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青蛇,竹叶青蛇有毒吗

本文目录一览:

竹叶青蛇是什么蛇啊?

竹叶青蛇,又称竹节蛇,是一种常见的非毒蛇,科学名称为Ahaetulla nasuta。它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包括印度、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南部的一些地区。以下是一些关于竹叶青蛇的特点:
1. **外貌:** 竹叶青蛇的身体细长,通常呈绿色或浅黄绿色,有时也可以呈现淡褐色。它的头部相对较小,眼睛较大,具有垂直的瞳孔。竹叶青蛇具有特别的身体结构,使得它能够在竹叶间隐藏得很好,难以察觉。
2. **习性:** 竹叶青蛇是一种树栖蛇类,常常生活在树上。它们非常灵活,能够通过藤蔓和树枝等进行快速的攀爬。竹叶青蛇主要以小型爬行动物、昆虫和鸟类为食。
3. **防御:** 尽管竹叶青蛇是非毒蛇,但在受到威胁时,它们会采取迅速逃跑的策略,也会扩张腹部,尽量展示自己的侧面,以使自己显得更大,威慑潜在的捕食者。
4. **生态角色:** 竹叶青蛇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控制了一些小型爬行动物和昆虫的数量,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竹叶青蛇是一种具有独特外貌和生态特点的树栖蛇类。虽然它们不具有毒性,但在野外遇到时也应保持谨慎,避免干扰它们的生活。
蛇目蝰科蝮亚科的一种。又名青竹蛇、焦尾巴。 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33°(甘肃文县),在吉林省长白山也曾发现其踪迹。 在中国大陆境内,竹叶青通身青色或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
竹叶青一般发现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多于阴雨天活动,在傍晚和夜间最为活跃。 以蛙、蝌蚪、蜥蜴、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人被咬伤后,伤口局部剧烈灼痛,肿胀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竹叶青蛇(英文名:Green Vine Snake)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蛇类,属于竹叶青科(Ahaetuliinae)竹叶青属(Ahaetulla)下的一个种类。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竹叶青蛇通常生活在森林、丛林、草地、悬崖和灌木丛等环境中,以昆虫、蜥蜴和小型鸟类为食。它们有着细长的身体,头部呈三角形,嘴巴较小。竹叶青蛇的身体颜色多样,通常为浅绿或亮绿色,有时也可以是黄色或棕色。这种颜色使得它们在竹叶和植物中具有很好的伪装能力,很难被观察到。
竹叶青蛇是毒蛇,通常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但当感到受威胁时,它们可能会张开嘴巴,露出红色色的舌头,并弯曲身体以形成威吓姿势,来威慑潜在的敌人。

竹叶青蛇是保护动物吗

1. 竹叶青蛇的基本信息
竹叶青蛇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蛇类,也被称为竹叶青环蛇、竹节青等。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竹叶青蛇的身体相对较细长,体长在80厘米至130厘米之间。身体呈深绿色,有许多环状斑纹。这些环状斑纹通常是浅黄色或白色,非常美丽。
2. 竹叶青蛇的保护现状
竹叶青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因此受到公共关注。由于食用竹叶青蛇能够强身健体,许多人会抓捕竹叶青蛇进行食用。此外,竹叶青蛇在药材市场上也很有市场,因为它们的内脏和皮肤能够制成药材。这都是对竹叶青蛇的威胁。
3. 竹叶青蛇的生态意义
竹叶青蛇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它们通常居住在竹林、草丛等处,是竹林中重要的种子散播者之一。此外,竹叶青蛇还能够控制一些害虫,如鼠类、蛙类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4. 竹叶青蛇的繁殖行为
竹叶青蛇是卵生爬行动物。在交配季节,雄性竹叶青蛇会通过竞争的方式争取交配的权利。在繁殖期间,雌性竹叶青蛇会产下10-20枚蛇卵,孵化期通常为50-60天。在繁殖和孵化过程中,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竹叶青蛇的数量和分布。
5. 保护竹叶青蛇的方法
为了保护竹叶青蛇,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加强公众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禁止食用竹叶青蛇。其次,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打击非法捕杀和销售行为。最后,加强科学研究和生态监测,了解竹叶青蛇的分布状况和数量,为其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竹叶青蛇是一种重要的野生动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共同保护这一美丽的生物资源。

