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青砖茶,湖北青砖茶的历史

本文目录一览:

湖北青砖茶的功效与作用

湖北青砖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茶,有以下几个功效和作用:1.清热解毒:湖北青砖茶可以清热解毒、消炎解暑,对于感冒、咽喉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有缓解的作用。2.补肾养肝:湖北青砖茶中含有多种对肝肾有益的成分,能够促进肝脏再生、调节肾脏功能,具有一定的养肝补肾的功效。3.健脾消食:湖北青砖茶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和吸收食物,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4.降血压降血脂:湖北青砖茶中的多酚、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对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帮助,能够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5.抗氧化:湖北青砖茶富含多种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和改善皮肤老化。总之,湖北青砖茶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可以作为传统的药用茶或日常保健饮品来食用。但是,应注意合理使用,不能过量饮用,以免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青砖茶属于什么茶

青砖茶属于黑茶,青砖茶一般指老青茶,老青茶属黑茶类,别称青砖茶,又称川字茶,主要产于湖北省内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市、县,所以又称“湖北老青茶”,在湖南省的临湘县也有老青茶的种植和生产。
老青茶的制造分面茶和里茶两种,面茶较精细,里茶较粗放。面茶是鲜叶经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而制成。里茶是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晒干而制成。老青茶一般分成洒面、二面、里茶三个等级。

湖北青砖茶是什么茶,青砖茶简介

青砖茶主产于湖北省,清代时期就已盛产,因为当时是在湖北蒲圻羊楼洞生产加工的,所以那时又称之为“洞砖”,由于青砖的砖面印有“川”字,故也称为“川字茶”。
青砖茶主要是以老青茶为原料,后经特殊工艺压制而成。老青茶有近百年历史,主要生产地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崇阳等县,最早是在蒲圻羊楼洞开始制作生产,是一款经过炒制的篓装茶。
一块完整的青砖茶分为:三四面、二面、里茶三个部分,其中三四面,既面层部分品质最佳。
规格:青砖茶为长方形茶砖,每块大小规格为长34厘米,宽17厘米,厚4厘米。
外形口感:干茶外形色泽为青褐色,茶香纯正、汤色清澈明亮、入口重实、叶底为暗黑色,茶底较粗老。
老·青·茶
老青茶属于黑茶中的一种,产于湖北省咸宁地区。据《湖北通志》中记载:“同治十年,重订崇、嘉、蒲、宁、城、山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厘章程中,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文字中提到的老茶指的是老青茶,这说明老青茶距今已有百年生产历史。
老青茶分面茶和厘茶两种来压制不同的青砖茶。其中面茶选用的茶比较细嫩,厘茶选用的茶较粗老。这两种茶在制作工艺上也有所不同:
面茶的加工工艺程序: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
厘茶的加工工艺程序:杀青、揉捻、渥堆、晒干,相对来说工艺比较简单。
青茶一般分成三个级别,鲜叶采割标准通常按茎梗皮色划分。
一级茶(洒面茶):以鲜叶采割时茎梗为主,基部稍带些红梗和百梗,成茶条索较紧,色泽乌绿。
二级茶(二面茶):鲜叶的茎梗以红梗为主,顶部稍带些青梗,成茶叶子成条,叶色乌绿微黄。
三级茶(里茶):为当年生红梗新稍,不带麻梗,成茶叶面卷皱,叶色乌绿带花。

赤壁青砖茶资料

赤壁青砖茶是中国茶叶中的一种名茶,产于湖北省赤壁市。赤壁青砖茶经过特殊的制造工艺,将采摘的新茶团压成砖形,再进行烘炒与贮存,使其在贮存过程中产生良好的陈化效果,拥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赤壁青砖茶的外形为砖块形状,颜色为墨绿色,质地紧密,手感沉重,外表有细腻的纹路。茶汤呈黄绿色,清澈明亮,香气独特,口感醇厚,回甘甜爽。赤壁青砖茶在古代曾是贡品之一,清代道光年间更是被列为“御用茶”,享受宫廷特供待遇。赤壁青砖茶不仅被人们视为传统的绿茶,还具有陈化特点,越陈越香。因此,赤壁青砖茶不仅适合饮用,也是一种珍贵的收藏品。总的来说,赤壁青砖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口感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是茶叶爱好者们不可错过的品种。

