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泡茶的基本常识,新手如何快速的学泡茶

本文目录一览:

新手入门茶叶,学会这几点,快速提高泡茶水平


1、煮水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哪怕是需要85℃冲泡,也需要先烧至100℃再放凉。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关于煮水沸腾的记载:一沸:当水如鱼目,微微有声时;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三沸:势若奔涛、腾波鼓浪。
简单说,就是煮水要大火快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2、茶具
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绿茶、黄茶—玻璃杯、盖碗
方便观赏其在水中舞动。其次,因为大多数绿茶、黄茶都比较细嫩,经不起高温的浸泡,而紫砂壶保温性能很好,会闷坏茶叶。
乌龙茶—瓷质盖碗或紫砂壶
如果想展现乌龙茶高扬的香气,可以使用瓷质盖碗,方便闻香且不会吸味;如果想展现乌龙茶深厚的韵味可以选择紫砂壶,紫砂壶能激发茶性。且紫砂保温性好,可以淋壶加温,保证冲泡温度。
红茶—白瓷茶具
可以便于观察红茶的汤色和金圈。
黑茶—盖碗、紫砂壶
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黑茶存储之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白茶—盖碗
白毫银针原料很嫩,冲泡温度不能过高,故用大口盖碗泡茶,避免闷坏茶叶;而白牡丹、寿眉或贡眉之类,使用茶具没有太多限制,老白茶还可以用陶壶煮饮。
3、投茶比例
投茶比例也影响茶汤口感。
绿茶、黄茶:盖满盖碗底部
通常来说,绿茶和黄茶是所有茶类中公认较为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快,盖碗冲泡时,放差不多刚好覆盖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扁形的绿茶、之叶青之类的,大约铺满盖碗底部薄薄一层的量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微蓬松的绿茶,占盖碗体积的1/5左右。
红茶:盖满盖碗底部,比绿茶稍多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多放一点量。类似祁红、金骏眉较紧细的红茶,投放体积占盖碗的1/5。滇红之类条索较粗的红茶,投放体积约1/4即可。
白茶:散茶占3/4-1/2,白茶饼占1/5
因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
乌龙茶:占盖碗的1/5到1/3
乌龙茶的种类非常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外形来确定投茶量。
外形紧结弯曲、呈颗粒状的茶叶,如铁观音、黄金桂、冻顶乌龙等,一般投茶量为盖碗的容积的1/5。因为颗粒型的乌龙冲泡开后,会迅速张开,放多了容易漫出。
外形紧结呈条形的茶叶,如大红袍、凤凰单丛等,一般投茶量为壶的容积的1/3。一般以茶叶冲泡吸水膨胀后不超过壶口的茶叶量为宜。
黑茶:占盖碗的1/5
黑茶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如果口味偏重的话,可以多放点茶叶,并且冲泡时间可稍微延长。
4、水温
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绿茶、黄茶:不能用高于90℃的水冲泡,否则茶汤的鲜活力就会下降;
红茶:要用85℃至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温度太高容易酸涩;
黑茶:需要沸水冲泡,这样才能冲泡出其稠厚的汤感和浓醇的滋味。
乌龙茶:要用沸水冲泡,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用90℃的水冲泡,突出其鲜甜味,避免苦味,嫩度较低的贡眉可以用沸水冲泡;
泡茶本身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多练习,自我总结出来的经验会更加适合自己的口味哦。

怎样泡茶最科学健康,有哪些技巧?

泡茶是一门学道,日常中很多人喜欢在闲暇时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喝茶,下面,一起来看看怎么正确泡茶~
1、温具
用沸水冲淋所有茶具,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同时还起到清洁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叶,往泡茶的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茶叶的数量随个人喜好放。
3、冲泡
置茶后,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冲泡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
4、倒茶
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并放置在客人桌前的右手前方位置,请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
新手必须注意的几个泡茶事项:
(1)不要用保温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为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2)不要用沸水泡茶: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温度太高,茶叶泡熟,变成了红茶,便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3)泡茶时间不要太长: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4)不要扔掉泡过的茶叶:大多数人泡过茶后,把用过的茶叶扔掉。实际上这样是不经济的,应当把茶叶咀嚼后咽下去,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它营养物质。
(5)茶叶数量参考和蓄杯: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新手喝茶入门

