红茶含有丰富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暖胃、抗氧化等功效。中国红茶的代表品种有祁红、滇红等。
3. 乌龙茶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具有独特的花香和果香。乌龙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降低血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中国乌龙茶的代表品种有福建铁观音、大红袍、台湾冻顶茶等。
4. 白茶
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的茶,其特点是茶叶雪白,口感清新。白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多种氨基酸,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抗氧化等功效。中国白茶的代表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5. 黄茶
黄茶是一种经过杀青、揉捻、闷黄等工序的茶,其特点是茶叶黄亮,汤色黄绿。黄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助消化、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中国黄茶的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山黄芽等。
6. 黑茶
黑茶是一种经过发酵后的茶,其特点是茶叶色泽黑褐,口感重厚。黑茶含有多种微生物和矿物质,具有助消化、降血糖、抗氧化等功效。中国黑茶的代表品种有普洱茶、茯砖茶、六堡茶等。

茶分为几类,各自的代表茶种?

中国茶叶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乌龙茶)
绿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红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祁门红茶、滇红、闽红等
黄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白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黑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普洱茶、六堡茶等
青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铁观音、大红袍、单丛茶等
按制作工艺分为白茶,绿茶,红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六大类。
1,绿茶:代表茶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龙井茶、碧螺春、信阳毛尖、都匀毛尖、黎平雀舌。
2,红茶:代表茶有祁门红茶、荔枝红茶,汉山红红茶。
3,白茶:
代表茶有白毫银针。
4,黄茶:代表茶有霍山黄芽,蒙洱银针、蒙顶黄芽。
5,黑茶:代表茶有普洱茶。
6,乌龙茶:代表茶铁观音、大红袍。
扩展资料:
绿茶清凉解热毒:与其他茶相比,绿茶中的许多成分都得到了较好保留,常饮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虚热、内火、炎症病变和消化道肠道疾病(如肠炎、痢疾等)者,较宜饮用绿茶。绿茶冲泡水温不要太高,80℃—90℃即可,白茶、黄茶也类似。
  
红茶温热利养胃:红茶属全发酵茶类。与绿茶明显不同,红茶具有温热的特性。寒凉性体质(虚寒、内寒)或消化道胃病(如溃疡病、慢性胃炎等)者,较宜饮用红茶。红茶、黑茶、青茶等都需要用沸水高温冲泡。
  
青茶乌龙能减肥:乌龙茶(青茶类)属半发酵茶类,被誉为“苗条茶”、“美容茶”等。日本临床试验证明,乌龙茶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和减肥。
  
黑茶普洱去油腻:黑茶属后发酵茶类。普洱茶有良好的去油腻、助消化的功效。法国人尤其喜爱它,并称之为“刮油茶”。法国曾有实验:每人每天喝3杯普洱茶,1个月后,许多人减轻了体重,并降低了血脂。
 
白茶防龋齿: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常见的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美国研究显示,白茶可增加机体的溶菌酶,能使细菌细胞壁裂解而死亡。白茶还对预防肺炎、龋齿等感染非常有效。
  
