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日本茶道分为哪两种
- 2、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内涵
- 3、日本茶道三大流派
- 4、日本茶道简介
- 5、日本茶道内涵是什么?和、敬、清、寂
- 6、日本茶道流派三千家
- 7、什么是日本茶道啊
- 8、日本茶道
- 9、日本茶道的做法
- 10、日本茶道的礼仪
日本茶道分为哪两种
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煎茶道两种,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最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可以学习茶礼,陶冶性情,也能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地处岛国,没有大面积的平原,以及气吞万里的河山。在山区这种自然环境里,正是茶道修行好场所,茶道是道家思想的媒介,追求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正好与日本地理环境相契合,这也是茶道的灵魂。
什么是道呢?
道是一切事物的真理,万物的法则,以及做事的方法等。中国民间理解的道为升仙求道,而日本人认为的道在生活中,通过仪式感追求人生的真谛。日本人做事认真,很小的事情上也要追求很强的仪式感,拜访客人,一日三餐都有仪式感,那么在茶上更是精致到极端,并且把道的精神应用到茶的整个过程。
日本道分为茶道、花道、书道、香道、武士道。其中茶道对其他4道影响最大,是所有道的根源。
茶道来自唐朝陆羽,早期饮茶需要将茶叶碾碎,长时间煮泡,非常繁琐,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去掉那些繁琐工序,直接拿沸水冲泡,我们现在的习惯也是那时期形成的。日本茶道借鉴唐朝时期的茶文化,并没有随着我们的冲茶方式改变。
茶道的天人合一
什么是茶道的天人合一呢?就是崇尚自然,崇尚朴素,人要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喝茶不是为了解渴,不是功能性的,而是通过喝茶感受大自然,与宇宙融为一体。
清静无为
这本是庄子的思想,庄子认为养生需要淡泊名利、生死看淡,保持内心的淳朴专一;茶生长的地区都在云雾缭绕的山区,那里人烟稀少,是清静无为修行的好地方。
无所不容
道家认为空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在日本茶室被称为空之屋,要求除了喝茶相关的物品外,其他物品一概不放,极简的风格像中国的山水画,留白处给人无限遐想。
日本茶道禅宗思想:
在日本很多僧侣既是佛家弟子,也是茶人,品茶也意味着禅宗修行。长期打坐疲倦需要喝茶来提神,禅宗注重内省,自我修养,通过茶室内品茶的整个过程,与宾客一起超脱现实。
客人在进入茶室前,先要经过露地,接着用勺舀水,洗手、漱口,进入茶室后,躬身、弯腰、手势都有讲究,落座要跪坐,并用双手着地,每个动作幅度不能过大,声音要求非常小,主人端茶,需要将碗的正面对向客人,碗的位置,以及茶要喝几口,喝的量多少都有讲究。
茶道的这些仪式感来自于禅宗仪式,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行为,都是与宾客一起修行的过程。
茶道正是通过小处见大,通过茶去品味大千世界。道家奠定了茶道美学理念的基础,而禅宗则将这一理想付诸了实践。所有伟大的茶师都是禅的弟子,他们尝试将禅的精神引入生活的实践。于是,茶室以及茶室中所用的茶道器皿都透着一股禅意。
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内涵
日本茶道文化,即所谓的“茶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日本传统文化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精神内涵的体现。以下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几个主要精神内涵:1.尊重自然茶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倡导自然的美、朴素的美、达观的美,尊重自然中的每一个物体,尊重四季变化,体现出一种敬畏自然的精神。2.顾及他人茶道注重人际关系,也就是所谓“茶道是交际之道”的意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怀、理解,要求主人在茶室里细心呵护客人,体现出尊重他人的精神。3.追求和谐茶道注重和谐的意境,讲求器物、庭院、空气、水、贡茶、点心等因素的协调配合,营造一种整体和谐感。茶道的美不仅表现在物体的美,而是将意境的美、人际间的和谐等元素融于其中,呈现出一种完美的和谐。4.追求精神净化茶道也是一种宗教、哲学的体验。是通过茶道的修行来净化内心,消除烦恼,寻求心灵上的平静和宁静。茶道中的各种仪式和流程,都体现出一种宗教、修行的精神。5.崇尚博雅茶道历史悠久,流传至今,许多画家、诗人、学者、政治家都曾爱好茶道。茶道强调博雅的修养,要求茶人掌握禅茶文化、书道、日本古典文学等知识,做到文武全才、才情过人。总之,茶道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人生哲学。追求自然、和谐、心灵的净化,体现尊重和关怀他人,崇尚博雅的修养,这些茶道的精神内涵,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修身养性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日本茶道三大流派