新手喝茶入门
  新手喝茶入门,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推广,每天还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触茶、饮用茶,成为茶叶的朋友。刚刚入门的消费者,对茶叶的认知可能还比较片面。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新手喝茶入门应该要了解的知识。
  新手喝茶入门1    茶叶分类的根据
  茶叶的分类学说,主要是由陈椽教授提出,陈椽(1908 ~ 1999),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是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1979年撰写了《茶叶分类理论与实践》一文,提出了新的分类法,系统地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茶类。
  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茶叶的理化成分
  茶树鲜叶中:水分75%~78% 干物质:22%~25%
  其中有机物含量:生物碱(咖啡碱):3%~5%、有机酸:3% 、氨基酸(茶氨酸为主):1%~4%、色素、维生素、芳香物质等均在1%以下。
   化学物质感官表现
  咖啡碱:味苦;氨基酸:味鲜爽;茶多酚:味涩 ;糖:甜。
   1、西南茶区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2、华南茶区
  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该区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还是生产乌龙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种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3、江南茶区
  种植的茶树以灌木型为主,少数为小乔木型。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4、江北茶区
  种植的是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所产绿茶具有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如信阳毛尖等。
   茶叶的命名
  茶叶命名是茶叶分类的重要程序之 一,可以将命名与分类联系在一起,如正山小种红茶,“正山小种”是命名,“红茶”是分类;再如茉莉银针,“茉莉”是分类,“银针”是命名。
  目前,我国茶叶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依据:按茶叶外形的.不同命名,如瓜片、雀舌、松针、毛峰、毛尖等;按制茶技术的不同命名,如炒青、烘青、晒青、骏眉、工夫茶、窨花茶等;
  按茶树品种的不同命名,如乌龙、水仙、铁观音、毛蟹等;按采摘时期的不同命名,如明前茶、雨前茶、春尖、秋香、冬片等。

   茶叶的冲泡
  嫩度高的茶,用较低水温,越粗老的茶,用较高水温。
  出水速度、出水力度、浸泡时间都会影响物质渗出的方式和茶汤的浓度……搞清楚影响茶汤的变量,便能随自己心意去控制一泡茶的滋味了。
  绿茶、黄茶可使用85℃水温冲泡,亦可使用玻璃杯茶具泡饮。
  而其他茶类,可使用100℃水温冲泡,亦可使用盖碗、紫砂壶等茶具冲泡。
   具体的投茶量如下:(以盖碗为例)
  泡白茶,投茶5克;
  泡红茶,投茶5克;
  泡岩茶,投茶8克;
  泡普洱,投茶7克。
  总之,泡好一杯茶的秘诀是:多泡多思考。
   茶叶的有效期和存放
  茶叶存放的原则为避光、防潮、密封、防异味等。
   1、绿茶
  绿茶的保质期不长,一般为12~18个月,因此购买后要及时饮用,或存放于冰箱冷藏存放。
   2、白茶
  白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征,常温、密封(三层包装法)保存。
   3、黄茶
  同绿茶,密封冰箱冷藏;
   4、青茶
  常温密封保存,避光,防潮,防高温。
   5、红茶
  常温密封保存,避光,防潮。
   6、黑茶
  常温保存,避光,防潮,存茶环境保持通风,可长期保存。
   六大茶类核心工艺
   1、绿茶
  绿茶要炒,专业术语叫做“杀青”。
  鲜叶下锅炒制,叶片中一种叫做“酶”的物质因为遇到高温死亡了,绿茶就没办法进行发酵,因此绿茶始终都保持着绿油油的外观。
  经过炒制以后,鲜叶中原本的青草味就散去,演变成了绿茶特有的清香,有的还有炒栗子香。
  此外,还有少量绿茶采用蒸汽杀青的。