竹叶青蛇有毒吗

竹叶青有毒。
竹叶青较为常见,喜欢在树上,又名青竹蛇。竹叶青咬人时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30毫克。竹叶青蛇是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雌性98.1厘米。头较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
头顶具细鳞;左右鼻间鳞不相切,由细鳞分开;背鳞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鳞。雄蛇体侧有一红白相间的纵线纹路,雌性体侧纵线纹路为白色或淡黄色。
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以蛙、蜥蜴、鸟和小哺乳类等动物为食,具攻击性,有毒。繁殖为卵胎生,秋季发情交配。分布于中国、越南、缅甸、印度、泰国等国家。
竹叶青的生活习性
竹叶青蛇树栖性很强,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或竹枝上,尤其喜栖于山洞旁树丛中,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以傍晚及夜间最为活跃。在夜间有扑火的习性,但是对电光则不表示反应。竹叶青蛇活动适合温度在22-32℃之间,其性格为神经质,具攻击性,有毒。
常于夜晚在沟边摄食,食包括蛙、蝌蚪、蜥蜴、鸟及小型兽类。一般除1-2月冬眠外,全年均可进食,耐饥饿能力较强,可超过5个月不摄入任何食物仍保持健康。
竹叶青蛇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胎生,其卵在雌蛇体内输卵管中发育。繁殖期为每年的8-9月,产幼蛇5-8条,产完即离开产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竹叶青

竹叶青蛇有毒吗?

有毒。
竹叶青产生的毒素是血循毒。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
扩展资料:
青竹蛇明显的特征是头大,而却呈三角形,脖子细,尾巴短。头顶有细小而密的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故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身体全长可达90厘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叶青蛇

什么是竹叶青蛇?

蛇目蝰科蝮亚科的一种。又名青竹蛇、焦尾巴。 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33°(甘肃文县),在吉林省长白山也曾发现其踪迹。 在中国大陆境内,竹叶青通身青色或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
竹叶青一般发现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多于阴雨天活动,在傍晚和夜间最为活跃。 以蛙、蝌蚪、蜥蜴、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人被咬伤后,伤口局部剧烈灼痛,肿胀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竹叶青是剧毒蛇吗 竹叶青蛇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竹叶青不是剧毒蛇,但是也是有毒的,竹叶青一般指的是竹叶青蛇,竹叶青蛇是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它的毒性属于是血循毒,被她咬伤之后,就会有非常激烈的疼痛的感受。下面是关于“竹叶青是剧毒蛇吗”的内容的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关于竹叶青蛇的简介 1、竹叶青蛇有雄性和雌性,雄性的竹叶青蛇的整个长度是77厘米,这是最大最长的长度,雌性的竹叶青蛇的整个长度是98.1厘米。
2、竹叶青蛇大多数都是在阴雨天的时候进行活动的,如果天气是晴天的话,那么在晚上的时候才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3、竹叶青蛇经常都是挂在或者是缠在树枝上面的,它所进食的食物是蛙、蜥蜴、鸟以及小哺乳类等等这些动物。
4、竹叶青蛇所分布的地方是在这些国家:中国、印度、越南、缅甸、泰国等等,其中中国包括有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等等这些地方。
竹叶青蛇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竹叶青蛇在西藏这个地方属于是三有保护动物,与此同时,竹叶青蛇也是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

竹叶青蛇毒性大吗?

竹叶青蛇的毒性是比较大的,其毒液中含有神经毒素和血液凝固酶。如果被咬伤,会引起疼痛、肿胀、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跳骤停和死亡。因此,在野外遇到竹叶青蛇时应该远离并避免触碰。
竹叶青蛇(学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一种毒蛇,它的毒性因个体差异、年龄、地理位置和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竹叶青蛇的毒性被认为是中等或中等以上的,但并不属于高毒蛇。
竹叶青蛇的毒液主要包含出血性毒素和神经毒素。咬伤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和淤血,以及一些系统性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出血和组织破坏。
尽管竹叶青蛇的毒性不如一些高度危险的蛇类(如眼镜蛇或响尾蛇),但被咬伤后仍然需要紧急的医疗处理。如果被竹叶青蛇咬伤,应尽快就医,同时注意减轻咬伤部位的活动,避免吸毒液,用冷敷包扎咬伤处。
总之,虽然竹叶青蛇的毒性不是最高的,但仍然需要谨慎对待,尤其是在与野生蛇类接触或居住地区可能存在毒蛇的情况下。遇到蛇类时,最好远离并不要尝试捕捉或干预,以降低咬伤风险。
竹叶青蛇毒性大。
竹叶青是一种有毒的血循毒毒蛇,它们拥有一身美丽、碧玉的色泽,极具观赏性。它们的毒性不是很大,虽然是血循毒毒蛇,但和蝮蛇相比差得比较远。不过,竹叶青蛇咬伤后会有剧烈的疼痛感。
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竹叶青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它们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
生存习性
竹叶青蛇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部分地区。中国的长江以南、南岭山脉以北等都能看到竹叶青蛇的身影。竹叶青蛇白天晚上均会活动,蛇的体色通常与其生境有关,体色与环境相似,从而形成保护色,不易于被天敌或捕食者发现。
它们的树栖性很强。竹叶青蛇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尤其喜栖于山洞旁树丛中;多于阴雨天昼夜活动,夜间活动更频繁;以蛙、晰蝎、小鸟和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适合温度在22~32度之间;性情为神经质,具攻击性,有毒。

