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瓜片六安是什么茶
- 2、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
- 3、六安瓜片是什么茶
- 4、中国十大名茶的六安瓜片
- 5、六安瓜片鉴赏常识
- 6、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
- 7、六安瓜片是什么茶类
- 8、六安瓜片是什么茶
- 9、六安瓜片是什么茶,六安瓜片的产地在哪里
- 10、六安瓜片是绿茶吗
瓜片六安是什么茶
瓜片六安是一种绿茶,不发酵茶,即六安瓜片茶,主产于安徽省六安市,是以绿茶的工艺制作而成,其干茶呈瓜子形、背卷顺直、扁而平伏、无梗无芽、匀齐、宝绿上霜;花香馥郁,持久高长;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生津;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同时具有不苦不涩的特征。
六安瓜片茶的产地以及环境六安瓜片主产地是革命老区原金寨县和裕安区两地处大别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
内山瓜片产地: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以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
外山瓜片产地:六安市裕安区的石板冲、石婆店街道半径5公里范围、狮子岗、骆家庵一带。
这里汇集着五大水库,雨季里云山雾绕,茶树攀山栖水而生。当地人还认为,这里特有的独山小叶种茶,是制成六安瓜片的最佳原料。
其实,从品种来说,六安瓜片的传统品种,当地人称“笨茶”,“笨”是本地原生之意,生命力强韧、发芽晚。(以独山小叶种和齐山中叶种两个茶树品种为主)。
六安瓜片茶的品质特征《六安州志》中曾有“齐头绝顶常为云雾所封,其上产茶叶甚壮而味独……”的记载,且所产六安瓜片绝无农药及化肥污染,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而成的绿色有机食品。
六安瓜片,大约成茶于清朝后期,距今至少一百多年历史,现如今依然是中国绿茶中的翘楚。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因此,茶汤不苦不涩;
饮之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
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是中国传统历史名茶,其叶片颜色为绿色,茶汤清澈偏黄,香味怡人,且六安瓜片主要产自六安市,可以分为梅片、瓜片、提片三种品种,其中提片茶叶品种最优,梅片茶叶品质较差。六安瓜片是哪种茶1、品种介绍六安瓜片是绿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一种无梗无芽的茶叶,颜色为深绿色,茶汤清澈透亮,带有黄色,茶香清淡,口感香醇回甘,而且六安瓜片始创于清代,距今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2、分布地区六安瓜片主要分布在六安市中,其主产地是大别山北麓的蝙蝠洞茶场、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和霍山县之间的低山丘陵中。而且六安瓜片分为内山瓜片、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产地有金寨县的齐山村、鲜花岭,外山瓜片产地有石婆店、石板冲街道。3、主要分类六安瓜片按照品质划分有三种,分别提片、瓜片、梅片,其中提片是由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制作而成,品质较优,而瓜片是由谷雨后采摘的茶叶制作的大众产品,梅片则是由梅雨时节采摘的茶叶制作而成,品质一般。4、制作方法制作六安瓜片时,要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茶叶,并对其进行扳片、生锅、熟锅翻炒,使茶叶中的水分降低至百分之三十,然后用毛火、小火、老火依次烘焙一次茶叶,最后出锅晾凉即可。
六安瓜片是什么茶
六安瓜片是绿茶,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其茶叶外形近似瓜子,呈现宝绿色,不含有芽尖和茶梗,冲泡后的茶汤为淡绿色,且六安瓜片主要以单生茶叶为原料,经过采摘、板片、毛火、小火等工艺制作而成。
六安瓜片是哪种茶 1、绿茶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其茶叶呈现扁平形,形状近似瓜子,颜色为鲜绿色,且六安瓜片冲泡后的茶汤澄澈透绿,按照采摘季节可以分为三个品种,分别是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品质最为优良。
2、生产地区
六安瓜片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六安市的土壤为普通黄棕壤和山地黄棕壤,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酸碱度为4.8-5.5,土质黏重,有利于茶树生长,并且六安市的年日照数可以达到2100个小时,能使六安瓜片茶树更为旺盛。
3、制作方法
六安瓜片主要是经过采摘、板片、杀青、毛火、老火等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其中采摘茶叶时,需要选择单生茶叶,将茶叶上的梗芽去除,减少茶叶中的苦涩气味,而杀青会使六安瓜片中的含水量降低,使其保存时间延长。
4、养殖方法
六安瓜片茶树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为15度以上的地区中,养殖六安瓜片茶树时,需要在梅雨季节时期,为植株排出土壤中的积水,以免其生长不良,并且要将茶树开放的花朵剪掉,减少养分的流失。
