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produitdefrance是什么红酒
- 2、produit de france葡萄酒多少钱
- 3、格拉芙地区的酒庄有名庄吗?就是特别出名的那些,求列举。
- 4、求各国葡萄酒分级细则??中英文均可!!
- 5、波尔多产区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 6、produitdefrance是什么红酒
- 7、produitdefrance是什么红酒
produitdefrance是什么红酒
produitdefrance是拉杜尔干红葡萄酒,是葡萄酒在酿造后,酿酒原料(葡萄汁)中的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残糖量小于或等于4.0g/L的红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三种。红葡萄酒一般用红葡萄品种酿制,白葡萄酒可用白葡萄品种,或者脱皮的红葡萄品种酿制,桃红葡萄酒用红葡萄品种酿制,但浸皮期较短。
produit de france葡萄酒多少钱
produit de france葡萄酒的价格范围从105元到2560元不等,具体价格取决于酒的种类、产区、级别、净含量、酒精含量、葡萄品种等要素。例如,produit de france法国文帝尔干红2010的市场价约为105元/瓶,而produit de france是拉杜尔干红葡萄酒的价格则达到了2560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价格可能会因地区、供应情况等因素有所差异。
法国文帝尔干红2008 LAMARTIERE
产品类型:干红
产区:法国-鲁西荣地区
级 别:Vin de Pay ‘OC
净含量:750ml
酒精含量:13 %vol
葡萄品种:梅洛
酒 评:
颜 色:中度红宝石色
气 味:奶酪、草莓
口 感:单宁柔滑,由熟透的桑梅味道,黑加仑、杏桃和香草
配餐建议:在16℃至18℃之间饮用。宴会百搭酒。
零售价: ¥96元
格拉芙地区的酒庄有名庄吗?就是特别出名的那些,求列举。
【红葡萄酒】
①Cadaujac(卡多亚克)酒村
Chateau Bouscaut (布斯科堡)
② Martillac(马尔迪亚克)酒村
Chateau La Tour-Martillac (拉-杜尔-马尔迪亚克庄园)
Chateau Smith-Haut-Lafitte (使密拉菲庄、史密斯-上-拉菲特庄园)
③Pessac(佩萨克)酒村
Chateau Haut-Brion (红颜容庄园、布里翁高地庄园、奥伯里翁城堡、上-巴伊庄园)
Chateau Pape-Clément (黑教皇城堡、克勒芒特、巴卡-克莱蒙庄园)
④ Talence(达朗斯)酒村
Chateau Latour-Haut-Brion (拉杜尔-上-博立通庄园)
Chateau La Mission-Haut-Brion (修道院红颜容、拉-米松-上-博立通庄园)
⑤Léognan (利奥侬)酒村
Chateau Haut-Bailly (上-巴伊庄园)
Chateau Carbonnieux卡尔波约庄园)
Domaine de Chevalier (舒威利亚庄园、骑士酒庄园、代-舍瓦里埃庄园)
Chateau de Fieuzal代?福约扎尔庄园)
Chateau d'Olivier (多里威耶庄园)
Chateau Malartic-Lagravière马拉迪克-拉哥拉威尔庄园)
【白葡萄酒】
①Cadaujac(卡多亚克)酒村
Chateau Bouscaut (伯斯戈庄园)
② Martillac(马尔迪亚克)酒村
Chateau La Tour-Martillac(拉?杜尔-马尔迪亚克庄园)
③Pessac(佩萨克)酒村
Chateau Haut-Brion (上-博立通庄园)
④ Talence(达朗斯)酒村
Chateau Laville-Haut-Brion (拉威尔-上-博立通庄园)
⑤Léognan (利奥侬)酒村
Chateau Carbonnieux卡尔多约庄园)
Chateau Domaine de Chevalier (多曼尼?代?舍瓦里埃庄园)
Chateau d'Olivier多里威耶庄园)
Chateau Malartic Lagravière马拉迪克-拉哥拉威尔庄园)
⑥Villenave d'Ornan(威尔纳夫?多尔农)
Chateau Couhins-Lurton (古安-吕尔冬庄园)
Chateau Couhins (古安庄园)
总共有十七个列级名庄,其中十六个是1959个的列级名庄
最有名的是1855年的列级名庄 红颜容,是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
求各国葡萄酒分级细则??中英文均可!!
