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金陵十三钗结局是怎样的
- 2、金陵十三钗各自结局
- 3、金陵13钗结局是什么
- 4、金陵十三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5、历史上金陵十三钗结局
- 6、求金陵十三钗书的 真正的结局
- 7、十三钗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 8、金陵十三钗结局
- 9、《金陵十三钗》结局是什么?
金陵十三钗结局是怎样的
1、《金陵十三钗》里的十三个人的结局都非常惨烈,其中仅有玉墨存活,而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她也受尽了折磨,其他人都是死在日军的暴行之下。
2、小说中的结局:1946年8月南京审判会上,玉墨指证日军强奸,书娟从嗓音辨认出她,天生丽质的玉墨已被毁容。她是唯一幸存者,也是她证实日军如何分享她和另外12个女学生。其中一个用牛排刀反抗但未遂,当场被害。11个女人在日军享用后被发送到慰安所,相继逃亡时被击毙、染病、自杀。
《金陵十三钗》中的十三个人的结局都非常惨烈,其中仅有玉墨存活,而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她也受尽了折磨,其他人都是死在日军的暴行之下。
《金陵十三钗》最后结局是神父将女学生装在大卡车车厢里顺利逃走了。
1946年8月南京审判会上,玉墨指证日军强奸,书娟从嗓音辨认出她,天生丽质的玉墨已被毁容。她是唯一幸存者,也是她证实日军如何分享她和另外12个女学生。其中一个用牛排刀反抗但未遂,当场被害。11个女人在日军享用后被发送到慰安所,相继逃亡时被击毙、染病、自杀。
《金陵十三钗》故事梗概电影的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他们在危难的时刻放下个人的生与死,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金陵十三钗各自结局
1.林黛玉-死于忧愁和病痛中。2.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的堂兄贾珍,并成为贾府的女主人。3.王熙凤-嫁给了贾宝玉的表哥王子腾,但婚后不幸,最终悔恨自杀。4.史湘云-嫁给了贾宝玉的官员朋友秦业宾,但是并不幸福,最终离婚成为寡妇。5.贾探春-嫁给了春瑶园主管史湘亲,但是不幸离婚后,她选择了隐居庐山。6.贾宝玉-因为遭受家庭变故和爱情的失落,最终精神崩溃。7.贾母-在贾政管理下的贾府繁华盛世后,最终去世。8.贾政-在权力的斗争中,最终被孙绰绰陷害、赐死。9.王夫人-在年老后悔婚情,最终病逝。10.邢夫人-因贾母和他的冲突,不幸背负诛责和家庭恩怨,最终孤独死去。11.神仙姑娘-最终获得清净和解脱。12.刘姥姥-因慈禧追求余生,最终成为慈禧的宠臣,过着奢华的生活。13.十二钗之一:甄宝玉-给了作者提笔一沉重的心思,也因作者的引申,得以成为一个永生难忘的形象。
金陵13钗结局是什么
《金陵十三钗》每个人结局是如下:
13个人经历了噩梦般的折磨,其中有几人因为反抗而当场被刺杀身亡,剩下的人则被发配到了慰安所,在几年内也是因为生病等缘故相继去世,仅仅只有赵玉墨存活了下来。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结局中,十二个姐妹们带着乔治奔赴了日本人此前的邀约,当然都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圣诞晚会,而教父约翰带着女学生们逃离了南京,电影就此戛然而止。
剧情简介
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国军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
幸免于难的书娟(张歆怡饰)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殓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克里斯蒂安·贝尔饰)。
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倪妮饰)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教堂内的人们,将面临孰生孰死的选择。
金陵十三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结局:在教堂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
在这个时刻,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
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最终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无一生还。
