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安徽宣城茶叶品种
- 2、宣城有什么有名的茶叶
- 3、安徽历史名茶,涌溪火青
- 4、安徽有哪些名茶 安徽有什么名茶
- 5、四季春茶总共有多少种?
- 6、安徽宣城有哪些值得带走的特产
- 7、大众名茶喝够了?这23种小众皖茶有尝过么
- 8、安徽有哪些名茶?
安徽宣城茶叶品种
安徽宣城茶叶品种有涌溪火青、金山时雨、黄花云尖、郎溪黄金芽、旌德白茶、泾县琴鱼茶、野兰香茶、敬亭绿雪、溪口高山茶、天山真香茶、绩溪绿茶、横岩云雾、铜山特尖等。
清代,泾县茶、宣城敬亭绿雪茶脱颖而出。汪士慎有《愚山侍讲送敬亭茶》《谢愚山寄敬亭茶著书墨四首》等诗,其《幼孚斋中试泾县茶》:“不知泾邑山之涯,春风茁此香灵芽。两茎细叶雀舌卷,蒸焙工夫应不浅。
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施润章有《敬亭茶》《敬亭采茶》等诗,其《绿雪》诗云:“敬亭雀舌相争传,手制从过谷雨天。酌向素瓷浑不辨,乍疑花气扑山泉”;梅庚《咏绿雪茶报愚山》诗云:“持将绿雪比灵芽,手制还从座客夸。更著敬亭茶德颂,色澄秋水味兰花。”
此后,黄山茶后来居上,远超松萝。“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中第一。又有一种翠雨茶,亦产黄山,托根幽壑,色较绿,味较浓,香气比云雾稍减,亦轶出松萝一头。”
宣城有什么有名的茶叶
宣城的有名茶叶:1.歙县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独特的山泉茶香和鲜爽口感。2.池州黄山毛峰:清新幽香,口感鲜爽,是中国三大名茶之一。3.宣城龙顶生态茶:采用宣城天然矿泉水泡制而成,香气浓郁,口感醇厚。4.宣城普安黑茶:中国四大黑茶之一,具有马铃薯和甜菜的香气,口感厚重。5.宣城银毫:是以一芽一叶的茶芽为原料,制成的高档绿茶,香气高雅,口感清爽。6.歙县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形似瓜子,香气清香,口感鲜爽。7.宣城霍山龙顶:茶香浓郁,回甘绵长,清苦中带甜,是一款优质绿茶。8.宣城宁国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香气芬芳,口感绵长,是一款独特的闽南绿茶。
安徽历史名茶,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
产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榔桥镇境内涌溪,品种:六大茶类之一·绿茶·不发酵·性偏。寒榔桥镇是著名的茶叶之乡,涌溪火青曾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并多次获得国内外茶叶博览会金奖,实属绿茶中的精品。涌溪火青在清代已是贡品。其外形独特美观,颗粒细嫩重实,色泽墨绿莹润,银毫密披。冲泡形似兰花舒展,汤色杏黄明亮,清香馥郁,味浓甘爽,并有特殊清香。
如何挑选?