青砖茶属于什么茶

青砖茶属于黑茶类,别称老青茶、川字茶,其茶呈砖形,且周正有棱角,具有陈放的属性。
产地:主产于湖北省内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地。
工艺:青砖茶以老青茶为原料,经筛分、压制、干燥工艺制成。
外形:长方砖形,色泽青褐。
滋味:醇厚饱满,回甘悠长,陈香显。
汤色:红黄明亮,清澈匀净。
青砖茶的简介青砖茶是享誉国内外的特色茶叶品种,属黑茶种类,是湖北省名优茶品,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青砖茶主产于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其中尤以咸宁赤壁较为显著,产量较高,品质优。
其次,青砖茶以海拔600-1200m高山茶树鲜叶作原料做成毛茶,然后进入长时间的渥堆过程。渥堆是形成青砖茶产品独特口感滋味、香气等内质要求的关键性工艺阶段。
之后进行复制,将拼配好的原料进行蒸制,倒入模具铺洒、抹匀、压制,直到大大小小71道工序完成,才最终形成一块青砖茶。
成品青砖茶的外形为长方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由于品质较佳,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受到大众喜爱,大多销往内蒙古等西北地区。
青砖茶的品质特征青砖茶的压制分洒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青砖茶面上的一层叫洒面,质量最好;底面的一层叫二面,质量次之;洒面和二面中间夹的一层叫包心茶,又叫里茶。
成茶外形端正光滑,厚薄均匀,砖面色泽青褐。
入口茶汤饱满,略有苦涩,回甘较好,茶汤较为饱满,滋味醇厚,舌面可感茶汤的立体性,无异味,入喉爽滑,润喉感官好,下喉后,自喉部到舌根再到舌面,有清凉感,渐生微甜。
饮后有清新药香,隐约婉转,口腔微甜,汤里含香,伴有田野气息在舌部回荡。

湖北的青砖茶有什么功效

青砖茶是一种以湖北省襄阳市汉江为水源,经历了发酵、工艺、烘焙而制成的茶叶。据传青砖茶有以下功效:1.清热解毒:青砖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排除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使得身体更加健康。2.消食化滞:青砖茶中富含多种酶类物质,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有助于消化食物和排除体内废物。3.养颜美容:青砖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抗氧化、预防衰老,同时还具有清肝明目、美容养颜的功效。4.减肥健身:青砖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等物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脂肪分解,有助于减轻身体负担和塑造好身材。总之,青砖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在日常生活中适度饮用可以有益身体健康。

湖北青砖茶的历史

湖北青砖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茶叶品种,起源于唐代。唐代以前,湖北地区的茶叶主要是以绿茶和白茶为主。唐代后期,湖北地区开始出产青砖茶,这也是青砖茶产生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据史书记载,南唐时期湖北茶叶已经享誉天下。宋代,湖北茶叶逐渐被广泛传播,盛极一时。明清时期,湖北青砖茶碾制技艺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发展,从此成为了湖北地区一种重要的茶叶品种。在古代,湖北青砖茶曾被列为皇室必备的贡品之一。它的名气和地位在历代王朝中都很高。明代神宗曾有诗赞曰:“禅林一块茶,洒道飞仙旌。不假生泉水,长陵自著名。”清代的康熙皇帝品尝过青砖茶后十分喜欢,特地给予嘉奖。这些文化典故表明了湖北青砖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现代,湖北青砖茶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茶文化的代表之一,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湖北青砖茶的功效

1.帮助消化:湖北青砖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鞣酸,可以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缓解胃部不适症状。2.减肥降脂:湖北青砖茶含有大量的儿茶素和咖啡因等物质,有助于促进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达到降脂减肥的效果。3.抗氧化:砖茶中富含的茶多酚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细胞老化和疾病发生。4.增强免疫力:砖茶中含有的多种天然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5.缓解压力:砖茶中所含的咖啡因和茶氨酸等物质,具有一定的神经兴奋作用,有助于缓解身体和心理的压力,提高人的精神状态。6.抗菌消炎:湖北青砖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病。综上所述,湖北青砖茶具有多重功效,不仅可以美容养颜、减肥降脂,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缓解压力等。人们可以适量饮用,但也应注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湖北产什么茶


