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小罐茶广告语的妙处
- 2、小罐茶,8848手机,背背佳,好记星。。幕后老板同一人你不知道?
- 3、看那个小罐茶广告,牛逼太大,忍不住搜了下。说什么神原秀夫设计师,
- 4、为什么8848手机和小罐茶的广告那么惹人烦
- 5、现象级茶品牌“小罐茶”是如何做营销管理的?
- 6、营销高手小罐茶,有点难
- 7、从步步高到小罐茶,段永平式广告为什么越来越火?
- 8、小罐茶第5版广告女主角是谁
- 9、小罐茶营销策略有哪些?
- 10、小罐茶的营销思路你怎么看?
小罐茶广告语的妙处
小罐茶的广告词是:有一种友情事过境迁依然纯朴;有一种信任事隔多年依然怀念;有一种问候清清淡淡却最真诚;有一种友谊,无须挂齿,却心领神会,祝你端午安康!
中秋佳节临,全国喜盈盈。大街和小巷,人人笑不停。家家庆团圆,举杯祝福诚。月饼甜如蜜,心中如蜜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中秋快乐
小罐茶,8848手机,背背佳,好记星。。幕后老板同一人你不知道?
前几日,朋友送了一大盒小罐茶,包含大红袍、白毫银针、滇红、铁观音四种,每种5小罐,一共20小罐,包装精美。
真的有这么高端吗?
早在2017年初,小罐茶的广告在央视铺天盖地宣传开来,三分钟的广告信息量挺大:寻访名山名茶,8位大师精心制作,包装蕴含“高科技”,总而言之高端大气上档次。
广告做得好销量少不了,上半年小罐茶已经实现了3亿元的销售小目标,根据媒体预计,全年的销量会超过7亿。
? ? 先说这4g一小罐的设计,给茶叶定量是有问题的,因为每个中国人对茶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喜欢浓的有人喜欢淡的,这种设计就导致了有人一罐不够,有人一罐还会剩下,有些尴尬。
其次,小罐茶的广告用大篇幅说包装,铝膜封盖防止空气氧化茶叶,而且还容易撕开。茶叶的包装过于豪华,冲淡了茶叶要以品质取胜的真谛,而且像普洱这种茶要是和氧气隔绝反而不利于发酵,为了包装好看,看起来顾不得那么多了。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宣传中说的8位大师级制茶师呕心生产茶叶,先不说这8人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大批量制作茶叶,就是他们的身份也遭到普遍质疑。
8位里面,除了邹炳良是公认的普洱茶大师,其他7位的名头顶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还有几位连这个title都没有。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为送礼专门定制的,对送礼的人而言,包装好看有脸面,产品有故事,送礼时也有得聊。
然而对于擅长营销的杜国楹来说,包装是他敢于高价卖产品的“灵魂”,是他最在意的事情。
杜国楹?略熟的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见过。
他就是8848手机和小罐茶背后站着的同一个老板。
杜国楹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一二三线城市土豪的钱,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手机配置,他们更希望通过一款手机提升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地位,加上王石这种著名企业家代言,加持了他们走“高端化”与拿苹果“街机”人群区分的目的。
杜国楹1973年出生于河南省西华县的农村,家中兄弟5人,他是老幺,家里贫困,但他足够努力,学习一直名列前茅。
1993年大学毕业后在乡下教书,由于耐不住“寂寞”,他离职打工。
1997年,他发现市场上矫姿带比较火,于是购买了天津大学物理系某教授改良版的矫姿带,起名“背背佳”。