扩展资料
《金陵十三钗》小说主要人物介绍:
1.玉墨:
虽为妓女,却知书达礼,落落大方,如同大家闺秀一般。敢爱敢恨,却又柔情中不失刚毅,是秦淮河上有情有义而令人难忘的奇女子。
在南京破城前,她曾与书娟父亲孟繁明有过短暂的一段情(也因此被书娟怀恨在心),却因身份低贱而不被接受。
2.书娟:
寄学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威尔逊美国天主教堂里的一位学生。前期憎恶玉墨破坏了他的家庭。后面因十三名妓女的挺身而出而改观。
历史上金陵十三钗结局
《金陵十三钗》中的十三人的结局有三种:男扮女装的陈乔治,在宴会上就死了,为了保护其他人;第二个是那十一位女子也死了,只是死的方式不一样;第三个是玉墨活了下来,她活着,只是为了控诉日军的侵略。《金陵十三钗》中的十三人的结局有三种:男扮女装的陈乔治,在宴会上就死了,为了保护其他人;第二个是那十一位女子也死了,只是死的方式不一样;第三个是玉墨活了下来,她活着,只是为了控诉日军的侵略。金陵十三钗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在小说《红楼梦》中,十三个女子都是贾宝玉的表妹或妻子,她们之间的羁绊越来越紧密,但最终却各自面临着不同的命运。其中,几个女子比较突出,包括贾宝玉的宠姐妹林黛玉、林妹妹、秦可卿、薛宝钗、史湘云等人,她们的结局如下:林黛玉:在小说中,林黛玉是一个特别爱哭的女子,她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情绪低落,最终死于忧伤,化作一块石头。林妹妹:林妹妹是林黛玉的妹妹,她与贾宝玉有过一段暧昧的感情,但最终她被贾宝玉的妻子王熙凤害死。秦可卿:秦可卿是另一个表妹,她在家庭的压迫下无法自主决定婚姻,最终被迫嫁给了一个人,但婚后生活不幸福,最终死于抑郁症。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妻子之一,她既聪明又美丽,在《红楼梦》之外也成为了历史上的名士。小说中,她在经历了种种波折之后终于成为了贾家的主母,但生活对她而言并不完美。史湘云:史湘云是一位开朗、热情的表妹,她是十三个女子中唯一没有嫁人的。在小说结局中,她还是未嫁之身。总的来说,金陵十三钗的结局并不美好,她们或者因为命运的不公,或者因为自己的缺陷,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磨难。
求金陵十三钗书的 真正的结局
结局:在教堂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
在这个时刻,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
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最终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无一生还。
扩展资料
《金陵十三钗》小说主要人物介绍:
1.玉墨:
虽为妓女,却知书达礼,落落大方,如同大家闺秀一般。敢爱敢恨,却又柔情中不失刚毅,是秦淮河上有情有义而令人难忘的奇女子。
在南京破城前,她曾与书娟父亲孟繁明有过短暂的一段情(也因此被书娟怀恨在心),却因身份低贱而不被接受。
2.书娟:
寄学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威尔逊美国天主教堂里的一位学生。前期憎恶玉墨破坏了他的家庭。后面因十三名妓女的挺身而出而改观。
《金陵十三钗》里的十三个人的结局都非常惨烈,其中仅有玉墨存活,而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她也受尽了折磨,其他人都是死在日军的暴行之下
《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当时日本军队入侵南京,一群女学生无处可躲,只好在老师的带领下躲进了教堂里面,之后又进来了一群妓女躲避,原本学生们十分看不起这群风尘女子,但是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逐渐生出了情谊。这时候日本人已经包围了教堂,并且告诉这座教堂的主教,如果不交出这群女学生,他们就屠杀整座教堂。
这时,十三钗中有一个叫玉墨的女子,她建议姐妹们来替代女学生,这无疑就是代替她们去死啊,没想到在这种生死大事面前,其他十二人竟然全都同意了!他们之所以要保护这群女学生,因为她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又是那么的年轻,保护了她们就是保护了对未来的希望!最后,十三钗头也不回地走进了日本人的军营,而教堂里的主教和教师用她们争取的极短的时间,带着女学生们逃了出去。
金陵十三钗的结局,大家应该能猜出一二,她们落到了没有丝毫人性的日寇手中,几个人因为反抗被当场杀死,剩下的人则在经历了地狱般的折磨后被送到了集中营,因为受到的对待并不好,没多长时间就一个个的生病去世,而赵玉墨则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她无时无刻的不在想着逃离这里的方式。
