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碧螺春产地是哪里,介绍一下碧螺春产地

本文目录一览:

碧螺春的产地是哪里

碧螺春产自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的等级标准
特一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炒制,改为单芽。
特二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一级:条索尚纤细,卷曲成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二级: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三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是办公室及居家日常用茶的首选。
特级:炒青价格低,产期大约四月既雨前茶,此茶口味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
一级炒青茶:外形尚成螺,色泽深绿。尚整,稍有青壳碎片,滋味尚纯正,汤色黄绿,叶底尚嫩欠匀,稍有青张,绿稍深。

哪些地方产碧螺春

碧螺春的正宗产地为江苏苏州吴中区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除此之外四川、云南、浙江等地也有生产碧螺春,但只有洞庭山盛产的碧螺春才能称之为洞庭碧螺春,碧螺春也是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具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的核心品质。
碧螺春的原产地在哪儿
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洞庭碧螺春,原产地当然是在洞庭啦,现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故名“洞庭碧螺春”。
早在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常、石公堂里、东村、衙角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
东山镇全境12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茶园面积734公顷。
碧螺春核心产区也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茶有什么特点
形美、色艳、香浓、味醇
汤色碧玉鲜艳,香气鲜嫩似兰,滋味鲜爽甜醇,叶底芽大叶小,幼嫩匀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嫩三鲜”。嫩是芽叶特别细嫩,每500克特级碧螺春茶含嫩芽6万多个。“三鲜”是汤色鲜艳,香气鲜浓,滋味鲜醇。
1、外观
茶叶条索紧结、纤细,呈螺形。
2、汤色
碧螺春茶汤色鲜艳,是说茶汤浅淡如玉,清澈似碧,鲜艳耀人。
3、香气
碧螺春茶的香气鲜浓,是讲碧螺春茶的香气,在清香扑鼻的茶香中透着那浓郁的花香,似兰似蕙,令人迷恋和陶醉。
4、滋味
碧螺春茶的滋味鲜醇,是说在鲜爽的茶味之中别有一种甜蜜的果味,使人百饮不厌,回味无穷。
5、叶底
碧螺春茶的叶底匀整明亮,芽叶细嫩。每500克碧螺春干茶中,含嫩芽60000个左右,如此细嫩的芽叶,尤其珍贵。

碧螺春茶叶的产地

碧螺春茶叶的产地是洞庭湖。
碧螺春原产地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湖一带,又称为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的一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是中国的名茶。
碧螺春的贮藏方式十分讲究,最为传统的方式是将茶叶用纸包裹住,然后用袋子将块状石灰装进去,并按照石灰、茶叶、石灰的顺序放进缸中,最后加盖密封贮藏。
碧螺春的悠久历史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正宗碧螺春茶产地是哪里


正宗碧螺春茶产地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其茶的制作工艺为采摘、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炒制、包装,制成的干茶卷曲如螺,银绿隐翠,叶芽幼嫩,果香馥郁,果香馥郁,口感醇厚鲜爽,回甘生津。
碧螺春的产地:
碧螺春产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
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碧螺春的品质特征: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但凡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不由会被它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的产地出自哪里

碧螺春的产地出自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
碧螺春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属于不发酵的绿茶,茶性偏寒,碧螺春的制作工艺为采摘、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炒制、包装,当地茶农形容碧螺春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果香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如何种植?
1、开挖种植沟施足底肥
在梯田外侧内侧或果园周围,开挖种植沟。够宽80-60厘米。沟底铺稻草1000公斤/亩,再覆盖一层土,然后施饼肥200公斤/亩,另外施复合肥15公斤/亩。分层入种植沟,肥土拌匀,上覆层表土,宜在种植前一月完成。
2、茶籽直播
选用有性良种,将茶籽倒入容器中,用清水浸泡2-3天,每天换水一次。沉于水底的是质量较好的茶籽,而浮于水面的是比重小,质量低劣或变质,腐烂的茶籽,应剔除。茶籽播种期间以当年11-12月份中旬为宜,也可于早春2-3月播种。
但冬擦比春播早出苗,成苗率高。播种前用锄头按标准挖播种小穴,双行种植的小行距为40厘米,小穴距离30厘米;单行种植的小穴距20厘米。每穴播籽3-5粒,覆盖土3厘米。再铺上稻草、糠壳、桔梗等。以保持水土,防止干旱,提高出苗率。
3、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的茶苗移植时间以春季2月上旬至3月中旬为宜。单行条植大行距150厘米,株距25-30厘米。双行条植25-30厘米,呈三角形排列。每穴植茶苗二株。茶苗要求无性系中小叶良种,苗高30厘米左右,茎粗3厘米左右,具有两个分枝以上,根系生长发育良好。山茶农一般采用营养钵苗木种植,成活率更高。
栽苗前,先将地面整理好,土壤疏松的砂质土用低沟栽植法,即茶苗栽在低于地面5-10厘米的畦面上,茶苗放入沟中边覆土,边踩紧,使根与土紧密结合。当天栽的苗,当天就要浇定根水,浇后适当覆土,栽好茶苗后,立即定型修剪,高度为15厘米。
然后在行间铺上稻草。在茶苗成活前,要根据天气及土壤含水情况,每隔5-7天浇水一次,茶苗成活后要勤除杂草,防止草荒。
4、采摘
种植成活后一般前两年以长树为目的,待第三年看茶树稳定可以适当进行采摘。

