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牛蒡怎么读
- 2、牛蒡的拼音
- 3、牛蒡有什么功效 牛蒡有什么营养价值
- 4、牛蒡生长在什么环境下
- 5、蒡怎么读牛蒡
- 6、“牛蒡”是什么?
- 7、牛蒡可以炒菜吃吗
- 8、牛蒡子怎么读?
牛蒡怎么读
牛蒡怎么读介绍如下:
niú bàng。
牛蒡,中药名。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果实(牛蒡子)和根。牛蒡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地。果实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散结解毒之功效;根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之功效。
果实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流行性腮腺炎,疹出不透,痈疖疮疡;根常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毒,脚癣,湿疹。
形态特征
牛蒡又名鼠黏草、夜叉头、蝙蝠刺、蒡翁菜、便牵牛、饿死囊中草、疙瘩菜、象耳朵、老母猪耳朵、鼠见愁、老鼠愁。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壮,肉质,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带紫褐色,有纵条棱。基生叶大形,丛生,有长柄。
茎生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广卵形,长20-50cm,宽15-40cm,先端钝,具刺尖,基部常为心形,全缘或具不整齐波状微齿,上面绿色或暗绿色。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头状花序簇生于茎顶或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cm,花序梗长3-7cm,表面有浅沟,密被细毛;总苞球形,苞片多数,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钩曲。
花小,红紫色,均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先端5浅裂,聚药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花药黄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圆盘状,着生短刚毛状冠毛;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灰褐色,具纵棱,冠毛短刺状,淡黄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牛蒡的拼音
牛蒡的拼音是:niú bàng 。
基本解释
草本植物,二年生。叶有长柄,心形互生,背面有毛,开淡紫色管状花,根多肉。根与种子可入药,具清热解毒的作用,根与嫩叶可做为蔬菜食用。
详细解释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心脏形,有长柄,背面有毛,花管状,淡紫色,根多肉。根和枝叶可作饲料,根可供食用。中医以种子入药。因实状恶而多刺,又名恶实。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六:“﹝牛蒡脯制法﹞十月以后,取牛蒡根洗乾,去皮,用慢火少煮,勿太烂,硬者熟煮,并搥令软,下杂料物,如蕉脯法,浥焙取乾。”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恶实》。
生长习性
温度
牛蒡喜温暖气候条件,既耐热又较耐寒。种子发芽适温20~25℃,植株生长的适温20~25℃,地上部分耐寒力弱,遇3℃低温枯死,直根耐寒性强,可耐-20℃的低温,冬季地上枯死以直根越冬,翌春萌芽生长。
光照
牛蒡为长日照植物,要求有较强的光照条件。
水分
牛蒡是需水较多的植物。从种子萌芽到幼苗生长,适宜稍高的土壤湿度;生长中后期也要求较湿润的土壤条件,但田间不能积水,夏季若积水12h,直根将发生腐烂。
土壤和养分
作蔬菜栽培时,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沙土或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5~7.5为宜。
牛蒡有什么功效 牛蒡有什么营养价值
1 牛蒡有什么功效 牛蒡味苦,性寒,无毒,能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 咳嗽、痈疽疮疥。《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 ;《名医别录》称其“久服轻身耐老”;中国《现代中药学大辞典》记载,它具有促进生长、抑制肿瘤、抗细菌和抗真菌的作用。
