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和桂皮的区别,肉桂和桂皮的区别在哪里

本文目录一览: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在哪里

桂皮和肉桂的区别在于外表不同、气味不同、应用不同等。
肉桂为肉桂的干燥树皮,桂皮为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川桂等的树皮。肉桂以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气香浓烈、味甜微辛辣、嚼之无渣者为佳。桂皮的外表呈现树皮状,呈现深红棕色;肉桂的外表比较粗糙,呈现棕红色,表现为长椭圆形的形状。
桂皮则气清香而凉,似樟脑,味微甘辛,以皮薄、香气浓厚者为佳。肉桂与桂皮同小异大。一般肉桂以入药为主,桂皮以菜肴佐料为主。桂皮跟肉桂外形相像,味道相似,很容易混淆,不少人将桂皮和肉桂当做别名不同的同一个食物。
桂皮的简介
桂皮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种,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记载中就曾提到桂皮。秦代以前,桂皮在中国就已作为肉类的调味品与生姜齐名。桂皮,广东民间叫“阴香”属樟科肉桂之一种。中国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均产。用作芳香调味品,此外还可提取桂皮油,为食品工业之重要香料,亦入药。桂皮,又称香桂,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科目分类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境分布不同,具体如下:
一、科目分类不同
1、肉桂
肉桂,别称玉桂、牡桂、菌桂。属樟目、樟科、樟属、肉桂种。
2、桂皮
桂皮,别称柴桂、山肉桂,土桂。属毛茛目、樟科、樟属、桂皮种。
二、形态特征不同
1、肉桂
树皮灰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革质,边缘软骨质,内卷,绿色,有光泽,无毛,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白色,花被裂片,花丝被柔毛,扁平,花药卵圆状长圆形,子房卵球形。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果托浅杯状。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2、桂皮
树皮灰褐色,有芳香气。叶互生或在幼枝上部者有时近对生,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锐尖或宽楔形,薄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绿白色,晦暗,两面无毛,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花白绿色,被灰白细小微柔毛。花被外面疏被内面密被灰白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短小,成熟果未见。花期4-5月左右。
三、生境分布不同
1、肉桂
肉桂喜温暖气候,适生于亚热带地区无霜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30℃。原产中国,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区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
2、桂皮
生于山坡或谷地的常绿阔叶林中或水边,海拔1180-1930米。分布于中国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阴香又称山肉桂、连粘树,分布于中南及福建、浙江、贵州、云南等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肉桂、百度百科-桂皮
1、生长环境不同:
肉桂喜温暖气候,适生于亚热带地区无霜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30℃,植株在月平均气温20℃以上才开始生长,20℃以下生长缓慢,0-5℃低温未见冻害。
桂皮生于山坡或谷地的常绿阔叶林中或水边,海拔1180-1930米。
2、分布范围不同:
肉桂原产中国,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区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印度、老挝、越南至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但大都为人工栽培。
桂皮原产云南西部。尼泊尔、不丹、印度也有。
3、形态特征不同:
肉桂树皮灰褐色,老树皮厚达13毫米。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黑褐色,有纵向细条纹,略被短柔毛,当年生枝条多少四棱形,黄褐色,具纵向细条纹,密被灰黄色短绒毛。
桂皮树皮灰褐色,有芳香气。枝条圆柱形,茶褐色,无毛,幼枝炙少具棱角,初时略被灰白微柔毛,后毛被渐脱落。
桂皮原产于牙买加群岛一带,和肉桂一样同属樟树科,树高约3米, 树皮比肉桂厚且粗糙,颜色也深;虽然桂皮和肉桂香味相似,但桂皮比肉桂在甘甜中夹带着苦涩。
具体如下:
植物来源
二者均为樟科植物。肉桂为肉桂的干燥树皮。桂皮为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川桂等的树皮。
2.外观性状
二者均为槽状或卷筒状。肉桂: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 显油痕;桂皮:厚0.1~0.2cm。外表面黑棕色至黑褐色,有灰白色花斑、栓皮或鱼鳞状脱落而显龟纹状凹斑;内表面红棕色至黑棕色, 平坦,有极细纵纹,划之无油痕。
3.所含成分
二者均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桂皮醛),肉桂约1%~2%;桂皮约1%,后者且含有丁香油酚等。
4.肉桂与桂皮同小异大