日本茶道有多个流派,其中三大流派是:1.宗_流(宗德流):宗_是茶道的创始人之一,他强调茶道与禅宗的关系,形成了宗_流茶道。宗_流茶道注重茶道礼仪、茶具制作和泡茶技术。2.武者小路流:武者小路流是江户时代茶道发展的一个流派,它注重茶道的美学,强调茶道的感性和情感体验,把茶道视为艺术和文化的一种。3.表千家(千利休流):千利休是茶道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强调茶道的简约和朴素,表现为表千家茶道的流派。表千家茶道重视感性体验,注重茶道礼仪和果敢态度,也注重茶具的选择和泡茶技术。
日本茶道简介
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简介茶道也叫作茶汤,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简介,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简介 和、敬、清、寂,日本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的表现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等。
一期一会,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独坐观念,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实感。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茶事成了佛事,茶人成了僧人,茶室成了佛堂。
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的第十五代传人、里千家流派家元千宗室先生在其所著《“茶经”于日本茶道史上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中国的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被后世尊为‘茶圣’的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中日两国人所共奉之最早和最高的经典著作。不仅日本的茶种、种茶、制茶、煮茶、饮茶的方法以及茶器、道具等皆源于中国,而且中国的文人、僧侣于饮茶时所形成的‘他界观念的意境’,那种对幽洁、高远情趣的体味和追求.也提供了日本茶道精神的原型。中国古代的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均对日本茶道的理念和世界观有深刻影响。
日本茶道的程序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规则来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进入茶道部,有身穿朴素和服,举止文雅的女茶师礼貌地迎上前来,简短地解说:进入茶室前,必须经过一小段自然景观区。这是为了使茶客在进入茶室前,先静下心来,除去一切凡尘杂念,使身心完全融入自然。开宗明义的一番话,就能领略到了正宗茶道的不凡。
然后在茶室门外的一个水缸里用一长柄的水瓢盛水,洗手,然后将水徐徐送入口中漱口,目的是将体内外的凡尘洗净,然后,把一个干净的手绢,放入前胸衣襟内,再取一把小折扇,插在身后的腰带上,稍静下心后,便进入茶室。日本的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床间﹑客﹑点前﹑炉踏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 地炉和各式木窗,右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和旁边的饰物,视四季而有不同,但必须和季节时令相配。
每次茶道举行时,主人必先在茶室的活动格子门外跪迎宾客,虽然进入茶室后,强调不分尊卑,但头一位进茶室的必然是来宾中的一位首席宾客(称为正客),其他客人则随后入室。来宾入室后,宾主相互鞠躬致礼,主客面对而坐,而正客须坐于主人上手(即左边)。这时主人即去“水屋”取风炉﹑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而客人可欣赏茶室内的陈设布置及字画﹑鲜花等装饰。主人取器物回茶室后,跪于榻榻米上生火煮水,并从香盒中取出少许香点燃。在风炉上煮水期间﹐主人要再次至水屋忙碌,这时众宾客则可自由在茶室前的花园中散步。待主人备齐所有茶道器具时,这时水也将要煮沸了﹐宾客们再重新进入茶室﹐茶道仪式才正式开始。主人一般在敬茶前,要先品尝一下甜点心,大概是为避免空肚喝茶伤胃,而且抹茶可能会比较苦,所以先品尝一下点心,可以避免抹茶的苦涩。
敬茶时,主人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跪地后举起茶碗,恭送至正客前。待正客饮茶后,余下宾客才能一一依次传饮。饮时可每人一口轮流品饮,也可各人饮一碗,饮毕将茶碗递回给主人。主人随后可从里侧门内退出,煮茶,或让客人自由交谈。在正宗日本茶道里,是绝不允许谈论金钱、政治等世俗话题的,更不能用来谈生意,多是些有关自然的话题。