杜国楹用50万启动资金将“背背佳”做成了行业中的翘楚,那个时代“万元户”是对有钱人的称呼,随着1998年背背佳销售额达到4.5亿,杜国楹成为亿万富豪。
有钱之后的杜国楹有点飘,投资项目看走眼,亿万身家败掉,还欠了供应商和渠道商3000多万。
杜国楹为人豪爽深得下属人心,最困难的时候,团队核心人物一个没流失,这点是杜国楹的本事。
2003年杜国楹逮到机会,好记星产品迅速占据学习机市场,杜国楹这次还是广告刷屏,线下他没有走商场专柜,而是和书店合作建立专柜,这招很有效。
杜国楹不仅快速还清了债务,而且还大赚一笔,再次成为亿万富豪。
2010年杜国楹推出E人E本,在iPad还没火起来之前,仅2011年利润就超过1.6亿。
2013年杜国楹把E人E本卖给清华同方,加上之前的盈利分红,杜国楹净赚7亿。
杜国楹的产品绝非首创,利用豪华包装、明星代言、广告宣传这几招能“忽悠”到不少人,但人非草木,第一次购买的惊喜会随着产品的体验和同类产品的对比逐渐消退。
杜国楹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商业模式管用,但不会长期管用,聪明如他很快想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句话。
说回杜国楹,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对70、80后来说,长身体的时候他卖背背佳给你,上学的时候他让你买英文电子词典,等到长大挣钱了吧,他开始给你安利消费升级,手机茶叶应有尽有。
照这个路子下去,杜国楹的下次创业,瞄准的目标还是这波人啊,所以70、80后,小心了,杜国楹极有可能要卖一两千块钱的保温杯给你啦。
我们这个时代缺的不是爱好学习的人,缺的是能独立思考的人
不盲目,不从众,你自信且有分析能力的样子,酷爆了。
看那个小罐茶广告,牛逼太大,忍不住搜了下。说什么神原秀夫设计师,
神原秀夫担任过TOTO、电通公司设计总监的日本新锐设计师。
在小罐茶这一领域中,神原秀夫设计的是小罐茶铝罐,设计方案耗时两年,历经十三稿,使小铝罐的审美更具国际化视角,凸显时尚与尊贵。小铝罐的包装设计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也注重实用价值,两者并重,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扩展资料:
小罐茶营销方式:
一、产品匠心制作,建立好茶标准
1、不走量,走奢侈品路线,包装要量少而精。
2、针对不同时间、季节、体制细分化、专门化,配上特别的说明。
3、从细节处着手,不断显示你家茶与一般的茶不一样。
二、设计融合美学理念,顺应消费升级
1、小铝罐设计: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
2、体验店设计:开创中国茶新体验。
3、创新设计:顺应消费升级。
三、优化媒介营销策略,实现产品销售
1、央视广告投放,打响新品牌知名度
2、合作电商平台,利用舆论领袖影响力
3、品类中开创品牌,获得品牌利益
为什么8848手机和小罐茶的广告那么惹人烦
同一个老板同一个套路?背背佳、好记星、8848、E人E本、小罐茶都是一人搞的,虽然都是套路,不过真牛
因为不是卖给平民百姓的
这个有同感啊,简单分析下吧,很多宣传口号都令人反感。
1、档次感,现在的还算好些,前几次的广告简直就是皮革厂倒闭的翻版,那激昂的声感觉好假。
2、播出时间地点,一个广告放置到央视新闻联播前几分钟就是高大上,放置到夜场纯广告台就是虚假广告。
3、商品的价值,没有内在,外部包装再好有个鸟用,简直就像是买了辆200万的装修的夏利,外部用料再华丽也不能掩饰低劣的内在和做工。小罐茶的话没什么感觉,确实不知道里面用的神马。
4、商品的实用性,你说你一台打电话的手机,不比速度性能,不比软件实用度,比防盗、比包装,一罐能喝的茶,天价茶,鬼知道你喝到的是什么,好比买台200万的夏利,说我这车锁好,相当好十分防盗,刷的油漆好十分好。宣传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真的好吗?
现象级茶品牌“小罐茶”是如何做营销管理的?