2 牛蒡有什么营养价值 牛蒡的胡萝卜素含量是胡萝卜的110倍,在蔬菜中排第二。在根类植物中,其蛋白质、钙及植物纤维的含量最多。
1、具有清肠通便的作用。牛蒡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有预防和治疗便秘的作用。
2、具有降血压的作用。牛蒡根中含有的牛蒡苷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3具有抗菌作用。牛蒡中含有抗菌成分,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
4、具有降血糖作用。牛蒡中含有菊糖,能增高碳水化合物的耐受。
5具有利尿及泻下作用。牛蒡苷有轻度的利尿及泻下作用。
6、具有抗肿瘤作用。牛蒡苦素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中磷酸果糖基酶的活性,牛 蒡苷元亦有抗癌活性。
3 牛蒡的的饮食禁忌 牛蒡性寒滑利,能滑肠通便,故脾虚腹泻者忌用;痈疽已溃、脓水清稀者也不宜食用。
4 牛蒡的食用方法 牛蒡有炒、炖、煲等多种做法,但以煲汤或泡茶为多。
牛蒡含有大量的铁质,只要曝露在空气中就会被氧化成黑褐色。为了避免变色,切好的牛蒡要立刻放入清水中浸泡才不会被氧化,也可将处理好的牛蒡泡入浓度为3%的醋水中15分钟,一来可使牛蒡的色泽更加洁白,二来也可保存牛蒡本身的特殊香气。
牛蒡排骨汤:此菜汤汁清淡,有降火气之效。
牛蒡根炖鸡: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功效,该汤具有温中益气、祛风消肿的功效,适用于体虚瘦弱、四肢乏力、消渴、水肿、咽喉肿毒,咳嗽等病症。二者组成此菜,食用后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
牛蒡白萝卜汤:严重便秘者可搭配白萝卜一起煮汤,效果较好。
牛蒡萝卜魔芋汤:魔芋富含能够排出有害物质的有效成分,且膳食纤维很丰富,能分解脂肪,将毒素排出体外。
牛蒡萝卜魔芋汤 原料:软排骨500g,牛蒡块250g,白萝卜块3009,魔芋100g,冬菇3只,红枣3个,水、盐各适量。
做法:将软排骨块、白萝卜块、牛蒡块、冬菇、红枣一起入锅中慢火煲2~3小时,再将魔芋块放入锅中焖熟,即可用盐调味,饮汤食肉。
牛蒡的食疗方 1、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源自《圣惠方》)
2治虚弱脚软无力:牛蒡子根炖鸡、炖肉服。(源自《重庆草药》)
牛蒡生长在什么环境下
牛蒡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热性颇强。种子发芽适温20-25℃,高于30℃或低于15℃,发芽差;低于10℃,不发芽。种子有明显休眠期,吸水后的种子具有好光性,在光照条件下发芽快,发芽率高。植株生长期也喜强光,平均气温20-25℃条件下植株生长最快。地上部耐热性强,可忍受炎夏高温,35-38℃仍能正常生长;气温低于3℃时茎叶很快枯干,但直根不受寒害,次春即能重新萌发新叶。幼苗有一定大小(直根粗3毫米以上),经过较长时间的低温,并在长日照条件下可开花结籽。牛蒡宜选择冲积砂壤土或砂质壤土种植,土壤宜近中性,pH值以6·5-7·5为宜。耐旱,忌涝渍,故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或涝渍2天以上极易产生烂根、歧根。土壤含钾、钙多的为宜。
牛蒡在中国多为露地栽培,多生于山野路旁、沟边、荒地、山坡向阳草地、林边和村镇附近。常栽培。栽培季节一般为春秋两季,秋季栽培在10月1日--11月上旬。11月10日左右盖上拱形地膜;春季在3月--5月中旬种植,盖地膜的可在3月份种植,露地栽培在霜冻结束之后才可种植。
牛蒡,也叫大力子,恶实,牛蒡子等,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植物药,归属于2年生长草类植物,株体高35~81公分,分布广,喜光照,种子发芽适温20~25℃,植株生长的适温20~25℃,在我国部分地区都能发育,常常长在树林边缘、灌丛或疏林下,也见于山谷草丛或草窝中,对环境要求不是很高。牛蒡对土质限制较少,可以是沙质土,黄土,粘土,沙子多的土质也没有关系。牛蒡耐冻不怕少雨耐水涝,种植的土地限制地势较平,土地要排水通畅,雨季来临雨水曾多,积水要能立刻的排掉。
蒡怎么读牛蒡
蒡怎么读牛蒡如下:
牛蒡的读音是:niúbàng。
牛蒡的拼音是:niúbàng。结构是,牛:独体结构。蒡:上下结构。牛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牛蒡niúbàng。草本植物,二年生。叶有长柄,心形互生,背面有毛,开淡紫色管状花,根多肉。根与种子可入药,具清热解毒的作用,根与嫩叶可做为蔬菜食用。