形状:外形似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隐毫,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叶底:嫩绿微黄,匀齐成朵。
历史发展
起源明朝,清代已是贡品。据《泾县志》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年)“由磨盘山南起至涌溪,广阔三十余里,多产美茶并杉木。”可见三百多年前,涌溪茶就相当有名了。清咸丰年间,火青年产量有百余担,其中高档火青达20%左右,为火青生产的最盛时期。
清代与涌溪毗邻的黄田村(古“洋船屋”景区)出现了巨商朱氏家族,茶农在引鉴徽州炒青制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茶叶揉炒、挤压成紧结的腰圆形,由此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涌溪火青。
冲泡方法
1、温杯洁具。
2、备茶,取3g涌溪火青。
3、冲泡,85℃开水,1/3满。
4、舒展,轻轻摇晃。
5、加水,七分满,静置2-3分钟。
6、饮用。
冲泡事宜:茶具选择玻璃杯最佳,茶与水的比例为1:50,茶水饮用至1/3处时,即可续水,一般冲泡三泡最佳。
工艺
鲜叶、杀青、揉捻、抖头坯、复揉、炒二坯、摊放、掰老锅、分筛。
储存方法
绿茶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保存绿茶的环境为:避光、隔离潮湿、防异味、密封,建议将绿茶装入铝箔袋,挤掉袋内多余空气,并将袋口密封。封口后将茶叶袋放入铁罐或锡罐内,盖好盖子最后放入冰箱冷藏室直立保存。
可以提前取出1~2周的用量,不要频繁取出。如短期2个月内可以饮用完的,可放置在常温、阴凉处存放,控制温度:10℃以下,相对湿度:50%以下。
安徽有哪些名茶 安徽有什么名茶
1、六安瓜片。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具有形似瓜子、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的特点,冲泡后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散发着板栗般的香气,滋味鲜醇回甘。
2、太平猴魁。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具有茶形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的特点,冲泡后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
3、岳西翠兰。岳西翠兰产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具有芽叶相连、舒展成朵、色泽翠绿、形似兰花的特点,冲泡后汤色浅绿明亮、叶底嫩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浓鲜爽。
4、涌溪火青。涌溪火青产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具有茶形独特美观、颗粒细嫩重实、色泽墨绿莹润、银毫密披的特点,冲泡后汤色杏黄明亮、形似兰花舒展、清香馥郁、味浓甘爽。
5、敬亭绿雪。敬亭绿雪产于安徽省宣城市北敬亭山,具有色泽翠绿、芽叶肥壮、白毫似雪、形如雀舌、挺直饱润的特点,冲泡后汤色清碧、叶底细嫩、白毫翻滚、香气鲜浓、香郁回甘。
四季春茶总共有多少种?
四季春茶,是一种取自春季不分季节茶叶的茶类名称。四季春茶通常根据采摘季节、产地和加工工艺等因素进行分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四季春茶品种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吉林四季春:吉林省出产的四季春茶。
2. 安徽四季春:安徽省宣城市出产的四季春茶。
3. 云南四季春:云南省普洱市出产的四季春茶。
4. 江苏四季春:江苏省南京市出产的四季春茶。
5. 四季春红茶:属于红茶类,采用四季春茶的茶叶制成。
6. 四季春龙井:属于绿茶类,采用四季春茶的茶叶制成。
总的来说,四季春茶的品种较多,在市场上也有很不错的口碑,对于爱好者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和喜好选择不同的品种。
四季春茶是一种茶叶品种,因为不同的地区、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品种和口味。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四季春茶品种也比较多,具体数量难以精确统计。但是,一般来说,四季春茶的品种可以根据其生产地区、采摘季节和制作工艺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品种包括江苏四季春、安徽四季春、浙江四季春等。
四季春茶是一种茶叶,它是指采摘于每年春季的新茶,也称“春茶”。关于四季春茶的种类,有以下几种:1. 绿茶:以龙井、翠茶、碧螺春等为代表。2. 黄茶:以君山银针、毛尖黄芽等为代表。3. 白茶:以白牡丹、寿眉、福鼎白茶等为代表。4. 乌龙茶:以铁观音、大红袍、水仙等为代表。5. 红茶:以滇红、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为代表。
安徽宣城有哪些值得带走的特产