一般来说,肉桂是以入药为主,而桂皮是以菜肴的佐料为主,我们在做菜的时候也是可以加入一些肉桂的,但是味道不如加入桂皮美味,但是要注意的肉桂在春夏季是不建议食用的,我们只是做菜的话还是建议大家选桂皮。
肉桂是一种树的皮(这个树名字叫肉桂树),桂皮是好多种树的皮的共用名(这群树有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川桂)。
肉桂比较小,比较厚,颜色是那种驼棕色。
桂皮比较大,大片状,比较薄,颜色是黑棕色,甚至黑褐色。
在味道上,肉桂和桂皮确实有着相似的香味,但是尝起来,肉桂多了一点甜味,桂皮则偏苦偏涩,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西式甜点中会使用到肉桂粉,就是利用了肉桂特殊的甜香,让甜品味道更香甜、醇厚。
桂皮大部分时候是用在炒菜烹饪方面,而肉桂的主要作用是入药来治疗疾病。肉桂在使用时可以分为片状和粉状,可以用在强心健胃、止吐等方面。而肉桂可以用来煲汤、炒菜、除腥等。两者在应用方面大有不同。
以下是两者的区别:
一、外表不同
肉桂和桂皮都是属于樟树科的植物,树高大约三米,但是桂皮的树皮比肉桂的树皮厚而且粗糙,颜色也比较深。肉桂和桂皮的味道虽然相似,但是桂皮是甜中带涩。
二、应用不同
桂皮大部分时候是用在炒菜烹饪方面,而肉桂的主要作用是入药来治疗疾病。肉桂在使用时可以分为片状和粉状,可以用在强心健胃、止吐等方面。而肉桂可以用来煲汤、炒菜、除腥等。两者在应用方面大有不同。
三、成分不同
肉桂和桂皮的成分也是差不多的,二者都含有桂皮醛,但是肉桂含有的分量是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而桂皮的含量则是百分之一。而桂皮则含有肉桂不含有的丁香油酚等成分。
扩展资料:
桂皮的作用主要是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
肉桂的作用主要是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在哪里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皮源不同、颜色不同、营养成份不同。
1、皮源不同:桂皮和肉桂是不同樟科樟属植物的树皮,桂皮是天竺桂、川桂、细叶香桂和阴香等树上的皮,而肉桂是玉桂的树皮,波源不同,通俗的说,就是在不同的树上剥下的晒干树皮。
2、颜色不同:桂皮外观多呈黑棕色或黑褐色,内里呈现为棕红色或黑褐色。表面平坦,具有细纹,用指甲划过不留油性痕迹。肉桂质地较脆,外观稍显粗造。表面多呈现为棕红色,有指甲划过之后会留下油痕。
3、营养成份不同:桂皮和肉桂都具有挥发油物质,主要成份中的桂皮醛相差不大,但肉桂含量要稍高些,桂皮的营养更为均衡些,桂皮的选择性也更多些,肉桂只有单一的一种品种,营养成份上自然处于劣势。
肉桂的购买技巧
1、根据形状挑选。优质的肉桂多为卷筒状或者凹槽状,这是因为晾晒和取皮过程的原因,也是优质肉桂都具有的一个特性。
2、根据颜色挑选。质量好的肉桂颜色多为灰棕色,而且表面颜色均匀,质量不好的肉桂颜色较深,且表面颜色不均匀。
3、看肉桂表面纹路。选肉桂时我们应该选择表皮粗糙的肉桂,可以用手感受肉桂的纹路,有明显的凹凸感的肉桂为好肉桂。
4、刮肉桂表面。用手指甲轻轻在肉桂表面刮一个印痕,如果是质量好的肉桂,这条印痕就会显有油光,反之则为质量差的肉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肉桂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有:来源、外观、应用、营养成分、分布、生长环境等。
1、来源
桂皮与肉桂均为樟科植物的树皮,而肉桂一般是指玉桂树的树皮,而桂皮则包括川桂、天竺桂等。
2、外观
桂皮比较薄,多呈黑紫色或黑棕色,内里呈现红棕色,可伴有细纹,其味道较为清新。肉桂的肉质较厚,外皮呈现灰棕色,味道较为辛辣。
3、应用
桂皮主要用于中药和烹饪调料,在烹饪中常被用来调味,增添香气。而肉桂偶尔用于烘焙和香料调味。
4、营养成分
桂皮和肉桂中均含有一定的挥发油,但肉桂含量可能更高。
5、分布
桂皮产云南西部。尼泊尔、不丹、印度也有。肉桂原产中国,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区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印度、老挝、越南至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但大都为人工栽培。
6、生长环境
桂皮生于山坡或谷地的常绿阔叶林中或水边,海拔1180—1930米。肉桂喜温暖气候,适生于亚热带地区无霜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30℃,植株在月平均气温20℃以上才开始生长,20℃以下生长缓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肉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桂皮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是产地不同、外表不同、味道不同。
1、产地不同
肉桂是从樟科植物肉桂上取下来的树皮再经过干制而成,我国的广西也有栽培,主要还是产于印度、越南、印尼和老挝等地。
桂皮是从樟树植物阴香、柴桂、等树木取下来的树皮再经过干燥后的树皮。主产于我国的两广地区、浙江、福建等地,其中广西的产量最大、品质最好。
2、外表不同
肉桂的外表形状一般呈卷筒状,其肉质也比较厚,最少比桂皮厚一倍以上,颜色也多是棕红色。桂皮来源不同的树种,有的呈卷筒状,有的呈块状,颜色多为黑褐色或灰黑棕色。
3、味道不同
肉桂味甜,略带辛香,回甘,味浓郁,闻起来的香味要比桂皮的更浓,嚼一下味道香辣微辛。桂皮掰开后闻起来有辛香味,并且带有淡淡的清香,嚼一下甜中带着辣。桂皮在烹饪中作为一种香料来用,常和八角以及香叶等香料一同使用。
肉桂的选购须知
肉桂外观形状完整、没有霉变者为佳,皮的厚度越厚越好;优质的肉桂的颜色为红棕色,正规厂家做出来的肉桂,手工会比较漂亮,大小基本一致,两头微微卷起。新产的肉桂,不用刮,肉桂香气就很浓郁,生长年份越长的肉桂树,剥下来的肉桂皮越珍贵。
正规的厂家生产的肉桂有统一的采收标准,没有达到采收年份是不会采剥的,肉桂至少10年以上树龄采收,未达到年龄的树采剥出来的产品药效差几倍甚至几十倍。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用指甲在它的内皮表面上刮一刮,有紫色的油色出来的肉桂质量好,没有油的肉桂品质比较差。