二、引证解释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心脏形,有长柄,背面有毛,花管状,淡紫色,根多肉。根和枝叶可作饲料,根可供食用。中医以种子入药。因实状恶而多刺,又名恶实。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恶实。引清王士《香祖笔记》卷六:牛蒡脯法十月以后,取牛蒡根洗乾,去皮,用慢火少煮,勿太烂,硬者熟煮,并令软,下杂料物,如蕉脯法,焙取乾。三、国语词典植物名。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叶互生,心脏形,背面有白毛。夏日梢上著生头状花,带淡紫色,管状。根及嫩叶可食,种子、根可入药,有降火解毒的功用。
关于牛蒡的造句
1、达仁堂清肺消炎丸组方独特,由麻黄、苦杏仁、石膏、羚羊角、牛蒡子、牛黄、葶苈子、地龙组成,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2、牛蒡任一种杂草,主要是菊科牛蒡属的两年生植物,开粉红色或略带紫色的花穗,并被带有多刺的苞所包围,形成果实中的刺果。
3、结论:牛蒡根抗衰老作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提高活性,降低、脂褐质含量。
4、牛蒡,又名恶实、牛蒡子等,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很多。
5、上方中以蝉衣、薄荷、银花、牛蒡子皆辛凉之品,可清泻肺胃之热:杏仁降气止咳:槟榔消积下气,可助脾胃消化。
“牛蒡”是什么?
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 L.),又名:恶实、大力子、东洋参,又名东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从中国引进并改良成食物,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在台南要求当地农民大量种植,主要原因是台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质、北回归线气候加上有名的阿里山延脉造就其当地牛蒡得天独厚的珍贵性,在台湾已作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发祥地之称。
属桔梗目,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宽卵形,长达30厘米,宽达21厘米,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成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浅褐色。花果期6-9月。
牛蒡的病害
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和白粉病。高温多雨时期易发生,主要危害叶片。
牛蒡可以炒菜吃吗
牛蒡可以炒菜吃吗?
可以的,对于脾胃不好的人,就可以吃牛蒡来有效的缓解症状。食用方法:
1、像土豆丝那样炒着吃,但是这东西不喜欢姜,放点葱花,和大蒜,还有醋,就可以,炒出来清爽诱人,味道令人回味;
2、切断,放在高压锅里和排骨,或者其他肉食一起炖;
3、切片,腌咸菜,放点青辣椒、糖、醋、花椒、盐、味精。
推荐几种牛蒡的做法。
第一、生食牛蒡根
生吃牛蒡根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先将新鲜的牛蒡根去皮、洗净,放入凉开水中浸泡 约十五分钟,捞出后沥干水分,切成小块备用,加入少许盐腌制片刻,倒出腌制的汁,加入味精、醋、酱油、香油等调料适量拌匀,拌匀后就可以食用了,这样做的牛蒡根吃起来脆爽鲜嫩,保留了牛蒡本身具有的大量纤维素,具有清肠通便、排毒养颜的作用。
第二、炒食牛蒡根
准备牛蒡一斤、米醋两斤、胡萝卜两根,先将牛蒡清洗干净去皮,再切成片状备用,再把胡萝卜切片,把切好的牛蒡片放在醋中浸泡,侵泡时间约一个小时,与米醋侵泡能预防牛蒡变色,再切适量的胡萝卜片。
在平底锅中放油加热,加入葱花炒香,把牛蒡片和胡萝卜片一起放入锅翻炒五分钟左右,炒熟加调味料调味,最后出锅装盘即可食用。 炒熟的牛蒡与胡萝卜同食,具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抗衰老,润泽肌肤的功效。
第三、牛蒡竹孙鸡翅汤
材料:牛蒡半斤、枸杞二两、竹荪一斤、鸡翅一斤、生姜一块、葱一把、盐少许。做法:先将枸杞用清水泡发,清洗干净备用。牛蒡洗净去皮后,快速放入清水中浸泡,避免去皮的牛蒡氧化变黑。竹荪放入温水浸泡,中途更换几次水,待泡发以后,切去头部的网状物质与根底部。
鸡翅洗净后划几刀,整只放入备好的砂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拍破的生姜块及切好葱段,用大火烧开后撇去上面浮沫,调小火煲,再加入牛蒡煲一小时左右,一小时后放入竹荪和枸杞煲半小时即可出锅食用,吃的时候在碗内放盐调味。这道菜具有防治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作用。
牛蒡子怎么读?
