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藤茶是什么茶
藤茶又称藤婆茶、山甜茶、长寿藤,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俗称莓茶,已有3000多年历史,因其独特而神奇的药用价值倍显珍贵。
《诗经》称之为古茶钩藤,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将其归为藤茶类,于是藤茶这个名称沿用至今,民间对藤茶素有三两黄金,一两茶的赞誉。
《中华本草》记载:藤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降暑生津,强筋骨,平肝降压,活血通络,消炎利尿等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藤茶清热解毒,降暑生津,祛风湿,强筋骨,消炎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酒精作用等功效。长期饮用对皮肤癣癞,黄疸性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护肤养颜等都有极好功效。”
《中华大辞典》记载:蛇葡萄无毒,含酚类,甾醇类和强心甙,有利尿、消炎、清热功效。
《广西本草》记载:“藤茶叶甘淡,性凉,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
《广西药用植物手册》记述:“性味功能:祛瘀消肿、止血、止痛、消炎。治风湿腰腿痛、胃痛、痢疾、肠炎、骨折、外伤出血。角膜云翳可用30%茎鲜汁滴眼。”
藤茶,又叫茅岩贡藤茶、茅岩贡莓茶、土家莓茶、龙须茶等,是指由藤本植物制作出来的茶。藤茶一般以茶的形式出现,与其他茶叶饮用方法无异(都用沸水冲泡),但由于藤茶多数营养比较丰富,水温太高容易致使营养流失或者失效,一般水温都不会太高,控制在85℃左右。
野藤茶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农村 植物 藤茶 不常见的“藤茶”认识吗?一起了解下它,也许对您带来好处
藤茶,又叫神仙茶、龙须茶,产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正如它的别称,藤茶外形与龙须极为相似,芽细叶扁、色泽嫩绿、卷曲如钩,是目前发现的硒与黄酮成分含量最高的植物,在民间素有“三两黄金一两茶”的美誉。
本草类著作中曾记载:“甜茶藤味甘淡凉,清热解毒功第一,黄疸肝炎咽喉痛,目肿痈疖服加洗。”
有着“黄酮之王”之称的藤茶,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全身都是宝。它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黄酮素等14种以上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不仅能消炎护嗓、养肝润肺,而且还有调节三高、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具有很高的食药用价值。
藤茶的冲泡比起其他茶类,会简单一些。因为它表面覆盖着的硒元素与黄酮素,洗茶后容易流失,所以它无需洗茶,只需用95度左右的热水冲泡,再稍待片刻,让其上面的白霜渐渐析出散开,茶汤颜色变得金黄澄澈,便能开始饮用。
藤茶口感独特,主打的就是那奇妙的回甘。初次饮用藤茶的茶友,会觉得入口有点苦,但只要过个两三秒,便能感觉到清新的回甘逐渐袭来,唇齿生津,回味清甜,回甘绵长,对于经常喉咙不舒服、爱上火、工作犯困的茶友来说,平时喝一杯,再合适不过了。
藤茶是什么茶类
藤茶是指由藤本植物制作出来的茶。藤茶又名茅岩青霜茶、青霜古藤茶、神仙茶、龙须茶等,属于再加工茶类里的保健茶。藤茶一般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贵州、湖北、福建等海拔400至1300米的山地灌丛中、林中、石上、河边,尤其适应山间阴湿的环境中生长。藤茶一般以茶的形式出现,固与其他茶叶饮用方法无异,但由于藤茶多数营养比较丰富,水温太高容易致使营养流失或者失效,一般水温都不会太高,控制在85℃左右。古藤茶民间饮用历史可上溯到神农尝百草时期。我国最早的《诗经总集》称之为古茶勾藤。它不仅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饮料,更是一种药效保健性能很强的茶中奇葩,它含有丰富的黄铜、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藤茶与《食物成分表》中茶叶类相比,藤茶营养成分较齐全,优于一般茶叶,尤其是黄铜类化合物和硒的含量远高于绿茶和花茶。
藤茶是什么植物
藤茶是一种野生落叶藤本植物,又叫茅岩青霜茶、青霜古藤茶、神仙茶、龙须茶等,是由藤本植物制作出来的茶。文人雅士与《茶经》中称之青霜古藤茶,藤本植物,植物体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别地植物或支持物,缠绕或攀援向上生长地植物。藤茶是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显著纵棱纹,无毛。卷须2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1-2回羽状复叶,2回羽状复叶者基部一对为3小叶,小叶卵圆形,卵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1-2.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每侧有2-5个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3-5对,网脉微突出,最后一级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2厘米,无毛;托叶早落。藤茶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利肺的藤本茶叶,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贵州、湖北、福建(南靖、上杭、龙岩、连城、长汀、永安、三明、沙县、宁化、建宁、南平、建瓯、建阳、武夷山、浦城、顺昌、光泽)等海拨400~1300米的山地灌丛中、林中、石上、河边。尤其适应山间阴湿的环境中生长。
什么是藤茶?