在玉墨成功离开后,立马给自己进行了“整容”,面目全非的她顽强地活着,坚持到了战争的胜利,并站在法庭上控诉着日军的暴行,那些逃离这里的女学生们因为这件事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十三钗所代表的是那些需要救赎心灵之人,她们知道赴宴会有什么结局,但是女生们帮过她们,在这场悲惨的中,她们却没有办法为女生们做些什么,而这次,就是她们报恩的机会,哪怕是被人们所不懈的她们,人性中都拥有着闪耀光芒的一面。
1946年8月南京审判会上,玉墨指证日军强奸,书娟从嗓音辨认出她,天生丽质的玉墨已被毁容。她是唯一幸存者,也是她证实日军如何分享她和另外12个"女学生"。其中一个用牛排刀反抗但未遂,当场被害。11个女人在日军享用后被发送到慰安所,相继逃亡时被击毙、染病、自杀。
2011年中国导演张艺谋将小说《金陵十三钗》同名小说改编拍摄为电影。《金陵十三钗》长篇小说,原作者严歌苓。严歌苓(1958年11月16日-)是一位美籍华人,美国当代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
写作背景
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南京大屠杀时的故事。小说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钗”指的是故事中13位侠肝义胆的妓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据中国学者考证,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伤的中国民众高达30万人以上,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很严重的罪行之一,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有的左翼学者承认罪行但认为死者没那么多,有的试图缩小当年侵华日军的罪行,更有部分人置历史事实于不顾,试图抹杀事实。
作者严歌苓曾明确谈过《金陵十三钗》的题材来源,一是《魏特琳日记》,二是蒋公毂的《陷京三月记》。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钗》中直接露面。“
电影中的结局:
最后小男孩跟秦淮十二个女子被日本人带上车,
神父把女学生们藏在大卡车里,用孟先生给的通行证过了关卡。
小说中的结局:
1946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大会上,孟书娟几乎找到了玉墨。玉墨坐在证人席上,指正日军高级军官的一次有预谋、大规模的强奸。书娟是从她的嗓音里辨认出玉墨的。她挤过人群找到她,但转过来的脸全不是记忆中的。那天生丽质的脸蛋也许是被毁了容又让手艺差劲的整容医生修复过的。玉墨没有和书娟相认,而是走掉了。在书娟29岁那年,她完成了对13个秦淮河女人下落的调查。(原著中没有陈乔治男扮女装情节)
赵玉墨是13个女人中唯一活下来的,也是她证实了那次日军高层军官如何分享了她和另外12个“女学生”。其中有两个企图用牛排刀反抗但反抗未遂,当场被杀害。其中11个女人在日军军官享用够了后,发送到慰安所,两三年后相继死去。有的企图逃亡时被击毙的,有的染病而死,个别的自杀了。赵玉墨的幸存大概归于她出众的相貌和格调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在日军的围剿中神父带着一群生命完成战火下的突围,卡车车轮卷起烟尘,一群人消失在阳光下。神父将女学生装在卡车中,上面装上红酒,后来到了关卡处神父拿出通行证,而上面的红酒被留下,车中的女学生逃走。至于小男孩和秦淮女人最后结局没有出现在镜头中。
小说中的结局:
1946年8月南京审判会上,玉墨指证日军强奸,书娟从嗓音辨认出她,天生丽质的玉墨已被毁容。她是唯一幸存者,也是她证实日军如何分享她和另外12个"女学生"。其中一个用牛排刀反抗但未遂,当场被害。11个女人在日军享用后被发送到慰安所,相继逃亡时被击毙、染病、自杀。
扩展资料:
《金陵十三钗》小说主要人物介绍:
1.玉墨:
虽为妓女,却知书达礼,落落大方,如同大家闺秀一般。敢爱敢恨,却又柔情中不失刚毅,是秦淮河上有情有义而令人难忘的奇女子。
在南京破城前,她曾与书娟父亲孟繁明有过短暂的一段情(也因此被书娟怀恨在心),却因身份低贱而不被接受。
2.书娟:
寄学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威尔逊美国天主教堂里的一位学生。前期憎恶玉墨破坏了他的家庭。后面因十三名妓女的挺身而出而改观。
3.英格曼和阿多那多神父
可以说这两位神父是热心的国际救助者:他们与战争毫不相关,木可以安然无恙的离开南京,但是他们选择了和中国的孩子一起面对这场浩劫,守护孩子不被伤害。
