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茶具,潮州功夫茶具推荐

本文目录一览:

泡功夫茶的茶具


功夫茶具指的是泡茶时一整套的茶器,泡功夫茶时使用到的茶具有茶盘、茶荷、茶则、茶匙、茶巾、茶漏、茶夹、茶壶、养壶笔、茶垫、茶宠、闻香杯、盖碗、闻香杯、品茗杯等,其中核心茶具为紫砂壶、盖碗、以及茶杯。
泡功夫茶的茶具:
1.茶匙、茶荷
茶匙,茶荷就是干茶入壶前的量具跟其他杂七杂八的用具一套买的,搁在一笔筒似的东西里,整套叫“茶道”。竹木石骨都无所谓,紫檀的不错。茶量的合适直接影响茶汤的浓淡和气,味,必须准确,泡多了就会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响。
2.炉及水壶
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必备,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万万不能用饮水机或电热水壶代替,因为它们设置的恒温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断地沸腾水质会受影响, 杯白瓷薄壁的,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3.储茶的罐
纸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实惠,纸罐遮光,密封袋封气味和潮湿。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有明显焊缝的锡罐不要用(多数在罐底那一圈),因为焊剂洗不掉,味道会混到茶里。
4.闻香杯
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多用于冲泡台湾高香的乌龙时使用。与饮杯配套,质地相同,加一茶托则为一套闻香组杯,好处:一是保温效果好,可以让酒的热量多留存一段时间,饮者也能够握住杯颈暖一会儿手;二是酒香的味散发慢,可以让饮者尽情地去玩赏品味。
5.茶壶(紫砂或朱泥的)
选出水量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壶,完全泡开时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难控制。这需要我们的去认真研究茶道!
6.茶盘(宽,平)
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因为那时的时间控制是论秒计的,一点不顺手就泡坏了。
7.盖碗的陶瓷茶具
盖碗茶具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功夫茶茶具的种类繁多 茶具的种类及挑选小技巧


功夫茶是汉族民间品茶习俗,功夫茶茶具的种类也很繁多。那么究竟功夫茶茶具的种类有哪些呢?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一下功夫茶茶具具体的种类以及茶具的挑选技巧吧。

功夫茶茶具的种类
一、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功夫茶的茶具种类中最好的一类茶具。紫砂茶具因吸水性好,具有保留茶汤的香味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茶友的欢迎。
二、陶瓷茶具
陶瓷茶具是次于紫砂茶具的又一功夫茶的茶具种类,陶瓷茶具具有传热较慢,保温适中的特点,沏泡出的茶具有较好的色香味,加上陶瓷茶具具有造型美观、精致,有欣赏价值,且价值中等,因此,受到很多茶人的喜爱。

三、铁壶茶具
铁壶茶具适合煮茶和沏泡老茶,特别是普洱茶。用铁壶茶具煮茶,能够改善水的品质,提升品茶的感受。
四、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五、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
六、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
七、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

茶具的挑选技巧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茶具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是点睛之品,在爱茶之友眼中更是一种艺术。那么如何挑选茶具呢?
1、美感。
双龙戏珠陶瓷茶具。茶壶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选择茶壶的造型及外观方面。只要依个人喜好、个人感受选择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满意。
2、质地。
泡茶用的壶,一般是以砂为主,因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型较瓷器浑亲和,在上面提款也别具韵味,所以大致上砂壶比瓷壶受欢迎。至于茶壶的质地,主要是以胎骨坚、色泽润为佳。

3、壶味。
在选购新壶时,应嗅一嗅壶中味,新壶有些也许会略带瓦味,这倒还可选用,但若带火烧味或其它杂味,如油味或人工着色味则不足取了。
4、精密度。
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
温馨提示:根据茶材质的不同,也会有一些挑选标准不一样,还有价格也差别很大的哦!那就要看大家擦亮眼睛了哦!

