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茶产地在哪里,西湖龙井产地在哪里(西湖龙井产地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西湖龙井产地在哪里


西湖龙井产地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而历史上的西湖龙井分为五个字号,分别是狮(狮峰)、龙(龙井)、云(云栖)、虎(虎跑)、梅(梅家坞),其中以狮峰龙井较为显著,其次西湖龙井亦是十大名茶之一,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而著称。
龙井茶的三大产区
按照《GBT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划分为三个产区,即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
1、西湖产区
西湖龙井分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一级产区包括“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如,龙坞、转塘、留下、双浦等地。
而只有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才能称之为西湖龙井。
2、钱塘产区
杭州市其他8个县(市、区)为龙井茶钱塘产区;杭州市萧山、滨江、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县(市、区)。
3、越州产区
绍兴、金华、台州地区的为龙井茶越州产区;绍兴市绍兴、越城、新昌、嵊州、诸暨等县(市、区),以及上虞、磐安、东阳、天台等县(市)现管辖部分乡镇区域。
西湖龙井的品质特征
西湖龙井,十大名茶之首,其品质特征明显独特,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绝”更是享誉天下。
其干茶扁平挺直,形如雀舌,色泽黄绿,光滑匀齐。
冲泡以后,嫩匀成朵,叶似彩旗,芽形若枪,交相辉映,其汤色黄绿明亮,滋味甘甜鲜爽。
除了自身的特质外,西湖龙井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自身所蕴藏的文化,由于产自西湖,所以和当地的旅游、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也大大提高了西湖龙井的知名度与内涵。
另外需要注意只有西湖产区的龙井茶才能称之为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产地


西湖龙井茶产地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周围群山,主要分布在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一带,西湖龙井属绿茶类,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原料,经摊放、青锅、回潮、二青叶分筛、辉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归堆、贮藏收灰等工序制作而成。
西湖龙井之核心产区~茶叶百科:
西湖产区,杭州市东起虎跑、茅家埠、金沙港、等地;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等地;南达摄井、福山、等地;北抵老东月、金鱼井、等地。经西湖区政府2004年6月实际测定,在此范围内共有 “”西湖龙井” 茶园1392公顷。
历史中,西湖产区扩展后,因各个产地的小气候环境和炒制技术的差异,茶叶品质各具特色。
1921年,经高家申请,以“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为西湖龙井茶注册商标。后来梅家坞因环境得天独厚,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有山有貌,有坞有水,有茶有文,而从“云”字号中崛起独立而出为“梅”字号,使得过去传统的“狮、龙、云、虎”四个字号,而成了“狮、龙、云、虎、梅”五个字号,也形成了西湖龙井五大产区。
说起绿茶,我们也会想到十大名茶,说起十大名茶便会想起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被封为“绿茶皇后”。
西湖龙井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茶农常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另外西湖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旗枪”;采一芽二叶初展的,叶形卷如雀舌,称“雀舌”。
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隔几天必采一次,因此全年茶叶生产季节中要采摘30批左右,采摘次数之多是西湖龙井特有的。
西湖龙井茶的特点(上图国标中西湖龙井的感官品质):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西湖龙井产地在哪里

西湖龙井产地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分别是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等一带群山区域。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西湖龙井属于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西湖龙井中含有茶多酚喝抗氧化剂,是人体自由基天然的清除剂,可以抗衰老,并且龙井中的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还有抑制效果,饮用龙井茶可以抗菌杀菌。

西湖龙井产地在哪里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一带。
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一带,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西湖龙井茶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传说在古代,当地有一条龙在村子附近的山间出没,它喜欢喝山泉水并在水中游动。人们相信这条龙能够带来好运和丰收。因此,当地居民开始种植茶树,并将其命名为“龙井”。西湖龙井茶在制茶过程中,茶叶经过精心炒制,使其保持其天然的香气和口感。
西湖龙井的历史发展
西湖龙井起源于浙江杭州的西湖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据传,西湖龙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相传,汉朝时期,有一条龙住在西湖的一个泉眼旁边。这条龙时常出没,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丰收和平安。为了感谢这条龙的庇佑,居民们将当地的泉眼命名为龙井,并开始种植茶树。
在唐朝时期,西湖龙井开始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茶叶。唐代诗人陆羽在他的《茶经》中称赞了西湖龙井的品质,并将其列为中国最好的茶叶之一。自此,西湖龙井的声誉逐渐传播开来。明清时期,西湖龙井逐渐成为皇室贡品。清朝乾隆皇帝更是对西湖龙井情有独钟,他多次下江南时都会特地前往杭州品尝这种茶叶。乾隆皇帝的赞美使得西湖龙井的声誉更加远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的产区详解

西湖龙井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龙井村及其周边地区。西湖龙井茶的产区主要为杭州市西湖区,其茶园分布在西湖边缘的山间丘陵地带,海拔约为500米至800米之间。西湖龙井的主要产区包括了梅家坞、莫家山、龙井、曹家渡、虎跑、云栖等几个村庄及其周边的地区。西湖龙井茶的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优美的山峦、清澈的泉水、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等。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茶树生长。同时,其土地肥沃,富含矿物质和有机物质,有利于茶树的营养吸收。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采摘、晾青、揉捻等几个步骤。特别是在揉捻过程中,茶叶的色泽和芳香味都得到加强,使得香韵持久,茶汤清亮。总之,西湖龙井茶的产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种植优质西湖龙井的理想之地。

西湖龙井产地哪里

西湖龙井茶产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龙井,绿茶,十大名茶之一,是采摘鲜嫩芽叶,经摊放、青锅、回潮、二青叶分筛、辉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归堆、贮藏等工艺制成,其成品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显著,并以色绿、味甘、香郁、形美而著称。
自然地理地理气候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土壤微酸,土层深厚,排水性好。林木茂盛,溪润常流。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芽不停萌发,采摘时间长,全年可采30批左右,几乎是茶叶中采摘次数最多的。产区分级西湖龙井分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一级产区包括传统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狮”字号为龙井狮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五云山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梅”字号为梅家坞一带所产。主要品类西湖龙井中有几个有名的品类“狮峰龙井”、“梅坞龙井”、“云栖龙井”、“虎跑龙井”等。“狮峰龙井”产于龙井村、狮子峰、翁家山一带,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坞龙井”产于云栖、梅家坞一带,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茶的品牌有30多个。品质特征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

西湖龙井产地在哪里?