中国十大名茶的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早在唐代,《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曰“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中也有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峰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 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子,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一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惧丽,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悬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蜚声遐迩,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昧、形别具一格,放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产地有金寨县的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的黄涧河、双峰、龙门冲、独山;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外山瓜片产地有六安市的石板冲、石婆店、狮子岗、骆家庵一带。产量以六安最多,品质以金寨最优。瓜片原产地齐头山一带,旧时为六安管辖,现属金寨县。齐头山所产“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齐头山是大别山的余脉,海拔804米,位于大别山区的西北边缘,与江淮丘陵相连,几十里外就能看到她巍然兀立,如天然画屏。全山为花岗岩构成,林木葱翠,怪石峥嵘,溪流飞瀑,烟雾笼罩。山南坡上有一石洞,处于人迹罕到的悬崖峭壁之上,因大量蝙蝠栖居,故称为蝙蝠洞。传说洞口曾有“神茶”,有年春天,一群妇女结伴上齐头山采茶,其中一人在蝙蝠洞附近发现一株大茶树,枝叶茂密,新芽肥壮。她动手就采,神奇的是茶芽边采边发,越采越多,直到天黑还是新芽满树。次日她又攀藤而至,但茶树已然不见,于是“神茶”的美谈就传开了。50年代曾有茶叶工作者,为调查六安瓜片茶树品种资源和生态环境,冒险攀登探洞,见洞内蝙蝠粪便厚积,松软如绵。蝙蝠栖居石缝深处,白天很难见到,但静坐洞中却时而能听到蝙蝠飞翔之声,如风似涛。洞口有野茶一丛,有人说为蝙蝠衔籽而生,无从断定。六安瓜片产区位于大别山东北麓,属淮河流域,年平均温度15℃,年平均降水量1200~1300毫米,土壤ph6. 5左右,多为黄棕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茶园多在山坡冲谷之中,生态环境优越。气温: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 光照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据统计,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0.8以下,属湿润地带。 土壤 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一是干茶评赏。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二是干茶发汤品尝。茶具一般选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适宜。根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量,清淡适中,不宜过多。为避免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主张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片刻后,即可品鉴。步骤如下:首先闻其香。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觉是否有悠悠的茶叶清香;以其香味浓度体验茶叶的香醇。三是望其色。用碗盖扶动茶叶查看汤色,一般是青汤透绿、清爽爽的,没有一点的浑浊。其叶片颜色一般是谷雨前十天的茶草制作的新茶,泡后叶片颜色有淡青、青色的,不匀称。相近谷雨或谷雨后茶草制作的片茶,泡后叶片颜色一般是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匀称,茶汤相应也浓些、若时间稍候一会儿青绿色也深些。再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两口茶汤后,再小呷细细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凉、丝丝的甜味;叶片营养生长丰厚的茶草制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汤,往往能够使你明显感觉到茶汤的柔度。四是观其形。干茶开水发汤后,先浮于上层,随着叶片的开汤,叶片一一的自下而上陆续下沉至杯碗底。有原来的条状开发为叶片状,叶片大小近同,片片叠加。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黄山。黄山是我国景色奇绝的自然风景区。那里常年云雾弥漫,云多时能笼罩全山区,山峰露出云上,像是若干岛屿,故称云海。黄山的松或倒悬,或惬卧,树形奇特。黄山的岩峰都是由奇、险、深幽的山岩聚集而成。 云、松、石的统一,构成了神秘莫测的黄山风景区,这也给黄山毛峰茶蒙上了种种神秘的色彩。黄山毛峰茶园就分布在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围,在高山的山坞深谷中,坡度达30一50度。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上层深厚,空气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在这特殊条件下,茶树天天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黄山毛峰茶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黄山茶的采制相当精细,认清明到立夏为采摘期,采回来的芽头和鲜叶还要进行选剔,剔去其中较老的叶、茎,使芽匀齐一致。在制作方面,要根据芽叶质量,控制杀青温度,不致产生红梗、红叶和杀青不匀不透的现象;火温要先高后低,逐渐下降,叶片着温均匀,理化变化一致。每当制茶季节,临近茶厂就闻到阵阵清香。黄山毛峰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细扁稍卷曲,状如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今属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辽阔,碧水荡漾,烟波浩渺。洞庭山位于太湖之滨,东山是犹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是相隔几公里、屹立湖中的岛屿,西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至谷雨结束,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洞庭碧螺春茶风格独具,常用之招待外宾或作高级礼品,它不仅畅销于国内市场,还外销至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 很早以前,东洞庭莫厘峰上有一种奇异的香气,人们误认为有妖精作祟,不敢上山。