宣城是安徽的地级城市,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宣城有哪些值得带走的特产呢?宣城特产一:黄花云尖黄花云尖是安徽宣城的特色名茶,宣城黄花山地理条件优越,空气良好,湿度大,森林覆盖率非常高,且降水充沛,土壤丰富,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所生产出来的茶叶外形挺拔平伏,汤色清澈明亮,喝起来醇爽回甘,回味无穷,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安徽省“优质名茶”称号。宣城特产二:金山时雨金山时雨是安徽宣城的特色名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记载起源于唐朝时期,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宣城绩溪气候较低,雨量充沛,土壤丰富,所产出的金山时雨名茶气味芳香,汤色清澈明亮,喝起来爽口甘甜,回味悠长,且香气浓郁。宣城特产三:宁国笋干宁国笋干是安徽省宣城宁国的特色产品,宁国笋干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记载起源于元朝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宁国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所制作出来的笋干脆香爽口,味鲜色美,香气馥郁,鲜嫩可口。宣城特产四:宁国山核桃宁国山核桃是安徽宣城的特色产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学家研究表明,宣城宁国在4000万年前有已经有山核桃的分布了。宁国山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且光照充足,降水充沛,非常适合山核桃的生长,所种植出来的山核桃粒大壳薄,核仁肥厚,吃起来清脆可口。宣城特产五:宣纸宣纸是安徽宣城的特色产品,宣纸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唐朝天宝年间,就已经成为了朝廷贡品。宣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境内草本植物非常丰富,为宣纸的制造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原材料,所制作出来的宣纸光而不滑,不易变色,洁白稠密,而且少虫蛀,是中国最独特的手工艺品。宣城特产六:宣笔宣笔式安徽宣城的特色产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秦始皇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宣笔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对原材料的的品质要求也非常高,其制作工艺有七十多道之多,所制作出来的宣笔十分耐用,刚柔并济。宣城特产七:宣木瓜宣木瓜是安徽宣城的特产之一,,宣城种植木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距记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南宋时期还被列为朝廷贡品。宣州区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而且光照充足,所种植出来的宣木瓜含有维生素吃C,氨基酸等丰富营养。
大众名茶喝够了?这23种小众皖茶有尝过么
大众名茶喝够了吗?这23种小众皖茶有尝过吗?
回答是的,我尝试过其中的一些小众皖茶。虽然大家常喝的名茶确实好喝,但有时候也需要一些新鲜感和不同的体验。毕竟,世界上茶叶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风味和特点。
我品尝了桐庐黄葛。这是一种产于浙江桐庐的黄茶,颜色呈黄金色,清香四溢。它带有独特的花香和馥郁的果香,口感柔和细腻。我觉得它非常适合冷泡,闻到、品尝到那股清新花果香,简直让人心旷神怡。
其次是绍兴贡菊。这是一种很受当地人喜爱的菊花茶。贡菊选用优质菊花干燥制成,在冲泡过程中散发出浓郁的菊花香气。它不仅口感醇厚,而且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我觉得在忙碌的生活中,喝上一杯贡菊茶,让自己放松一下,是非常享受的。
还有一种我喜欢的小众皖茶是六安瓜片。这种茶叶产于安徽六安市,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它的外形扁平如瓜片,因此得名。六安瓜片有着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回味悠长。每次品尝它,仿佛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芬芳与宁静。不过要提醒大家,泡六安瓜片时水温不能太高,否则会破坏掉茶叶原本的风味。
除了以上几种小众皖茶,我还尝试过其他一些值得推荐的茶叶。比如说祁门红茶,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黄山毛峰,以其鲜爽、清香而闻名;还有云雾蒙顶,在云雾弥漫的高山上生长,具有很好的口感和滋味。
并不是说大众名茶就没有价值了。它们之所以成为大众所喜爱的茶叶,肯定有其独特之处。比如龙井茶,那种清新的香气和清澈的汤色,让人回味无穷;再比如铁观音,它的浓郁口感和甘甜回甘的余味,每一次品尝都令人陶醉。
大众名茶虽然好喝,但小众皖茶也有其独特魅力。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一些不同的茶叶,给自己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无论是大众名茶还是小众皖茶,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叶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妨多尝试一些新鲜的茶叶,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头好吧!
