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雪芽多少钱一斤,千岛玉叶铁盒茶叶价格

本文目录一览:

宜兴茗茶属于什么茶

1、你说的是宜兴茗茶 吧,铁盒的小盒子的话 一般也就30来块钱,当然主要是以成色,等级来定的,普通的话也就那个价格,要么好点的话 大概四五百块钱的样子;是坏掉发潮吧 由于紫砂壶的特性,不适合于冲泡宜兴绿茶因为宜兴绿茶是采其茶树发芽之嫩芽加工而成,而喝绿茶就是看中的绿茶的鲜和嫩,如果将其放入紫砂壶内冲泡,就会把绿茶的特性给遮盖;可能是陈茶或者是不是当年新采摘的茶叶没有茶叶味儿,那么你要看看是否买到的是口味比较轻的绿茶或是清香型铁观音这种茶叶,它的味道本来就淡,而且你投放茶叶的量又少,注水又多,所以茶叶味儿不明显。
2、光看包装看不出市值啊,老大;阳羡雪芽茶其茶名是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而得之阳羡雪芽条索紧直有锋苗,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完整阳羡雪芽是宜兴茗茶采取传统工艺和现代名茶机械精制而成以汤清;网上查了一下,一套28元;宜兴有“茶的绿洲“之称,宜兴茶正以卓越的品质风格,享誉国内外你说的茶应该是属于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之中的一种,单从包装这样看是很难说出茶叶的名字来的,包装是茶叶店给设计公司做的,这个;宜兴茗茶属于绿茶 宜兴产茶历史悠久,是江苏省的主要产茶地之一宜兴茗茶是宜兴当地特产,主要包装的是绿茶茶叶,一般为碧螺春阳羡雪芽或荆溪云片宜兴是茶的绿洲,有茶园3500多公顷,宜兴古称阳羡,因此宜兴茶又叫阳羡茶;宜兴茗茶属于绿茶主要包装的是绿茶茶叶,一般为碧螺春阳羡雪芽或荆溪云片制作工艺如下1采摘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摘一芽。
3、1包装盒谁想做,只要有钱都可以做 2名称可以随便起,市场上各种包装盒有的是,都是通版的 3包装盒再华丽,里面想装多少钱的茶都行 综上所述,茶必须得喝了才知道具体的价格区间。
4、应该是宜兴本地绿茶 但是宜兴碧螺春,雪芽都是有可能的 好春茶嘛300500左右一斤要看茶,包装是通用的,谁都可以用,什么茶都可以装;宜兴产茶历史悠久,是江苏省的主要产茶地之一宜兴会将当地茶叶进行包装出售,我们常常能看到用来做礼品的宜兴茗茶宜兴茗茶属于什么茶一宜兴茗茶属于什么茶 宜兴茗茶是宜兴当地特产,主要包装的是绿茶茶叶,一般为碧螺春;阳羡雪芽茶其茶名是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而得之阳羡雪芽条索紧直有锋苗,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完整阳羡雪芽是宜兴茗茶阳羡雪芽主要采制非常重视鲜叶原料,主要是楮叶;好喝,对口就行了光包装没法说包装在茶叶市场到处是卖的这样的的包装零售也就十来块钱要是包装上有厂家和生产日期电话等字样信息可能在一百到三百之间吧清明前后的茶叶价格就更难说了要看什么茶什么地方产;茶叶是优质绿茶,好处是解渇利尿,茶太浓了的话有提神之效,胃病肠道不好之人只要不用茶服药应该无大问题;看上去是“宜兴茗茶”,绿茶,几十块一两吧,如果是摊位上买了包装,就不值钱了不过,自己喜欢喝最重要了。