黄茶适中都能喝: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其加工程度居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冲泡后具有黄叶黄汤的特征,常见的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与绿茶清凉和红茶温热的性味相比较,黄茶类的性味特征居于两者之间,普通人几乎都适合。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茶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5种喝茶习惯最损健康,这样喝最养生
我国六大茶类划分依据及其代表茶
按制作工艺分为白茶,绿茶,红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六大类。
1,绿茶:代表茶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龙井茶、碧螺春、信阳毛尖、都匀毛尖、黎平雀舌。
2,红茶:代表茶有祁门红茶、荔枝红茶,汉山红红茶。
3,白茶: 代表茶有白毫银针。
4,黄茶:代表茶有霍山黄芽,蒙洱银针、蒙顶黄芽。
5,黑茶:代表茶有普洱茶。
6,乌龙茶:代表茶铁观音、大红袍。
扩展资料:
绿茶清凉解热毒:与其他茶相比,绿茶中的许多成分都得到了较好保留,常饮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虚热、内火、炎症病变和消化道肠道疾病(如肠炎、痢疾等)者,较宜饮用绿茶。绿茶冲泡水温不要太高,80℃—90℃即可,白茶、黄茶也类似。   
红茶温热利养胃:红茶属全发酵茶类。与绿茶明显不同,红茶具有温热的特性。寒凉性体质(虚寒、内寒)或消化道胃病(如溃疡病、慢性胃炎等)者,较宜饮用红茶。红茶、黑茶、青茶等都需要用沸水高温冲泡。   
青茶乌龙能减肥:乌龙茶(青茶类)属半发酵茶类,被誉为“苗条茶”、“美容茶”等。日本临床试验证明,乌龙茶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和减肥。   
黑茶普洱去油腻:黑茶属后发酵茶类。普洱茶有良好的去油腻、助消化的功效。法国人尤其喜爱它,并称之为“刮油茶”。法国曾有实验:每人每天喝3杯普洱茶,1个月后,许多人减轻了体重,并降低了血脂。  
白茶防龋齿: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常见的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美国研究显示,白茶可增加机体的溶菌酶,能使细菌细胞壁裂解而死亡。白茶还对预防肺炎、龋齿等感染非常有效。   
黄茶适中都能喝: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其加工程度居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冲泡后具有黄叶黄汤的特征,常见的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与绿茶清凉和红茶温热的性味相比较,黄茶类的性味特征居于两者之间,普通人几乎都适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5种喝茶习惯最损健康,这样喝最养生

茶叶分类及六大茶类的代表茶

茶叶可以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
中国的茶叶种类很多,分类也自然很多,但被大家熟知和广泛认同的就是按照茶的色泽与加工方法分类,即是六大茶类分类法: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制作的茶叶,也是中国六大类茶叶中产量最多,消耗量最大的茶叶,生活中喜欢喝绿茶的人很多。绿茶讲究喝新和喝鲜,因此绿茶以明前茶和雨前茶品质为最佳,绿茶中的名茶有很多,在中国的“十大名茶”中,绿茶要占到一半以上还多。有名的绿茶代表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
青茶
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它主要产于我国的茶叶大省福建,因为加工好的青茶色泽青褐如铁而得名。好的青茶边缘都带有一圈红色,因此有“绿叶镶红边”的美誉。青茶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既有杀青又有发酵,鲜叶采摘需要一定的成熟度,因此青茶的叶片会更厚实粗壮一些,而且带有一定茶梗的可能味道会更好。
乌龙茶,亦称青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茶叶分类及六大茶类的代表茶

茶叶分类及六大茶类的代表茶如下:
1、绿茶
绿茶是唯一的不发酵茶,茶性偏寒,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的工艺制成,代表品种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安吉白茶等等。
2、黄茶
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的工艺制成,具有黄汤黄叶的品质特征,茶性偏寒,代表性品种包括了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等。
3、黑茶
黑茶的代表茶有湖南的安化黑茶、湖北的青砖茶、陕西茯茶与广西六堡茶,属于后发酵茶类,茶性温和,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工艺制成。
4、白茶
白茶也是轻微发酵茶,茶性偏凉,代表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与寿眉,一般经过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制作而成,茶叶的品质特点是白色茸毫丰富。
5、青茶
青茶为半发酵茶类,茶性平和,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代表茶叶有安溪铁观音、凤凰单纵、武夷岩茶、漳平水仙等,主要产自广东、福建与台湾三省。
6、红茶
红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全发酵茶,茶性温和,经过萎凋、揉捻、渥堆、干燥四道工序制成,代表性品种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工夫等等。

茶的分类及代表名茶

茶的分类及代表茶如下:
茶叶的分类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六种。
绿茶的代表茶为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碧螺春;红茶的代表滇红、川红、祁门红;白茶的代表白牡丹、白毫银针;黄茶的代表为蒙顶黄芽、霍山黄芽;乌龙茶的代表为铁观音、大红袍;黑茶的代表为安化黑茶、六堡茶。
饮茶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也是在印度。
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茶叶分哪几类?