藤茶,又叫神仙茶、龙须茶,产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正如它的别称,藤茶外形与龙须极为相似,芽细叶扁、色泽嫩绿、卷曲如钩,是目前发现的硒与黄酮成分含量最高的植物,在民间素有“三两黄金一两茶”的美誉。
本草类著作中曾记载:“甜茶藤味甘淡凉,清热解毒功第一,黄疸肝炎咽喉痛,目肿痈疖服加洗。”
有着“黄酮之王”之称的藤茶,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全身都是宝。它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黄酮素等14种以上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不仅能消炎护嗓、养肝润肺,而且还有调节三高、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具有很高的食药用价值。
藤茶具有一系列的功效和健康益处。首先,藤茶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体内的炎症反应。其次,藤茶还被认为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此外,藤茶还被认为有助于降低血糖、降脂、促进消化等作用。
除了以上的功效,藤茶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藤茶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舒筋活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发热、咳嗽、痰多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藤茶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特定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在饮用藤茶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之,藤茶是一种中草药饮品,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等功效,常用于中医药治疗和保健。饮用藤茶前应注意个人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
《诗经》称之为古茶钩藤,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将其归为藤茶类,于是藤茶这个名称沿用至今,民间对藤茶素有三两黄金,一两茶的赞誉。《中华本草》记载:藤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降暑生津,强筋骨,平肝降压,活血通络,消炎利尿等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藤茶清热解毒,降暑生津,祛风湿,强筋骨,消炎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酒精作用等功效。长期饮用对皮肤癣癞,黄疸性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护肤养颜等都有极好功效。”《中华大辞典》记载:蛇葡萄无毒,含酚类,甾醇类和强心甙,有利尿、消炎、清热功效。《广西本草》记载:“藤茶叶甘淡,性凉,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广西药用植物手册》记述:“性味功能:祛瘀消肿、止血、止痛、消炎。治风湿腰腿痛、胃痛、痢疾、肠炎、骨折、外伤出血。角膜云翳可用30%茎鲜汁滴眼。”
藤茶的正确冲泡方法:一、用保温杯95摄氏度以上热水冲泡,效果更佳。
二、用200~300毫升开水冲泡,3-5分钟后再饮用。
三、每天2~3次。
四、可反复冲泡3次,喝完再续水。
温馨提示:因水温、水量、茶叶数量、冲泡时间的不同,口感会有所不同,同时影响饮用效果。注意问题:无需洗茶,黄酮首次融水溢出率为70%,第一泡才是精华。
最近两年土家藤茶出现在了大众视野,实际上,藤茶历史相当悠久,无论从古代的一众典藉文献的记载中,还是现代的医学研究中,对于莓茶(藤茶)的评价,都是极高的。
藤茶,俗称莓茶、土家甘露,又称土家神茶、端午茶、长寿藤、灵芝草、藤婆茶、龙须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的嫩茎叶。显齿蛇葡萄叶经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认定,可做食品加工原料。
藤茶其主要化学成分有粗蛋白、可溶性蛋白、氨基酸、总多酚、黄酮类物质(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很高),此外还含有17种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重要影响的无机元素如铁、铜、锰、锌、硒均有较高含量。
藤茶是纯天然无污染且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利肺的藤本茶叶,分布在湖南、贵州、湖北、等海拨400~1300米的山地灌丛中、林中、石上、河边。尤其适应山间阴湿的环境中生长。
根据民间长期饮用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野藤茶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对因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导起的身体不适(如咽喉炎)、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而灵妙的保健功效。