千岛玉叶铁盒茶叶价格

千岛玉叶铁盒茶叶价格普通的一斤100到200之间。径山茶又名径山毛峰茶,简称径山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因产地而得名,属绿茶类名茶。径山海拔1000米,山岭高耸,神木参天,种植土壤肥沃,气候潮湿,有绝佳的种植环境。茶叶的外形紧细,毫毛显露,色泽翠绿_茶汤呈鲜明绿色,口感清醇回甘。径山茶先后获得中国文化名茶、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等诸多称号。中国茗茶铁盒装一百块左右。宜兴茗茶属于绿茶。主要包装的是绿茶茶叶,一般为碧螺春、阳羡雪芽或荆溪云片。制作工艺如下:1、采摘。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形如雀舌。2、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3、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扩展资料:宜兴产茶历史悠久,是江苏省的主要产茶地之一。宜兴茗茶是宜兴当地特产,主要包装的是绿茶茶叶,一般为碧螺春、阳羡雪芽或荆溪云片。宜兴是茶的绿洲,有茶园3500多公顷,宜兴古称阳羡,因此宜兴茶又叫阳羡茶。这里主产绿茶和红茶。绿茶主要有碧螺春、阳羡雪芽、荆溪云片、毛尖等;红茶有竹海金茗、野山红等。春晓玉叶AAA茶叶除了瀑布仙茗、茶山茶等历史名茶,当代宁波评出了望海茶、印雪白茶、奉化曲毫、三山玉叶、瀑布仙茗、望府茶、四明龙尖、天池翠八大名茶。x0dx0ax0dx0a按照品牌来分,比较有名的有宁海的望海茶、望府茶,奉化小蟠龙、曲毫,余姚瀑布仙茗、四明龙尖,东钱湖东海龙舌,北仑三山玉叶、春晓玉叶,象山天池翠等等。宁波茶和地域文化一样不被归纳,分散布落于各个区域。最近本地茶出了个“明州仙茗”,由政府出面引导名茶生产。x0dx0a在现有的宁波名茶中,大部分为束条型,仿开化龙顶。具有特色的要算奉化曲毫和较为传统的瀑布仙茗。相比较而言,茶叶的品质与产地的气象、土壤环境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土壤,决定茶叶叶底的品质。总而言之,在宁波能产好茶的小环境不多。不是有山就能出好茶。x0dx0a本人推荐奉化曲毫。当然,奉化曲毫也有差异。宁波三山玉叶茶价格三山玉叶这种茶很难买到,属于稀有品!近年来市场上都不太多见,红茶要比同系列绿茶贵不少!之前托人买了500克散装的,花了我将近两千块钱!估计精装的要更贵!金顶玉叶茶合和昌这款金枝玉叶熟茶,冲泡确实有些要注意。金枝玉叶是大茶砖,需要撬茶,而且泡的时候,要用高温的水,还要醒茶,这样才可以让茶叶更舒展,有利于茶味释放。经过高温醒茶之后,前三泡的茶要注意把握茶汤的浓度,快速出汤,六泡之后可以适当延长茶叶的浸泡时间,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紫砂壶来泡茶。

朋友送我的宜兴茗茶,里面是两个铁盒装的,绿色的,我想知道多少钱

一百块左右。
宜兴茗茶属于绿茶。主要包装的是绿茶茶叶,一般为碧螺春、阳羡雪芽或荆溪云片。
制作工艺如下:
1、采摘。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形如雀舌。
2、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扩展资料:
宜兴产茶历史悠久,是江苏省的主要产茶地之一。宜兴茗茶是宜兴当地特产,主要包装的是绿茶茶叶,一般为碧螺春、阳羡雪芽或荆溪云片。
宜兴是茶的绿洲,有茶园3500多公顷,宜兴古称阳羡,因此宜兴茶又叫阳羡茶。这里主产绿茶和红茶。绿茶主要有碧螺春、阳羡雪芽、荆溪云片、毛尖等;红茶有竹海金茗、野山红等。

信阳最贵的茶叶多少钱一斤?

浉河港大山茶信阳毛尖信阳红价格表
茶叶净重500克2盒送包装免快递费
茶叶等级
芽头占有率
本站价格
明前贡品雪芽
100%
2680元
明前特级顶芽
100%
1800元
明前特级珍芽
100%
1280元
明前一级包芽
95%
880元
明前二级次芽
90%
560元
明前三级芽叶
80%
420元
雨前特级珍芽
97%
880元
雨前特级纯芽
92%
680元
雨前一级包芽
85%
480元
雨前二级次芽
78%
387元
雨前三级芽叶
65%
287元
雨后特级包芽
88%
488元
雨后一级次芽
70%
320元
雨后二级芽叶
50%
210元
雨后三级茶叶
30%
120元
毛尖各等级样品包
6小包80克
84元
信阳红极品特级
两个厘芽
2660元
信阳红茶特级
两个半厘
880元
信阳红茶一级
芽三个厘
560元
信阳红茶二级
三个半厘
360元
参考:www.xinyangcha.net

宜兴茶叶一般亩产多少

八十公斤左右。宜兴四大名茶为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宜兴是紫砂壶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除了紫砂壶,宜兴的茶叶亦独具一格,宜兴,古称阳羡,是我国著名的古老茶区之一,其产地茶品众多,有宜兴红茶、白茶、太湖翠竹等。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茶叶有多少种类?

