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茶产地是哪里,太平猴魁茶哪里产的

本文目录一览:

太平猴魁茶产地是哪里

太平猴魁茶产地是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
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并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世博会等活动。
历史沿革
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麻川河畔开出一块茶园,此处山高土肥,云蒸雾蔚。郑本魁和当地茶农经过精心制作,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
现在,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而六百里猴魁由于自郑守庆先生亲自传承,一直以来都代表着太平猴魁的最高水准。

太平猴魁是哪里产的

太平猴魁的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猴岗一带。
太平猴魁属于绿茶类,产自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一带,这里土质肥沃,云雾缭绕,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茶叶的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茶园分布在350米以上的山区,尤其以猴坑高山茶园的茶叶品质最好。
太平猴魁的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猴岗一带,太平猴魁属于绿茶,尖茶中的典范,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誉,在制作工艺上,太平猴魁选用一芽三叶初展为原料,经拣尖、摊晾、杀青、布尖、排版、烘压、烘干等工艺制成。
品质特征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

太平猴魁产地

太平猴魁产地是安徽太平县。
太平猴魁是我国的传统历史名茶,也是安徽省著名的绿茶之一,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该区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
太平猴魁有“绿茶茶王”的美誉,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百年来饮誉海内外。黄山区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稳步提升茶叶质量安全。太平猴魁的茶形与一般绿茶不同,经过多道手工工艺制作,形成两叶抱一芽,外观扁平挺直,色泽苍绿。
太平猴魁的制作方法
1、杀青
用直径70厘米的桶锅,锅壁要光滑清洁。以木炭为燃料,确保锅温稳定。锅温110℃左右,每锅投叶量75到100克。翻炒要求“带得轻、捞得净、抖得开”,历时2到3分钟。杀青结束前,要适当理条。杀青叶要求毫尖完整,梗叶相连,自然挺直,叶面舒展。
2、毛烘
按一口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依次为100℃、90℃、80℃、70℃。杀青叶摊在烘顶上后,要轻轻拍打烘顶,使叶子摊匀平伏。适当失水后翻到第二烘,先将芽叶摊匀,最后用手轻轻按压茶叶,使叶片平伏抱芽,外形挺直,需边烘边捺。第三烘温度略降。仍要边烘边捺。当翻到第四烘时,叶质已经干脆不能再捺。至六、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3、足烘
投叶量250克左右,火温70℃左右,要用锦制软垫边烘边捺,固定茶叶外形。经过5到6次翻烘、约九成干,下烘摊放。
4、复焙
又叫打老火,投叶量约1900克。火温60℃左右,边烘边翻。切忌捺压。足干后趁热装筒,筒内垫箬叶,以提高猴魁香气,故有“茶是草、箬是宝”之说。待茶冷却后,加盖焊封。

太平猴魁产自于哪里

太平猴魁,始创于1900年,产自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属于绿茶品种,是以烘青工艺制成的尖茶。太平猴魁属于耐泡型绿茶,成品茶可分为猴魁、魁尖和尖茶三个品级,根据品质还可分为极品、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五个等级,品质较优的太平猴魁冲泡后茶汤青绿透明,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此外,太平猴魁还具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还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点。曾获得了多项荣誉,1982年获得名茶称号,2004年获得“绿茶茶王”的称号

太平猴魁茶哪里产的

太平猴魁茶是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新明产的。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一带,该区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
茶园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土质多黑沙壤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茶山地势多坐南朝北,位于半阴半阳的山脊山坡。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
太平猴魁生长环境
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
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太平猴魁产地哪里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一带,该区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
  茶园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土质多黑沙壤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茶山地势多坐南朝北,位于半阴半阳的山脊山坡。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
太平猴魁产自安徽省黄山市太平县,故名太平猴魁。
母树是猴王山上的猴魁树,后经过移植到人工种植。以猴坑村猴坑、猴岗、颜家品质最佳。只有黄山才能产出极品猴魁茶,太平猴魁具有香气浓、滋味浓,回甘甜的特征、是尖茶类的上等茶。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太平猴魁为我国“尖茶之冠”,其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外形特点。因茶汤厚而甘甜,茶气如兰,固有“君子茶”之美称。
制作工艺比较简单,需要将鲜叶在特定的机器上压制。地势原因种植都是散户,产量较低。猴魁假的比较多,泡出来会散开。正宗猴魁泡出来是一根一根的。
【会友居】愿以正宗猴魁结缘天下茶友!
最核心产地是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猴坑村,太平猴魁的太平两字就是取之太平县的意思,现在整个黄山市三区四县都有做太平猴魁,但只有新明乡产地的才是原产地猴魁
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为尖茶之极品。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区新明乡一带,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每年谷雨前后方才进行采摘。
绿茶茶王“太平猴魁”原产地黄山猴坑村,世界地理标志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中国传统名茶,该区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
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茶园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土质多黑沙壤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茶山地势多坐南朝北,位于半阴半阳的山脊山坡。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
太平猴魁作为绿茶中的一个品种,与其他茶品相比,太平猴魁茶汤回味甘甜,冲泡时就算放置的茶量过多了也不会苦涩,而其他茶类如果冲泡时放置的过多的话就会苦涩了,而且太平猴魁的冲泡起来比较简单。
扩展资料:
太平猴魁的优点:
1、太平猴魁外形扁展挺直,魁伟壮实,两叶抱一芽,匀齐,毫多不显,苍绿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2、兰花香高爽,香气持久。
3、干茶的颜色:苍绿匀润,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绿明亮。
4 、鲜爽醇厚,回味甘甜,独具“猴韵”。
5、嫩匀肥壮,成朵,嫩黄绿鲜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哪里产的

安徽省黄山市产的。黄山,简称徽或黄,安徽省地级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
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

猴魁茶叶产地在哪里

猴魁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
清咸丰六年(1856),现六百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中明的先祖郑本魁就在麻川河畔的六百里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
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而六百里猴魁由于自郑本魁先生亲自传承,一直以来都代表着太平猴魁的最高水准。
猴魁茶的传说
猴魁茶的茶树生长在安徽九华山附近的太平县内,那地方层峦叠嶂,忽晴忽雨,朝晖晚霞,温湿得宜。关于猴魁茶这一名茶问世的经过,当地有这么一段传说:太平县原有一个叫猴坑的村子,村里有一位老茶农名叫王魁。这个人不仅擅于炒茶,而且善能识茶,更兼博物多知,头脑灵活,他早就看中山颠上的野茶树,很想拿它制成好茶。
无奈那地方山陡路险,难以攀缘,以致这一心愿一直无法实现。一日,他见群猴在山颠的茶树间追逐嬉戏,不觉大喜,心想,何不驯练猴子采茶呢。
于是他在采茶、炒茶之余暇,便选定几只猴子驯练它们上山采茶的本领。经过一段时期的驯练,到了采茶季节,王魁便带着受驯猴子到悬崖之下,让它们背上布袋,攀缘悬崖去采茶了。王魁将猴子采得的茶叶,仔细挑选、精心炒制,所以茶香独特,不同凡响。

猴魁茶叶产地在哪里

安徽黄山北麓的黄山区。猴魁茶叶又称猴魁,是一种汉族传统名茶,是尖茶中的极品。猴魁茶叶的代表品种是太平猴魁,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猴魁茶叶产地在哪里 猴魁茶叶的产地安徽黄山区,层峦叠嶂、忽晴忽雨、朝晖晚霞、温湿得宜,适宜茶树生长。
茶适合在土壤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云雾多、空气湿度大的地方生长。
茶又称槚、茗、荈、茶树、茶叶、元茶,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