分为六大茶类:绿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
1.绿茶类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云雾毛尖;曾侯银剑;信阳毛尖;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须;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
2.乌龙茶类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黄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大红袍;铁罗汉;白冠鸡;水金龟。
3.红茶类祁门工夫;湖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工夫红茶;宁红工夫;宜红工夫;越红工夫;川红工夫;政和工夫;闽红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
4.白茶类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
5.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
6.黑茶类湖南黑茶;老青茶;四川边茶;六堡散茶;普洱茶。
茶叶品种
根据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的分类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绿茶
包括: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 共5张
绿茶
炒青绿茶分为:眉茶、珠茶、细嫩炒青、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针等。
烘青绿茶分为:普通烘青、细嫩烘青等。
晒青绿茶分为:川青、滇青、陕青等。
蒸青绿茶分为:煎茶、玉露等。
红茶
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
小种红茶包括:正山小种、烟小种。
工夫红茶包括:川红(金甘露、红甘露等)、祁红、滇红、闽红(金骏眉等)等。
红碎茶包括: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乌龙茶
分为: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半天腰、奇兰、八仙等,还有些建瓯建阳等地产的茶,如矮脚乌龙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这里的水仙和奇兰主要是指主地的不同,同一种茶地在不同的产地产的茶)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等,前两年流行的那个叫东方美人的也是这种)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青心乌龙茶,阿里山极品金萱茶等)
白茶
分为:白芽茶、白叶茶
白芽茶,主要是指银针等。
白叶茶,主要是指白牡丹、贡眉等。
黄茶
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芽茶:包括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
黄小茶:包括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包括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黑茶
分为: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六堡茶等)
陕西黑茶(泾渭茯茶等)
按发酵程度分
茶青(俗称茶菜)从采摘下来到杀青这段期间的日光菜萎凋(或热风萎凋)、室内萎凋与搅拌过程中,发酵就一直在进行,为了适合各地的习惯可分成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青茶与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黑茶。
各类茶的发酵程度为红茶95%发酵,黄茶85%发酵,黑茶80%发酵,乌龙茶60%-70%发酵,包种茶30%~401%发酵,青茶15%~20%发酵,白茶约5%~1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茶叶中发酵的轻重不是绝对的,存有小幅度的误差。而青茶之毛尖并不发酵,绿茶之黄汤反有部分发酵。
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类法,是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
一. 不发酵茶(学名:绿茶类)
龙井、碧螺春、珠茶、眉茶、煎茶和一般绿茶 珠茶
二. 半发酵茶(部分发酵茶学名:青茶类)
轻发酵茶(又通称“包种茶类”):白茶、文山包种茶(清茶)、宜兰包种、南港包种、香片、明德茶、冻顶茶、松柏长青茶、铁观音、武夷、水仙。
三. 重发酵茶:乌龙茶。
俗称半发酵茶为“乌龙茶”。真正的“乌龙茶”则是东方美人茶,即白毫乌龙茶,或又称风茶,所以俗称之乌龙茶的,其实皆已混淆。
四. 全发酵茶(学名:红茶类)
按品种分为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叶种):按形状分为条状红茶、碎形红茶和一般红茶。
五. 后发酵茶(学名:黑茶类)
普洱茶的前加工属于不发酵茶类的做法,再经渥堆后发酵而制成,所以它属于黑茶类。
sgytt66 | 06-09-12 0 0 举报
茶的分类:
按色泽分
按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其中绿茶又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红茶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三种,乌龙茶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白茶分为白芽茶、白叶茶,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黑茶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滇桂黑茶。
绿茶为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黄茶为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白茶为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青茶为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红茶为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按季节分
按季节分类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捍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养活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养活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色泽增加,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养活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季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小麦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得出气浓烈。
按生长环境分
按其生长环境来分类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
平地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面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帮有高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欧共体 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捍气浓郁且耐冲泡。
总的来说,通用的分类方法是将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分为6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
茶可以依照加工方式略分为:
绿茶
经杀青、揉捻、干燥,大部分白毫脱落,浸泡绿汤绿茶,中国大部分名茶为绿茶,如龙井、碧螺春 等。
红茶
经过发酵的茶,有工夫红和红碎两种,有利于消化,西方人比较喜欢红茶,名茶有祁红,滇红等。
白茶
新采摘的茶,只经过杀青,不揉捻,白毫显露,名茶如白牡丹等。
黄茶
经杀青、揉捻、闷堆、干燥,叶已变黄,浸泡黄汤黄叶,名茶如君山银针等。
青茶
又名乌龙茶,是经过部分发酵,绿叶红边,既有绿茶的浓郁,又有红茶的甜醇,名茶如福建铁观音、大红袍、台湾的冻顶茶、东方美人茶。
黑茶
经过后发酵的茶,颜色深,著名的有普洱茶。
加工茶
用以上各种种类的茶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有:
花茶,一般选用绿茶与新鲜茉莉花窖制的茶,除茉莉花茶以外,还有珠兰花茶。
紧压茶一般选用红茶或黑茶,经过蒸汽熏蒸变软再压缩成型、干燥,以便于运输、贮藏。如用普洱茶制成的沱茶和砖茶深受蒙藏地区青睐。
再加工茶
近年来,出现了为符合现代人消费习惯制成的再加工茶,可以用上述任何种类的茶制作。如袋茶、速溶茶、液体罐装茶等。
茶叶类别的划分有很多种。
根据干茶颜色分为: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与黑茶;
根据茶叶生产加工方法分为:毛茶(初制茶)与成品茶(精制茶);
根据茶叶发酵程度分为:不发酵茶(绿茶)、半发酵茶(轻发酵:白茶,重发酵:东方美人茶)、全发酵茶(红茶)与后发酵茶(黑茶);
按采茶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春茶又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即清明前采摘和谷雨前采摘;
根据焙火分为:轻焙火茶、中焙火茶、重焙火茶等。
最常用的茶叶分类法,是按加工工艺把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与黑茶;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紧压茶、非茶之茶与含茶饮料等。