   2、白茶
   萎凋
  白茶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做“不炒不揉、自然天成”。
  白茶的工艺可以说是六大茶类中程序最少的一种,但也并不简单。
  晒白茶,并不是让白茶在太阳底下暴晒,是根据天气情况,把白茶在室内外摊放晾晒。
  日光强度、温度、摊放的厚薄都需要谨慎把握,晾晒到一定程度烘干即可。
  在晾晒过程中,白茶微微发酵,产生淡淡的花香和纯净的甜味,还有日晒的香气。
   3、黄茶
   闷黄
  黄茶的制作与绿茶很相似,但是多了一个“闷黄”的步骤。
  在黄茶的干燥前或后,趁热用纱布或草纸包裹起来,让黄茶在湿热的作用下进行轻发酵。
  因此,制成的茶颜色明显发黄,带有闷制过的熟香,味道比绿茶少了一丝鲜,多了一丝醇。
  黄茶加工难度很高,闷黄没做到位或过了头,都出不来黄茶的味道。
   4、乌龙茶
  乌龙茶 “摇”
  把鲜叶稍微摊晾变软之后,就要用竹筛进行“摇青”了。
  叶片在竹筛里摇晃碰撞发酵,产生浓郁的花香。
  叶片的边缘比较脆弱,碰撞变红,而叶片的中心始终是绿的,最后形成乌龙茶“七分绿三分红”“绿叶红镶边”,这就是半发酵。
  乌龙茶的摇青除了用竹筛手工摇青,还有放进一个类似滚筒的机器进行摇青的。
   5、红茶
   发酵
  制作过程不经杀青,而是直接萎凋、揉捻、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形成红茶所特有的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
  红茶的口感比较鲜甜,温润,且汤色金黄或红亮。
   6、黑茶
   渥堆
  鲜叶经过简单的炒制,自身的酶在高温的作用下基本上已经失去活性。
  接着便把叶片堆放在了一起,叫做“渥堆”。
  无数沾染到了茶叶的微生物不停地繁殖代谢,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活性很高的酶,在湿热作用下,促进叶片快速发酵,发酵非常彻底,形成了黑茶有别于其他茶类的色、香、味。
  同时黑茶内质丰富,因此亦能长期存放。
  新手喝茶入门2   新手喝茶基本上是先从绿茶开始喝,紧接着就是红茶,再者是岩茶、普洱茶、白茶。
  绿茶的价格相比之下比较亲民,不会过高的价格,当然也有的茶价格不菲,但总体来说还是能接受的,而且绿茶的冲泡方法也很简单,用玻璃杯泡上一大杯,就能喝个一上午,当然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很没有意思的,喝的茶是不怎么好喝的。
  在之后就是红茶。冲泡红茶还会有些讲究,最简单的就是用飘逸杯冲泡,冲泡之后,把内胆迅速拿起来。或者是用盖碗冲泡,这盖碗的冲泡好处小陈之前已经做过分享,大家可以点击查看。