有关莓茶的典藉历史文献记载:
1、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记载:川茶、藤茶、夸茶,皆出四川。蒙元宫廷饮食谱《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初刻于元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至今近700年,作者忽思慧,蒙古族,生平无考,兼通蒙汉医学,曾于元仁宗延祐年间被选为宫廷饮膳太医。
元末明初,大庸卫土司覃垕率义军抵抗元军时,多数义军伤病缠身十分艰难,缺医少药。百岁老人送给士兵一种藤本植物治疗兵刀伤害,士气大振,助覃垕抵抗元军七年之久。
2、明朝朱橚(1361年-1425年)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明朝立国后受封周王,身后追授谥号为“定”,史称“大明周定王”。他所著《救荒本草》记载:蛇葡萄:生荒野中,拖蔓而生,叶似菊叶而小,花叉繁碎;又似前胡叶,亦细,茎叶间开五瓣小银褐花,结子如豌豆大,生青,熟则红色,苗叶味甜。救饥:采叶煠熟,换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治病:今人传说捣根傅贴疮肿。
3、清朝刘善述在《草木便方》中记载:藤茶叶甘温消渴,诸气鼓胀月瘕活,丹停气肿下盅毒,利便通肠代茶喝。
4、清代周大球的《棚民谣》中写到:郎君且坐待阿爷,为君汲水煎藤茶。
5、《清宫医案》记载:“素号名医,却不如乡间一草(藤茶)尔。”
6、《崇陵传信录》记载:“御医得其草(藤茶) ,心喜。其色不扬,闻之清香,味苦后甘。入汤,色亮。帝饮后数日,脉不复细弱,宏健有力,是可谓神草也!”
7、清宫御医屈贵庭曾言:“此草(藤茶)效果神奇,可与其他药物通用,无禁忌。性微凉但平和,前所未见。此生得见此物,余生足矣。”
8、四川 《大竹县志》记载:茶有藤茶、甜茶、姑娘茶、老鹰茶等名,而家茶反少,因清有茶税,种者伐之,以避催科。
9、土医古籍里记载:藤茶,卯洞所生,酉水所灌。……荡清涤浊,解百毒,祛百病,水清气足。
10、《新编中药歌诀》中记载:甜茶藤味甘淡凉,清热解毒功第一,黄疸肝炎咽喉痛,目肿痈疖服加洗。
11、《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藤茶,【性味】味甘淡性凉。【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降暑生津,祛风湿,强筋骨,消炎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酒精作用等功效。长期饮用对皮肤癞癣,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痛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护肤养颜等都有极好作用。
12、《中华本草》中记载:藤茶,【别名】霉茶叶。【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主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头昏目胀;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茶。
13、《湖北中草药志》中记载:藤茶,清热凉血,用于高血压病,头昏目胀等症。治高血压,藤茶30克,开水泡,当茶饮,10天为一疗程。
有关莓茶的现代医学鉴定:
1、中国中医研究院:莓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无毒副作用,饮用安全,“莓茶对金黄葡萄球菌,甲、乙型链球菌有明显的灭杀作用。”
2、湖南省卫生厅鉴定:“莓茶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亮氨酸、蛋氨酸等17种氨基酸及钙、铜、钾、钠等14种微量元素。”“莓茶经过急性毒性实验与止咳、抗炎、杀菌作用实验表明:该茶使用安全,具有较强的抑菌、消炎、止咳作用。”
3、湖南省卫生防预站鉴定:“莓茶含粗蛋白质12.8%至13.8%,总黄酮含量 7.5%至8.3%。”
4、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鉴定:“莓茶含有单宁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炎消毒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种致病菌,莓茶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葡萄球菌、甲、乙型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常见致病菌作用比较敏感。”
5、湖南中医院附二医院鉴定:“莓茶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总有效率为91.4%,对咳嗽、咳痰、咽部不适症状、鼻塞等外邪引起的病状疗效较好。”
6、湖南艺术嗓音职业病防治研究室鉴定:“莓茶对咳嗽、咯痰、喘息、咽干哮鸣音、咽部充血的作用好,总有效率为100%。尤其对急慢性咽炎的咽痛有效率为94.7%,对咽干、咽壁充血作用明显。”
7、北京食品卫生监督所鉴定:“莓茶含人体必须的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
8、经中国中医研究院、空军医学研究所、湖南中医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科学鉴定:
抗炎实验:莓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呼吸道一类感染与治、防感冒作用特别明显。
毒性实验:莓茶无毒副作用,饮用安全。