湖北是我国茶叶生产的重要省份,其茶叶品种众多,且品质优良,倍受市场欢迎,其茶叶品种有龙峰茶、宜红工夫茶、恩施玉露、英山云雾茶、采花毛尖、大冶云雾茶、峡州碧峰、保康松针、邓村绿茶、武当道茶、湖北青砖茶、五峰毛尖等。
湖北主产什么茶叶
1、青砖茶
青砖茶主产于湖北汉口、襄阳等地,清代时期就已盛产,因为当时是在湖北蒲圻羊楼洞生产加工的,所以那时又称之为“洞砖”,由于青砖的砖面印有“川”字,故也称为“川字茶”。
青砖茶主要是以老青茶为原料,后经特殊工艺压制而成。老青茶有近百年历史,主要生产地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崇阳等县,最早是在蒲圻羊楼洞开始制作生产,是一款经过炒制的篓装茶。
一块完整的青砖茶分为:三四面、二面、里茶三个部分,其中三四面,既面层部分品质最佳。
2、保康松针
保康松针是条形绿茶的一种,产于襄阳保康县保南店垭镇和保北黄堡一带。
在唐代就有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已经很有名气了。茶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像轻纱薄雾散于茶园上空,得天独厚。茶名来历:这个茶叶要求原料为一芽一叶,形状呢,就像松针一样。
特点:外形紧直,圆润光滑,呈翠绿色,内质香气清高,汤色嫩绿,滋味醇厚,叶底肥嫩饱满。
3、采花毛尖
采花毛尖茶产自五峰县采花乡是"湖北名茶第一乡","楚天茶叶第一乡"由此得名。采花毛尖属于绿茶类,外形细秀匀直显露,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1999—2002年连续两届被湖北省农业厅评为湖北十大名茶2002年被湖北省工商局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采花毛尖已获批成为钓鱼台国宾馆专供茶,成为湖北省首个真正意义的"贡茶"品牌。采花毛尖由此成为湖北第一的中国名茶。
4、恩施玉露
湖北恩施是世界硒都,土壤中富含硒元素,恩施茶为天赐的富硒茶,深受茶人喜爱。而恩施富硒茶则以恩施玉露最为著名。
产于著名的鄂西南武陵山茶区,绿林翠峰、伍家台绿针、恩施玉露、雾洞贡羽、极叶高山野茶是恩施富硒茶的佼佼者。
5、英山云雾茶
英山云雾茶起名于湖北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天堂”二字,因是高山和半高山茶场所产,品质具有明显的香高、味醇、耐冲泡的云雾山中茶的特色,故定名为英山云雾茶。
6、武当道茶
武当道茶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梅子贡茶、太和茶等作为贡品敬献朝廷。武当道茶绿茶产品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集高香、有机、醇和为一体;武当道茶功夫茶产品色泽沙绿,汤色黄绿尚亮,滋味醇和甘爽,叶底黄色浅绿,镶有红边,香气馥郁持久。
7、宜红工夫茶
产于宜昌及恩施一带。茶园位于是神农架一带,相信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个原生态的森林保护区,山林茂密,河流交纵,雨量充沛,土壤微酸性,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宜红工夫茶的采摘标准,都是以茶树鲜叶的嫩叶为标准,原料方面非常的精细,所以给优质宜红工夫茶的制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茶名来历:宜昌红又叫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因为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得名。据说,外国人喜欢喝这种茶哦!
特点:茶条外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香甜回甘,味道醇厚,汤色红艳明亮,茶汤冷却后有“冷后浑”的现象,和祁红、滇红并称为三大工夫红茶。
8、邓村绿茶
邓村绿茶产在宜昌夷陵区邓村乡,在2008年首届中国名茶之乡评比中,邓村“一不小心”就获得中国名茶之乡的称号。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还批准对邓村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茶名来历:邓村绿茶是建国后邓村乡生产的绿茶的统称,其核心产地在邓村乡。到底是村还是乡?刚开始小编还傻傻分不清呢!
特点:属于针形芽茶,形美壮实,色润绿亮,栗香持久,味浓鲜爽。
9、龙峰茶
龙峰茶产于湖北竹溪县。竹溪县在鄂、渝、陕三个省的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脉东段北坡。这个县从60多年前就开始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开发出啦龙峰茶。
茶名来历:这个茶的核心产区在龙王垭,山峰雾腾如龙,据说是龙王藏身之地,茶叶锋苗挺拔,冲泡后像百龙竞游,所以叫龙峰茶。
特点:紧细显毫,色泽嫩绿光润,整碎匀整,净度无嫩茎。

青砖茶是什么茶

青砖茶是黑茶,同时也是紧压茶的一种,青砖茶又名洞茶、“川”字砖,主产于湖北蒲圻、咸宁、通山、崇阳,是以海拔600至1200m的高山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等工艺制成,青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橙红,韵味十足。
青砖茶的发展之路
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最早在宋代景德年间就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青砖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砖茶贸易见证了历史上万里茶道的繁荣和辉煌。
1861年,汉口开放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俄国人在羊楼洞建立了砖茶工厂。从那时起,青砖茶主要在赤壁羊楼洞加工生产。
赤壁市位于北纬30度,是茶叶生长黄金地带,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青(米)砖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是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的万里茶道源头城市,是青(米)砖茶唯一发祥地。
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从前身帽盒茶算起,源于唐朝,盛于明清,全世界公认羊楼洞是青砖茶的鼻祖之地,尤其在明清两朝,不足2平方公里的羊楼洞仅凭茶叶一项就成为国际茶叶贸易名镇。
赤壁青砖茶,是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中的一个奇迹。它有着特殊的形状,有着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独特的饮用功效,通过历史的沉淀,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制作工艺上,赤壁青砖经过揉捻、晒制、蒸青等10多道工序72道工艺,多次发酵,高温蒸煮,在100吨以上的压力下压制而成,是目前全世界紧压茶程度最强,陈化效果最好的黑茶品种,工序独特、极耐贮藏、特色鲜明。
青砖茶的品质特征
清代,青砖茶在羊楼洞生产,因此又名“洞砖”。青砖茶的砖面印有“川”字商标,所以也叫“川字茶”。
青砖茶的压制分三四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其中三四面,即面层部分质量最好。
青砖茶色泽为棕色,茶汁味浓可口,香气独特,回甘隽永。
青砖茶最外一层称洒面,原料的质量最好,青砖茶最里面的一层称二面,质量稍差,这两层之间的一层称里茶,质量较差。
而总的来说传统湖北青砖茶外形长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香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