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新手必看!学茶要先学会这几件事!
- 2、新手泡茶万能公式
- 3、新手入门茶叶,学会这几点,快速提高泡茶水平
- 4、茶道初学者泡茶步骤
- 5、初学者茶艺怎么学
- 6、新手如何快速的学泡茶
- 7、茶道泡茶入门教学
- 8、怎样才能泡一杯好茶|新手泡茶速成攻略
新手必看!学茶要先学会这几件事!
新手必看!学茶要先学会这几件事!
想要学茶,先学会这几件事
一、学茶的目的
找到自己学茶的初心,找对方向才能更好学茶。
(1)如果只是想简单学好泡茶,可以找自身茶客多请教;
(2)如果想以茶会友,那就找到适合自己的茶友圈;
(3)如果是商务谈判需要以茶待客,那么熟悉各类茶的泡法、熟读常识即可。
二、学茶的方式
(1)关注“话酒茶”学习茶叶知识;
(2)购买茶叶的相关书籍学习;
(3)参加茶叶培训;
(4)有认识懂茶的朋友也可以让朋友带一带;
(5)切忌不要轻易迷信所谓的专家,专家讲的不一定是对的。
三、备茶器
(1)利其器以善其事。学茶,需要必备的茶器。
(2)茶器的配备,要看自己喜欢喝什么茶,因茶择器,根据茶性来选择茶壶、茶杯等茶器。
(3)如果不懂怎么选择茶器也可以翻阅“话酒茶”主页的其它笔记参考。
四、识茶
(1)认识六大茶类
(2)分清六大茶类的区别,外形、汤色、香气等有什么特点。
(3)六大茶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五、泡茶
(1)“泡茶三要素”-茶水比、水温、时间
(2)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反复练习冲泡总结经验,熟能生巧,才能将茶最好的特性发挥出来。
六、品茶
(1)品茶与泡茶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的过程也是相互穿插进行的。
(2)品茶中需要观察茶叶外形、汤色、叶底等可以辅助鉴别茶叶的品质。
(3)品茶没有捷径,但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比品评。练习品茶时,应至少使用两到三款同类型的茶进行对比,并做好详细的笔记,品茶的水平很快就能提高。
新手泡茶万能公式
万能泡茶公式
1.绿茶
冲泡的温度和方法:水温85C为宜,时间2-3分钟,冲泡时勿盖盖子。
冲泡比例:数值:茶叶3g+水量130ml。目测: 薄薄一层盖满器具底部占器体积的1/5左右。
冲泡次数:以3-4泡为宜,头一、头二道滋味最为丰富。
出汤时间:卷曲型15秒出第一泡茶汤半卷曲型10秒出第一泡非卷曲型与半卷曲型一样。
茶具搭配:玻璃杯,玻璃壶。
常见品种: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
2.白茶
冲泡的温度和方法:白毫银针、白牡丹冲泡水温以85C为宜,建议用大口盖碗泡,以免闷坏,嫩度较低的贡眉则可以用沸水冲泡。
冲泡比例:数值:茶叶5g+水量150ml。目测:占据体积3/4或1/2茶饼占据体积的1/5。
冲泡次数:以7-8泡为宜,三、四道滋味最为丰富。
出汤时间:新白茶第一泡10秒出汤,老白茶第一泡15秒出汤,
茶具搭配:玻璃杯,盖碗。
常见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3.黄茶
冲泡的温度和方法:少量90C的水冲泡30秒到1分钟,冲泡至八分满,2-3分钟后即可饮用在饮用后留1/3的水量以便冲泡第二泡。
冲泡比例:数值:茶叶5g+水量120ml。目测:薄薄一层盖满盖碗底部。
冲泡次数:以5-6泡为宜,第二、三泡口感最佳。
出汤时间:15s以内出第一泡茶汤。
适宜人群:轻微发酵,富含茶多酚和咖啡因,适宜肠胃不适疲倦困乏、牙齿敏感人群。
茶具搭配:玻璃杯,盗壶。
常见品种:霍山黄芽,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4.乌龙茶
冲泡的温度和方法:冲泡水温一定为100C沸水,冲泡后要加盖温度和方法:每一次冲泡都要将其中的茶汤完全倒干净以免影响下一次的茶汤味道。
冲泡比例:数值:茶叶8g+水量110ml。目测: 颗粒状茶叶投盖碗体积的1/5,条形状投1/3。
冲泡次数:可以泡7-8次,第四泡才会散发出真正高香。
出汤时间:非球形5秒第一泡出汤球形10秒出第一泡茶汤。
茶具搭配:紫砂壶,盖碗。
常见品种:普洱茶,武夷岩茶,凤凰单机。
5.红茶
冲泡的温度和方法:水温90C为宜,时间3-5分钟用中投法,先倒入1/10的热水温杯:接着投入茶叶,再沿杯壁倒入开水冲泡新茶宜放置半月后再饮用。
冲泡比例:数值:茶叶5g+水量1l0m。目测:盖满盖碗底部,比绿茶稍多些占器具体积的1/5左右。
冲泡次数:以8-9泡为宜,第二、三泡茶香激活到最佳状态。
出汤时间:l0s以内出第一泡茶汤。
茶具搭配:陶壶,盖碗。
常见品种:正山小种,祁门红茶,云南滇红。
6.黑茶
冲泡的温度和方法:老茶宜煮着喝,新茶则用100C沸水冲泡,
冲泡比例:数值:茶叶8g+水量120ml。目测:投茶量占盖碗体积的1/5。
冲泡次数:可以泡10次,第三、四道茶汤最香醇。
出汤时间:洗茶后第一泡20秒出汤。
茶具搭配:陶壶,盖碗。
常见品种: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
新手入门茶叶,学会这几点,快速提高泡茶水平