桂皮和肉桂的区别是什么?

桂皮和肉桂的区别如下:
一、厚度不同
两者放在一起可观察它们的厚度,较厚的是肉桂,高度大概在0.2-0.8厘米之间。而桂皮相对要薄很多,只有0.1-0.2厘米的厚度。
二、外观不同
两者的外观也不一样,其中肉桂的颜色想要浅些,外表面是灰棕色的,外层为棕色,很粗糙。内层为红棕色,油润。而桂皮外表面的颜色为黑棕色后至黑褐色的,有灰白色的花斑,表面呈鱼鳞状脱落。它的外层为灰色,内层也是红棕色的。
三、内表面不同
两者的内表面颜色虽然比较相近,但肉桂划后会看出油痕,而桂皮没有,比较平坦。
四、断面不同
肉桂的质地较硬且脆,很容易就会被折断,且断面不平坦,呈紫红色。而桂皮虽然也容易被折断,但它的断面平坦。从断面这点能明显分辨出来。
五、气味不同
两者通过闻气味也能分辨出区别。其中肉桂的香味更加浓烈,且有微微的辛辣味。而桂皮的气味很清香,和樟脑丸比较类似,它是皮越薄,香味越浓的说明品质越好。

肉桂和桂皮的区别在哪里?

以下是两者的区别:
一、外表不同
肉桂和桂皮都是属于樟树科的植物,树高大约三米,但是桂皮的树皮比肉桂的树皮厚而且粗糙,颜色也比较深。肉桂和桂皮的味道虽然相似,但是桂皮是甜中带涩。
二、应用不同
桂皮大部分时候是用在炒菜烹饪方面,而肉桂的主要作用是入药来治疗疾病。肉桂在使用时可以分为片状和粉状,可以用在强心健胃、止吐等方面。而肉桂可以用来煲汤、炒菜、除腥等。两者在应用方面大有不同。
桂皮(学名:Cinnamomum tamala (Bauch.-Ham.) Nees et Eberm)释义樟科樟属植物,是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种,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桂皮 (樟科樟属植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肉桂 (樟目樟科植物)

桂皮和肉桂的区别

  1、原材料不同:肉桂为肉桂树的干燥树皮,而桂皮是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川桂等其他樟科植物的树皮干燥而成。2、外形不同:肉桂皮细肉厚,油性大,气香浓烈,味甜微、辛辣;桂皮则气清香而凉,似樟脑,味微甘、辛,以皮薄、香气浓厚为佳。3、用途不同:一般肉桂以入药为主,而桂皮多作菜肴佐料。

   桂皮和肉桂的区别
  桂皮又名柴桂、山肉桂、土桂、香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种,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

  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是五香粉的成分之一。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记载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圣经》和古埃及文献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称。秦代以前,桂皮在中国就已作为肉类的调味品与生姜齐名。桂皮,广东民间叫“阴香”属樟科肉桂之一种。
  桂皮,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均产。用作芳香调味品,此外还可提取桂皮油,为食品工业之重要香料,亦入药。桂皮,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拥有“中国肉桂之乡”称号的地方有广东省高要市、广东省罗定市、广东郁南县、广西梧州市藤县、广西防城港市等县、市。

肉桂与桂皮的区别是什么?

外表和颜色不同:肉桂的外表多呈卷筒状,肉质较厚,颜色多是棕红色,桂皮来源不同的树种,呈现的形状就不同,有的是卷筒状,有的是块状,颜色多是灰黑棕色或黑褐色。
味道和用途不同:肉桂味甜,略有辛香,但回甘味儿浓郁,桂皮的味道甜中带涩,有淡淡的香味,有时候还若隐若现有丝丝樟脑丸的味道,人们常见的五香粉里就有桂皮的踪影。桂皮作为香料,需要搭配八角,香叶,豆蔻等其他香料一同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起到去腥解腻的效果,桂皮经常用在中式烹饪,卤菜中。
来源不同:桂皮是樟树植物天竺桂、阴香、柴桂等树木的干燥树皮。肉桂来源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