首先是情怀,小罐茶的广告做的特别吸引人,几位制茶大师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茶的精神,加上恰到好处的旁白,很打动人,配上如同风景纪录片的画面,给人一种制作精良的感觉。
其次是定位。茶产品虽是日常消耗品,但是低端茶利润并不高,反而是高端礼品茶才是茶企的主打产品。小罐茶投放在央视广告上,受众广,广告也做得好,又以“小罐茶,大师作”为噱头,让人感觉产品走的路线很高端,加上投放在央视广告上,受众范围广,方方面面都让人觉得送礼特别有面子,所以现在成为很多人送茶礼的首选
营销高手小罐茶,有点难
曾创造年销20亿的奇迹,引发现象级热潮的小罐茶,自虚假宣传事件曝光后,昔日高光仿佛一落千丈,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业绩暴降、门店倒闭、消费者不买账……小罐茶为何不香了?
01,小罐茶“神坛跌落”!
小罐茶最近一次映入大众视野,还是去年的热播剧《三十而已》之后,当顾佳的扮演者童瑶成了小罐茶C系列的首席教育官之时,那一刻,人们才蓦然感慨,小罐茶还有钱签明星代言?
小罐茶曾有过无比辉煌的岁月:
2014年,小罐茶品牌成立,主瞄高端茶市场,以“小罐茶,大制作”和“八位大师敬你一杯中国好茶”为卖点,凭借创始人杜国楹出色的炒作能力,让部分人记住了小罐茶的名字。
2016年,小罐茶产品正式上线,定价高昂,每斤均价达6000元,并以狂风骤雨的广告攻势席卷央视,彻底打响了知名度,全国百姓都认识了小罐茶,而销售额也是水涨船高,当年营收已达4亿。
2017年,小罐茶对外宣称完成了7亿元的年销售额,再次震惊整个行业。
2018年,是小罐茶真正意义上的巅峰,以年销20亿的成绩创造了中国茶市场 历史 纪录,堪称行业奇迹。
然而,短暂的高光之后,小罐茶迎来了 “至暗时刻” :
因小罐茶宣称2018年销售额突破了二十亿,于是,便迎来了较真网友的质疑:想实现这个目标,除非八个大师每人每年炒了2.5亿的茶。换算下来便是一天要炒1466斤新茶叶,而顶级的茶娘一天才能炒40斤,这显然不合逻辑,更有违常理。
到此,“经不起一算”的小罐茶被彻底扣上了虚假宣传的帽子,引发了排山倒海的质疑,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做梦都没想到,要不是公司公布2018年销售数据,也不会引发海啸般的舆情危机,尽管小罐茶进行了“强行解释”,但消费者表示再难买账,小罐茶品牌形象一落千丈。神奇的是,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小罐茶不再对外公布销量数据。
不过,我们仍可以从大电商平台的销量数据上窥见一个残酷的讯号,小罐茶确实在走下坡路了!
据名茶网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到2020年的双11期间,天猫和淘宝茶叶销售前十的品牌中,小罐茶共4次上榜,排名依次为2017年的第3位、2018年的第2位、2019年的第4位、2020年的第10位。
从2020年的双11销售数据来看,小罐茶旗舰店以1543万成交额排在前十榜单的最后一名,与第一名大益茶叶的近2亿元差距甚远,387元的客单价差不多只有大益的1/6,澜沧的1/13,小罐茶高端之名已然形同虚设,不晓得今年的双11,会不会跌出前10?
从年销20亿的网红高端茶品牌,到如今的“无人问津”,小罐茶的没落背后,折射出的是怎样的发展焦虑?
02,杜国楹侧身让过时代巨轮!
品牌形象就像信任的纸,皱了便再难抚平,复盘小罐茶的神坛跌落,我们发现了,这个野心勃勃的品牌,一路走来,伴随着杜国楹的投机与逐利,最后走向衰落,有其偶然中的必然:
虚假宣传惯犯?
我们发现,在小罐茶亲口承认非大师手工制茶背后,还有槽点。回到小罐茶极力宣传的八位大师身上,,除了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邹炳良等个别可谓真正的行业大师之外,其他的明显要逊色很多,被称为泰斗级显然包装过头了。而且,传统茶业大师如何给小罐茶的现代化全机械炒茶贡献智慧成果?也是值得深思的。
更出乎意料的是,经过媒体的深扒,这八位大师,真不简单,有的是云南海湾茶叶创始人和董事长兼大股东,有的是西湖龙井的董事长兼大股东,还有的是黄山光明茶味董事长,并100%全资控股的实控人……
指望这些身居要职的企业高管来帮你把脉?传统手艺?现实一点看,更像是一场纯商业利益的联合包装炒作而已,这种营销策略,恐怕比利用人们想喝手工炒茶的心理虚假宣传更难以令人接受吧?