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历史分析,有下列三种情况:
传统名茶:普龙茶、蒙顶茶、湄潭翠芽、兰馨雀舌、蒙洱茶、西湖龙井、英山云雾茶、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大红袍、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福鼎白毫银针、白牡丹、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闽北水仙、武夷岩茶、祁门红茶、武当道茶、古丈毛尖、英德红茶、粤东山龙茶、龙脑茶、黎平白茶、黎平雀舌、天目湖白茶等。
历史名茶:茗洲金玉香茗、蒙顶甘露、蒙顶黄芽、黄山金毫、湄潭翠片、泾渭茯茶、渠江皇家薄片、渠江薄片、渠江茶、休宁松罗、涌溪火青、敬亭绿雪、九华毛峰、曾侯银剑、汉家刘氏茶、龟山岩绿、仙人掌茶、天池茗毫、贵定云雾、青城雪芽、阳羡雪芽、鹿苑毛尖、霍山黄芽、顾渚紫笋、径山茶、雁荡毛峰、日铸雪芽、金奖惠明、金华举岩、粤梅香、顺生茶叶、东阳东白、二祖禅茶等等。(历史上曾有过这类名茶,后来未能持续生产或已失传的,经过研究创新,恢复原有的茶名)
新创名茶:凌云白毫茶,黎平香绿茶、雨亭岭大洪山茶,兰馨金尖、石阡苔茶、日照绿茶、崂山绿茶、淄博鲁山青峰绿茶、金山翠芽、婺源茗眉、蒙洱月芽、蒙洱太空茶、南京雨花茶、云雾毛尖、雪峰禅茶、无锡毫茶、茅山青峰、金坛雀舌、天柱剑毫、寒冰天露、岳西翠兰、齐山翠眉、红山龙、望府银毫、临海蟠毫、千岛玉叶、遂昌银猴、都匀毛尖、高桥银峰、金水翠峰、永川秀芽、上饶白眉、湄潭翠芽、安化松针、遵义毛峰、文君绿茶、峨眉毛峰、雪芽、雪青、仙台大白、早白尖红茶、黄金桂、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八仙云雾、南糯白毫、午子仙毫、宏和升铁观音、泉城红、泉城绿、白马毛尖、汉山红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茶叶有上千种,而市面上常见的茶也有一百种左右,主要品种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竹叶青、安吉白茶、汉中仙毫、洞庭碧螺春、崂山绿茶祁门红茶、滇红茶、正山小种、霍山黄芽、蒙顶黄芽、白毫银针、白牡丹、安化黑茶、老班章等。
中国茶叶有多少种类
一、绿茶
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
炒青绿茶:
长炒青——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风眉、秀眉、贡熙等)
圆炒青——珠茶(珠茶、雨茶、秀眉)
细嫩炒青(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松针等)
烘青绿茶:
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等)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桥银峰等)
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等)
蒸青绿茶:(煎茶、玉露等)
中国茶叶有多少种类
二、红茶
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工夫红茶(滇红、祁红、川红等)
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中国茶叶有多少种类
三、青茶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洞顶乌龙、包种等)
中国茶叶有多少种类
四、白茶
白芽茶(银针等)
白叶茶(白牡丹、供眉等)
五、黄茶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六、黑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黑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
中国茶叶有多少种类
六大茶类工艺的特点:
绿茶工艺特点
绿茶是不用进行发酵的,绿茶制法的基本工序为杀青、做形(包括揉捻)和干燥,其关键工序是杀青,这也是分类的最基本依据,杀青主要包括炒热杀青和蒸热杀青,干燥主要包括炒干和烘干,其中龙井等炒青绿茶、黄山毛峰等烘青绿茶、川青等晒青绿茶、玉露等蒸青绿茶四大类。
红茶工艺特点
红茶制法的基本工序为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和干燥,其关键工序是发酵。不同于绿茶,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主要通过发酵形成红茶色素,从而使其冲泡后出现红色的茶汤和茶叶。
在红茶中又有着烟小种等小种红茶、川红等工夫红茶、碎茶等红碎茶三大类。
中国茶叶有多少种类
白茶工艺特点
白茶制法的基本工序为萎凋与干燥,其关键工序是萎凋。萎凋可分为全萎凋和半萎凋。白茶在茶中比较容易辨认,一般在其干茶叶上可以看见白色的绒毛,因此它才有着白茶之称。
白茶的发酵程度仅高于绿茶,冲泡后形成清淡鲜淳的茶汤,目前常见的有白毫银针等白芽茶和白牡丹等白叶茶两大类。
黄茶工艺特点
黄茶制法的基本工序为杀青、做形(包括揉捻)、闷黄和干燥,其关键工序是闷黄,根据闷黄先后和时间长短,可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其中湿坯闷黄又分为杀青后和揉捻后闷黄,干坯闷黄又分为堆积闷黄和纸包闷黄;主要有君山银针等黄芽茶、温州黄汤等黄小茶和广东大叶青等黄大茶三类。
中国现有的六大茶类分类而言,依据发酵程度不同,由轻到重依序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红茶。至于茶汤颜色,则是因为茶叶中茶多酚氧化程度不同,由浅到深依序同上。