一天,有位胆大勇敢、个性倔强的姑娘去莫厘峰砍柴,刚走到半山腰,却闻到一股清香,她也感到惊奇,就朝山顶观看,看来看去没有发现什么奇异怪物,为好奇心所驱,她冒着危险,爬上悬崖,来到山峰顶上,只见在石续里长着几棵绿油油的茶树,一阵阵香味好像就从 树上发出来的。她走近茶树,采摘了一些芽叶揣在怀里,就下山来,谁知一路走,怀里的茶叶一路散发出浓郁香气,而且越走,这股香气越浓,这异香薰得她有些昏沉沉。回到家里,姑娘感到又累又渴,就从怀里取出茶叶,但觉满屋芬芳,姑娘大叫“吓煞人哉,吓煞人哉!”,一边撮些芽叶泡上一杯喝起来。碗到嘴边,香沁心脾,一口下咽,满口芳香;二口下咽,喉润 头清;三口下咽,疲劳消除。姑娘喜出望外,决心把宝贝茶树移回家来栽种。第二天,她带上锄头,把小茶树挖来,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脚下,加以精心培育。几年以后,茶树长得枝壮叶茂,茶树散发出来的香气,吸引了远近乡邻,姑娘把采下来的芽叶泡茶招待大家,但见这芽叶满身茸毛,香浓味爽,大家赞不绝口,因问这是何茶,姑娘随口答曰:“吓煞人香。”从此,吓煞人香茶,渐渐引种繁殖,遍布了整个洞庭西山和东山,采制加工技术也逐步提高,逐步形成现今具有“一嫩三鲜”(即芽叶嫩,色、香、味鲜)特点,碧绿 澄清,形似螺旋,满披茸毛的碧螺春茶。 有专家提醒,颜色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颜色越绿并不意味着茶叶品质越好,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2.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颜色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像陈茶的颜色一样。专家补充,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绒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而真的碧螺春应是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
六安瓜片鉴赏常识
1. 如何鉴赏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又简称瓜片,因为产于安徽省六安,故 称之为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过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 再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因此又被称为片茶。 唐代称为“庐州六安茶”,为名茶。
明代始称“六安瓜片”,是上品、极品茶。 清代时其为朝廷贡茶。
六安瓜片的外形好像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 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 底绿嫩明亮,为绿茶特种茶类。2010年,六安瓜片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 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
六安瓜片根据采制季节,分成两个品种: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 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梅片”。 六安瓜片主要品牌有徽六、贤明、岳王、一笑堂、黄之江、齐头山乂 徽饮、齐山冲、齐态牌、蝠牌、徽将军、山顶洞、沛福堂、红石村、锐龙、道家丹茶等。
六安瓜片闻名古今中外,其主要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和裕安区,这两 个地区地处大别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茶场产的瓜片最为正宗,可以说是瓜 片中的极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是与众不同,因为是茶农取自茶枝嫩 梢壮叶,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不采梗、不采芽、只 采叶的片茶。
由于六安瓜片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所以,“六 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此外, 六安瓜片还能够改善消化不良。
2. 怎样选购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的鉴赏
六安瓜片是安徽六安特有的茶种,属绿茶种类,是唯一只取叶的绿茶。它的的采制方法十分独特:一是鲜叶必须长到开面才采摘;二是鲜叶要经过扳片,除去芽头和茶梗,掰开嫩片、老片;三是嫩片、老片分别杀青;四是烘焙分三次进行,火温先低后高,特别是最后拉老火,炉火猛烈,火苗盈尺,抬篮走烘,一招一步节奏紧扣,实为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那怎么选购和鉴赏六安瓜片呢,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简单的方法及
六安瓜片的鉴赏。
在正常气温年景下,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一是干茶评赏
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
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
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二是干茶发汤品尝