再回到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身上,这位在业内大名鼎鼎靠的不是人品,而是营销炒作,堪称“虚假营销”教父:
1988年,背背佳横空出世,凭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初代青春美少女组合的代言,一年狂卖4.5亿元,后来,背背佳就被曝出虚假宣传事件,业绩一落千丈,赚了一大笔钱的杜国楹转手就给它卖了。
2003年,杜国楹二次创业,这次,他做出了好记星,又是一款爆品,还请了大山和李敏镐代言,火爆异常。据统计,好记星累计销量突破10亿台,然而,好记星后来又因虚假营销而翻车,杜国楹再次抽身。
2007年,杜国楹又推出了E人E本,还邀请彼时最当红的冯小刚和葛优代言,并在央视等多家电视台轮番广告轰炸,一个4000块的产品,截至2009年,愣是突破了16亿元的销售额,后来,虚假宣传事件又被曝光,杜国楹转手以14亿元卖给了清华同方,净赚超7亿元。
2015年,杜国楹开始第四次创业,推出了8848手机,专攻“土豪”人群,售价9998到3万不等,要性能没性能,要配置没配置的手机,在杜国楹的老营销套路包装(包括签下王石代言)加持下,两年间愣是卖出了24.8万台,销售额近25亿元。然后,又是熟悉的一幕重演,8848手机因虚假宣传又双叕被多个媒体曝光,腰包塞满的杜国楹,再次金蝉脱壳。
再就到了杜国楹的第5次创业,即2016年上线的小罐茶了,同样大赚了一笔,只不过这次跟前4次不同,虽然因虚假营销被锤,杜国楹并没有放弃小罐茶,搞得我都开始相信,他这一次,“炒茶”是炒出真感情了。
二十年商海浮沉,五次创业,杜国楹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积累了厚重的黑 历史 ,营销大师在他这里俨然成了虚假功利的贬义词,也正是这数十年如一日的骚操作,令当下的小罐茶公众信任濒临破产边缘。
舍本逐末,收割末途!
小罐茶包装精美,干净卫生,这些都算得上优点,但是卖得不是茶罐和茶叶本身的品质,风评素来不硬,在《如何评价小罐茶在茶行业的表现》的热贴中,某高端商场招商部人士直言不讳:“就是拿中档的茶叶包装一下卖顶级的价格”。
小罐茶的营销宣传上,也是着力在除茶味品质与口感外的外显元素上,比如铝罐包装,充氮技术锁鲜,这个还真能忽悠到一些人傻钱多的,但是,细想起来,抽真空充氮气,几块钱一盒的薯片用的保存工艺,能要多少成本?铝罐就高级?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哪个不是铝罐?
最本质的问题上,小罐茶的白茶与普洱品类,充氮就无法陈化。铁观音和乌龙一类,也不太需要保鲜技术,除非你买回家一年都不喝,那买的意义又是什么?送礼另说。
当茶味本身的品质无法达到最顶级的档次, 却还要卖出大几千一斤的天价,时就格外需要花里胡哨的包装与营销话术,搭配狂轰乱炸的广告攻势,能忽悠一茬是一茬,当70后80后觉醒以后,小罐茶的忽悠功力就已无想象空间了。再靠将普通产品包装成牛逼单品辅以洗脑广告的三板斧,已然行不通了。
指望90后?Z时代?呵呵,人家宁愿花20多块钱去拥抱新茶饮,也不愿交这“智商税”,时代的巨轮碾过,还有谁会记得,小罐茶们留下的眼泪?