什么是竹叶青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这种动物令很多人对其闻风丧胆。而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竹叶青这一蛇类是生活当中比较常听到的一种蛇类,人们对它的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这种蛇具有剧毒。翠青蛇这种蛇类虽然与竹叶青虽然十分相似,但是二者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栖息环境,食物条件以及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首先从栖息环境上来看,这种蛇它比较喜欢栖息在树木较多的灌木丛当中,也比较喜欢栖息在岩石之上。但是无论是栖息在灌木丛当中,还是杂草当中以及树木之上,这种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这种蛇喜欢临近水源的地方,尤其是在山间的小溪旁边,更容易出现这种蛇类。翠青蛇的栖息环境与竹叶青相比有一定的异同之处。二者的相同之处体现在它们都会选择栖息在水源附近,也会选择选择栖息在石头以及树上。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翠青蛇会选择栖息在阔叶林当中,而竹叶青主要栖息在灌木丛中。
食物条件与我们通常印象的蛇类喜欢捕食老鼠这一习惯不同。竹叶青这种蛇类,它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通过捕食青蛙,蝌蚪,蜥蜴,鸟类这一类的食物。从食物的分部特点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竹叶青的食谱当中,水生物占据了非常大的一部分,无论是青蛙,蝌蚪还是蜥蜴,它们很多都能够在水中栖息,或者说是临近水源的地方栖息。与竹叶青不同,翠青蛇它的食物主要是一些小型的动物及昆虫,一般来说翠青蛇的主要食物有蚯蚓以及昆虫幼虫。但是,翠青蛇这种蛇类它在捕食猎物以后会变得异常安静,它的活跃性会有所下降,并且会选择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躲藏起来。
外形特征竹叶青这一蛇类,它的长相符合人们对于毒蛇的一种认知。我们会发现很多毒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头部与我们所见到的无毒的蛇类有所不同,这种蛇类它们的头部往往呈三角形。一般情况下,头部呈三角形的蛇类都是带有剧毒的蛇类。竹叶青的身体整体呈青色,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同时在捕食过程当中也为它提供了很好的隐身效果。同时竹叶青是也是我国南方致人伤亡比例较高的一种蛇类,因此在野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种蛇类。翠青蛇在长相上与竹叶青的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头部,与竹叶青的三角头不同翠青蛇头部的形状是我们常见的椭圆形。在体长上这两种蛇类也有所区别,竹叶青的体长相对于翠青蛇来讲要短一些。
所以在野外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区分竹叶青与翠青蛇。当然,再遇到蛇类的时候也不要出于好奇去摆弄它们,如果没毒最多被咬伤,但是如果有毒的话,那后果就很严重了。

竹叶青蛇是什么蛇有毒吗?