另外,他们也是这场大屠杀的见证者:他们凭着洋人的面孔,穿梭于被屠城后的南京的大街小巷,收集了许多以后控诉口木军人胡乱伤害平民的证据。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
名字是金陵十三钗,写的却是鬼子入侵、国破家亡的事。1937年12月12日,日本的炮火在南京肆意轰炸,历代名城被炸得处处千疮百孔,百姓四处逃亡,偌大一个南京城,却无一藏身之所。只有一座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洋教堂,因为是美国人所建,所以在连天炮火中能安然无恙。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这座天主教堂里发生的。在书娟只顾为自己的初潮备感羞辱的时候,一群秦淮河妓女为了逃命来到这里。被严辞拒绝,于是跳过墙头,翻墙而入。经过一番拉拉扯扯软磨硬泡,庄严肃穆的英格曼神父败下阵来,死皮赖脸不知羞耻为何物的妓女们取得了胜利。
被父母寄养在教堂里做女学生的书娟却从这群卖笑女中认出了当年与其父有染的玉墨。玉墨也凭照片认出了书娟。书娟将所有的仇恨都集中在玉墨身上。蔑视她、鄙夷她、仇恨她,而玉墨也暗暗与之较劲。12月13日,仅仅一天时间,南京就全面沦陷,国军缴械投降。
日本兵又一次大力敲打天主教堂的大门,他们不会放掉唱诗班里那些个十五六岁的纯洁如天使的女孩子。他们发出“请柬”要这些女孩子去唱诗。正在无助之时,玉墨站出来说“我们去”,真如石破天惊。
临走之时,书娟看见玉墨侧过脸,对着大佐娇羞一笑,可她知道玉墨衣服里藏着一把剪刀。十三个秦淮女子,人人腰里都有刀。“笑里藏刀”,含义从未如此可歌可泣。
作者简介:
严歌苓是一位美籍华人,1958年生于上海,1978年发表处女作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著名旅美作家 ,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
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直接和间接的经历与经验都成为了她的创作“矿藏”,甚至她和劳伦斯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搅局”的爱情故事也写成了长篇小说《无出路咖啡馆》。
张艾嘉执导影片《少女小渔》原作者,张艺谋新执导影片《金陵十三钗》原作者,《天浴》、《梅兰芳》 原作者及编剧,《小姨多鹤》等多部小说改编为热播电视剧。曾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小说金奖”、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陵十三钗
十三钗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对13个女人的最终命运,影片中没有交待,留给人们去想象,而在小说里是很明确的。即赵玉墨是13个女人中唯一活下来的。在那次日本军官分享13个“女学生”时,其中两个女人企图用牛排刀反抗未遂,当场被杀害。其余11个女人在被发放到刚刚建立的慰安所,于两三年内相继死去的有10人。她们有的是试图逃亡被击毙的,有的是染病而死,个别是自杀的。只有赵玉墨因相貌和格调出众,享受她的是中下级军官,对她的把守渐渐放松,使她终于逃跑成功。
拓展资料:
《金陵十三钗》内容简介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最终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无一生还。
金陵十三钗结局
1、《金陵十三钗》的结局中,只有玉墨一个人活下来了,她毁了自己的容貌并整容,出席了审判,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2、《金陵十三钗》的故事从一个教堂里展开,一个假神父、一群女学生、十三个风尘女子,他们一起直面生死。
3、以玉墨为首的金陵13位青楼女子代替女学生被送往了日军部落,她们逃亡时被击毙、染病、自杀。
《金陵十三钗》结局是什么?
电影中的结局:
最后小男孩跟秦淮十二个女子被日本人带上车,
神父把女学生们藏在大卡车里,用孟先生给的通行证过了关卡。
小说中的结局:
1946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大会上,孟书娟几乎找到了玉墨。玉墨坐在证人席上,指正日军高级军官的一次有预谋、大规模的强奸。书娟是从她的嗓音里辨认出玉墨的。她挤过人群找到她,但转过来的脸全不是记忆中的。那天生丽质的脸蛋也许是被毁了容又让手艺差劲的整容医生修复过的。玉墨没有和书娟相认,而是走掉了。在书娟29岁那年,她完成了对13个秦淮河女人下落的调查。(原著中没有陈乔治男扮女装情节)
赵玉墨是13个女人中唯一活下来的,也是她证实了那次日军高层军官如何分享了她和另外12个“女学生”。其中有两个企图用牛排刀反抗但反抗未遂,当场被杀害。其中11个女人在日军军官享用够了后,发送到慰安所,两三年后相继死去。有的企图逃亡时被击毙的,有的染病而死,个别的自杀了。赵玉墨的幸存大概归于她出众的相貌和格调