  喝完红茶之后就是岩茶了。岩茶的冲泡必定是要盖碗!这岩茶的坑不浅,随便2种茶就能让你分不清谁是谁,光是肉桂的品种就已经让人觉得好多好多,分不清伯仲。但如果你开始喝岩茶,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部署新手了。
  新手还有一个好选择,就是白茶,白茶的口感温润细腻,很多茶友都会喜欢,而且冲泡方法也很简单,用煮的也可以,也不用讲究什么门道。
  白茶的种类也不会复杂,简单的几种茶。当然对待白茶的方式不同,所呈现的心情和状态也不一样。同样是一种茶,在茶馆里喝是一种感觉,自己喝又是一种感觉。
  总而言之,新手选择茶,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切不可因为盲目追求时尚而忽略了自身的情况。
  新手喝茶入门3    煮水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是要煮沸
  哪怕是85℃冲泡,也需要先烧至100℃再放凉。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关于煮水沸腾的记载:一沸:当水如鱼目,微微有声时;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三沸:势若奔涛、腾波鼓浪。
  简单说,就是煮水要大火快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选器
   不同的茶使用不同的茶具
  绿茶、黄茶--玻璃杯、盖碗
  泡绿茶、黄茶使用玻璃杯、盖碗方便观赏其在水中舞动。其次,因为大多数绿茶、黄茶都比较细嫩,经不起高温的浸泡,而紫砂壶保温性能很好,会闷坏茶叶。
   红茶--白瓷茶具
  泡红茶使用白瓷茶具便于观察红茶的汤色和金圈。
  新手喝茶从绿茶开始喝,绿茶为六大茶类之一,属于不发酵茶,绿茶也是市场流通最大的茶类之一,其特点为茶叶嫩绿、汤色翠绿、叶底绿明亮,绿茶冲泡方法较为简单,使用玻璃杯即可冲泡,绿茶对于新手饮用,更加容易入门且门槛较低。
   绿茶的种类:
   1、炒青绿茶
  炒青绿茶是指采用滚筒或锅炒的方式杀青、干燥的绿茶,其外形紧结、色泽绿润、香气高鲜、汤色绿眀,滋味浓而爽口。炒青绿茶是绿茶中产量最庞大的,还可以细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
  代表性名茶如:婺源绿茶绿、平水珠茶、西湖龙井、汉中仙毫、碧螺春、六安瓜片、松萝茶、信阳毛尖等。
   2、烘青绿茶
  烘青绿茶是指在干燥工艺中,用烘笼或烘干机烘干的绿茶,其外形完整、色泽深绿油润、香气清高、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
  代表性名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绿雪、天山绿茶、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南糯白毫等。
   3、蒸青绿茶
  蒸青绿茶是中国绿茶最早的制法,利用热蒸汽来对鲜叶进行杀青,再经揉捻、干燥。蒸青绿茶外形紧细呈针状,色泽鲜绿或深绿油润有光,汤色澄清,呈浅黄绿色,有清香,滋味醇或略涩。目前我国蒸青绿茶生产量较少,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
   4、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就是用日光进行干燥的绿茶,其外形粗大,色泽深绿尚油润,香气高,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尚醇,收敛性强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其中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不过大都被用作紧压茶的原料了。

新手必看!学茶要先学会这几件事!


新手必看!学茶要先学会这几件事!
想要学茶,先学会这几件事
一、学茶的目的
找到自己学茶的初心,找对方向才能更好学茶。
(1)如果只是想简单学好泡茶,可以找自身茶客多请教;
(2)如果想以茶会友,那就找到适合自己的茶友圈;
(3)如果是商务谈判需要以茶待客,那么熟悉各类茶的泡法、熟读常识即可。
二、学茶的方式
(1)关注“话酒茶”学习茶叶知识;
(2)购买茶叶的相关书籍学习;
(3)参加茶叶培训;
(4)有认识懂茶的朋友也可以让朋友带一带;
(5)切忌不要轻易迷信所谓的专家,专家讲的不一定是对的。
三、备茶器
(1)利其器以善其事。学茶,需要必备的茶器。
(2)茶器的配备,要看自己喜欢喝什么茶,因茶择器,根据茶性来选择茶壶、茶杯等茶器。
(3)如果不懂怎么选择茶器也可以翻阅“话酒茶”主页的其它笔记参考。
四、识茶
(1)认识六大茶类
(2)分清六大茶类的区别,外形、汤色、香气等有什么特点。
(3)六大茶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五、泡茶
(1)“泡茶三要素”-茶水比、水温、时间
(2)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反复练习冲泡总结经验,熟能生巧,才能将茶最好的特性发挥出来。
六、品茶
(1)品茶与泡茶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的过程也是相互穿插进行的。
(2)品茶中需要观察茶叶外形、汤色、叶底等可以辅助鉴别茶叶的品质。
(3)品茶没有捷径,但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比品评。练习品茶时,应至少使用两到三款同类型的茶进行对比,并做好详细的笔记,品茶的水平很快就能提高。