大众茶,可饮;小众茶,可品。
安徽的特产之一——茶。
安徽是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名茶也甚多,相比于人尽皆知的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等名茶,安徽还有很多名气稍小一些却也别有一番滋味的小众茶,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安徽的小众茶吧。
潜山县—天柱晴雪
安庆市潜山县新创制的天柱晴雪茶
就属于安徽名茶的后起之秀
晴雪香茶既有黄山毛峰经久耐泡的特点
又有六安瓜片之浓郁芳香
开汤后,茶汁清绿明亮
由于它旗枪挺直,浑身白毫
特冠以“天柱晴雪”之美名
太湖县—天华谷尖
天华谷尖又名南阳谷尖
产自安庆市太湖县
产茶历史悠久,明、清年间所产芽叶列入户部贡品
天华谷尖自 87年恢复生产以来
87-88连续两年经省茶学会评为全省名茶
89年被农业部评为部优名茶
并多次在国际、国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
2002年底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名牌产品
贵池市—霄坑绿茶
霄坑绿茶是安徽省池州市贵池霄坑村的特产
霄坑村位于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后山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霄坑绿茶特点生长期长,出茶晚
汲取大自然的灵气与精华,耐泡
久泡久饮仍酽厚浓,色泽鲜艳,香气浓郁
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会上
霄坑茶叶获得了金奖
曾被中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以“花香花味、中国茶圣”等美誉称赞
霄坑绿茶是安徽省第一个获取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
2001年被评为安徽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
2002年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
东至县—东至云尖
"东至云尖"茶叶产自安徽省东至县东南部深山区
东至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
"东至云尖"品质特征为:
外形挺直略扁,色泽润绿显毫
内质香高味醇,汤清色碧
2009年"东至云尖"系列茶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其系列产品天鹅云尖、云雾雀舌、甘露青锋、玉露银锋、碧色天香
五个品种同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至县—仙寓香芽
石台特产仙寓香芽属仙寓名茶系列中之精品
产于中国黄山与九华山交错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西脉的珂田乡仙寓山
仙寓香芽工艺独特,品质上乘
宋代叫“嫩蕊”,清代称“雾里青”
曾经失传,上世纪九十年代代恢复试制成功
改称“仙寓香芽”
其特点是:
全芽肥嫩,披毫隐绿,汤色浅绿清澈
嫩香幽长,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完整
休宁县—休宁松萝
休宁松萝是一种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
产于安徽省休宁县松萝山
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记述
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
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
汤色绿明,叶底绿嫩
歙县—大方茶
大方茶,历史上称为竹铺大方、拷方和竹叶大方
原产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清凉峰区域
具有“色绿,香高,味醇,形似竹叶、扁伏光滑”的品质特点
老竹大方由安徽茶农创制于明朝
清代已入贡茶之列
现已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歙县—珠兰花茶
黄山盛产各种名茶
其中歙县珠兰花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珠兰花茶选用黄山毛峰、徽州烘青、老竹大方等优质绿茶作茶坯
混合窨制而成的花茶
珠兰花茶清香幽雅、鲜爽持久
是中国主要花茶品种之一
歙县珠兰花茶清香幽雅,鲜纯爽口
外形条匀齐,色泽深绿光润
冲后整朵成串
汤色黄绿清明,叶底芽叶肥壮柔软
休宁县—齐云毛峰
又名齐云道茶、白岳黄芽
色泽黄中隐翠,白毫满披
一叶包一芽,状似金边镶碧鞘
碧鞘裹银箭,十分别致
冲泡后即可闻到一股兰花暗香
香味清爽持久,馥郁诱人
开汤观赏茶水明亮,芽状肥厚
酷似雀舌,入口醒脑,回味甘甜
歙县—黄山银钩
因弯曲似钩,毫白如银而得名
此茶系近年创制,是全国名茶新秀
一九八六年首次参加全国名优茶评比
以九十七点七五的高分,名列全国名茶的前茅
黄山银钩是用茶树良种“滴水香”采制而成的
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
经过精心制作,成茶品质独树一帜
外形纤嫩钩曲,色泽黄绿油润
高香持久,味浓鲜醇,回味甘甜
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完整。条索细扁,状似雀舌
舒城市—舒城小兰花
舒城小兰花为历史名茶,创制于明末清初
舒城小兰花作为安徽省六安市“五朵金花”之一的茶叶品牌
先后获泰国博览会金奖、“中华杯”全国名茶评比金奖
北京国际茶展名茶评比特别金奖等20多个奖项
安徽省舒城县位于大别山末梢
出产小兰花茶品质优异、兰花香气扑鼻
为何叫作兰花茶?