市面上最常见的茶叶商品有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青茶,重发酵的红茶。
不发酵的绿茶类目前代表性的有在台湾本土所生产的绿茶台北县三峡龙井。
半发酵的青茶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乌龙茶。台湾地区「冻顶乌龙」以及「高山乌龙茶」深受市场喜爱,早已成为台湾特产。而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闽北的武夷茶及闽南的安溪铁观音。
黄茶中以君山银针在台湾茶叶市场最出名。
红茶与西洋的红茶系出同门,都属于全发酵的茶,红茶在现今欧美人士生活当中与咖啡一样重要。
黑茶是采摘茶叶之后利用渥堆工序,使茶产生后发酵,造成茶面颜色深暗,而称为「黑茶」。黑茶经过紧压的工序,就成「固型茶」, 有饼型、砖型、沱型等形式。凡用黑茶制成上述形式的茶,又分别称为熟饼、熟砖与熟沱。
中国的茶叶按照加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青茶)、红茶和黑茶。也就是俗称的六大基本茶类,再有就是再加工茶(比如花茶)等......
但是每一种茶的味道都是完全不同的,它们的功效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茶叶,据不完全统计有上千种,而市面上常见的茶也有一百种左右。要记住这些茶名可不简单呀!有没有什么归纳总结方便我们认识这些茶呢?答案当然是有!不同的茶产自不同的地区,了解了茶的产区,你对中国茶的就会有个整体的概念了,快一起往下看吧!(最后会附上中国各地产茶名录哦~)
绿茶 全国各地广泛种植
?龙井茶
绿茶是中国人饮用最广泛的一种茶类,产地非常广,全国的东南西北各省市,几乎没有不产绿茶的地方。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优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等,很多小地方也会出产绿茶,但知名度比较低,一般都是自产自销。
白茶 福鼎、政和两相争
白毫银针
白茶的产地,公认的产区只有福建省的福鼎和政和。但因为白茶这几年兴起,其他一些省市也开始引种并生产白茶。关于福鼎和政和哪个才是白茶的起源地,一直都争论不休,就目前市面上的白茶来说,福鼎白茶占多数。这两地的白茶品质都很好,只是风味有一些差异,茶友们可以各取所好。购买白茶的时候,除了关注产地,白茶根据原料从嫩到老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黄茶 产地、品类都很少
?君山银针
黄茶比较有名的有四川的蒙顶黄芽、湖南的君山银针、安徽的霍山黄芽等。
黄茶因为其知名度不高,制作难度又高,在市场上很少见,因此品类比较少。
红茶 名字大多带缩写
?滇红
红茶的产区也很广泛,但生产红茶比较多的省份有云南、安徽、福建、广东等。
我们经常听到几种红茶的名字:滇红、川红、祁红、英红,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红茶的名字大多是“地名的缩写+红”,举几个例子:
滇红=云南红茶川红=四川红茶祁红=祁门红茶英红=英德红茶
此外,红茶还有金骏眉、正山小种、九曲红梅等“不按套路”起的茶名。
乌龙茶 工夫茶如影随形
?大红袍
福建、广东、台湾盛行工夫茶,说到工夫茶,是指用小壶小杯冲泡饮茶的方式。
乌龙茶最适合用工夫茶的方法冲泡,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后引种并传入广东潮汕地区和台湾。工夫茶盛行的福建、广东、台湾,自然也是乌龙茶的主产区:
福建的南部有铁观音,北部有武夷岩茶;
广东的凤凰单丛茶最有名;
台湾以各座山上的高山茶闻名。
黑茶 历史悠久、产区固定
茯砖茶
产黑茶的地区,也比较固定,产量比较大的主要有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
黑茶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供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为边疆地区蔬菜少食肉多,为了帮助消化食物和平衡营养,需要多喝茶。
浙江
西湖龙井 大佛龙井?余杭径山茶?顾渚紫笋?金奖惠明茶?安吉白茶?松阳银猴?临海蟠毫?开化龙顶?遂昌银猴?江山绿牡丹 武阳春雨?平阳黄汤?莫干黄芽?越红功夫?九曲红梅
四川
峨眉毛峰?峨眉雪芽??蒙顶甘露?石花茶?广安松针?香山贡茶?竹叶青?万源巴山雀舌?早白尖??锦城露芽?蒙顶黄芽?川红功夫?雅安康砖茶?雅安金尖茶?都江堰方包茶
重庆?
巴山银毫?江津翠芽?龙佛仙茗?雾都香茗?沱茶?
江西
庐山云雾?狗牯脑?上饶白眉?信川龙翠?大沽白毫?武化云雾?井冈碧玉?井冈翠绿?云雾仙茶?婺源婺绿?婺源茗眉?修水双井绿?修水宁红?
安徽
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老竹大方?修宁松萝?敬亭绿雪?涌溪火青?舒城兰花茶?皖西早花?天柱剑毫?岳西翠兰?齐山翠眉?休宁屯绿?霍山黄芽 皖西黄大茶?祁门红茶?老安茶
江苏
碧螺春??阳羡雪芽?南京雨花茶??太湖翠竹?无锡毫茶??二泉银毫???南山寿眉?金坛雀舌?花果山云雾茶?江宁翠螺??天池茗毫
福建
白毫银针?白牡丹 贡眉 寿眉?宁德天山绿茶?政和白毛猴?安溪铁观音?安溪色种?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北肉桂?漳平水仙?大红袍?
中国的茶叶按照加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青茶)、红茶和黑茶。也就是俗称的六大基本茶类,再有就是再加工茶(比如花茶)等......