日本茶道的主要流派 表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第三子江岭宗左。其总堂茶室就是“不审庵”。表千家为贵族阶级服务,他们继承了千利休传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了正统闲寂茶的风格。
里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小儿子仙叟宗室。里千家实行平民化,他们继承了千宗旦的隐居所“今日庵”。由于今日庵位于不审庵的内侧,所以不审庵被称为表千家,而今日庵则称为里千家。
武者小路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二儿子一翁宗守。其总堂茶室号称“官休庵”,该流派是“三千家”中最小的一派,以宗守的住地武者小路而命名。
薮内流派:始祖为薮内俭仲。当年薮内俭仲曾和千利休一道师事于武野绍鸥。该流派的座右铭为“正直清净”、“礼和质朴”。擅长于书院茶和小茶室茶。
远州流派:始祖为小堀远州,主要擅长书院茶。
野村派:野村派是三千家之外的流派,因其风格随意性,更趋向于下层社会人士,并更助于交流和推出发展,此派是由野村休盛所创。
新石流派:石州流属于日本茶道“江户诸流派”中“石州流系”,对后世影响颇大,并曾占据过一定地位,尤其是在江户时代,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创始人片桐贞信,片桐本家,在江户时代,吸收千家系的茶风而建立的流派。
日本茶道内涵是什么?和、敬、清、寂
日本的茶道历史也是非常悠久,虽然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不过同样也在日本的发展中保留了自己的一些特有的内涵。日本的茶道更是以“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将茶道打造成文化艺术活动。
那么,本期一起来深扒日本茶道内涵。
和:
茶道四谛中的“和”,既表示和谐的和,又表示和悦的和,它体现了支配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和谐”注重形式方面,“和悦”则表示内在的感情,茶室里的气氛就是在这种“和”的精神下建立起来的。在茶事进行中有触觉上的和,嗅觉上的和,视觉上的和及听觉上的和,具体来说,一只好的茶碗不在于它的外形如何,而在于它的手感,客人拿起它时是否不觉得冰凉、扎手、太重或太轻。
茶室里的香气味一定不能太强、太刺鼻,要轻柔地散漫在茶室内,窗子是分布在茶室内的和美之源,经白色宣纸过滤而透进茶室的光线总是轻柔的,诱人冥想。风从茶室外老松树的叶缝中吹过,与炉子上茶釜的煮水声音相附和,这和谐的环境之美与参与者和悦的人格之美奏出一曲和的美曲。
在茶道形成初期的封建时代,虽然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在小小的茶室里各个阶层的人都是无差别的。在这里一切世俗的贵贱都随风而去,平民与贵族促膝而谈,这同时也是禅的精神。从禅的角度来看,人与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以和为贵”“以和为本”的意境亦是禅宗直指人心所依托的氛围。禅宗吸收了“和”的概念。
主张用淡泊无为,“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清静本心去体验、了悟“我心即佛”的般若真谛,从而达到“佛我一如”的“和”境。茶道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调和人际关系“以心传心”的人工渠道,茶道所极力渲染的氛围。
是摒弃世人纷争,追求平和、静谧的“和”境,其庭园设计、茶室布局、礼仪程序、礼节规范,都别具匠心地突出“和”的氛围,特别是一张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把人与人的距离凝缩到咫尺之间,更加突出了心心相印、以茶会友的情境。
敬:
敬的思想本源自禅宗,禅宗主张“我心即佛”、“万物皆有佛心”,认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茶道吸收了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并加以升华和提炼,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最能体现这种“敬”的意念的,应是茶汤中的“一座建立”,所谓“一座”,是指参与茶事的所有的人。
“一座建立”是说参与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人们要相互尊重,创造、共享一个和谐的茶室气氛。在茶室中,宾主共置于一个没有差别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位置上,在这里相敬相爱,情感出于“本心”的流露而达到自然的、非理性的交融。
茶室中原有为贵宾设置的“贵人入口”,后改为不论身份地位一律自由出入的“小入口”,所有的客人都必须从小入口钻进来。如果有佩刀,必须将刀放在茶室外,进入茶室就是一派平等和平的世界,这一创意彻底地体现了茶道所提倡的“敬”的思想。