任何产品,不论是自然生成的还是加工形成的,只要是用来交换,即产品作为商品,就必定要符合某种约定或标准,才能进行交易。符合社会公认或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品,叫合格品,可以上市交易。合格品是产品最起码的要求,不合格则不能生产和销售。
合格品的质量档次也有高低之分,为了更明确地表示合格品的质量档次,就需对合格品分等分级。通常分为优等品、一级品、二级品等。由于使用目的或消费需求的不同,人们并不一定总是用高档产品,产品分等级既便于生产者降低成本,又利于消费者有目的地选用适宜的产品。
一、葡萄酒质量分级制的由来
葡萄酒的质量分级认证,最早是1855年在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实施的。几位从事司法助理职务的波尔多葡萄酒经纪人,利用巴黎万国博览会的机会,热情地承担了建立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分级制工作。他们做得很认真细致,按照实际价格把波尔多地区所有葡萄酒庄园的葡萄产地分成五级:
一级有四家:拉菲特(Lafite),拉杜尔(Latur),玛尔告(Margaux),奥布里昂(Haut-Brion)
二级有穆顿(Mouton)等15家
三级有基尔万(Kirwan)等14家
四级有圣?彼埃尔(Saint-Pierre-Sevaistre)等11家
五级有蓬戴(Pontet-Canet)等18家
干酒共62家。1973年穆顿上升为一级庄园。
另外,对24家苏黛尔纳(Sauternes)著名的自然甜酒产地分为三级:
一级是伊干姆(Yquem)1家
二级有白塔(La Tour Blanch)等11家
三级有米拉特(Myrat)等12家
这样,对波尔多地区的86家葡萄庄园进行了分级。
这种按葡萄产地把葡萄庄园分级的办法,是一种静态的、固守“风水”(terroir)决定论的传统思想方法。事实上,一级葡萄产地未必全是一级葡萄酒,二级葡萄产地也未必没有一级葡萄酒。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葡萄庄园地域在不断调整,即使地域范围差不多保持原样,庄园主也更换了,酿造方法也有变化,一些庄园的葡萄酒质量超过了原来的等级,另一些则相反。所以,这种分级结果也只能就大体而言是相对真实的,并不能动态的反映出葡萄酒质量的真实价值。
1861年,布尔哥涅博恩农业委员会着手统一规划布尔哥涅地区的葡萄酒庄园,对该地区的葡萄酒首次进行质量分级认定。他们成立了原产地命名机构的雏形INAO(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es Vins et Eaux-de-Vie),即“国家葡萄酒和蒸馏酒命名研究院”,对葡萄酒品牌进行严密监控。这种原产地质量控制命名分级,不仅对葡萄庄园分级,而且对原产地的葡萄酒产品品牌进行分级。到1878年后,对整个布艮地产区进行了原产地命名。1930年最终法定了布艮地产区的范围界限。1935年起在全法国实行了法定产区葡萄酒命名制(AOC)。从1855起到1935年,共用了80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分级管理制度。
法国葡萄酒质量分为四级,最高级是法定产区原产地质量控制命名酒AOC,第二级是优良地区的优质酒VDQS,第三级是地区餐酒Vin de Pays,第四级是日常餐酒Vin de Table。法国葡萄酒质量分级制的原则,被推行到全世界,不过各国依据自己的情况也有所不同。葡萄酒“旧世界”基本采用法国模式,如意大利也分四级,DOCG是保证法定地区酒,属一级;DOC是法定地区酒,属二级;IGT是地方餐酒,属三级;VaT是日常餐酒,属四级。葡萄酒“新世界”大多也用原产地命名,但有些国家只把原产地命名作为地理标识,用作商标控制,一切以酿制出好酒为原则,实行酒质分级。
二、对葡萄酒质量分级制的利弊分析
葡萄酒的质量分级管理制度,无疑对规范整个葡萄酒行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原产地质量控制命名(AOC)制规定,AOC葡萄酒必须符合由法国INAO制定并经农业部认可的生产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原产地、葡萄品种、葡萄栽培修剪方法、最高亩产、酒的最低乙醇含量、酿造方法、陈酿方法、质检监督、市场销售等。所有AOC葡萄酒必须经过理化分析和正式品尝才能获得由INAO授于的证书,也才可以用AOC的名称销售推广。这些非常严格的规定,保证了AOC级葡萄酒始终如一的高品质和来源的真实性。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分级制度过分严格、呆板、教条,申报审定程序过分繁琐,它也严重地阻碍了生产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限制了人们与时俱进地吸收时尚精神,酿造出适合各类消费者和各种场合的葡萄酒,使得生产不能迅速适应市场和消费的需求,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酒业的状态也在改变。在远古自然经济形态下,人们寻求温饱,酒业处于手工作坊状态,产品满足自然消费需求;在工业经济形态下,人们追逐资本、利润,酒业变成工业化、商业化状态,产品满足量的需求,仍然是物质需求;在知识经济形态下,人们追寻知识、文化、艺术,酒业处在酒文化状态,产品满足人们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需求,传统的酒业不再表现为一般意义上量和质的发展,物质需求退而求其次,酒类消费呈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等特点,精神价值需求越来越重要。生产者如果拘泥于旧的教条不变,就难以提供更具时代特色、更富文化内涵的产品。这就是近年来葡萄酒“新世界”迅速崛起而葡萄酒“旧世界”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这就是法国农业部最近提出要对AOC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原因。