兰花茶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芽叶相连于枝上,形似一枚兰草花
二是采制是正直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
兰花茶外形芽叶相连似兰草
条索细卷呈弯钩状
色泽翠绿匀润,毫锋显露
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枝枝直立杯中
金寨县—金寨红茶
金寨红茶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特产
金寨红茶外形紧细乌润显金毫
汤色铜红明亮有琥珀金圈
香气火香带甜,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匀明亮
金寨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含山县—昭关翠须
"昭关翠须"茶产于风景秀丽的含山县昭关山所在的长山山脉腹地
由当代中国"茶圣"、安徽农学院茶叶系教授陈椽指导研制
含山县名优茶开发公司开发成功
1992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昭关翠须具有色清、片小、嫩匀、味浓的特点
在江北茶叶中独树一帜
铜陵市—野雀舌茶
铜陵野雀舌茶简称野雀舌
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
乾隆饮后誉为“江南佳茗”
铜陵野雀舌茶外形微扁、形似矛
嫩香、滋味鲜爽
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亮
也因此深得当地人们的青睐
宣城市—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属扁条形烘青绿茶
产于安徽省宣城市北敬亭山
敬亭绿雪形似雀舌,挺直饱润
色泽嫩绿,白毫显露
嫩香持久,回味甘醇
郭沫若曾亲笔题书“敬亭绿雪”四字,惠赠敬亭山茶场
饮评者有“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高。
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的赞誉
宣城市—瑞草魁茶
瑞草魁主要产于安徽省宣城市南部的鸦山
又名鸦山茶,是一种历史名茶
“瑞草魁”在唐朝为贡茶
成品茶形射扁挺直如雀舌,大小匀齐
色泽翠绿、白毫隐现、香气高长
清香持久、汤色淡黄绿、清澈明亮
滋味鲜醇爽口、回味隽厚、实为名茶中精品
唐代诗人杜枚赞其“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绩溪县—金山时雨
创名于清道光年间,原名“金山茗雾”
贡品,上庄镇上金山产
早在清代末年,“时雨”就由上海“汪裕泰茶庄”独家经销
到了民国初年,“时雨”已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时雨”的特点是
外形如银钩,泡开似兰花
首泡沉底,茶尖朝上
香气醇和,回味无穷
汤色清澈,先苦后甜
你细细品尝,就可品出特殊的茶香
旌德县—天山真香
新创著名绿茶
产于安徽省旌德县天山一带
属黄山山脉东北麓
味醇厚鲜爽,回味甘甜
香气高长,含持久花香
品饮天山真香,别有一番情趣
将茶叶泡于玻璃杯中,起初枝枝茶叶在水中交错起落
吸足水后皆簇立杯底
恰似雨后春笋,栩栩如生
汤色芽影,赏心悦目
杯盖乍启,馨香扑鼻
细品慢啜,六腑芬芳
几泡之后,茶香犹存,余韵悠长
泾县—绿环兰香绿茶
绿环兰香绿茶主产于皖东南泾县的深山腹地汀溪
境内为黄山余脉,常年云雾弥漫
是县内唯一的原始森林
浓厚的绿色植被四季苍翠
天然的生态环境花木竟蔚
气候温润土壤肥沃
分布于深山幽谷中的野生茶园
自然环境优越,茶树品种优良
茶叶的天然品质突出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其特有的自然气候
孕育出原生态的绿环兰香绿茶
该茶叶肥芽壮内质淳厚,茶叶的品味自然、清香
泾县—汀溪兰香茶
汀溪兰香茶是一种名优绿茶
主要产于皖南山区的泾县汀溪
属于黄山山脉延伸地带
一直以来就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说法
?汀溪兰香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其形如绣剪、翠绿显毫、清香似兰
滋味鲜爽、汤色明亮
冲泡一杯兰香四溢,品尝一口唇齿留芳
此茶形如绣剪,翠绿显毫
清香高长,滋味鲜爽
现已成为泾县的名片而倍受世人瞩目
宁国市—黄花云尖茶
在安徽宣城市宁国一带
有一种名为黄花云尖的新创名茶
此茶属于绿茶类,主要产于安徽宁国市黄花山一带
?黄花云尖外形秀丽,色泽绿翠显毫
安徽有哪些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安徽占4个,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其他名茶还有屯绿、顶谷大方、天柱玄月、岳西翠兰、桐城小花、_溪兰香等。