问题一:牛蒡怎么读? 牛蒡的拼音:
niú bàng
问题二:牛蒡的蒡字怎么读?求大神帮助 1:读(bang4)牛蒡: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心脏形,有长柄,背面有毛,花管装,淡紫色,根多肉。根和嫩叶可食。种子(称“牛蒡子”)可入药。2:读(pang2)蒡(bo2)古书上指茼蒿 参考文献:现代汉语词典 查看原帖>>
问题三:牛蒡是什么?蒡的读音 牛蒡: niú bàn 菊科。二年生草本。根肉质。茎粗壮。茎生叶互生,心脏形,背面有毛。夏秋开紫红色花。瘦果长椭圆形。中国自东北至西南都有分布。根和嫩叶可作蔬菜。种子入药,有清热解毒作用。
麻烦采纳,谢谢!
问题四:蒡字怎么念,牛蒡是什么东西 蒡bang,牛蒡是一种长在地下的作物,种时需要旋耕机往地下打1你左右的凹沟,然后种下,每行相距60公分。然后埋上土,浇水。
问题五:炒熟的牛蒡子与生的牛蒡子 别名牛菜、大力子、恶实、牛蒡子、火山药、蝙蝠刺、东洋萝卜、东洋参、牛鞭菜等。 为菊科草本直根类植物,是一种以肥大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牛蒡子和牛蒡根也可入药。原产我国,公元920年左右传入日本,在日本栽培训化出多个品种,20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日本引种菜用牛蒡,大部分出口,少量进入国内市场。牛蒡在日本成为寻常百姓家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保健菜。它可以与人参相媲美,因此被称作东洋参。在我国长期做为药用,近年来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 药用价值 牛蒡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中医认为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我国《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药典中把牛蒡的药理作用概括为:有促进生长作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 【药材】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采集】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性味】辛,苦,寒。 ①《纲目》:苦,寒,无毒。 ②《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刚。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用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①《别录》: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②《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③《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诸风,症瘕,冷气。 ④《本草拾遗》:浸酒去风,又主恶疮。 ⑤《分类草药性》:治头晕,风热,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 ⑥《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伤暑。 ⑦《四川中药志》:治疥疮。 ⑧《药品化义》:“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不风痰,面目浮肿。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熬膏涂贴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②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③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④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⑤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⑥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⑦治痔疮:牛蒡子根、漏芦根,嫩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⑧治瘿:鼠粘草根汤洗,细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
问题六:炒牛蒡子和牛蒡的区别 牛蒡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牛蒡子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他们是不一样的!
炒牛蒡子是牛蒡子的一种炮制方法。微鼓起,深灰褐色,微有光泽,略具香气。牛蒡子炒后能缓和寒滑之性,免伤脾胃,并且气香,宣散作用更佳,长于解毒透疹,利咽散结,化痰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