禅宗认为人的一切杂念和欲望皆源自此二者,要想成佛,就必须去实现一种超越经验,即无意识的内心自悟。而这种超越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敬”,真正领悟了“敬”的禅意,才能“见能者近之,惊佩其才;见后于己者,则须鼎力协之”,点示出茶道与禅宗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敬”的意识。
日本茶道流派三千家
日本茶道是一种传统文化,流派或者说派系就是不同的茶道学派,其实现在的流派已经不止三千家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茶道流派:1.武者小路流:也叫“武小路流”或“武者流”,是茶道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也是最古老的流派之一。2.世阿弥流:是日本著名的能剧家、歌舞伎家和茶道家世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3.表千家:是日本最著名的茶道流派之一,是室町时代家庭茶道的一支,是日本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派系之一。4.伊藤仁斋流:伊藤仁斋是日本明治时期的茶道大师,其流派以中国式的茶道风格为基础,在日本茶道界颇有影响。5.竹田流:竹田流是茶道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流派,其创始人竹田又左卫门被誉为“煮茶人之榜样”。6.安井流:安井流是日本明治时期茶道大师安井仲治所创立的茶道流派。7.剑持流:是茶道中非常古老而且重要的一个流派,以剑持氏为创始人。8.千宗旦流:是茶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也是日本茶道中唯一的女流派。
什么是日本茶道啊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一般所说的茶道叫做“茶之汤”,使用抹茶。抹茶道有四五百年历史,始终占据日本茶礼法的主流。日本茶道不仅讲究饮茶,更注重喝茶礼法,有着严格的规制和详备的轨范,并以此确立日本茶道之“道”。
日本茶道的精神核心为“和、敬、清、寂”,茶道精神体现在日本的饮食、建筑、礼仪等方方面面,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茶室
日本茶道
一、日本茶道的道家思想
茶道是道家的化身,道家奠定了茶道美学理想的基础。日本茶道中包含的道家思想,主要有3个方面: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无所不容。首先,道家的学说为日本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是茶道的灵魂。天人合一也就是崇尚自然,崇尚朴素的意思。它提倡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茶人在饮茶的过程中,去感知自然的力量,使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体。第二是清静无为。“静”是道教的特征。能与道教精神相辅相成的,非茶莫属了。茶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品尝,在宁静的意境下才能品出它的真味,获得品尝的喜悦。第三是无所不容。道家主张空,空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道家的“空”主要体现在茶室上。茶室又叫“空之屋”。茶室里除了基本的审美需求外,一般都不放置其他多余的物品,刻意留下一些“空”的地方,让人们用想象力来加以补充。
二、日本茶道的禅宗思想
从进茶室到品茶的整个过程都是充满仪式感的,处处体现着禅宗的味道。这是因为,茶道原本就来源于禅宗仪式。佛教弟子为了克服长期打坐带来的疲倦,养成了饮茶提神的习惯。同时,他们习惯采用奉茶的方式来表达对佛教高僧的敬意。日本将它发展为精致讲究的茶道,在这个仪式中,宾主一起超脱现实,追求美好。
茶道的全部理想,实际上是禅宗从微小之处见伟大观念的缩影,也就是小茶杯里品味大境界。道家奠定了茶道美学理念的基础,而禅宗则将这一理想付诸了实践。所有伟大的茶师都是禅的弟子,他们尝试将禅的精神引入生活的实践。于是,茶室以及茶室中所用的茶道器皿都透着一股禅意。
【案例】
日本僧人村田珠光,就是听说了“赵州茶”,顿悟“禅茶一味”,由茶入禅的法门。关于“赵州茶”的来历,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赵州禅师,法号从谂,是中国唐代的高僧,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据说,有一次,有两个人来拜访从谂禅师,从谂问:“来过这里吗?”一人答,来过。从谂说:“吃茶去。”另一人回答,没来过。从谂又说:“吃茶去。”后来,有僧人不明白,问道,为什么来过没来过的,都让人吃茶去?从谂叫道:“院主”,僧人回应。从谂还是那句,“吃茶去。”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大意?他还是回答:“吃茶去。”客来了,请“吃茶”,是尽主人本分;“吃茶”了,客要走,也是平常心。佛法教人的,就是要尽本分,用平常心,使人的存在,像“吃茶”那样单纯。
三、日本茶道的艺术美学