后记:
2019年4月获得C轮融资后,小罐茶到今天再无任何动静,似有被资本抛弃之象,眼看杜国楹的千亿帝国梦要落空了,当然,小罐茶也不是一无是处,今年的河南暴雨洪灾,杜老板也捐了200万款项和300万物资,也算是尽了企业的 社会 责任感,只是,要立足茶饮江湖,光靠营销,远远不够!
参考资料:
1,2020年茶叶电商成交额280亿元—名茶网
从步步高到小罐茶,段永平式广告为什么越来越火?
因为它的销售模式不同,所以大家也就知道的比较多,推广度比较高。
因为他们的经营理念和销售沟通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就受人关注,很吸引人
因为它的广告模式新颖,吸引大众眼球能力很好
主要是消费者需要什么他就能供应什么,有精准的市场定位。
可能是因为这种广告模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吧
在互联网时代,一家公司想要更好的出售自家的产品,就需要将一部分营收投入到广告当中,而在众多广告当中,步步高、OPPO、vivo、8848、小罐茶和拼多多等公司的“步步高段永平式洗脑广告”可以说是最出名的,其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很多极具创意性的广告,甚至还被很多公司模仿,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步步高段永平式“洗脑”广告会这么受欢迎?还获得这么大的成功呢?
说起段永平式广告,大家应该会先想到步步高点读机的“哪里不会点哪里”,或者是OPPO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再或者是8848和小罐茶等等。这些广告深入人心,似乎只要看过电视上过网的人都能说出那么几句,而这也很是让人好奇,为何段永平式的广告能这么“火”?这种广告模式真的有用吗?
我们知道,有“中国股神”之称的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他非常的成功,也非常的“失败”,成功在于他的营销模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已经被很多公司采纳;而失败也是因为他的营销模式,因为过于“洗脑”,以至于他在网友口中“败光”了自己的口碑。而至于他的“洗脑式广告”,也是很让人好奇,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真的有用,OPPO、vivo、拼多多、知乎和小罐茶等公司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种广告才成功的。“洗脑式广告”虽然简单,但是很容易让人在几秒钟记住这个广告,以及广告中的产品,也是拼多多和小罐茶等公司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很大程度是因为“洗脑广告”的存在。
从步步高到小罐茶,为何“段永平式广告”越来越火?它真的有用吗?“步步高段永平式洗脑广告”确实能让公司提升知名度,并在短期内获得成功,但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因为这种只想着效果却不想着艺术的广告词,非常容易引起消费者反感,就像恒源祥当初被“全网”骂一样。广告的背后,往往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直质量过硬的产品,而不是“洗脑”。
小罐茶第5版广告女主角是谁
陈乔恩。小罐茶第5版广告女主角是陈乔恩,陈乔恩,1979年4月4日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县竹北市,华语影视女演员、主持人、歌手。
小罐茶营销策略有哪些?
具体策略如下:
1、顺势而为打造品牌杜国楹预测:下个30年,代表中国符号的产品一定会走向世界,这是趋势。在全世界人民的认知中,中国茶最厉害,而中国茶又存在品牌空白,这就是用户心智的认知空白,形成了小罐茶的品牌定位。
2、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杜国楹说“不是世界人民不爱中国茶,而是因为中国茶没有跟上世界变化,这几十年来,中国茶的目光都在山上,不在用户的生活空间里。”
3、让喝茶变得简单首先小罐茶抓住人性天生讨厌复杂和啰嗦这个弱点,策略设计的核心是为中国茶叶做减法。让喝茶更简单是:去掉买茶时的价格困惑、去掉喝茶时的繁琐茶艺。
4、内容决定传播效果小罐茶这个广告在央视持久霸屏,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中国茶企这么大力度的推广过。杜国楹作为央视广告的老客户,深知传统营销与销售套路,顺应“土豪”心理、拉高产品定价的同时进行广告轰炸是他惯用的营销手段。
5、整合上游供应链与很多传统茶企不一样,满山先建茶厂,然后再来建自己的品牌和销售,小罐茶是一个完全反向的操作过程。
3、让喝茶变得简单首先小罐茶抓住人性天生讨厌复杂和啰嗦这个弱点,策略设计的核心是为中国茶叶做减法。让喝茶更简单是:去掉买茶时的价格困惑、去掉喝茶时的繁琐茶艺。
小罐茶的营销思路你怎么看?