潮汕功夫茶四种茶具

1.龙凤对杯龙凤对杯是一对形如龙凤的杯子,分别代表夫妻之间的爱情和感情。在潮汕茶道中,茶师会将茶汤倒入龙凤对杯中,再倒入客人的杯子中,象征着夫妻之间的关爱和热情。2.八仙炉八仙炉是一种传统的炭火炉,通常用于烹制潮汕功夫茶。它由八个座子和一个铁盘组成,茶师会在铁盘上放置一些炭火,然后将茶壶放在座子上加热,使茶汤更加浓郁。3.景德镇泥壶景德镇泥壶是潮汕茶道中最常用的茶具之一,它采用优质的紫砂泥制成,在泡茶时可以吸附茶汤的味道和气息,让茶汤更加香浓。4.碗托碗托是一种用来放置茶杯的小巧茶具,通常由陶瓷或木材制成。在潮汕茶道中,碗托通常搭配龙凤对杯一起使用,可以防止茶杯倒翻并保持桌面的整洁。

功夫茶一般用什么茶杯

功夫茶可以使用各种茶杯,但一般会选用以下几种茶具:1.盖碗:功夫茶的最佳选择,盖碗一般用于热水冲泡茶叶,可以充分释放茶叶香气,喝起来口感也更为浓郁。2.瓷杯:以瓷质为主,杯身较薄,传热快,茶汤更易散发出香气。3.玻璃杯:以透明玻璃为主,可观察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状态,也可欣赏茶花的盛开。4.紫砂杯:紫砂杯是中国传统的茶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制作材料一般较沉,有些重,口感不如瓷杯。总之,选用何种茶具并没有固定的规定,关键是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口感来选择。

喝功夫茶的茶具_功夫茶茶具的用法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功夫茶茶具的用法,一起来看看吧。

   1、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2、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用于置茶时, 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3、盖碗的使用方法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4茶盘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5茶则的使用方法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6茶挟的使用方法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7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8茶针的使用方法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我用自动电炉。
   10茶叶罐的使用方法
  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潮州功夫茶具推荐

潮州功夫茶具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经典代表之一,它的特点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讲究实用性。以下是几款推荐的潮州功夫茶具:1.白瓷功夫茶具:白瓷功夫茶具是潮州茶文化中的代表,因为它质地坚硬,通透明亮,而且韧性好,堪称“不碎之瓷”。白瓷功夫茶具通常以古雅的青花图案或者素面无文的设计为主,简洁、质朴而不失雅致。2.紫砂功夫茶具:紫砂功夫茶具是潮州茶文化中的另一个代表,其特点是色泽温润,手感细腻,而且能够保持茶汤的原味和香气。紫砂客杯、壶、杯、碟等元素组合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潮州紫砂茶具文化的代表。3.竹制功夫茶具:潮州做功夫茶的时候喜欢使用竹制的茶具,因为竹材本身具有吸湿性,并且容易排水,可以保证茶汤的清香和干净。此外,竹制功夫茶具也非常好看,给人一种清凉、自然的感觉。4.青花瓷茶道具:青花瓷茶道具在潮州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和人文情怀。青花瓷茶壶、茶杯、茶盘等元素组合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潮州功夫茶茶具配套

潮州功夫茶茶具配套通常包括以下物品:1.茶壶:潮州功夫茶壶通常为紫砂壶或陶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保持茶水的温度和香气。2.茶杯:潮州功夫茶杯通常为瓷杯或陶杯,设计简洁,稳重大方,适合品尝茶香。3.茶盘:潮州功夫茶盘通常为木盘或陶盘,用来放置茶器和水杯,方便整理和保持桌面清洁。4.茶匙和茶夹:用来取茶叶和夹茶叶,保持手部卫生。5.茶巾:用来擦拭茶具,保持干净卫生。6.茶叶:选择优质的绿茶、红茶、乌龙茶或白茶,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

功夫茶的茶具都叫什么

茶针、茶刀、茶匙、茶铲、茶夹、茶剪、茶筒、茶碗、茶盂、茶碟、公道杯、茶杯。
功夫茶是汉族民间品茶习俗。流行于广东潮汕、福建漳泉等地。功夫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拓展资料:潮州工夫茶艺,别称潮汕工夫茶,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带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功夫茶道所需要用的茶具】 茶道茶具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功夫茶道所需要用的茶具,一起来看看。


