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功夫茶茶具,潮汕功夫茶茶艺解说词

本文目录一览:

潮汕功夫茶四种茶具

1.龙凤对杯龙凤对杯是一对形如龙凤的杯子,分别代表夫妻之间的爱情和感情。在潮汕茶道中,茶师会将茶汤倒入龙凤对杯中,再倒入客人的杯子中,象征着夫妻之间的关爱和热情。2.八仙炉八仙炉是一种传统的炭火炉,通常用于烹制潮汕功夫茶。它由八个座子和一个铁盘组成,茶师会在铁盘上放置一些炭火,然后将茶壶放在座子上加热,使茶汤更加浓郁。3.景德镇泥壶景德镇泥壶是潮汕茶道中最常用的茶具之一,它采用优质的紫砂泥制成,在泡茶时可以吸附茶汤的味道和气息,让茶汤更加香浓。4.碗托碗托是一种用来放置茶杯的小巧茶具,通常由陶瓷或木材制成。在潮汕茶道中,碗托通常搭配龙凤对杯一起使用,可以防止茶杯倒翻并保持桌面的整洁。

潮汕功夫茶的四宝是哪四宝

潮汕功夫茶的四宝是宜兴紫砂壶、景德镇若琛杯、枫溪砂桃、潮阳红泥炉。
1.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
2.若琛杯,汉族茶具,茶室四宝之一,是一种薄瓷小杯,薄如纸,白似雪,小巧玲珑,酷似半个乒乓球和微型饭碗,3只小杯叠起来可含于口内而不露。
3.枫溪砂桃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
4.潮阳红泥炉。使用引火棒引燃后,将橄榄碳置于蜂窝孔隔层。底部有酒精泥壶,也可燃烧酒精煮水。

喝功夫茶的茶具_功夫茶茶具的用法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功夫茶茶具的用法,一起来看看吧。

   1、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2、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用于置茶时, 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3、盖碗的使用方法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4茶盘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5茶则的使用方法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6茶挟的使用方法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7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8茶针的使用方法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我用自动电炉。
   10茶叶罐的使用方法
  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冲泡潮汕功夫茶需要用到的十种茶具

冲泡潮汕功夫茶需要用到的十种茶具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各个时代饮茶风俗的演变,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精美。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冲泡潮汕功夫茶需要用到的茶具,快来看看吧!
  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
  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杯;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
  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砂铫
  “砂铫”,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
  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共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制成的扇,大汪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
  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茶垫”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
  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尾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动,这是很少见的珍品。
  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
  茶壶
  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
  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
  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
  红泥小火炉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语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

功夫茶的茶具都叫什么

茶针、茶刀、茶匙、茶铲、茶夹、茶剪、茶筒、茶碗、茶盂、茶碟、公道杯、茶杯。
功夫茶是汉族民间品茶习俗。流行于广东潮汕、福建漳泉等地。功夫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拓展资料:潮州工夫茶艺,别称潮汕工夫茶,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带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汕功夫茶八步法


第一步、备器,准备红泥小火炉、茶盘、茶壶、茶洗、茶杯等茶具;第二步、备茶,将需要冲泡的茶叶准备好;第三步、候水,将水烧开至100℃;第四步、洗茶,将茶叶洗茶一次;第五步、刮沫,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第六步,淋壶,将废水浇灌壶身;第七步,烫杯;第八步;洒茶。
潮汕工夫茶的步骤
一、备器
潮汕工夫茶最讲究是茶具,潮汕工夫茶有别于其它喝茶方法也在于茶具上,一般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红泥小火炉、茶盘、茶壶、茶洗、茶杯等等。
水。是潮汕工夫茶重要的一个元素。茶水,99.9%是水,所以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茶口感。
一般认识,山泉水最佳,溪水,雪水次之,自来水最后。当然,随人环境污染的加重,在选择天然水的时候,要考虑到水资源附近的环境污染情情况。
二、纳茶
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之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味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
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
纳茶是冲工夫茶的第一道工夫。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三、候水
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样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水温。不是所以有茶都用100度的水进行冲泡。一般来说,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需要100度的开水。各种芽叶细嫩的绿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越嫩、越绿,水温就要低。
四、洗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洗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只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洒”是也。
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由于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
五、刮沫
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猛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六、淋壶
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七、烫杯
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工夫茶中的工夫要点。有一位吃茶专家,此老走遍东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他喝了工夫茶后说,工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冲茶、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可谓得其三味矣。
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有一位外国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闻工夫茶之名,不远万里,千方百计,到了中国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动作时,不禁赞叹再三,说是比杂技团的工夫还要高明呢。确实,不会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会给烫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说到“姿态美妙”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盘中之水倾倒到茶洗里去,这时,茶壶外面的水份也刚刚好被蒸发完了,正是茶熟之时。老手于此,丝毫不差,便可洒茶敬客了。
八、洒茶
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
“低”就是前面说过的,“高冲低斟”的“低”。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
“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
“匀”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称“关公巡城”。不可洒了一杯才洒另一杯,因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很重要的。
“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一点一滴必洒尽,称“韩信点兵”。第一冲还可以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洒完以后,还要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茶垫上,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洒茶既毕,趁热而饮,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味杯底。据说是“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神明变幻,潮汕工夫茶之三味于此尽得矣。