关于荆溪云片茶叶

宜兴适宜种植茶叶,唐朝以来一直是贡茶产地。


新中国建立后,宜兴建设国营茶场带动集体茶场,探索茶园建设和管理经验、研究茶叶制作技术、研制茶叶机械、培养茶叶技术人才等,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1978年全县茶叶面积32457亩,产量1501.6吨,分别是1953年的3.2倍、7.9倍,成为江苏省主要产茶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1984年国务院放开茶叶销售渠道以来,宜兴茶叶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1989年全县茶园面积5.6万亩,产茶5114吨,占江苏省产量的37.5%,面积和产量是1978年的1.7倍、3.4倍。产量增长的同时,茶叶品质和品牌建设得到重视,1984年至1989年宜兴有38只茶叶品种获无锡市优质证书,11只获江苏省优质证书,9只获国家部优产品,2只获得全国名茶称号,成功创制阳羡雪芽、荆溪云片等一批高档茶叶,打开了宜兴茶叶发展的新空间。

本人采访了新街茶林场场领导和技术员陈绍选、沈杏福、高玉林、蔡桂明、李锡明等人,参阅了他们保存的图片文字资料,查阅了宜兴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撰写本文,记录荆溪云片的创制过程。

荆溪云片等宜兴名茶创制工作,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的成就。

一、 荆溪云片创制过程

宜兴县新街公社茶林场(本文简称茶林场),1974年11月14日开始建设,1986年开始研制高级绿茶—荆溪云片,1989年5月6日通过技术鉴定,1989年荆溪云片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为了研制荆溪云片,新街茶林场在宜兴县林副业局、科委等部门以及张志澄等茶叶专家的支持下,成立创制小组、制订创制计划、开展技术培训,经过反复试验基本定型后批量投放市场,征求各方意见。

1.建立创制小组。潘永君任(场长兼书记)组长(场部历任领导班子见附表),成员有沈杏福、殷祖成、蔡桂明等。在场部干部和职工中召开了5次创制座谈会,从场部到工区、茶厂到田间,统一了对创制工作的认识。

2.制订创制计划。对全场情况包括茶树品种、树龄结构以及加工设备、工艺流程,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与分析。考察学习了有关单位名优茶生产技术,参照省内外扁形茶加工工艺,制定了荆溪云片茶外形、内质的创制方案和工作进度安排。确定以手炒锅为试制设备,以300亩良种茶园生产的高档鲜叶为加工试验原料。