  功夫茶道所需要用的茶具
  一、茶壶

  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日:“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很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抽皮砂者,最为珍贵。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壶,中茶壶,茶鼓,茶筛,茶档……等等冲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两的茶叶,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于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涩。除大、小、深、浅外,茶壶最讲究的是:“三山齐”,这是品评壶的好坏最重要标准。办法是: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这是关系到壶的水平和质量问题,所以最为讲究。“老” 主要是看壶里所积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当然,“老”字的讲究还有很多,例如什么朝代出品,古老历史如何,什么名匠所制成,经过什么名家所品评过……等等。但那已经不是用一般茶壶的问题,而是属于玩古董的问题了。

  冲功夫茶除了用“冲罐”之外,有时客人多时,也可以用“盖瓯”。在潮州菜馆中每吃一道菜后就必定上来一巡功夫茶,那就是用“盖瓯”冲的,这是为了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场合,一次可以有十杯至十二杯。但毕竟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气味比使用冲罐就差得多了。不过,只要冲茶的人“工夫”好,用盖瓯也可以冲出好功夫茶的。

  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日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林”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至于有的人还讲究什么“春宜牛眼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吊钟怀”,这又未见讲究太多了。不过,用喇叭杯、牛乳杯……这些作为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适,有失“斯文”之道了。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怀;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垫毡”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功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螭龙,潮州土话叫做“钱龙”,潮州话是双声叠韵的,钱、螭就是叠韵字,即是壁虎。)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昆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泳跃欲出,这是很少见的珍品,一般的多见素瓷青花,置于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舀水时用的是椰子壳做的,椰瓢当茶未煮,主人启盖舀水时,“功夫茶”之功夫已经不饮而使人信服矣。

  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康熙帝乾隆帝年间的产品,也已极为珍贵。用近代制品,只要色彩大小调和,也就很好了。

  八、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古人是用红泥小火炉温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至于“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时是否用红泥小火炉煮茶,煮的茶是否像现在的潮州功夫茶,像喝酒一样喝茶,诗人们并没有说明.不过我想大约应当是如此,不然寒夜之时,一大碗一大碗的喝茶,岂不令人小便频频,坐立不大?那个客人早就拔腿跑掉了,谁还能坐下来细谈。所以,我想这个“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茶,应当相等于今日之功夫茶才是。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小火炉是放在精制的木架上面的,木架像塔形,下大上小,上面一格放炉子,刚好一伸扇子便是炉门。中间一格,是放扇子、钢筷等物。下面一格放木炭或榄核炭,或引火之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样的设置,煮茶自然是很方便的。

  九、砂跳

  “砂跳”,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于“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成的扇,大不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以上,虽然还不够陆羽所规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规格,但也已经洋洋大观了。如果还要再说些,那么二十四件也不为多,例如装茶叶的锡罐,就以潮汕造的为最上品。还有茶巾,专门以净涤茶具。茶几,用以摆设茶具。茶担,可以贮藏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浮水,临流漱石,林墅深幽,席地小坐,烹茗啜饮,自然又是人生一乐。
  功夫茶道的泡茶方法
  焚香静气:焚品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叶嘉酬宾:出示所泡茶叶让客人观赏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即汤洗茶壶,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悬壶高冲:又称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壶提高冲水,充分激荡茶叶,使茶叶翻动,清洁茶叶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叶更清洁(不喝)

  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洗茶壶,即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若琛出韵:即汤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长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瓯

  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壶使茶汤更为均匀

  游山玩水: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少许时,则住各杯点斟茶水(又称蜻蜓点水或观音滴水)

  三龙护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比喻三龙,此时另一手可做护杯姿势

  喜闻幽香:即闻乌龙茶的香味

  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种颜色,故称三色

  初品奇茗:观看、闻香后开始品茶汤味道(三口为一品)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茶农栽种,制作佳茗,恩典感谢茶艺小姐尽心热情敬献茶艺、茶礼。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