抗菌实验:莓茶对金黄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桔草牙胞杆菌等7种病菌进行了实验,有很强的杀灭效果、灭菌率达100%,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总有效率为91.4%,尤其对急慢性咽炎的咽痛有效率为94.7%,对咽干、咽壁充血作用明显。
9、经湖南省张家界人民医院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以土家药显齿蛇葡萄(滕茶)为主,配以黄芪、白术等中药材之方剂,可有效用于新冠肺炎防控。
藤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一、用保温杯冲泡,效果更佳。
二、用200~300毫升开水冲泡,10分钟后再饮用。
三、每天2~3次。
四、可反复冲泡3次,喝完再续水。
温馨提示:因水温、水量、茶叶数量、冲泡时间的不同,口感会有所不同,同时影响饮用效果。
注意问题:无需洗茶,黄酮首次融水溢出率为70%,第一泡才是精华。
藤茶是什么茶
藤茶又称藤婆茶、山甜茶、长寿藤,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俗称莓茶,已有3000多年历史,因其独特而神奇的价值倍显珍贵。
《诗经》称之为古茶钩藤,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将其归为藤茶类,于是藤茶这个名称沿用至今,民间对藤茶素有三两黄金,一两茶的赞誉,由显齿蛇葡萄叶制作出的茶,制作工艺与绿茶相近。
2013年12月,原国家卫计委将显齿蛇葡萄叶定为新食品原料。
藤茶是目前地球发现植物中黄酮含量最多的生物——被称为“黄酮之王”、“血管清道夫”、“呼吸道卫士”、“抗衰老仙草”,为葡萄科蛇葡萄属多年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广东、江西、贵州、湖北、福建等海拨400~1300米的山地灌丛中、林中、石上、河边。尤其适应山间阴湿的环境中生长。
藤茶似茶非茶,又被称为什么?
藤茶似茶非茶又被称为茅岩青霜茶、青霜古藤茶、神仙茶、龙须茶等。藤茶是指由藤本植物制作出来的茶。文人雅士与《茶经》中称之青霜古藤茶,藤本植物(Vine或liana),植物体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别地植物或支持物,缠绕或攀援向上生长地植物。藤本依茎质地的不同,又可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紫藤等)与藤本草质(如牵牛花、长豇(jiang)豆等)。藤本植物包含葡萄科、鼠李科、木兰科等。葡萄科最为大家所熟悉,葡萄科又分为蛇葡萄属、白粉藤属、葡萄属等。而经科学发现蛇葡萄属中许多植物都可来做茶,如:广东蛇葡萄、三裂蛇葡萄、大叶蛇葡萄、显齿蛇葡萄、毛叶蛇葡萄等。以上蛇葡萄属植物只有显齿蛇葡萄叶经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认定,可做食品加工原料。
藤茶是什么
藤茶又称野藤茶、白茶,龙须茶、属葡萄科,是一种名贵珍稀的保健古茶,卫生部已批准其为我国食品新资源,在国外尚无分布。经茶史药典多方专家追史溯源考证,茶圣陆羽在其第一部茶经里将它归为新梢枝性状的藤茶类中。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称之为古茶,它是茶叶王国的瑰宝,药效性能很强的茶之奇葩,主要分布于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
藤茶水浸出物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藤茶还含有大量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这是藤茶具有某些医疗保健作用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藤茶内含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了十七种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黄酮类、酚类物质,含有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磷等,还有多种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硒等。
与《食物成分表》中茶叶类相比,藤茶营养成分较齐全,优于一般茶叶,尤其是黄铜类化合物和硒的含量远高于绿茶和花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藤茶
藤茶,又名白金茶、莓茶、端午茶、神仙草、龙须茶等,在中国最早《诗经总集》中称为古茶勾藤。藤茶,学名显齿蛇葡萄,木质藤本植物,由显齿蛇葡萄叶制作出的茶,制作工艺与绿茶相近。2013年12月,原国家卫计委将显齿蛇葡萄叶定为新食品原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藤茶主要的营养成分
藤茶主要的营养成分黄酮(血管清道夫)、多酚(抗氧化)。外表白色物质是黄酮,冲泡冷却后析出白色物质(二氢杨梅素),又名白金茶。
藤茶的黄酮(主要成分二氢杨梅素)在炒青工艺中,随着水分的流失,二氢杨梅素(白色)热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好的二氢杨梅素(白色)析出在茶叶表面,形成白霜。乂天下白金茶,物18华9天00宝79送5礼66首1选。
我们看到的藤茶表面的白色物质,不是添加剂,是植物本身的物质,是有很强保健功效的营养物质。