茶具一般选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适宜。根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量,清淡适中,不宜过多。为避免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主张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片刻后,即可品鉴。步骤如下:首先闻其香。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觉是否有悠悠的茶叶清香;以其香味浓度体验茶叶的香醇。次是望其色。用碗盖扶动茶叶查看汤色,一般是青汤透绿、清爽爽的,没有一点的浑浊。其叶片颜色一般是谷雨前十天的茶草制作的新茶,泡后叶片颜色有淡青、青色的,不匀称。相近谷雨或谷雨后茶草制作的片茶,泡后叶片颜色一般是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匀称,茶汤相应也浓些、若时间稍候一会儿青绿色也深些。再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两口茶汤后,再小呷细细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凉、丝丝的甜味;叶片营养生长丰厚的茶草制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汤,往往能够使你明显感觉到茶汤的柔度。再者干茶开水发汤后,先浮于上层,随着叶片的开汤,叶片一一的自下而上陆续下沉至杯碗底。有原来的条状开发为叶片状,叶片大小近同,片片叠加。以上就是
的全部内容,需要了解更多茶叶知识。可以浏览我们的更多网页哦。
3. 如何辨别六安瓜片,请附上图片
六安瓜片的一般品尝有四个步骤: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品饮前,先用“高冲、低斟、括沫、淋盖”等传统的方法冲泡。
品饮时,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边沿,中指顶住杯底,戏称“三龙护鼎” 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汤的汤花。对茶汤的色、香、味,形以色为主。
六安瓜片冲泡效果 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
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一是干茶评赏。
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
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 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二是干茶发汤品尝。茶具一般选用白瓷茶杯(碗)。
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适宜。根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量,清淡适中,不宜过多。
为避免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主张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片刻后,即可品鉴。
步骤如下:首先闻其香。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觉是否有悠悠的茶叶清香;以其香味浓度体验茶叶的香醇。
次是望其色。用碗盖扶动茶叶查看汤色,一般是青汤透绿、清爽爽的,没有一点的浑浊。
其叶片颜色一般是谷雨前十天的茶草制作的新茶,泡后叶片颜色有淡青、青色的,不匀称。相近谷雨或谷雨后茶草制作的片茶,泡后叶片颜色一般是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匀称,茶汤相应也浓些、若时间稍候一会儿青绿色也深些。
再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两口茶汤后,再小呷细细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凉、丝丝的甜味;叶片营养生长丰厚的茶草制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汤,往往能够使你明显感觉到茶汤的柔度。
四是观其形。干茶开水发汤后,先浮于上层,随着叶片的开汤,叶片一一的自下而上陆续下沉至杯碗底。
有原来的条状开发为叶片状,叶片大小近同,片片叠加。 。
4. 如何品六安瓜片
品茶是高雅、安详、和谐之社会精神的体现。六安瓜片的一般品尝有四个步骤: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品饮前,先用“高冲、低斟、括沫、淋盖”等传统的方法冲泡。品饮时,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边沿,中指顶住杯底,戏称“三龙护鼎” 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汤的汤花。对茶汤的色、香、味,形以色为主。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六安瓜片
一是干茶评赏。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
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5. 六安瓜片怎么选购才是最好的
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紫砂之家”为您讲解:正常气温年成,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步骤/方法
一是干茶评赏。
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光彩一致,可见烘制到位。
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暗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
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净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
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是非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外形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二是干茶发汤品尝。