茶道的基本知识

茶道的基本知识
  茶艺师要学习茶道,就要花比较长的时间,但一切都要从茶道的的基本知识开始,下面为大家讲解一下。

  一、熟悉泡茶要素
  作为茶艺师就要懂得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香味的特质基础,泡一壶好茶主要有四大要素,一是茶水比例,二是泡茶水湿,三是浸泡时间,四是冲泡的次数。
  二、泡茶用水的选择
  茶水一是与茶叶的质量分不开,二是当然与水的质量也分不开,最好泡茶的水是要清、要轻、要甘、要活,这样的水泡出来的'茶水味道才属于上等。
  三、学会品茶
  作为茶艺师还要学会怎么样品茶,这是一位综合的艺术,品茶其实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观察茶叶的形象、茶汤的颜色、茶水的味道。
  四、清理茶具
  当品茶完之后,最后一道的工序就是清理茶具,要把茶具完全清洗干净后,用干净柔软的抹布抹干,放置干净干爽的地方,以防下次使用。
  以上就为茶道的基本知识,当中还有更多专业知识要学习的哦。
  茶艺师资格证考试地点:
  茶艺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一般很多大专学校都增设了茶艺师职业培训、茶学系等学科。在一些正规的茶艺培训学校也能得到专业的学习和报考机会。
  茶艺师资格证技能等级: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茶艺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报考茶艺师并从事该职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

初学者茶艺怎么学

学茶艺可以到专业的学校进行学习,有专业的茶艺教室,名师进行实操教学,学得水平不一样,学员在实操当中学习。
 一:认识中国茶。
  中国茶叶六大类数以百计、千计品种规格,都可以相应茶道礼序来表现。茶对人体健康有益,每日饮用3杯,既可帮助消化,亦可排清体内过多油脂,茶道所指泡茶规范,是为发挥各自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之中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
二:认识与应用泡茶工具。
  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近代的茶具制作完备,既有创意又符合传统。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者可亲身使用茶具泡茶,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所在。
 
三:学习基本手势。
  老师会逐一演示泡茶基本手势及过程。传统茶道礼序过程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区别,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由于能直接参与冲泡过程,初学者更能领略茶道乐趣。
四、基本知识:
  学习茶道,要完全掌握其中的道理,要花很长的时间。从简单茶礼开始,从基础礼规到基本常识,学习过程简约而富有趣味。既可加深体认中国优秀文化,又可培养出耐性、宽容心和基本茶性知觉;生活中,学习和参悟茶道机理,会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情商水平,增强体能体质,好处实在是很多。
  

新手如何快速的学泡茶

  从以下九点为大家做个介绍:
1、选择一个舒适安静的`喝茶环境。好环境可以让身心安住下来,这是品茗的首要前提。心静处即是道场,心安处即是家园。心浮气躁是泡不出好茶的。
2、邀请两三位懂茶的朋友共饮。在没有完全懂茶前你应当经常参加或邀约茶会,这可是学习的好机会,当然你也不要太小气,多掏几泡茶分享更快乐。
3、带Ta入品牌茶叶店。如果你感觉自己还不懂,请带上朋友到有一定规模品牌的茶叶店,从低到高对比着喝,一分钱一分货,每个价位的茶都有它的特点。(友情提示:走时请随意购买半斤茶叶,否则下次再来小妹的脸色可不好看:))
4、初学泡茶者应以盖碗为主,利于观叶闻香。相对于紫砂壶操作上更方便,而且价格便宜(在购买时应当选择八克碗,且茶碗边缘要薄,这样才不会烫手,可以多买几个备用。)
5、不要想一夜学成,泡茶首先要求有内涵,即你真心想懂茶,想学习茶文化。有了学习心,泡茶自然会加速学会。
6、喝到一定量时要形成自己的主见,泡的茶是否好喝完全是因个人口感而定。如果有人泡的茶比你泡的更让你感觉良好,你应该用心向他学习,嘴巴不会骗你。
7、尽量吸收各种观点,不断丰富自己的茶叶知识。岩茶的品种太丰富,同一款茶还各有千秋,而泡法也不尽相同,应适时而变。但是基础知识必须牢记,主要品种如水仙、肉桂等要学会分辨。
8、理论联系实践,不断用行动改变自己。茶最终是通过冲泡完成品饮,你如果不亲自动手,这其中的许多体会是无法感受的。比如出汤时烫手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解的很详细了,但是开水还是有热度的,不小心还是会烫到手(我也有被烫到起泡)只有你动手了,多加练习才会有所进步。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230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