三、我国葡萄酒质量分级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的葡萄酒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葡萄栽植面积已达600万亩,其中酿酒葡萄栽植面积近百万亩,葡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五位。葡萄酒的产量达到40多万吨,生产厂家约500多家,葡萄酒产值每年以两位数字的幅度增长。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产品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大城市,葡萄酒的消费已成为时尚。
但是在我国,葡萄酒不像白酒和黄酒那样,有悠久而广泛的传统习惯,又不具备啤酒的廉价,国人对葡萄酒的饮用知识和口味特点认知度仍然很低,葡萄酒市场从本质上来说还属于不稳定市场,并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生产和消费群体;在葡萄栽培方面,酿造品种多是世界通用名种,区域特色种并不多见,产区沿袭鲜食葡萄栽培体系,存在不少田间管理缺陷;在酿酒技术方面,工艺几乎千篇一律,创新科技采用很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质量管理方面,只有合格和不合格,葡萄基地多为农民分散种植,厂家“顶单”收购,价格随行就市,果农一味追求产量,葡萄质量关难以把握,葡萄酒产品也在合格标准下,以牺牲质量来降低成本;葡萄酒的营销方面,无论在中间环节还是在终端,形成层层障碍,产品到了消费者手中,价格已翻了数倍。
总之,13亿人一年只消费30多万吨葡萄酒,这是极不成比例的。我国的葡萄酒业还处在发展期的前期阶段。
为了规范葡萄酒行业生产管理,2003年国家行业主管部门领发了《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废除了半计葡萄酒生产标准;审批通过了烟台、昌黎、贺兰山原产地认证;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把葡萄酒列入市场安全准入产品,对生产企业的硬件进行强制性控制;为规范流通秩序,商务部正在制定《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国家认证认可监管会即将发布《食品质量认证细则-酒类》;葡萄酒新的国家标准也即将出台。这些法规的制定和颁发,必然对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对于葡萄酒产品的质量管理,许多从事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酒工作的专家学者,都提出要求制定《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管理办法》,推行产品分级管理制。早在1999年郭其昌先生就着手起草了该办法,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先后组织了三次会议对该“草案”进行讨论修改,时过六年,至今尚未定稿。中国园艺学会在不久前召开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众多专家又提出建议,制定中国葡萄酒产品质量等级制,既要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更要着重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地理问题和质量问题分开,以酿制出好酒为出发点,允许在全国范围采购原酒。建议把我国的葡萄酒分为三级,即特级酒、优级酒、佐餐酒。通过实施,反复总结,由点到面推行质量等级管理制。
实行葡萄酒产品质量分级管理制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只是时机和怎样做确需认真研讨,问题的难度就在我国的实情上。我们实行葡萄酒质量分级制,当然不是为实行而实行,是为了强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信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参与国际公平竞争。那么,国际上的一些惯例就要遵守,而国际上多数国家的分级制是与葡萄品种及栽培方式区化,加工技术及酒种区化,质检技术和市场准入等环节联在一起的,特别是等级和价格是密切相联的,这一切都需有成熟而明确的标准,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实践,反复总结才会形成。我国的这些法规有的刚刚公布,有的尚在讨论,有的还未考虑,形不成稳定而成熟的标准,每个等级的产品标准如何定才能做到既科学准确又符合实际,是很困难的。如果定得不好反而会妨碍酒业的发展。另外,500多家企业的成千上万种产品,把它们分成若干个等级,工作量是巨大的,不仅需要有专门的权威机构,还要有充足的人、财、物力支持才有可操作性。就目前的状态而言,不用说实施,就是制定也是很困难的。