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主要是指产于中国杭州西湖风景[1]区龙井一带的一种炒青绿茶,以“色、香、味、形”而闻名,是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流传着“不是画而胜于赏画,不是诗而胜于吟诗”的美誉。2012年12月,由龙井秋茶制作而成西湖龙井红茶正式推出市场,每年可制作10多万斤。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太湖的洞庭东、西山,属于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洞庭山有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位于辽阔,碧水荡漾,烟波浩渺的太湖之滨,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
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至谷雨结束,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目前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
清朝王应奎所著《柳南随笔》中对“碧螺春”茶名的来历有这样的典故。洞庭山碧螺峰的石壁上原有几棵野茶树,当地老百姓进山采茶有几十年。康熙年间茶叶丰收,当地少女入山采茶叶,茶筐满了,便将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茶得到体温,突发袭人香气,采茶女惊呼“吓煞人香”,称茶为“吓煞人”。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南巡,到了太湖洞庭山,吴县巡抚宋荦购买朱家所产“吓煞人”茶献上,康熙以为“吓煞人”不雅,御赐名“碧螺春”,此后地方官年年采办碧螺春进贡。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号称“三鲜”即香鲜浓、味道醇、色鲜艳,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别具一番风韵。
清李纯客《水调歌头》词曰:“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
洞庭碧螺春茶风格独具,驰名中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指定用茶,常用之招待外宾或作高级礼品,它不仅畅销于国内市场,还外销至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绿茶,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由于其色、香、味、形俱佳,品质风味独特,1955年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2年又获中国商业部“名茶”称号,1983年获中国外经贸部“荣誉证书”,1986年被中国外交部定为“礼品茶”。
黄山毛峰产于中国安徽秀丽的黄山之中,成茶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锋,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绕顶,滋味醇甜,鲜香持久。
黄山毛峰是1875年由徽州商人谢正安在歙县富溪村研制成功。谢正安原本家境富裕,后因战乱躲进富溪村的充山源,为重振家业,自己带领家人照料茶园,采摘鲜叶,精心制作了一批形状如雀舌的茶叶,并运往上海销售。他以茶形命名,“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就名作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庐山,古称“闻林茶”,宋朝时奉为“贡茶”,因庐山的茶树主要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汗阳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常年云雾缭绕,一年中有雾的日子可达195天之多。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的齐山等地,其中以六安及下属金寨县和霍山县两县所产的最佳。这种著名的绿茶片茶品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最先源于金寨县的齐山村,现在也以齐山村蝙蝠洞区域所产的品质最佳,故又名“齐山瓜片”。
六安产茶历史久远,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有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
尽管六安茶叶种植时间久远,但是六安瓜片的产生是近百年的事情。民间的流传虚实难辨,但是有三点可以确定:一,六安瓜片问世于1905年左右;二,瓜片产地为金寨县齐头山附近;三,采制技术是在大茶的基础上,汲取兰花茶、毛尖制作技术,逐渐创制的。