最近,关于知名茶品牌小罐茶的讨论愈演愈烈,网络上更有多家媒体对小罐茶的营销模式提出质疑:小罐茶对外宣传年销售额20亿元,那么小罐茶背后的大师们会不会累坏?甚至有网友通过数据计算出一位大师一年至少需要炒价值2.5亿的茶,如果一年按365天的话,平均每位大师每天至少要炒1466斤的鲜茶叶,而实际情况是现在市场上一般较为熟练的手工炒茶师一年最多也就只能炒30斤左右的鲜茶叶。
因此很多媒体和消费者都在怀疑:小罐茶所销售的茶叶真的是官网上宣传的包括:邹炳良、王顺明、戚国伟、高碰来、谢四十、林乃荣、林振传、张成仁、杜西铨、茆聪富等10位制茶大师手制的吗?后来小罐茶官方也对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做了解释:广告宣传上的“小罐茶,大师作”的“作”是作品的“作”。简单来讲就是有大师参与研制或设计的用机器制造的茶叶,而并不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所想象中的大师手工炒茶。
这样的答复自然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但又无可奈何,茶友们只能在网络上评价一句:网上茶叶销售水太深了!其实,我们生活中遇到这种挂羊头卖狗肉或者诱导宣传的情况还有很多,除了茶叶以外,紫砂壶的销售市场更是如此。
目前来说,茶行业的消费者逐渐有了品牌意识,而和茶行业最息息相关的紫砂行业到今天为止依然是混乱不堪。紫砂壶的真假好坏鉴别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卖家都是各说自话,行业内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品牌,真假大师难辨,消费者选购宜兴紫砂壶的时候没有参考标准,而紫砂壶的品质参差不齐,一把紫砂壶的销售价格从几十块钱到惊人的上千万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说对于小罐茶关于大师宣传包装的现象茶友们很难接受,那么紫砂行业中弥漫的“假大师”和代工现象更是让壶友们深恶痛绝!类似于“壶娘”、“古龙窑传人”、“五代做壶”、“朱泥第一人”、“方壶第一人”等等称呼在紫砂圈可谓是非常普遍,不知情的壶友们可能真的以为来头不小,应该都是大师级别的了,但真正的情况是所谓的头衔都是商家自封的,得不到任何官方的授权与认可,就像有的人只是在我们丁山古龙窑旧址的周边租了一个不足30平米的店面,给自己挂个牌子叫“古龙窑XXX研究中心”,然后就可以妄自菲薄的对外宣传自己是“古龙窑大师或者研究主任”,我们本地人看到了只是笑笑而已,但是对于不了解情况的壶友来讲,就很容易被壶商的虚假宣传所蒙蔽,从而上当受骗。
除了“假大师”以外,“代工现象”在紫砂圈可谓是十分普遍,甚至有些商家和制壶人还以此为傲,靠着代工欺客的行为敛财。为什么紫砂壶的代工现象怎么横行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紫砂壶产品本身的不透明性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正常情况下一把真正的全手工紫砂壶即便是熟练的制壶匠人也需要花费至少3-5天才能完成一把,特别是高职称的制壶人,比如国工和高工这些老师,他们更是十分注重自己作品的品质,甚至有些老师完成一把好的全手工紫砂壶需要7-15天甚至更长。一把紫砂壶的制作时间越长,其相应的人力成本就越大,所以这也就是全手工紫砂壶的价值所在。但目前市场上普遍的现象就是代工,壶商会签约很多的制壶学徒工或者工手,把其作品盖上助工、国工或者高工的印章,然后再以大师的名义对外宣传销售,以谋取巨大利益,更有甚至直接拿机制的化工壶、手拉胚或者滚压壶冒充手工壶。
无论是喜欢喝茶的茶友还是对紫砂壶情有独钟的壶友,在选购的时候一定不要轻信商家的宣传,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各种辨别真假好坏的方法,多看多问少买,谨慎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