至于《食品质量认证细则-酒类》的颁布和实施,更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包括白、黄、果、露、啤所有的酒种,每种都有成千上万个产品,再把它们分为三级,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啊!而且是自愿参加认证的,牛年马月才能完成?那些总在排队等候的企业,会长期的失去公平待遇。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于2002年制定了《中国葡萄酒A级产品认定及管理办法》,同时制定了实施细则,并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A级产品商标标识,对葡萄酒A级产品实施标志管理。2005年4月已对9家葡萄酒企业的24个产品进行了A级产品认证,并授予A级产品标志使用权。这种做法是首先对我国葡萄酒的高档产品进行分级认证,这些产品比较规范,认证易于操作。然后,在总结A级产品认证经验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时再对其他等级进行认证,从而实现对整个行业产品的分级管理。这样做比较切合实际,既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矛盾,又能比较顺利的实施质量等级管理。
如果能够把上述各家的做法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既科学又可行的办法,那将是大家共同期盼的。
波尔多产区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波尔多市以外的周边地区称为“准波尔多区”。如果说波尔多人生产世界上最多的顶级红葡萄酒和无可比拟的索代赫纳自然甜白葡萄酒的话,那么,在准波尔多地区也同样提供了一系列最知名的高质量的葡萄酒产品。这个庞大的葡萄酒产区就是纪龙德省(Gironde)。
这个产区有12000多个酒堡,400多经销商,年产9亿瓶葡萄酒,20000多个品牌,葡萄品种在梅道克地区大量的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另外4个品种也允许栽种:小味尔多(Petit verdot),长相思(Cabernet franc),美尔乐(Merlot)和马勒伯克(Malbec)。格拉夫白葡萄酒和索代赫纳甜白葡萄酒的品种是赛美蓉(Sémillon)和索维浓(Sauvignon),麝香葡萄(Muscadelle)只在一些古老的地方可以看到。
像法国大多数葡萄园一样,先前在纪龙德省波尔多的多数葡萄庄园主是教士。大约在中世纪,波尔多葡萄酒还是没有名气的,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大片适宜种植葡萄的土地,人们也远未注意这个地区。直到1760年,波尔多能够生产高质量葡萄酒的也只有4家。奥布里庸是波尔多第一家酒批发商,他在他的格拉夫酒堡内栽种低杆葡萄,并把红葡萄品种和白葡萄品种分开种植,他也是第一个使用均质技术的酒家。随后是马尔戈(Margaux)酒堡、拉杜尔(Latour)及拉菲特(Lafite)。
为了自我保护,对抗外地酒的竞争,波尔多的几家领主 从国王那里获取了特惠优先权,这种权利一直保持到1776年。由于这种保护,外地酒只能供应一小部分指定地区,不能通过购买者参与波尔多酒的竞争。同时,波尔多人对在郊外囤积的外地酒课以重税。这样一来很自然的人们需要在市区寻找并建立商业保税仓库,波尔多批发商控制了这些商业区。
由于伦敦的英国批发商把波尔多红酒贮放在大木桶里,然后逐渐装瓶卖给消费者,这样就等于相应进行了使酒老熟的中间过程,这种大宗交易,使人们认识到了各种使酒老熟的程序,从而对改善纪龙德省的葡萄酒质量做出了很大贡献。
索代赫纳人从1800年才开始露脸。以前批发商似乎对他们的酒不感兴趣。1847年伊干姆(Yquem)的葡萄园主在俄国旅行,人们等着他回来收葡萄而拖晚了采摘期,葡萄过熟了(贵腐),然而这反而使酿制出的酒大大改善了风味。十多年后,伊干姆的1847年份的酒在俄国获得了金奖。
在此期间,圣·艾米里蓉也改变了一个半世纪的落后状态,赶上了梅道克。两个很知名的酒堡白马(Cheval-Blanc)和菲亚克(Figeac)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对葡萄园的所有品种进行了研究,而且这里有非常好的沙砾土壤,很快这里的酒就出名了。同样值得赞誉的是保茅豪勒的佩特律斯(Chateau Pétrus酒堡和圣·艾米里蓉的奥索纳酒堡(Chateau Ausone),在1885年他们成为人所共知的暴发户。