龙井茶因龙井而得名,龙井位于西湖西部的翁家山西北麓。龙井,原名龙红,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干旱后永不干涸。古人以此泉通海,包括龙,故称龙井。戴曾在这里炼丹。距龙井约500米的罗惠码头,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以后的甘_二年(949),初名报国见经院。龙井最早产于宋代。北宋改名寿生院,南宋改名广福园、延恩延庆寺。明朝三年才迁到井边。现在寺庙已经废弃,用作茶馆。龙井茶的品种分类龙井茶因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产区的168平方公里茶叶称为西湖龙井外,其他两处地产俗称浙江龙井茶。根据产地不同,西湖龙井有狮(狮子峰)、龙(龙井)、云(云起)、虎(虎跑)、梅(梅家坞)五个品牌,产地和炒制工艺略有不同,导致茶叶品质不同。其中狮字龙井品质最好,每年的明前珍品都不多见。龙井茶因采摘时间不同,分为钱明茶和于谦茶。清明前采摘的茶叶称为钱明茶,谷雨前采摘的茶叶称为于谦茶。有道是雨前好茶,钱明前宝。
西湖龙井产区是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周围的群山,因为山峰之间的区域,所以龙井茶的产区也比较多。
一、西湖龙井狮峰产区:
西湖龙井五大产地,以狮子峰所产龙井茶最佳,古人有诗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龙井色泽嫩黄,香气持久,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誉。狮峰龙井被誉为龙井之巅。
二、西湖龙井龙井产区:
“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这里有浓郁的茶乡文化特色景观,诸如御茶园、胡公庙、老龙井等著名得茶文化旅游景点,这里被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犹如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这里有着西湖龙井茶乡最具特色的自然村落景观。
三、西湖龙井云栖产区:
西湖龙井云栖产区--云栖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郊闲林镇最边远山村,近邻富阳市,闲富公路穿村而过。全村茶园500来亩,年产干茶40余吨,有品牌“虎跑春竹”茶和“胡家岭云雾茶”都出自云栖村。灵项溪穿村而过,清澈的溪水潺潺而流,处处都渗透着浓浓的乡村气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是休闲度假的幸福茶城。
四、西湖龙井虎跑产区:
“龙井茶叶虎跑水”,被誉为西湖双绝。古往今来,凡是来杭州游历的人们,虎跑泉的茶社无不以能身临其境品尝一下,用虎跑甘泉之水冲泡的西湖龙井之茶为快事。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赞美虎跑泉水的诗篇。根据传说,说虎跑泉水是从南岳衡山由仙童化虎搬运而来,缺水的大慈山忽有清泉涌出,天上人间都为之欢呼赞叹。亦赞扬高僧开山引泉,造福苍生功德。诗人黄景仁在《虎跑泉》一诗中有云:“问水何方来?南岳几千里。龙象一帖然,天人共欢喜。
五、西湖龙井梅家坞产区:
梅家坞茶文化村,地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部腹地,梅灵隧道以南,沿梅灵路两侧纵深长达十余里,有“十里梅坞”之称。与龙井、狮峰一样,生产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茶叶。"不雨山长涧,无云山自阴",梅家坞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是一个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地。

西湖龙井产地在哪里(西湖龙井产地介绍)

西湖龙井茶产地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西湖龙井茶属于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西湖龙井是我国的第一名茶,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号,现统称为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幽雅清高,甘鲜醇和,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冠名于世界。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北宋时期龙井茶的规模才微微的形成开始逐渐流传。在明代时候开始最为兴盛流行,当时是不叫龙井而被称为“明前茶”。所以才有后来的“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这么一个说法。龙井茶以一芽一叶被视为最为优异极品。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西湖龙井原产地在哪里

西湖龙井原产地是在中国,它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主要的产地是龙井村、狮峰山、云栖等地。一般其它地区是没有龙井茶的,目前只有杭州的龙井茶最有名,而且品质是最好的,它的味道比较浓郁一些。西湖龙井原产地西湖龙井适合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生长,它的原产地是在杭州西湖,一般这里的龙井茶品质是最好的。西湖龙井原产地是在中国,它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主要的产地是龙井村、狮峰山、云栖等地。西湖龙井产地分布一般其它地区是没有龙井茶的,目前只有杭州的龙井茶最有名,而且品质是最好的,它的味道比较浓郁一些。龙井村龙井龙井村是在2月份种植龙井茶的,这里龙井茶的产量是最高的,它的亩产量大概有3000多吨,它的味道是很好闻的,一般价格是300元左右一斤。云栖龙井云栖龙井一般是3月份左右种植,云栖的龙井颜色更加浅一些,泡水以后有浓郁清香味,它的价格是很贵的,大概是230元一斤,亩产量大概是2000多吨。狮峰山龙井狮峰山在每年的2月份种植龙井茶,这里的龙井茶一般有很好的生存能力,而且它的品质也是很好的,价格大概是200元一斤,狮峰山的龙井亩产量不是很高,大概是1800多吨。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