为什么潮汕功夫茶只配三个功夫茶杯

功夫茶杯一般买几个?今天就跟小编来看看吧。功夫茶杯一般根据壶的容量来选,也就是一把壶能装几只杯子的茶汤就配几只功夫茶杯。一般一套功夫茶具通常是配四个、六个、八个杯子的,不过在正宗潮汕功夫茶中,是只配三只功夫茶杯,这主要是因为当地人讲究“三人为饮”,品茶的品刚好三张口,所以匹配的功夫茶具120毫升刚好倒满三小杯,人多的话,大家就轮流喝。拓展小知识:功夫茶具该如何选购1、茶壶茶壶出水量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壶,完全泡开时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难控制。2、茶盘最好用宽,平,竹制茶盘,木制茶盘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茶盘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3、茶匙和茶荷竹木石骨都无所谓,紫檀的不错。茶量的合适直接影响茶汤的浓淡和气,味,必须准确,泡多了就会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响。4、炉和水壶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这是必备的,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万万不能用饮水机或电热水壶代替,因为它们设置的恒温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断地沸腾会让水质受到影响。5、茶杯白瓷薄壁的最佳,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6、茶罐储藏茶叶的罐子。纸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实惠,纸罐遮光,密封袋封气味和潮湿。放在阴凉干爽的地方。

冲泡潮汕功夫茶需要哪些茶具-潮汕功夫茶的茶具

冲泡潮汕功夫茶需要哪些茶具-潮汕功夫茶的茶具
  饮茶之风,全国皆有,何以潮州工夫茶能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工夫”二字。工夫茶最讲究的是:“茶具”与“冲法”。下面,我详细地为大家讲讲潮汕功夫茶的茶具,快来看看吧!
  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则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起香。潮汕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算是杯中佳品。
  水瓶与水钵
  用来贮水烹茶。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属上乘之品。水钵用来贮水以备烹茶之用,大小约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
  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两条金鱼在钵底,当人们舀水时,搅动了水,这金鱼好像也随着游动似的,十分有趣。但是这东西如今已经少见了,一般多是素瓷青花,放置在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舀水时才郑重其事地揭盖舀水。
  红泥小火炉
  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十分好看,形式各异。特点都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
  除此之外,还要“砂铫”,以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为“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就会掀动,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声响。
  不过,如今的`人对工夫茶茶具已经没有那么考究了。再不像过去一定要用优质木炭或者榄核炭和泥炉来烧水。
  茶洗
  形大如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以浸冲罐;另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经泡过的茶。
  茶杯、茶盘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但不管什么式样,重要的是宽、平、浅、白。盘面宽,以便客人多时,可以多放几个杯;盘底平,不会使茶杯不稳摇晃;边浅色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茶壶
  潮州方言叫做“冲罐”,也有叫“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罐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
  茶罐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杆、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的、大如蜜柑的、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栗子形等。
  一般多用鼓形的,因其端正浑厚的缘故。壶的色泽也很多,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柚皮砂者,最为珍贵。
  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此外,还讲究“三山齐”,即壶嘴、壶口和壶把要在一条平线上,这是品评茶壶好坏的最重要标准。
  检验办法是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上品。
  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各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面还要垫上一层“垫毡”。
  “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它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之所以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是为了保证不生异味。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
;

潮汕功夫茶茶艺解说词

尊敬的客人,欢迎来到我们的潮汕功夫茶馆,今天我将为您介绍一下潮汕功夫茶的历史和文化。潮汕功夫茶是广东地区的传统茶文化之一,这里的茶叶质量优良,味道独特,深受茶客们的喜欢。潮汕功夫茶具有丰富的茶艺文化,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潮汕功夫茶具有“七艺”的说法,即“煮、沏、泡、倒、闻、品、看”,包括煮水、沏茶、闻香、品味、看茶汤、另外还有泡和倒的步骤,每一步都非常讲究,凝聚了智慧和技巧。潮汕功夫茶也有独特的茶具——蓝花瓷,这是潮汕特产,制作精美,色泽清新淡雅,十分雅致。另外,还有茶盅、茶叶罐等茶具也非常重要。在品茗时,通过闻香、品味等步骤,在细品茶汤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其栩栩如生的色泽、看清楚茶的各个环节和造型等。潮汕功夫茶也有不同的种类,如岩茶、碧螺春等,每一种都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最后,希望在这里喝茶的您可以在这个悠闲的时刻,通过品尝潮汕功夫茶,领略潮汕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谢谢!

潮汕功夫茶的礼仪与讲究

潮汕功夫茶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其茶具、茶艺与雅俗共赏的茶道礼仪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下是潮汕功夫茶的礼仪与讲究:1.首先要洗茶器:先将茶具用开水冲洗一遍,再用清水洗净,以保证茶具干净卫生。2.泡茶的双手依次用温水洗净:用温水洗手是为了让手能够更好地感受茶汤温度,把握好泡茶的时间,洗手后要擦干。3.点炉入水:要将炭火点燃,将已经准备好的开水倒入茶壶中,以达到加热的目的。4.插品:在泡茶前要取出品茶的专用器具,然后依次插扣,主要是为了显出一份仪式感。插品的顺序可以按照对客人大小进行依次排列,也可以按照不同种类的茶叶插配不同的品茶器具。5.烫杯:将茶杯放入茶叶下方,借用温茶壶的余热烫杯,烫杯可使茶汤更好入口,也体现主人的热情招待。6.先入茶叶: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茶叶,建议先入茶叶,不要使用直接倒入茶叶罐的方法,可以保证每样茶叶的含量均匀。7.因茶而宜的水温、时间:水温与时间同样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冲泡温度和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8.端茶,敬茶:茶壶冲泡好后,要先等待一段时间,然后用品茶器具依次将茶汤倒进品茶杯中,再小口喝茶。主人要将泡好的茶倒满杯子,并将满茶杯轻轻推到茶客面前,茶客接过每一杯茶后,要端在手心上,然后鞠躬表示感激。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