白金茶(藤茶)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利肺的藤本茶叶,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广东、江西、贵州、湖北、福建等海拨400~1300米的山地灌丛中、林中、石上、河边。尤其适应山间阴湿的环境中生长。
营养成分
白金茶不仅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饮品,更是一种药效保健性能很强的茶中奇葩,它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铁、锌、钙、镁、钾、钠等微量元素,对预防肝火过盛、咽喉炎、高血压等有独特效果,还具有清热解毒、美容抗衰老等作用。藤茶不含咖啡碱,对中枢神经无刺激,对睡眠质量不高的人来说,尤其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白金茶它含有丰富的黄酮、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藤茶与茶叶类相比,其营养成分较齐全,优于一般茶叶,尤其是黄铜类化合物和硒的含量远高于绿茶和花茶。白金茶富含硒,元素符号为Se(生命元素),它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理化功效
白金茶全株药用,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等攻效,临床上多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疱疥等症。民间长期饮用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藤茶具有生津止渴、清热润肺、护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润肤美容等药用功效,对油腻过多、烟酒过度、肝火过旺等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和身体不适,如咽喉炎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文献记载
白金茶记载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在公元1561-1578年间曾三入大庸卫寻找显齿蛇葡萄,但因战乱、路险求而不得,引为终生两大憾事之一。
端午茶传说
元末明初,大庸卫土司覃垕率义军抵抗元军时,多数义军伤病缠身十分艰难,缺医少药。百岁老人送给士兵一种藤本植物治疗兵刀伤害,士气大振,助覃垕抵抗元军七年之久。
白金茶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一款禁忌很少的茶,不含咖啡碱,养生人群或爱健康人群适合长期饮用。
藤茶,俗称茅岩莓茶、端午茶、藤婆茶(又称山甜茶、龙须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英文名称为vine tea。主要生长在中国江南山区各地。 藤茶既有普通保健之功,又对某些疾病有医疗或预防作用,长期饮用又比较安全。可以说藤茶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恩赐,“甘露茶”的说法并非妄语。不过根据有些“茶友”个人体验认为:此物虽属平和,阴盛阳虚者还需谨慎饮用。 (1)三降 降血粘: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而起降血粘度的作用。 降血压:通过扩张大、小动脉及在根本上软化血管而起到降压作用。 降血糖:促使组织细胞强力利用血糖,活化胰脏功能,促进胰岛细胞分泌。 (2)三抗 抗血栓:溶栓、预防血栓形成 抗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生长,中和致癌物质。 抗衰老:捕捉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脑、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 (3)三调节 调节血脂: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血压、降血粘度。 调节免疫:活化免疫细胞,提高抗病能力。 调节肠胃:杀灭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抑制胃肠道菌群失调。杀灭病菌,抗感染,防止胃肠炎、盱炎。 莓茶的保健作用 1、莓茶属纯天然奇特植物,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和含量较高的功能性成份黄酮类化合物≥6%,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特别适宜体质虚弱者及免疫力低下者。 2、经国家多家权威机构鉴定:莓茶作用独特,应用广泛,无副作用,老少皆宜,长期饮用能全面增强人体抵抗力,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3、莓茶作为一种珍贵纯天然野生植物制成的保健茶,它口感独特,全面的功效是任何茶叶无法比拟的。普通茶隔夜不能喝,易变锼,而莓茶的活性黄酮能杀灭细菌,沏泡一星期仍可饮用。喝中西药不能用普通茶送服、茶叶解药性,用莓茶送服不但不解药性,且可辅助中西药发挥更好的效果。 4、莓茶是一种纯天然保健茶,被植物专家称为“茶”的一次大革命。“长寿藤、神茶”来源数百年前的土家人感冒、呼吸道炎症、尿频,烧、烫伤、痤疮、脚臭都延用此茶内服外用,百岁老人众多,平均寿命在83岁以上,故称为长寿藤、神茶。 希望能帮到你,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记得采纳啊