3.反复试制确定工艺流程。1987年、1988年着重研究荆溪云片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采用随机取样法多次重复,确定芽叶原料标准;采用不同芽叶标准及相同原料不同摊放晾青时间,重复试验,确定技术标准;探讨青锅做形和煇锅定形中温度、时间、投叶量、手法的应用及其对品质特征的影响。经过1250多锅的反复试验,基本确定了荆溪云片茶的品质特征和加工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技术指标。1989年春进一步分析了前两年的试制情况,作了改进完善,正式确定了工艺流程和品质特征。

4.培训炒制技术人员。3年试制过程中,前后召开了20多次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研讨会与总结会,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加工工艺,培训了10多名炒制云片的骨干技术人员。

5.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在基本定型的情况下,组织批量生产,先后加工1500多斤荆溪云片,投放到宜兴、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上海青浦等地的市场上,并通过友人送给日本客商,听取意见,均得到了较好的评价。试销过程中,荆溪云片的经济收入比同等原料加工的高档手工炒青提高1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3年努力,荆溪云片的创制工作达到了预定设计目标。1989年春季总结了创制工作,提出了进行技术鉴定的申请。

二、荆溪云片工艺流程和品质特征

1989年5月7日,无锡市多种经营管理局牵头成立鉴定小组,进行荆溪云片创制成果的鉴定并通过了鉴定,出具了技术鉴定活动证书,证书编号:锡多科鉴(89)第02号。鉴定小组成员:江苏省农林厅园艺处高级农艺师邰大传担任主鉴定,张志澄(高级农艺师)、朱锡坤(无锡市多管局高级农艺师)担任副主鉴,成员有沈棣(宜兴市科协高级农艺师)、朱国才(宜兴市林副业局高级农艺师)、李令怡(宜兴外贸茶厂高级农艺师)、周爱华(宜兴外贸茶厂农艺师)、张定(江苏省农林厅园艺处硕士)、杨丽娟(无锡市多管局农艺师)、殷福成(无锡市茶叶研究所农艺师)。

通过鉴定的荆溪云片创制成果的主持人是储良培,主要参与者为潘永君、沈杏福、殷祖成、蔡桂明。


1.工艺流程。作为一个新创制的高级绿茶,荆溪云片工艺流程为:适时嫩采→摊放晾青→青锅做形→摊凉回潮→煇锅定形→贮藏保质。

一是适时嫩采。在谷雨前采摘,采用茸毛丰富的一芽一叶初展、半展单叶为主要原料,芽叶长度控制在2-3cm,每斤鲜叶6000-8000个芽叶,原料匀齐,不带鱼叶、紫芽、单张和对夹叶。

二是摊放晾青。鲜叶及时送到茶厂,摊放在竹匾里,厚度2-3cm,摊放时间5-6小时,失重6-9%。待鲜叶散发清香时进行杀青。

三是青锅做形。锅温120-140OC开始投叶,投叶量200-250克。杀青手法以抖为主,抖闷结合。经1-2分钟杀青,把温度渐次降低至100 OC开展理条,采用抖、带、搭、捺的手法反复做形,六七成干时起锅。青锅做形全过程历时15-20分钟。

四是摊凉回潮。青锅叶及时抖散摊放在竹匾里,降低叶温,冷却回软,使水分表里一致。

五是煇锅定形。煇锅定形是荆溪云片形成独特风格的关键阶段。操作时把4锅青锅叶一起投入,锅温控制在100-80 OC,掌握先高后低的原则。主要手法;抓,吐,挺,磨。到茶叶有些戳手时减少挺、磨,以抓、吐为主,以保茶叶的茸毫。煇锅全过程15-20分钟,至九成干时起锅。

六是贮藏保质。摊放、割末,保鲜贮藏,含水率确保在6%以下。

2.品质特征。荆溪云片外形宽扁挺直,白毫显露,色泽绿翠,内质香气清高,滋味鲜醇,汤色清明,叶底肥嫩。

3.卫生指标。经卫生、技监等部门检测,荆溪云片的卫生、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陈绍选介绍,荆溪云片与特级春茶中的龙井,相同的是两者均为扁茶。不同的是龙井无毫,黄茶黄汤(色泽嫩绿、汤色嫩绿带黄),炒制时锅温较高,定型时须用力挺、磨;荆溪云片有毫,绿茶清汤,为了做出白毫显露,炒制时锅温比龙井稍低(低20OC左右),挺、磨用力适度、比龙井茶稍轻,外形比龙井茶稍显饱满。