日本将茶文化尊崇为一种美的宗教也就是茶道。茶道反映了日本的生活艺术和审美观,西方人可以借此理解东方文化和艺术之美。冈仓天心认为,真正的美是通过在精神上完善那些不完美的事物才能得到的。茶对日本人而言,已经超出了饮品的概念,它变成对生活艺术的一种信仰,以及对纯洁和精致的崇拜。日本茶道的艺术美学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茶道使日本的建筑风格逐渐转向简约朴素。第二,茶师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把自身引向美,那他本人就没有资格接近美。茶师们不只是让自己超越艺术家,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成为艺术本身。这是一种对唯美主义的追求。第三,茶道对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从起居习俗、服饰饮食、绘画艺术到日本文学都有。
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Day? 97
日本茶道的做法
日本茶道是一种融合了文化、哲学和美学的饮茶仪式。以下是日本茶道的基本流程:1.准备茶具:步入茶室后,先要将茶具取出。茶具包括茶杯、茶碗、茶叶罐、水壶、茶筅等。2.准备茶水:将滚水倒入水壶中,烧热水壶。茶水的温度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饮茶者的口感来决定。3.准备茶碾:将茶碾插入茶筅,用手轻轻把茶筅反着擦拭一下。这样可以防止茶碾因为过于干燥而损坏。4.构架和点燃炭火:将构架(放置炭火的器具)放置在火炉上,点燃炭火。炭火的温度需要根据茶道的种类和季节来决定。5.准备香合:将香合放在构架上,放入炭火中,点燃香。6.准备茶叶:将茶叶取出,放入茶叶罐中。将茶叶罐交给主持人,并依次向他致意。7.准备茶碗:将茶碗通过指定的顺序传递给饮茶者,饮茶者需清洗茶碗。8.准备粉末茶:将适量的粉末茶放入茶碗中,加入热水,用茶筅轻轻的搅拌,直到形成细腻的泡沫。9.饮茶:拿起茶碗,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持茶碗底部,将茶碗转两圈,然后喝下粉末茶。喝完后,用茶碗底部轻触唇边,以表示谢意。
日本茶道的礼仪
日本茶道简介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开来的,把日常生活行为和宗教、哲学、伦理等相结合,是一种综合性文化艺术。日本茶道原称“茶汤”,是日本的一种仪式化的特殊品茶文化。
日本茶道的礼仪 日本茶道的品茶非常讲究场所,通常是在茶室进行的。接待宾客的时候,由专业的茶师按照规定的程序依次点炭火、煮开水、冲茶、献茶。这些茶道礼仪是日本茶道的主要部分,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
日本茶道的饮茶程序 日本茶道的精神,蕴含在繁琐的`喝茶程序中,日本茶道必须按照规则来进行喝茶。进入茶室前,会有举止文雅的女茶艺师礼貌为宾客解说,先在茶室外的一个水缸里,用水瓢盛水,洗手,然后漱口。宾客入室后,宾主相互鞠躬致礼,面对而坐。敬茶前,一般都会先邀请宾客品尝甜点心,由此可以避免饮茶的苦涩。然后由专门的茶艺师进行冲茶、献茶。
日本茶道的饮茶道具 日本茶道煮水的道具包括有:地炉、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和建水。茶罐的道具有:枣、茶入、仕覆和茶杓。茶碗道具包含有:茶碗、乐茶碗和茶筅。
喝茶的基本礼仪 (1)茶具要清洁
客人进屋后,先让座,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人家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
(2)茶水要适量
放置的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倒茶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3)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只要两手不残废,都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的。但是,现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这个规矩,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了事。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请试想,让客人的嘴舔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吗?
(4)添茶要及时
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给他们添茶。你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亲自来添则更好——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最好的掩饰办法。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这样也体现出自己对上司和客户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