1、煮水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哪怕是需要85℃冲泡,也需要先烧至100℃再放凉。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关于煮水沸腾的记载:一沸:当水如鱼目,微微有声时;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三沸:势若奔涛、腾波鼓浪。
简单说,就是煮水要大火快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2、茶具
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绿茶、黄茶—玻璃杯、盖碗
方便观赏其在水中舞动。其次,因为大多数绿茶、黄茶都比较细嫩,经不起高温的浸泡,而紫砂壶保温性能很好,会闷坏茶叶。
乌龙茶—瓷质盖碗或紫砂壶
如果想展现乌龙茶高扬的香气,可以使用瓷质盖碗,方便闻香且不会吸味;如果想展现乌龙茶深厚的韵味可以选择紫砂壶,紫砂壶能激发茶性。且紫砂保温性好,可以淋壶加温,保证冲泡温度。
红茶—白瓷茶具
可以便于观察红茶的汤色和金圈。
黑茶—盖碗、紫砂壶
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黑茶存储之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白茶—盖碗
白毫银针原料很嫩,冲泡温度不能过高,故用大口盖碗泡茶,避免闷坏茶叶;而白牡丹、寿眉或贡眉之类,使用茶具没有太多限制,老白茶还可以用陶壶煮饮。
3、投茶比例
投茶比例也影响茶汤口感。
绿茶、黄茶:盖满盖碗底部
通常来说,绿茶和黄茶是所有茶类中公认较为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快,盖碗冲泡时,放差不多刚好覆盖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扁形的绿茶、之叶青之类的,大约铺满盖碗底部薄薄一层的量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微蓬松的绿茶,占盖碗体积的1/5左右。
红茶:盖满盖碗底部,比绿茶稍多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多放一点量。类似祁红、金骏眉较紧细的红茶,投放体积占盖碗的1/5。滇红之类条索较粗的红茶,投放体积约1/4即可。
白茶:散茶占3/4-1/2,白茶饼占1/5
因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
乌龙茶:占盖碗的1/5到1/3
乌龙茶的种类非常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外形来确定投茶量。
外形紧结弯曲、呈颗粒状的茶叶,如铁观音、黄金桂、冻顶乌龙等,一般投茶量为盖碗的容积的1/5。因为颗粒型的乌龙冲泡开后,会迅速张开,放多了容易漫出。
外形紧结呈条形的茶叶,如大红袍、凤凰单丛等,一般投茶量为壶的容积的1/3。一般以茶叶冲泡吸水膨胀后不超过壶口的茶叶量为宜。
黑茶:占盖碗的1/5
黑茶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如果口味偏重的话,可以多放点茶叶,并且冲泡时间可稍微延长。
4、水温
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绿茶、黄茶:不能用高于90℃的水冲泡,否则茶汤的鲜活力就会下降;
红茶:要用85℃至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温度太高容易酸涩;
黑茶:需要沸水冲泡,这样才能冲泡出其稠厚的汤感和浓醇的滋味。
乌龙茶:要用沸水冲泡,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用90℃的水冲泡,突出其鲜甜味,避免苦味,嫩度较低的贡眉可以用沸水冲泡;
泡茶本身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多练习,自我总结出来的经验会更加适合自己的口味哦。
茶道初学者泡茶步骤
茶道初学者泡茶步骤
一、温壶:用热水淋茶壶,提高茶壶温度,以免泡茶时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
三、温润泡:将热水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后立刻倒出来。目的在使某些比较紧结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带的珠露茶)舒张,这样茶汤才会均匀好喝,也有些人觉得这样比较清洁,但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温润泡这道手续。
四、醒茶:将温润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一段时间让茶叶舒缓。
五、冲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数决定,放入的茶种,与茶叶量多寡会影响冲泡所需的时间。