茶具一般选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前提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清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相宜。根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量,平淡适中,不宜过多。为避免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主张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片刻后,即可品鉴。步骤如下:
首先闻其香。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觉是否有悠悠的茶叶清香;以其香味浓度体验茶叶的香醇。
次是望其色。用碗盖扶动茶叶查看汤色,一般是青汤透绿、清爽爽的,没有一点的浑浊。其叶片颜色一般是谷雨前十天的茶草制作的新茶,泡后叶片颜色有淡青、青色的,不匀称。相近谷雨或谷雨后茶草制作的片茶,泡后叶片颜色一般是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匀称,茶汤相应也浓些、若时间稍候一会儿青绿色也深些。
再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两口茶汤后,再小呷细细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凉、丝丝的甜味;叶片营摄生长丰厚的茶草制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汤,往往能够使你显著感觉到茶汤的柔度。
最后观其形。干茶开水发汤后,先浮于上层,跟着叶片的开汤,叶片逐一的自下而上陆续下沉至杯碗底。有原来的条状开发为叶片状,叶片大小近同,片片叠加。
[img][/img]可以推荐
6. 六安瓜片的特点是
六安瓜片的化学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 。
其化学成分是由3.5-7.0% 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
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 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
茶叶中含有1.5-4% 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 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
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简介】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早在唐代,《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入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 *** 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
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 “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六安瓜片”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达81次,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正因为如此,“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劳的保健佳品。
近年来,“六安瓜片”经历了一系列的潮起潮落,其产量曾一度严重滑坡,为了使“六安瓜片”老枝绽新蕾,切实改变其生产工艺简化、规格下降的实际情况,六安市委、市 *** 从抓品牌、品质、品位入手,强力突出“六安瓜片”产地、工艺和品质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掘“六安瓜片”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六安瓜片”这一深待闺中的少女,再一次焕发出青春亮丽的光彩。目前,全市已拥有天然优质的“六安瓜片”茶园30万亩,开发出“六安瓜片”三品十级等系列,年产报品、精品“六安瓜片”达3万余公斤,产品远销日、法、德、美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六安瓜片的化学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 。其化学成分是由3.5-7.0% 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
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 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 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25-30% 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品茶是高雅、安祥、和谐之社会精神的体现。六安瓜片的一般品尝有四个步骤: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品饮前,先用“高冲、低斟、括沫、淋盖”等传统的方法冲泡。
品饮时,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边沿,中指顶住杯底,戏称“三龙护鼎” 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汤的汤花。对茶汤的色、香、味,形以色为主。
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
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7. 购买六安瓜片时如何分别好坏
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
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一是干茶评赏 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
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 观形:通过察看应具备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形状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二是干茶发汤品尝 茶具一般选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适宜。