介绍一下碧螺春产地

“介绍一下碧螺春产地”主要包括:江苏省、苏州东、西山、洞庭东山碧螺峰、江苏省、苏州东、西山、洞庭东山碧螺峰,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江苏省更好。碧螺春产地在江苏省,盛产于吴县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所以也称之为洞庭碧螺春。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东、西山,关于碧螺春却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种传说讲:碧螺春兴于唐代、盛于宋朝,明清之际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际,故而得名。据说,此茶为王母娘娘派仙鹤传的种,山人朱元正独得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称其为“吓煞人香”,后清康熙南巡到东山,才改名碧螺春。另一类说法也就是目前比宋荦奏:“此茶产于洞庭东山碧螺峰,百姓称之为‘吓煞人香’”。“介绍一下碧螺春产地”主要包括:江苏省、苏州东、西山、洞庭东山碧螺峰、江苏省、苏州东、西山、洞庭东山碧螺峰,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江苏省更好。碧螺春产地在江苏省,盛产于吴县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所以也称之为洞庭碧螺春。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东、西山,关于碧螺春却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种传说讲:碧螺春兴于唐代、盛于宋朝,明清之际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际,故而得名。据说,此茶为王母娘娘派仙鹤传的种,山人朱元正独得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称其为“吓煞人香”,后清康熙南巡到东山,才改名碧螺春。另一类说法也就是目前比宋荦奏:“此茶产于洞庭东山碧螺峰,百姓称之为‘吓煞人香’”。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苏州市太湖流域的东山、西山、南山、北山、琳湖等五个山峰上。这里环境优美,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碧螺春具有特殊的品质和口感,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此外,苏州太湖流域还出产了诸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君山银针等优质茶叶。

碧螺春的产地出自哪里

碧螺春的产地为江苏苏州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不经发酵,茶性偏寒,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其成品茶具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的显著特征。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
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碧螺春的产地环境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
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数、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的品质品质
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
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它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碧螺春茶叶的产地

正宗的碧螺春茶叶产地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东洞庭山、西洞庭山。洞庭山位于太湖之滨,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碧螺春因采制于春季,产于洞庭山,因此又名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特点:
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
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顶级的碧螺春甚至能用矿泉水或山泉水冷水泡开,这是碧螺春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
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至谷雨结束,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
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

碧螺春产地在哪个省份

碧螺春产地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洞庭东山及西山两地,也称洞庭碧螺春。碧螺春属于不发酵的绿茶,茶性偏寒,碧螺春的制作工艺为采摘、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炒制、包装,当地茶农形容洞庭碧螺春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果香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洞庭山(东山、西山),也称洞庭碧螺春。
注意:不是所有的茶都叫洞庭碧螺春,只有江苏洞庭山生产的绿茶才叫洞庭碧螺春,不是洞庭湖,洞庭湖在湖南岳阳。
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闻名的碧螺春,其外形特点为: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有天然的花果香,滋味甘醇,回味绵长,汤色嫩绿清澈,叶底芽头细嫩柔匀。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碧螺春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
特一级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炒制,改为单芽。
特二级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匀多芽.特二级茶是碧螺春中的上品。
一级
条索尚纤细,卷曲成螺,白毫批覆,匀整,嫩爽清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而明亮、叶底细嫩,绿,明亮.是挑拣一芽一 叶而炒制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二级
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三级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覆,银绿隐翠,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是办公室及居家日常用茶的首选。 特级:炒青价格低,产期大约四月既雨前茶,此茶口味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
炒青茶
外形尚成螺,色泽深绿。尚整,稍有青壳碎片,滋味尚纯正,汤色黄绿,叶底尚嫩欠匀,稍有青张,绿稍深。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