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普洱是什么茶是红茶吗
普洱属于普洱茶类,后发酵茶,普洱不是红茶,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规定: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其范围内采用特定的生产工艺制成,因此普洱其本身即为茶类,而并非红茶与黑茶。
普洱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
简单来说,普洱茶就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晒干等工艺制成的毛茶的统称。后期也可经过渥堆、发酵等加工工艺制成再加工茶。
普洱生茶与熟茶:
普洱生茶简称生普。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在存放的过程中,会进行自然发酵。其外形墨绿油润,白毫显露,茶汤金黄,滋味醇厚。
普洱熟茶简称熟普。以晒青毛茶为原料,比起生茶,多了经渥堆的步骤,在人工增温增湿的方法下发酵而成。其条索为褐黄色,出汤红褐明亮,滋味甘醇顺滑。
新茶与老茶:
一般来说,刚制成或制成一两年的都称为新茶。
而熟茶的定义却见仁见智。有人认为3年可称为老茶,有人则认为5-10年的茶才算是老茶。觉得,主要还是看茶叶转化的效率,有的茶可能3年就有了明显的转化。不过业内一般还是以5年以上的茶为好。
红茶属全发酵茶,具有红汤红叶、滋味甜醇的特征,根据工艺的不同,分为三种:
1、小种红茶
武夷山桐木关区域,福建省特有→ 依照质料产地和加工方法可分为正山小种、外山小种,无烟种、烟小种 。
2、工夫红茶
以红条茶为质料精制加工而成,地域散布很广、产品较多→ 按产地可分为祁红、滇红、闽红、川红、宁红、宜红、英红、阳羡红等。
3、红碎茶
在红茶加工工序中,以揉切替代揉捻或揉捻后再揉切,构成的颗粒状碎茶 → 按外形规范可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种。
什么叫普洱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普洱茶既不属于红茶,也不属于绿茶。普洱生茶和绿茶的茶汤色泽比较接近,普洱熟茶和红茶的茶汤色泽比较接近,但不能因此而定论它为绿茶或是红茶。普洱茶比较特别的特点在于茶汤色泽,比如说自然转化、越陈越香、长期存放,还有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一些收藏价值和实用功效。体现出了它和其他六大茶类各不相同,因此它具有“特种茶”之称。
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此前学术界有人将茶叶按制法和品质作为基础,并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的初制茶叶分成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六大种类。与此同时,并结合茶叶的商品形态又进行了重新命名为绿茶、花茶、乌龙茶(亦称青茶)、白茶、红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七种类型。多年以来这种方法一直被业界广泛应用,也有把普洱茶归于黑茶的说法。
普洱茶的物种简史
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
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洱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普洱茶
普洱茶分几种
普洱茶分6种,具体种类如下:
普洱种类分为散茶、紧压茶、生普洱茶、熟普洱茶、干仓普洱、湿仓普洱6种。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其中普洱散茶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零散的叶形,有利于初识普洱者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
紧压茶是指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如圆形状、大小不同的沱型、方茶、砖茶等。
生普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称为生茶。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熟普是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称为熟茶。
干仓普洱是陈放在干燥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优质的普洱在其发酵及自然陈化的过程中总是被小心陈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普洱的卫生质量,保证没有霉点。湿仓普洱是陈放在潮湿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湿仓普洱通常被陈放在封闭的地窑里使其加速发酵。
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起源地毕竟距离中华文化中心地区太遥远,交通不便及万水千山之隔使普洱茶的文字纪录非常贫乏,在少得可怜的文字记录中,还有不少是内地文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记录,所以并非所有普洱茶的文字记录的历史都可以作为信史,也需要甄别。
公认的最早普洱茶产区的文字记录《蛮书》唐樊绰于咸通四年撰写的《蛮书》记录了很多云南的历史文化,其中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产区的最早文字记录,因而被广泛引用。
十大顶级普洱茶
十大顶级普洱茶分别是老班章,那卡,冰岛,刮风寨,弯弓,昔归,麻黑,困鹿山,曼松,老曼峨。
1、老班章
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老班章茶的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
2、冰岛
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种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3、曼松
真正的“曼松贡茶”产量并不多,严格意义上的“曼松贡茶”古树屈指可数。曼松原属倚邦区第一乡辖区内,历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着香唐族,善种茶,由于曼松茶的品质好,被列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曾因贡茶而名,声誉远播。其特点是甜润,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很甜,茶气足而暖。
4、那卡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代表性的茶,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没有“布朗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那卡茶经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