藤茶是一种以藤本植物的新尖芽为原料,经过采摘、加工制成的一种传统饮品。藤茶主要源于湖北恩施,被当地人称为分布于中国南方,例如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区。据史料记载,藤茶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在野外采摘新鲜的藤叶和茶叶,然后将它们晾干、揉捻,之后加水便可饮用,简单易行,不用特别复杂的制作方法。
藤茶的功效
藤茶被认为具有许多健康功效。首先,藤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有抗氧化的作用,有护肝、降血压和降血糖的功效。其次,藤茶还含有一种重要的生物碱,可以刺激人体消化液分泌,促进食欲和消化功能,有效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痛的问题。此外,藤茶还有清凉解暑的作用,适合夏天饮用,对于炎热的夏季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解暑饮品。
藤茶的口感
藤茶的口感清新怡人,爽口甘醇,不带苦涩,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藤茶有一种独特的香气,茶水呈现出浅黄色,口感柔和,入口顺滑,有一种清新的味道,非常适合日常饮用。同时,藤茶的口感也受到制作工艺的影响,不同的采摘季节、不同的藤种以及不同的制作工艺都会对藤茶的口感造成影响。一般来说,采摘时期越靠前,藤茶的叶子越嫩,味道会更加鲜美。
总之,藤茶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传统饮品,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抗氧化、护肝、降血压和降血糖的作用,同时还有清凉解暑的功效。藤茶的口感清新怡人,香气浓郁,入口顺滑,非常适合日常饮用,很值得饮茶爱好者们尝试。
藤茶,又叫茅岩贡藤茶、茅岩贡莓茶、土家莓茶、龙须茶等、中国最早的《诗经总集》称为古茶勾藤。是指由藤本植物制作出来的茶。
藤本植物(Vine或liana),植物体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别地植物或支持物,缠绕或攀援向上生长地植物。藤本依茎质地的不同,又可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紫藤等)与藤本草质(如牵牛花、长豇(jiang)豆等)。藤本植物包含葡萄科、鼠李科、木兰科等。
扩展资料:
藤茶的生长环境
藤茶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具有清热解毒、润喉利肺的藤本茶叶,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贵州、湖北、福建(南靖、三明、沙县、宁化、建宁、南平、建瓯、建阳、武夷山、浦城、顺昌、光泽)等海拨400~1300米的山地灌丛中、林中、石上、河边。
尤其适应山间阴湿的环境中生长,根据民间长期饮用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野藤茶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尤其对因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导起的身体不适(如咽喉炎)、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而灵妙的保健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藤本植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藤茶
藤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都不是。根据查询淘宝网显示,藤茶是一款具有保健作用的代饮茶,属于再加工茶类里的保健茶,既不属于红茶,也不属于绿茶,在武陵山脉的土家先民已有上千处的饮用历史,土家族人感冒,呼吸道炎症,烧、烫伤,痤疮等都用此茶内服外用。
藤茶是什么茶?
农村 植物 藤茶 不常见的“藤茶”认识吗?一起了解下它,也许对您带来好处
藤茶,俗称茅岩莓茶、端午茶、藤婆茶(又称山甜茶、龙须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的嫩茎叶。英文名称为vine tea。主要生长在中国江南山区各地。藤茶有好多异名,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如:客家白茶(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的客家人),毛岩霉茶(云南、广西、四川等地),甘藤茶(浙江、湖南),端午茶(客家人),土家神茶(福建),白茶、白茶饼(江西、广东、港澳南洋一带客家人),癞痢茶(江西龙南、定南、全南),甘露醇茶(海南)。
有学者研究认为:藤茶有消炎止咳祛痰作用,其祛痰止咳的作用与安妥明相似。实验表明,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此外,藤茶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藤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主体物质为二氢杨梅素,它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3.3%~91.5%,可减轻机体内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藤茶还能减轻动物肝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程度,有保肝护肝之作用。
回到家我妈就给我泡这个喝,还不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