根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量,清淡适中,不宜过多。为避免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主张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
片刻后,即可品鉴。步骤如下:首先闻其香。
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觉是否有悠悠的茶叶清香;以其香味浓度体验茶叶的香醇。次是望其色。
用碗盖扶动茶叶查看汤色,一般是青汤透绿、清爽爽的,没有一点的浑浊。其叶片颜色一般是谷雨前十天的茶草制作的新茶,泡后叶片颜色有淡青、青色的,不匀称。
相近谷雨或谷雨后茶草制作的片茶,泡后叶片颜色一般是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匀称,茶汤相应也浓些、若时间稍候一会儿青绿色也深些。再是品其味。
通常是先慢喝两口茶汤后,再小呷细细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凉、丝丝的甜味;叶片营养生长丰厚的茶草制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汤,往往能够使你明显感觉到茶汤的柔度。四是观其形。
干茶开水发汤后,先浮于上层,随着叶片的开汤,叶片一一的自下而上陆续下沉至杯碗底。有原来的条状开发为叶片状,叶片大小近同,片片叠加。
8. 介绍六安瓜片颜色,作用的作文
六安瓜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1323637片
六安瓜片,中国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简称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六安瓜片的化学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 。其化学成分是由3.5-7.0% 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 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 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 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品茶是高雅、安详、和谐之社会精神的体现。六安瓜片的一般品尝有四个步骤: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品饮前,先用“高冲、低斟、括沫、淋盖”等传统的方法冲泡。品饮时,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边沿,中指顶住杯底,戏称“三龙护鼎” 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汤的汤花。对茶汤的色、香、味,形以色为主。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一是干茶评赏。望色:通过观望应具备铁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泽一致,可见烘制到位。闻香:通过嗅闻应具备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功夫欠缺。嚼味:通过细嚼应具备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爽甜润的感觉。
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其茶叶无芽无梗,呈现翠绿色,具有鲜醇的香气,且六安瓜片的主要产地在我国的六安市,适宜生长在海拔100-300米的地区,采摘六安瓜片时,最好在每年谷雨前后进行。
六安瓜片是哪种茶
六安瓜片是绿茶,其茶叶为长条形,呈现翠绿色,冲泡后的茶汤澄澈泛绿,具有醇厚的清香气味,且六安瓜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也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主要由单生嫩叶制作而成。
六安瓜片的生长环境
六安瓜片的主要产地在我国六安市地区,因为六安市的海拔在100-300米间,年平均日照数量为2000多个小时,年降雨量可达1300毫米,且六安市的土壤多为黄棕壤,富含丰富的有机质,有利于六安瓜片茶树旺盛生长。
六安瓜片的工艺程序
六安瓜片的最佳采摘时间是在每年的谷雨前后,采摘六安瓜片茶树时,需要选择一芽二三叶初展的嫩叶,且嫩叶的形状近似瓜子,六安瓜片要以茶树的嫩叶为原料,经过板片、炒青、烘焙、小火、大火等工艺制作而成。
?????????????????????????????????????????????????????????????????最后总结,我们通过以上关于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六安瓜片是什么茶类
六安瓜片是绿茶,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是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的鲜嫩芽叶,经过扳片、生锅、熟锅、毛火、小火、老火等工序制成,具有形似瓜子、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的特点。
六安瓜片具有形似瓜子、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的特点,冲泡后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拥有独特的鲜爽感。
六安瓜片是什么茶