六安瓜片外形似瓜子,色泽翠绿,香气清高,味鲜甘美,耐冲泡。片茶指全由叶片制成的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品种。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亦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出产于中国湖南洞庭湖中君山岛的一种名茶,只采集刚抽出尚未张开的茶树嫩芽制作,由于嫩芽细卷如针,故名君山银针。是一种黄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为产地范围很小,细芽分量很轻,因此产量很少,所以非常名贵。
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
沏泡后黄汤黄茶,芽尖很轻,经沏泡张开后,在杯中根根直立不倒,如同“刀山剑硭”,并上下运动。芽片很嫩,喝完茶后残茶可以吃。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的西南山区,比如说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等。信阳毛尖茶属于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茶是传统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的特产。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风格著称。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1986年与1990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信阳毛尖品质优异,炒制工艺独特。全国茶学专业大、中专统编教材《制茶学》等及众多的茶学专著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茶经》、《中国茶学辞典》、《中国名优茶选集》、《茶业大全》、《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等均收录入册。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
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武夷岩茶自南北朝时期己开始有名气,至唐朝时孙樵更美称武夷岩茶为“晚甘侯”,亦是现时得知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
由于武夷岩茶的名气,元朝在武夷山设有御茶园,负责监制进贡的武夷岩茶。御茶园在明朝晚年荒废,现时遗址上建有御茶园茶楼。香、白麝香等。
铁观音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原产于福建安溪县。铁观音属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1]且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亦有一种说法称“铁观音”名称乃乾隆皇帝所赐。在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台湾铁观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不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又称祁门功夫红茶,是一种具有酒香和果味的红茶,出产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祁门县,简称祁红。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唯一的红茶,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祁门红茶首次出现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在这之前,在安徽省只制作绿茶,有“安绿”之称。光绪元年(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开设茶庄,学会了制作红茶的秘诀,即在制作初期加入一道特殊的发酵工序,使茶叶的叶底和茶汤呈现红色,因此得名“红茶”。结果制作出来的红茶大受欢迎,超出了他的预期,并很快就在英国流行起来,成为混合茶英式早餐茶最主要的成分,也成为伯爵茶的基茶,并认为是高贵身份的象征。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祁门红茶获得了金质奖章。
祁门红茶有水果的香味,有松木的味道(像正山小种)和花香,但又不像大吉岭红茶的香味那么绚丽,因此也被称为“祁门香”。祁门红茶的咖啡因含量比阿萨姆红茶低。由于气候与土壤的原因,制作〖祁门红茶〗的最佳茶草是取自祁门南乡〖溶口〗至西乡〖历口〗一带。
通常祁门红茶适合于不加奶和糖的清饮,但是加奶饮用也不减茶香。祁门红茶被认为是最适合用作下午茶和睡前茶的茶种之一。