三、荆溪云片获奖情况及品牌效应

1.获奖情况。1989年7月5日至9日,农业部在西安举行“一九八九年全国名茶评比会”,通过感观审评、卫生检测和主要成份分析,审核批准41个茶为“一九八九年度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其中名茶26个(绿茶类22个、红茶类1个、乌龙茶类2个、紧压茶类1个);优质茶15个。荆溪云片列绿茶类名茶第一名,被评为全国名茶。1989年12月“荆溪云片(名茶)”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1990年“《荆溪云片》的创制”,分别获江苏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九年度我省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四等奖”、 “无锡市科学进步二等奖”、“宜兴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据陈绍选、沈杏福、李令怡等人回忆,荆溪云片参评全国名茶过程中有一个精彩故事。为了参加全国名茶评选活动,江苏省在1989年5月上中旬(用6天时间)在南京进行省内茶叶的评比,在省内评比中,宜兴送评的阳羡雪芽顺利进入参评加全国名茶名单。荆溪云片作为新创制的新品种茶叶,品质与众不同,特色十分鲜明,如果参评全国名茶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问题是荆溪云片没有进行技术鉴定,因此在送评荆溪云片还是金坛的一个茶叶(已通过技术鉴定),省里意见不一。当时的荆溪云片,不仅没有鉴定,而且还没有正式的名称,在参加省里评比时朱国才称其为“虎头旗枪”。担任评委的邰大传、张志澄等认为,该茶特色鲜明,应当单独起个名称。邰大传与张志澄各起了一个名字,然后取用邰所提名字中的“云片”二字,张所提名字中“荆溪”二字,合成“荆溪云片”。荆溪是宜兴古称、代表产地,云片代表茶叶的外形特征,像天上的片片白云。关于送评哪个茶叶,李令怡、沈棣力挺新街茶林场这只,说服省厅园艺处长从全省荣誉考虑。经过认真的考虑和权衡,省农林厅园艺处郑光辉处长拍板决定送“荆溪云片”参加全国评比,但前提是荆溪云片能在1个月时间内通过鉴定。南京评审会结束后,朱国才回金坛老家休假,李令怡把省评审情况告诉严志清,严志清觉得鉴定时间紧迫,当晚赶到时任林副业局宋芬大局长家中汇报:“尽快组织鉴定会”。宜兴市林副业局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组织、积极推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荆溪云片通过技术鉴定,参加全国名茶评选,并且不负众望一举获得全国名茶称号,同时获得全国名茶的还有阳羡雪芽,一个县级市一年有2个茶叶同时获得全国名茶,这是不容易的。


八十年代,茶林场申请了“紫荆”牌商标,荆溪云片有了商标。

2.品牌效应。荆溪云片成为全国名茶、注册了商标、改进茶叶包装后,茶叶均价上升到每斤二三百元,九十年代均价达到五六百元,九十年代初期北京茶叶展览会上曾达到三千元一斤。1990年至1996年,荆溪云片产量由二三百斤逐步增加到1000斤左右。这期间,荆溪云片带动了茶林场其他茶叶的销售。

四、政府重视名茶建设

1.加强茶叶组织领导。宜兴市委市政府重视茶叶工作,多次专题召开茶叶工作会议。1983年3月1日,召开了全县茶叶工作会议,县委常委、副县长陶振邦在会议上作了《认真贯彻十二大精神努力开创茶叶生产的新局面》的讲话。1995年10月5日,宜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茶叶生产会议,市委副书记史祖能在会上对宜兴茶叶生产进行了部署。1985年2月宜兴县编办批准建立了宜兴县茶果指导站(以前是茶果股),事业单位,隶属宜兴县林副业局。重点产茶乡镇都建立了茶叶技术人员队伍,做好宜兴茶叶生产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政府重视和政策支持,提高了茶叶发展水平。

2.加大茶叶工作力度。引进、扩繁优良茶树品种,开展种植技术的培训,研制、推广制茶机械,鼓励、支持工商资本的投入茶叶生产。开展茶叶评比,一方面组织参加省、全国的茶叶评比,对获得各级名优茶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一方面市镇两级开展茶叶评比,对优质茶进行奖励,例如1988年宜兴林副业局举行“阳羡雪芽”茶品质评比,太华乡乾元茶场、茗岭陆平茶场等28家单位参加评比,评出的优质产品参加1988年度江苏省名茶评选。1989年宜兴林副业局再次举行了“阳羡雪芽”茶品质评比活动。1989年湖滏镇组织了本镇范围内的春茶评比,对优质茶以及获得宜兴、无锡、省、国家级的名茶、优质茶进行奖励。1997年市技监局、林副业局联合举行名特优茶评比并颁发“质量信得过单位”奖牌,促进了茶叶质量的均衡发展。