六、奉茶:将茶壶内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并沉淀杂质。将茶倒入闻香杯中约七分满,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图样对正面图像,倒过来奉茶增添品茶的乐趣(基于卫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适用于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时候不要手拿杯缘,如果以右手喝茶,应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点钟方位,拇指放六点钟方位,并以八点钟方位喝茶。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热茶,温茶,与冷茶的滋味。
茶道全流程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初学者泡茶的注意
仪容礼表
泡茶的时候,女性要把长发挽起,以免头发掉落到茶汤里,而且妆容要以淡雅为主,不要过于浓妆艳抹;手上不宜配到过多首饰,会影响泡茶的美感;服装以配合茶会气氛或者茶具茶席为主,穿得朴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势
泡茶时屁股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处,身体要坐正、腰杆要挺直,在泡茶过程中也要保持身体的端正,不要因为倒水、持壶而把身体歪到一边。另外在泡茶过程中要放松全身的肌肉,不要因为紧张而显得过于拘谨,当你心情和身体都放松下来的话,泡茶的动作才会显得优美,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清洁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洁茶具。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经清洗过了,还是得当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清洁茶具时不要用手触摸茶杯,而是用茶夹夹取茶杯用沸水进行清洁。
赏茶闻香
清洁完茶具后,把干茶倒进茶荷中,双手端起茶荷递给客人,让客人观赏一下干茶的外形香气。在茶艺表演中,一般会有闻香这一步,让客人闻香的时候,也是用双手拿起闻香杯优雅地递给客人进行闻香。
泡茶倒茶
在泡茶的时候,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茶壶的壶嘴、公道杯的杯嘴还有随手泡的壶嘴都是不能对着客人的,一般都是横放;泡茶的过程动作不能太大,不要发出过大的碰撞声。
在倒茶的时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后再倒给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满就好,而且要按照辈分来倒,长者为先。泡茶者左侧为德高望重的人,然后依次为长者 敬者,千万别坐错了 倒茶依次从左到右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讲究的,双手三指护垫又称”三龙护鼎“不仅仅是双手端给客人就行了,奉茶的时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时候手要平而且要稳,确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势是舒服的。当客人杯里的茶空了的话,得及时添上,不能让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倒茶时还有一个细节特别要注意,“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世间有天地 人间有大小 茶倒7分 3分留天,这就是所谓7分茶水3分情义.
自己品尝
泡茶并不是只能让客人喝,自己不喝,泡茶者也是需要品尝每一道茶汤的滋味。茶汤若是淡了或者浓了,可以适当改变冲泡的时间,以冲泡出最佳品质的茶汤。
更换茶叶
当茶叶泡得很淡,没有味道的时候,就需要及时更换新的茶叶了,否则客人会认为你在下逐客令。除非你接下来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那就可以以不更换茶叶来暗示客人该离开了。
初学者茶艺怎么学
学茶艺可以到专业的学校进行学习,有专业的茶艺教室,名师进行实操教学,学得水平不一样,学员在实操当中学习。
一:认识中国茶。
中国茶叶六大类数以百计、千计品种规格,都可以相应茶道礼序来表现。茶对人体健康有益,每日饮用3杯,既可帮助消化,亦可排清体内过多油脂,茶道所指泡茶规范,是为发挥各自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之中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
二:认识与应用泡茶工具。
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近代的茶具制作完备,既有创意又符合传统。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者可亲身使用茶具泡茶,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所在。
三:学习基本手势。