竹叶青蛇有毒的;它是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外形是头大,三角形,颈细,尾较短,有缠绕性,上颌骨具中空管牙,有颊窝。
1、竹叶青蛇生活于山区树林中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竹林中,常栖息于溪涧边灌木杂草、岩石上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2、竹叶青蛇毒一般的化学成分含有出血毒,多种酶类及少量神经毒素,被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剧烈的灼痛,肿胀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
扩展资料:
1、毒蛇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是性格狡猾,出击狠毒的捕食者,敏锐的感官让猎物无处逃窜,诡异的攻击让死亡如影随形。
2、大多数蛇毒成分似乎与受害者多种生理受体部位结合,因此武断地将蛇毒分为"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和"心脏毒素"是肤浅的,可能导致临床判断的错误。
3、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蛇种不同,活动规律也不同,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
4、以眼镜王蛇咬伤引起死亡的危险性比较大,死亡大多发生在咬伤后几分钟到2小时内,被眼镜蛇咬伤若处理及时、救治得当,度过48小时危险期,一般均能治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毒蛇 百度百科_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是蝮亚科的1种,属于竹叶青蛇属。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象猫的眼睛,观赏价值极高。
概述:竹叶青蛇是蛇目蝰科蝮亚科的一种。又名青竹蛇、焦尾巴。蝮亚科(学名Crotalinae)是蝰蛇科的一个亚科,统称蝮蛇,其主要特征是在眼与鼻孔之间具颊窝。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
栖息地:半树栖性。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
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
适合温度:22—32度。
活动时间: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
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
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
食欲:视亚种与个体情况而定。
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但也视亚种与个体情况而定。
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繁殖: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
生存状况:较常见。
咬伤症状: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偶尔可能只有一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竹叶青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竹叶青蛇有毒,且是剧毒。
竹叶青蛇是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常栖息于溪涧边灌木杂草、岩石上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以蛙、蜥蜴、鸟和小哺乳类等动物为食,具攻击性,有毒。
竹叶青活动适合温度在22-32℃之间,其性格为神经质,具攻击性,有剧毒。一般除1-2月冬眠外,全年均可进食,耐饥饿能力较强,可超过5个月不摄入任何食物仍保持健康。
扩展资料:
防蛇措施
1、家庭周围的卫生要干净
蛇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特别是在夏天在灌木丛中杂草丛中经常藏着很多蛇。在农村很多自建房周围都是路面没有硬化的,容易长一些灌木杂草。
在夏天这种灌木杂草要及时清除,不让蛇有藏身的机会。而且在房子周围不要种植一些枝叶茂盛的树,也不要种植那个藤状的植物和蔬菜,这些植物枝叶茂盛是蛇很好的藏身之处。
2、养鹅驱蛇
鹅的粪便具有雄黄的气味,蛇怕雄黄,能避免蛇进家门。而且鹅发现蛇,也会狂叫,甚至也会追赶蛇,鹅不但能驱蛇还能驱黄鼠狼。
3、雄黄驱蛇
在房子周围撒一些雄黄,是可以驱蛇的。但雄黄如果受雨水的冲刷,驱蛇效果持续不会很久,需要重新再撒一遍雄黄。但在南方夏天多雨的季节,而且夏天是蛇经常出没的季节,不太适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
竹叶青蛇是蝮亚科的1种,属于竹叶青蛇属,有毒。
竹叶青蛇(学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雌性98.1厘米。头较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
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以蛙、蜥蜴、鸟和小哺乳类等动物为食,具攻击性,有毒。繁殖为卵胎生,秋季发情交配。分布于中国、越南、缅甸、印度、泰国等国家。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头大,三角形;颈细;尾较短,有缠绕性;上颌骨具中空管牙,有颊窝,
带有毒腺。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平均全长为尾长的5.1倍,雌性最大全长98.1厘米,平均全长为尾长的5.5倍。
生活时,背面通身绿色,上唇色稍浅,尾背及尾尖焦红色;头及躯尾腹面黄白色。眼橘红色,体侧有一条白色、淡黄色或红白各半的纵线纹。
雄蛇体侧纵线纹路红白各半,前达口角或眼后下角,后达尾中段或基部;雌性体侧纵线纹路白色或淡黄色,仅占最外行背鳞的中央,故较细,前端多不达颈部,绝不达眼后下角,后端达尾基部或前端。幼蛇色斑与成体基本相似,但体背多有两行白色细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竹叶青蛇

竹叶青是一种什么蛇

竹叶青(竹叶青蛇) 即 竹叶青蛇 。
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蝮亚科的1种,属于竹叶青蛇属。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像猫的眼睛,观赏价值极高。 头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头顶具细鳞;左右鼻间鳞不相切,由细鳞分开;背鳞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鳞,中段19-21(偶有23)行。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
头较大,呈三角形,颈细,体背呈草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
竹叶青蛇
自颈部以后,体侧常有由背鳞缀成的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纵线,或为黄色纵线。尾较短,焦红色,具缠绕性。眼红色,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被鳞沟完全分开;躯干中段背鳞19~21行;腹鳞150~178;尾下鳞54~80对。
3生活习性
生存条件
习性:发现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竹叶青喜欢上树,常缠绕在溪边的灌木丛或小乔木上。多于阴雨天活动,
竹叶青蛇
在傍晚和夜间最为活跃。卵胎生,8~9月间产仔蛇4~5条。
食物:以蛙、蝌蚪、蜥蜴、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食欲:视亚种与个体情况而定。
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但也视亚种与个体情况而定。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