3.加强茶叶市场管理。计经委、工商、标准计量等部门重视茶叶质量的监督管理,联合发文明确商标、标签印刷和销售包装的要求,加强品牌管理。1994年4月14日,宜兴市林副业局、标准计量局联合发文(宜标计标【1994】第04号),牵头制定有关茶叶标准,作为茶叶生产的依据。2007年宜兴市茶叶协会注册了“阳羡茶”牌集体商标,加强阳羡雪芽集体商标管理,维护名茶声誉,保证名茶质量。

茶叶有多少种?

  1. 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6. 白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7.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8.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目录·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叶的影响
·茶叶的分类
·饮茶礼仪
·茶叶基本成份及功效
·茶叶的选购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茶叶喝法与使用
·新品种茶叶
·茶叶的命名
茶叶(a tea leaf)
茶叶属于“茶科”
科学家发现>>茶叶在壶中煮沸抗癌效果更显著
科学家发现,用壶煮制的茶水更有利于健康。与简单的在盛有沸水的杯子里泡茶相比,煮茶水的方法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抗癌化学物质。
阿伯丁郡洛维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最高峰。抗氧化剂能吸收与癌症和心脏病有关的有害自由基。科学家让一些参与者饮用在壶中泡制长达10分钟的茶,然后对他们血液中的多酚(植物自然产生的抗氧化剂)水平进行检测。他们发现那些饮用泡制5分钟的茶水的人比饮用泡制10分钟的茶水的人血液中的抗氧化剂水平高60%。泡制3分钟和5分钟的茶水中的抗氧化剂水平的差异是30%。参加试验者饮用一小时在壶中泡制5分钟的茶水后,血流中的抗氧化剂水平上升了45%。茶叶在壶中泡制更长时间并没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他们还发现向茶水中添加牛奶不会影响茶的抗氧化剂成分。
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其历史分析,有下列三种情况:
有一部分属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思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政和白毫银针、白牡丹、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闽北水仙、武夷岩茶、 祁门红茶等。
另一部分是恢复历史名茶,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这类名茶,后来未能持续生产或已失传的,经过研究创新,恢复原有的茶名。如休宁松罗、涌溪火青、敬亭绿雪、九华毛峰、龟山岩绿、蒙顶甘露、仙人掌 茶、天池茗毫、贵定云雾、青城雪芽、蒙顶黄芽、阳羡雪芽、鹿苑毛尖、霍山黄芽、顾渚紫笋、径山茶、雁荡毛峰、日铸雪芽、金奖惠明、金华举岩、东阳东白等等。
还有大部分是属于新创名茶,如婺源茗眉、南京 雨花茶、无锡毫茶、茅山青峰、天柱剑毫、岳西翠兰、齐山翠眉、望府银毫、临海蟠毫、千岛玉叶、遂昌银猴、都匀毛尖、高桥银峰、金水翠峰、永川秀芽、上饶白眉、湄江翠片、安化松针、遵义毛峰、文君绿茶、娥眉毛峰、雪芽、雪青、仙台大白、早白尖红茶、黄金桂、 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八仙云雾、南糯白毫、午子仙毫等等。
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是一种半发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汁是其特色。
最能体现中国茶文化特色的当数乌龙茶,因为乌龙茶的品尝比较讲究,冲泡也颇费工夫,因而人们称它为“工夫茶”。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而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 “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 “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茶类名 制作特色 代表产品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龙井茶,碧螺
h
茶叶的种类 1.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3. 黑茶 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6. 白茶 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基本茶类: 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再加工茶: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从世界上来看,在以上类茶中,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是白茶。 茶的分类 一、以颜色(或制作工艺)分类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龙井茶,碧螺春,信阳毛尖 红茶 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 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黄茶 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 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 青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 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 龙茶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六堡茶,普洱茶 花茶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 君山银针 二、以季节分类 一、春茶: 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二、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三、秋季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四、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除以上按茶色,四季划分外还可以其生长环境来分 一、平地茶: 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五、高山茶: 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茶类名 绿茶制作特色: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代表产品:龙井茶,碧螺春 黄茶制作特色: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代表产品: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 白茶制作特色: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 代表产品:君山银针 青茶制作特色: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代表产品: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红茶制作特色: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代表产品: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黑茶制作特色: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代表产品:六堡茶,普洱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