六安瓜片很多人都听说过,也知道它是一种历史名茶,出产于中国的安徽省,但是很多人对六安瓜片了解并不多,不知道六安瓜片属于什么茶,那小编就对她做一个具体的介绍,让大家能对六安瓜片注意些了解,同时我也会把六安瓜片的营养价值写出来分享给大家。六安瓜片是什么茶六安瓜片是绿茶的一种,他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简称瓜片,因为出产于中国安徽的六安市被人们称为六安瓜片。它是采集当地茶树特有品种经过半片踢球那衙役及去芦潮港等多种加工工艺以后得到的一种精品茶叶,它加工成成品以后,色泽宝绿,大小均匀,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浓郁。六安瓜片的营养价值1、六安瓜片儿茶素的含量高六安瓜片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儿茶素这种物质的含量比较高,它能直接进入人类的血液,能清理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能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可以有效减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之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六安瓜片单宁酸含量高六安瓜片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氟和一些儿茶素,这些物质可保护人类的牙齿,也能减少龋齿的出现,另外六安瓜片中还含有大量的单宁酸,这是一种天然的消炎杀菌物质,它进入人类口腔以后能消除人类口腔中的多种病菌也能抑制食物残渣中细菌的繁殖,可以清新口气去除口臭。3、六安瓜片茶碱和咖啡因含量高六安瓜片中茶碱和咖啡因的含量也比较高,同时它还含有一些甘油酯分解酶和活性蛋白分解酶,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以后能减少脂肪在人体内的堆积,继承了胆固醇与脂肪,让它们分解成水排出体外,因此,平时多喝六安瓜片不单能预防高血脂,还能起到减肥瘦身的重要功效。
六安瓜片是什么茶,六安瓜片的产地在哪里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类,茶性偏寒。六[lù]安瓜片的产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制成的干茶无梗无芽,茶叶口感不苦不涩,翠绿有光、香气清高、滋味鲜醇。
为什么叫“瓜片”
六安瓜片茶简称片茶、瓜片,因其外形似瓜子,呈片状而得名。其外形特点是单片、不带茶芽和茶梗,外形直顺完整,形若瓜子,叶边背卷平摊,色泽翠绿。
过去根据采制季节,分成三个品种:
提片: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瓜片”。
梅片:进入梅雨季节,茶叶稍微粗老,品质一般,这段时期采制的称为“梅片”。齐山瓜片分1~3等,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级8等。
注:六安瓜片是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号称“一片稀贵”,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六安瓜片的采制
六安瓜片茶的采制与一般烘青绿茶有所不同。采摘期一般在“谷雨”前后。
采摘时须待顶芽开展,嫩叶生长成熟,这样可使茶中有益成份含量提高。
六安瓜片茶的加工技艺精细。采摘回的茶叶要经“扳片”(即将芽、叶、茎拆散),然后分别炒制,以使产品叶质均一,烘焙均匀。
杀青要经过“头锅”(炒青锅)、“二锅”(炒熟锅)两次完成。但不经“揉捻”。烘制后即可趁热密封包装。
这种茶的顶芽制品叫“银针”;第一叶制品称“瓜片”;第二、三叶制品称“梅片”;嫩茎制品叫“针把”,是副品茶。
叶上有霜的六安瓜片是好茶吗
六安瓜片在炒制过程中,在拉老火以后,茶叶表面会蒙上一层白霜,这是茶叶内有机物质在高温下的升华。上等六安瓜片的叶片都会有这一层淡淡的白霜。
闻着有熟板栗味的六安瓜片才好
挑选六安瓜片,先看外形、透翠、老嫩、色泽一致,说明烘制到位。通过嗅闻,有烧板栗的香味或幽香的为上乘的六安瓜片;有青草味的说明炒制工夫欠缺。片卷顺直、长短相近、粗细匀称、形状大小一致的,说明炒功到位。
六安瓜片是绿茶吗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六安瓜片是一种片状烘青绿茶,因产地不同,各有特色。茶外形平展,茶芽肥壮,叶缘微翘,叶质柔软,大小匀整。色泽翠绿有光,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味甘美,汤色清澈晶亮,叶底嫩绿。齐云山产茶又有内山和外山之别,内山是指黄石、里冲等地,内山茶优于外山。
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蠲除沉荷(清道光《寿州志》)。盛唐县为今六安县。可见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
早在唐代《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六安瓜片茶在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茶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茶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入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茶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并赠送特级六安瓜片由此作为中国国礼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
六安瓜片茶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六安瓜片茶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好,是我国绿茶中唯一不采梗不采芽只采叶的片茶。
六安瓜片茶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达81次,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正因为如此,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劳的保健佳品。
近年来,六安瓜片茶经历了一系列的潮起潮落,其产量曾一度严重滑坡,为了使六安瓜片老枝绽新蕾,切实改变其生产工艺简化、规格下降的实际情况,六安市委、市政府从抓品牌、品质、品位入手,强力突出六安瓜片产地、工艺和品质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掘六安瓜片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六安瓜片这一深待闺中的少女,再一次焕发出青春亮丽的光彩。目前,全市已拥有天然优质的六安瓜片茶园30万亩,开发出六安瓜片三品十级等系列,年产报品、精品六安瓜片茶达3万余公斤,产品远销日、法、德、美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