1980年代以后,祁门红茶多次获得中国国家级奖章,并成为中国政府招待外国宾客和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茶种,主要出口国为英国。但1990年代以来,祁门红茶受到广泛批评。批评者认为,由于原料和加工等方面以及恶性竞争的原因,祁门红茶的品质有所下降,出于经济原因,当地很多茶商甚至只用茶季末期的的茶草制作红茶,同时由于品牌保护和监管不力,一些仿冒产品充斥市场。在这种压力下,当地政府采取了改良品质、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原产地认证和商标注册等措施促进红茶生产。
安徽名茶: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
祁门红茶-----为世界四大名茶,常简称“祁红”,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屯溪绿茶-----黄山市屯溪绿茶的简称,为我国极品名茶之一。主要产地有休宁、歙县、施德、绩溪、宁国等地。因历史上在屯溪加工输入出,故名“屯绿”。该茶条索紧密,匀正壮实,色泽绿润,冲泡后汤色绿明,香气清高,滋味浓厚醇和,是我国绿茶中的名品。“屯绿”属炒青类,屯绿毛茶又称“长炒青”。其做法起源于松罗匹茶的制法,品种有珍眉、贡熙、特针、雨茶、秀眉、绿片等6个花色18个不同级别,此外还可窖制茉莉、珠兰、玉兰、玳玳、桂花、玫瑰等花茶。
霍山黄芽-----主要产于霍山大花坪金子山、漫水河金竹坪、上土市九宫山等地。霍山黄芽的历史悠久,唐代即有“寿州霍山之黄芽”的记载,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亦称“寿州霍山黄芽之佳品也。”由于金子山头日照较短,云雾缭绕,低温湿润,土质肥沃,“黄芽”在此生长,芽嫩叶肥,形成别具一格的茶叶品质。该茶条形紧密,形如雀舌,颜色金黄,白毫显露,汤色黄绿,香醇浓郁,甜和清爽,有板栗香气。上等“霍山黄芽”,外形紧细成条,有如莲心;色泽黄嫩油润,芽叶成朵,汤色澄黄而明亮,香气清鲜。
岳西翠兰-----是生长在大别山区的优质云雾茶。新创名茶。产于皖西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境内的主薄、头陀、来榜区。该地原属陆羽《茶经》所载盛产茶叶的寿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峡谷之中,周围树木葱笼,百花溢香,云雾弥漫。“岳西翠兰”是在地方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制作技术基础上创制的。谷雨前后选采一芽二叶,用竹帚翻炒杀青,继而手工造形,后经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优美,芽叶相连,自然舒展,酷似小兰花;其汤翠绿明亮,香气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泾县特尖------新创名茶,入杯冲泡,雾气结顶,兰花清香四溢,芽叶徐徐展开,清澈明净,品之鲜醇爽口。
涌溪火青------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色如墨玉,油泣显毫;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甘甜;质优形美,耐泡持久,携带方便,实乃茶中之珍品。
敬亭绿雪------生产企业安徽农垦国营敬亭山茶场,地处宣城近郊,敬亭绿雪形似雀舌,挺直饱润,色泽嫩绿,白毫显露,嫩香持久,回味甘醇。分特、一、二、三共四个等级。饮评者有诗赞誉: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
安徽茶叶主要在黄山地区,最有名的是黄山毛峰,外形细扁微曲味醇回甘。岳西翠兰是生长在大别山区的优质云雾茶新创名茶,该茶外形芽叶相连,舒展成朵色泽翠绿。
安徽十大名茶是指安徽十种出名的茶叶。安徽十大名茶指的是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泾县特尖、涌溪火青、桐城小花。
黄山毛峰,其他没了
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泾县特尖、雍溪霍青、桐城小花、舒城小榄、休宁罗松茶、龙池香尖、美美绿茶、六安黄达茶、东直云剑、泾县蓝翔、郎溪金芽等。,不一而足!
见我突然说出这么多安徽名茶,有18种之多,我的朋友叹了口气说:
安徽名茶这么多!
我笑着说,当然。毕竟安徽是全国茶叶主产区!安徽是中国十大名茶的第三名。如果不低调的话,留一些地方给其他省份。安徽甚至可以垄断中国十大名茶的一半以上。
朋友笑了,点头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我喝了口茶,继续补充:安徽之所以有好茶和名茶,跟安徽的优质茶叶产区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皖南山区和安徽大别山是安徽两大优质茶叶产区!
其中,安徽大别山,高山环绕,云雾环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茂密,非常适合种植茶叶。
盛产霍山黄芽、岳西翠兰、桐城小花、舒城兰花、六安黄达茶等。都是大别山出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