5、昔归
昔归位于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6、麻黑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麻黑茶又是易武普洱茶中最具韵味的茶。麻黑的茶气和香味没有刮风寨的高扬,醇厚饱满,汤色黄亮,柔中之美。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7、老曼峨
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8、刮风寨
刮风寨古树茶极大的代表了好普洱茶的高标准,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尤以后期变化之美见长,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去,陈香之韵渐出。
9、弯弓
弯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区的核心区域,据当地老人说,清咸丰年以前,漫撒山村密集,人口过万,弯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兴旺的两个寨子,仅从弯弓大寨关帝庙的残垣断壁就可以预想当年的繁华。汤色金黄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饱满,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续,喉韵绵延悠长。
10、困鹿山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海拔1410米—2271米之间,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几里,东西宽数里。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为10122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普洱茶介绍
在人民井茶喝云南普洱茶时听到过店长说过一句话,普洱茶没有越陈越好这一事实。
附人民井茶普洱茶茶块
1、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
2、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标本信息来自中国植物志)。
3、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4、普洱茶的功效
(1)普洱茶能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养胃、护胃。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黏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3)消炎、杀菌、治痢。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菌作用,浓茶汁日服10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4)抗衰老。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丰富的茶多酚帮助肌肤抵抗衰老。
(5)普洱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毒、通便。普洱茶能够调节肠胃,使肠胃恢复正常功能,解决因便秘引起的痘痘以及口臭问题。
普洱是什么茶
普洱茶属于黑茶。
普洱茶(Puer tea)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中游一带的思茅、版纳、临沧等地,集散今云南普洱市思茅区,故名“普洱茶”。它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和工艺性特点,茶品以“陈”为贵,越陈越香,是中国茶叶中极具特色的茶类。
云南普洱茶是云南独有大叶种茶树所产的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
茶叶发展
普洱茶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生茶颜色以青绿、墨绿为主经过时间陈化之后部分转为黄绿、黄红色。汤色以黄绿、黄红、金黄为主。熟茶颜色以红褐色为主,香气有明显渥堆味,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沉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几乎不苦涩。
移栽定植后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茅草、稻草、桔杆等,每亩用量1000千克,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适时补齐。普洱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紧压茶。
普洱茶分几种
普洱茶分砖茶、沱茶、散茶、饼茶、熟茶、金瓜贡茶等六种。
1、砖茶
砖茶是其中一种,大约是砖块的一半,选料多为成熟茶叶,口感醇厚,耐冲泡。大部分砖茶都是由西藏、蒙古等地运至各方的,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
砖茶选料多为成熟叶片,口感醇厚,耐冲泡。除了砖茶,普洱茶还有干仓普洱和湿仓普洱等种类,按照存放方式分类。干仓普洱存放于通风、干燥及清洁的仓库,湿仓普洱放置于较潮湿的地方,以加快其发酵速度。
2、沱茶
沱茶是云南茶叶中的传统制品,历史悠久,古时便享有盛名。沱茶选料多为嫩叶,口感鲜活,活性物质多。沱茶的形状酷似饭碗,直径约十公分左右。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沱茶选料多为嫩叶,口感鲜活,是一种紧压茶。
3、散茶
散茶是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和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散茶有利于初识普洱者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成品散茶通常由灌木茶制成。
4、饼茶
普洱茶饼茶是最为常见的品种之一,也是最方便的计算和运输方式。普洱茶多为饼状压制的方式储藏以及运输,历史上一饼357克,七饼为一挑。散茶中,茶饼是其中的一种,每块净重357克,代表多子多孙的含义,故名七子饼。沱茶是紧压茶,选料多为嫩叶,口感鲜活,活性物质多。
5、熟茶
熟茶是普洱茶中的一种,制作工艺是1973年左右发明的。熟茶茶性温和,常饮不燥,口感愈陈愈酽。熟茶经过珍藏之后,口感愈陈愈酽。
6、金瓜贡茶
金瓜贡茶是普洱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得名金瓜。它是专为上贡朝廷而制,故名“金瓜贡茶”。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与砖茶相比,金瓜贡茶更加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外形,是一种高档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