1885年是波尔多葡萄园发展中的标志阶段,利用巴黎万国博览会的机会,从事司法助理职务的波尔多经纪人,热情地承担了建立省的葡萄酒分级工作,这一分级很认真细致,按照实际价格把所有酒堡的酒分成五级,一级酒庄有拉菲特(Lafite),拉杜尔(Latour),马尔戈(Margaux),奥布里庸(Haut-Brion)等;二级酒庄有穆顿(Mouton)等十五家;三级酒庄有基尔万(Kirwan)等十四家;四级酒庄有圣·彼埃尔(Saint-Pierre-Sevaistre)等十一家;五级酒庄有蓬戴(Pontet-Canet)等十八家。1973年穆顿酒庄上升为一级酒庄。索代赫纳甜酒的一级酒庄是伊干姆(Yquem),二级是白塔(La Tour Blanche)等十一家,三级是米拉特(Myrat)等十二家。
一个多世纪以后,如今这个分级表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许多庄园地籍调整了,即使地域范围与原样相差不多,庄园主也更换了,酿造方法也有变更。一些庄园的葡萄酒超过了原来的等级,另一些则相反。但这个分级法的原则人们至今仍在遵守,并推行到全法国乃至全世界。波尔多葡萄酒确立的原产地命名和分级规范了整个葡萄酒行业,对推动全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说到波尔多葡萄酒的历史,不能不提一下古老的葡萄酒行会。葡萄酒行会是由社会名流和葡萄酒专业人士组成的非赢利性协会。他们不图报酬地为当地葡萄酒业提供服务,做出贡献,义不容辞地推广波尔多葡萄酒文化,为促进实现世界人民的交流和友谊不懈地努力工作。他们身着古色古香的红顶红袍,系白色披肩,举行庄严盛大的仪式,隆重纪念与葡萄酒相关的节气和活动。在中世纪,这些葡萄酒行会曾经拥有很大的势力,他们决定着葡萄酒业发展的方向。有些行会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圣·艾米里蓉的茹拉德(jurade)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行会,1999年他们喜庆行会成立800周年。
罗马时代开始,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葡萄酒,很快就传到了罗马,并经由罗马人之手传遍了全欧洲。在公元一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罗纳河谷(Rhne Valley);二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勃艮第(Burgundy)和波尔多(Bordeaux)
波尔多葡萄酒生产始于公元4世纪。1152年阿基坦的女公爵阿丽耶诺尔与英国国王亨利二世结婚,波尔多一度成为英国领地,在英国人努力下,波尔多的葡萄酒业得到很大发展。
波尔多葡萄酒的种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即罗马统治时期,因此波尔多这个葡萄酒产区的历史至少有1700多年了。
波尔多位于法国西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条件。西临大西洋,吉伦特河从波尔多缓缓流过,海洋性温带气候让波尔多地区的天气总是那般地温和平顺。
所以有利于酿造复杂而陈年的葡萄酒。波尔多产区出产的红葡萄酒,口感柔顺细雅,极具女性的气质,因而有“法国葡萄酒王后”的称谓。
扩展资料:
波尔多(Bordeaux),法国西南的一个港口城市,拥有人口925,253人(1999年),是法国第四大城市,位列巴黎,里昂,马赛之后。
是阿基坦大区的首府,同时也是吉伦特省的首府。曾是法国旧省吉耶纳的首府,历史上属加斯科涅地区。
波尔多是欧洲的军事、空间和航空的研究与制造中心,还是法国战略核弹研究和物理实验的核心,拥有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兆焦激光计划等许多高端技术机构。
波尔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许多风景优美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波尔多因此也被称为世界葡萄酒中心,每两年一度,波尔多酒协会举办盛大的国际酒展-Vinexpo。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尔多产区
produitdefrance是什么红酒
produitdefrance是拉杜尔干红葡萄酒,是葡萄酒在酿造后,酿酒原料(葡萄汁)中的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残糖量小于或等于4.0g/L的红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三种。红葡萄酒一般用红葡萄品种酿制,白葡萄酒可用白葡萄品种,或者脱皮的红葡萄品种酿制,桃红葡萄酒用红葡萄品种酿制,但浸皮期较短。
produitdefrance是什么红酒
produitdefrance是拉杜尔干红葡萄酒,是葡萄酒在酿造后,酿酒原料(葡萄汁)中的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残糖量小于或等于4.0g/L的红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三种。红葡萄酒一般用红葡萄品种酿制,白葡萄酒可用白葡萄品种,或者脱皮的红葡萄品种酿制,桃红葡萄酒用红葡萄品种酿制,但浸皮期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