茶分类与品种有哪些?

茶分类有: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等。茶的品种有:普洱茶、红炮、炒青绿茶、烘青绿菜、铁观音、大红炮等等。
1、红茶
红茶属于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知名的红花有安徽的祁门红茶、福建的正山小种、云南的滇红工夫。
2、绿茶
绿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知名绿茶有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碧螺春。
3、白茶
白茶为福建的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是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知名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4、黑茶
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产的,由绿毛茶经蒸压而成的边销茶。由于四川的茶叶要运输到西北地区,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减少体积,蒸压成团块。在加工成团块的工程中,要经过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所以毛茶的色泽逐渐由绿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这就是黑茶的由来。知名的黑茶有湖南的安化黑茶、云南的普洱茶。
制茶工艺:
晾青:时间先短后长,摊青先薄后厚。
杀青:是利用高温处理新鲜的茶叶,使之变软,保持绿色,并失去一部分水分,便于揉捻。
温度:280~300℃。
目的:利用高温杀死青叶中的催化酶,使酶失去活性,保持叶片绿色,借热化学反应,消除叶中青臭、苦、涩味,转化为具有花香醇味的杀青叶,能减少茶叶受损情况。
揉捻:茶叶含水量60%为宜,适于整形;提高叶温,揉捻可塑性增强。
闷堆:将锅炒的茶叶,堆积盖布闷黄。
发酵:决定茶叶色、香、味品质的关键。发酵由揉捻开始,因揉捻的压力作用,叶细胞受损,多酚类霉促氧化受损,聚合加速进行,而开始发酵。发酵温度初期32℃~40℃。后期15℃~18℃。发酵初期氧化速度大,要充分供氧,室内宜通风良好。

茶叶的种类

茶的种类非常多,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茶:
绿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君山银针、顾渚紫笋、信阳毛尖、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都匀毛尖。
红茶:祁门红茶、滇红、英红、正山小种等。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等。
黑茶:普洱茶等。
白茶:白牡丹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特点。
茶叶按照茶的色泽与加工方法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
1、红茶
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2、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
3、青茶
青茶亦称乌龙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4、黄茶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
5、黑茶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6、白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六大茶类

茶叶分类及六大茶类的代表茶分别是什么?

茶叶是怎么分类的?又有哪些分类?六大茶类各有什么不同?
茶叶可分为:绿、红、黄、白、黑、青六大类
绿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红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祁门红茶、滇红、闽红等。
黄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白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黑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普洱茶、六堡茶等。
青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铁观音、大红袍、单丛茶等。
扩展资料: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
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