老师会逐一演示泡茶基本手势及过程。传统茶道礼序过程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区别,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由于能直接参与冲泡过程,初学者更能领略茶道乐趣。
四、基本知识:
学习茶道,要完全掌握其中的道理,要花很长的时间。从简单茶礼开始,从基础礼规到基本常识,学习过程简约而富有趣味。既可加深体认中国优秀文化,又可培养出耐性、宽容心和基本茶性知觉;生活中,学习和参悟茶道机理,会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情商水平,增强体能体质,好处实在是很多。
新手如何快速的学泡茶
从以下九点为大家做个介绍:
1、选择一个舒适安静的`喝茶环境。好环境可以让身心安住下来,这是品茗的首要前提。心静处即是道场,心安处即是家园。心浮气躁是泡不出好茶的。
2、邀请两三位懂茶的朋友共饮。在没有完全懂茶前你应当经常参加或邀约茶会,这可是学习的好机会,当然你也不要太小气,多掏几泡茶分享更快乐。
3、带Ta入品牌茶叶店。如果你感觉自己还不懂,请带上朋友到有一定规模品牌的茶叶店,从低到高对比着喝,一分钱一分货,每个价位的茶都有它的特点。(友情提示:走时请随意购买半斤茶叶,否则下次再来小妹的脸色可不好看:))
4、初学泡茶者应以盖碗为主,利于观叶闻香。相对于紫砂壶操作上更方便,而且价格便宜(在购买时应当选择八克碗,且茶碗边缘要薄,这样才不会烫手,可以多买几个备用。)
5、不要想一夜学成,泡茶首先要求有内涵,即你真心想懂茶,想学习茶文化。有了学习心,泡茶自然会加速学会。
6、喝到一定量时要形成自己的主见,泡的茶是否好喝完全是因个人口感而定。如果有人泡的茶比你泡的更让你感觉良好,你应该用心向他学习,嘴巴不会骗你。
7、尽量吸收各种观点,不断丰富自己的茶叶知识。岩茶的品种太丰富,同一款茶还各有千秋,而泡法也不尽相同,应适时而变。但是基础知识必须牢记,主要品种如水仙、肉桂等要学会分辨。
8、理论联系实践,不断用行动改变自己。茶最终是通过冲泡完成品饮,你如果不亲自动手,这其中的许多体会是无法感受的。比如出汤时烫手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解的很详细了,但是开水还是有热度的,不小心还是会烫到手(我也有被烫到起泡)只有你动手了,多加练习才会有所进步。
茶道泡茶入门教学
茶道泡茶,是一门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茶道注重的是和谐、平和、自然与美感,因此,泡茶需要悠闲自在,摒除一切杂念,心境清静,方可入佳境。以下是茶道泡茶的入门教学:准备所需器具泡茶器具包括:茶壶:最好使用紫砂壶,壶身质地需细腻,并有良好的透气性。茶杯:选择高脚杯,凉热适宜。茶叶:以新鲜、天然、色香味俱佳的最佳。茶盘:放置壶、杯和水等物品的托盘,方便倒水等操作。茶筛:用来筛茶叶的工具,要干净无尘。请水泡茶前,需先请水。冷开水加热后,冲入壶中,听水哗啦声响,茶壶等器具引热,茶壶口湿润,茶汤也更加清香可口。添茶添茶时,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茶叶的分量以壶容量的三分之一为宜。铺茶时需平整匀称,若要展示茶叶的美丽,也可以折叠成小花状。注水注水是泡茶最重要的一环,水温需掌握适中,谓之“一泡之水”,即用水温应与茶叶的品种、形状、度数相适应。注水时,要分别注入两旁,渐渐寻中,保持均匀。等待等待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茶水会失去原有的品质。泡茶时间一般为1-2分钟,不同方式有不同时间,可自行调整。斟茶斟茶时,最好先到一点点,等味有了之后再进行其他操作。斟茶时以菜碟、小托盘为佳,倒茶时以平稳细致为佳。茶汤在杯中温度较低、口感柔和,待温度稍降后,还能品尝到芳香味。品茶品茶时,宜闻、视、品、思四个方面来感受茶的味道、香气、色泽及其他情感方面的作用。闻香宜轻嗅,品尝则有意识地将茶汤含入口中,舌尖细细品尝,此时需以心思缜密、尽力感受为准。品茶间这四个方面的结合,为一次完整的品茶过程,也体现了茶道的别致之处。
怎样才能泡一杯好茶|新手泡茶速成攻略
怎样才能泡一杯好茶
绿茶:
建议使用玻璃杯或盖碗;茶水比:1:50,通常投茶3-5克;发酵程度:0%,不发酵茶;冲泡水温:85℃-95℃;冲泡时间:第1-2泡20-30秒,第3-5泡30-35秒。
青茶:
建议使用盖碗或茶壶;茶水比:1:20,通常投茶6-8克;发酵程度:30-60%,半发酵茶;冲泡水温:100℃;冲泡时间:醒茶15-25秒,第1-3泡10-20秒,第4-10泡20-40秒。
白茶:
建议使用盖碗也可煮饮;茶水比:1:24,通常投茶5-7克;发酵程度:0-10%,微发酵茶;冲泡水温:95℃以上;冲泡时间:醒茶15-20秒,第1-6泡5-10秒,第7-10泡10-15秒。
红茶:
建议使用盖碗或茶壶;茶水比:1:20,通常投茶6-8克;发酵程度:80%,全发酵茶;冲泡水温:90-100℃;冲泡时间:醒茶15-25秒,第1-6泡5-10秒,第7-10泡10-15秒。
黄茶:
建议使用盖碗或玻璃杯;茶水比:1:50,通常投茶3-5克;发酵程度:10-30%,轻发酵茶;冲泡水温:85℃-95℃;冲泡时间:第1-2泡20-30秒,第3-5泡30-35秒。
黑茶:
建议使用盖碗或茶壶也可煮饮;茶水比:1:16,通常投茶7-10克;发酵程度:100%,全发酵茶;冲泡水温:100℃;冲泡时间:醒茶15-25秒,第1-6泡5秒,第7-10泡5-10秒,第11-20泡10-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